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木場村

(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市城郊鎮下轄行政村)

鎖定
木場村,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市城郊鎮下轄行政村,中國傳統村落,地處甘肅、青海、西藏交界地帶,村域面積為1.2平方千米。 [2]  [4] 
木場村屬於温帶大陸性氣候的温涼半乾旱區,背靠山巒,面向大夏河,隔山與牛津河相望,融中國古典建築風格和阿拉伯特色,在唐朝時期已形成。木場村境內有臨夏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清真老王寺。 [3-4] 
2013年8月26日,木場村被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列入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1] 
中文名
木場村
村落屬性
行政村
所屬政區
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市城郊鎮
形成年代
唐朝
主要產業
食品製造業、零售業、住宿業和餐飲業
主要景點
清真老王寺、南關清真大寺
保護級別
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批准單位
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批准時間
2013年8月26日
村域面積
1.2平方千米

木場村村落歷史

早在唐朝時,有沙特阿拉伯、波斯等國商人及傳教士來木場村一帶經商、傳教,逐步形成了穆斯林聚居區,有着各式清真寺,村落建築主要由馬佔鰲之孫居住。
20世紀初,回族軍閥馬海晏家族(馬家軍)統治臨夏長達40餘年。
1949年8月22日,臨夏解放;同年年底,臨夏專區設立,木場村屬臨夏縣。
1956年11月19日,臨夏回族自治州成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木場村屬臨夏縣。
1983年8月31日,國務院批覆恢復臨夏市建制(縣級),木場村改屬臨夏市城關鄉。
2002年,城關鄉改為城郊鎮,木場村改屬臨夏市城郊鎮。
2016月10月,木場村八坊十三巷中兩條巷道向遊客開放。
2018年11月19日,國務院對木場村八坊十三巷舊貌換新顏,“城中村”變身文旅新地標典型做法給予通報表揚。 [3]  [5-6] 

木場村地理位置

  • 位置境域
木場村位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市東北部的城郊鎮境內,地處甘肅、青海、西藏交界地帶,北距省會蘭州市約150千米,南距甘南藏族自治州約100千米,東臨洮河與定西市相隔約200千米,西倚積石山與青海省相毗鄰,距青海省西寧市約250千米,距海南藏族自治州約370千米,村域面積為1.2平方千米,其中村莊佔地面積為1353畝。 [2]  [4] 
  • 地形地貌
木場村處於山谷地帶,地勢較平,平均海拔1800米,四周均為高原,西北部為山坡梯田塬地以及平緩的農田。 [2]  [4] 
  • 氣候
木場村屬温帶大陸性氣候,由於遠離海洋,受地形阻擋,濕潤氣團難以到達,因而乾燥少雨,氣候呈極端大陸性,温度差為各氣候類型之最;受到海洋風影響,降水較其它類型偏多,氣温較差較小;年平均氣温8.1攝氏度,年日照時數2520小時,全年無霜期163天以上,年平均降水量484毫米,蒸發量1343毫米,較為乾旱。 [4] 
  • 水文
木場村北臨黃河,南依大夏河、牛津河。其中大夏河年平均流量為34.3立方米/秒,年均徑流量11億立方米。 [4] 
  • 自然資源
木場村的非金屬礦藏主要為石灰石和紅粘土。 [4] 

木場村村落格局

木場村選址理念

木場村選址時,秉承着“背山面水”的理念,背靠山巒,面向大夏河,隔山與牛津河相望,滿足了生活生產用水、運輸之便;同時,木場村處於甘肅、青海、西藏交界的山谷平緩地帶,這些都為農業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黃河南側形成了大面積的平原,以及緩坡田塬,可以為農業發展提供基本的土地要求黃河水、大夏水通過引渠灌溉,又為農業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地勢與水源是村落曾經農業發展提供了基本條件。 [4] 

木場村空間佈局

木場村主要由八坊十三巷組成,十三條街巷分別為石橋巷、王寺巷、大旮巷、沙尕塄巷、細巷、鐵家巷、小南巷、大南巷、專員巷、擁政巷、壩口巷、仁義巷和北巷;街巷密佈,基本保持原有格局,形成了“四縱四橫”的街巷佈局,但街巷尺度普遍較小,內街區景觀視覺效果參差不齊;各條巷子均有特殊的來歷,其中,擁政巷因巷子居民羣眾擁護政府,政府用户人民而得名,總長250米,分為上擁巷和下擁政巷,以新西路為界,西為上擁政巷,東為下擁政巷,下擁政巷是與大旮巷子相連的一條主巷。 [4] 
木場村圍繞片區內的八個清真寺,保留了“圍寺而居、圍坊而商”的“八坊”居住生活格局。到清朝後期,圍寺而居的八坊格局完全定型,並得到不斷鞏固和發展。隨着歷史的變遷,八坊街巷肌理格局完整保存下來,形成了“橫向六條,縱向七條”的13條巷子。街巷內建有八座清真寺和一座拱北寺,是整個八坊的重要節點。不過,八坊居民建築總體分佈形態比較鬆散,每個院落以樹枝狀“斷頭巷”相連。從空間佈局上來看,清真寺分佈較集中,既為管理帶來了便利,也符合了當地宗教信仰。此外,八坊區內重要公共設施有:幼兒園3所、小學3所、女校2所、門診4所、公共廁所2所、敬老院1所和垃圾收集點1處。 [4] 
空間格局

木場村建村智慧

  • 民居結構
木場村街巷內典型的傳統民居院落結構一般為土木結構的臨夏四合院結構,也有組合式套院,院落一般由影壁、正房(臨夏俗稱上房和堂屋)、左右兩廂房、下房等組成;房屋結構以上棟下宇式為主,院落中間一般有或大或小的花園,中間以卵石路相連。一般百姓居民居住小獨院,有四合、三合、二合式的,只有少數人家建有偏院、車馬院或一進式院落。 [4] 
在修建房屋的過程中,木場村喜歡以向陽的北方為主房,用料講究,地基略高,一般用來作為客廳,用於會客和長輩的起居室;堂屋的兩端一般修建一到兩間耳房,用來做當作連接正房或者廂房的小房間,正屋旁邊的房子稱為“偏房”。房屋結構有椽、等、圍牆為夯土和土坯築,房頂放置陰陽瓦和飛檐櫞。 [7] 
  • 民居風格
木場村的傳統建築擁有回族特有的建築風格,建造的材料:磚、石、木就地取材,內修建二層小樓,這是為了滿足普遍家庭人口多、居室少的需要,在八坊古民居中房屋的大小規模以框架結構分為“三架檁”“四道檁”等不同的建築樣式,八坊內的民居建築屋頂多以單坡屋頂或雙坡屋頂,屋頂的坡度比較平坦,有利於房頂的排水。此外,建築在藝術、文化、歷史價值方面也體現着傳統建造的智慧。 [4]  [7] 
藝術價值:木場村傳統建築的藝術主要體現在建築裝飾的斗拱、壁畫、雕刻等方面。價值較高建築佔總建築數的113個,約佔總建築數的2.2%;藝術價值一般建築2049個,約佔總建築數的40.4%;藝術價值較低建築2909個,約佔總建築數的57.4%。 [4] 
文化價值:木場村傳統建築的文化價值主要體現在建築所承載的宗教文化,比如拱北、清真寺所承載的濃厚的伊斯蘭教的宗教文化。文化較高的建築197個,約佔總建築數的3.9%;文化價值一般的建築2043個,約佔總建築數的40.3%;文化價值較低的建築2831個,約佔總建築數的55.8%。 [4] 
歷史價值:木場村傳統建築的歷史價值主要體現在其見證的歷史上,不論是清真寺這類宏大的寺廟類建築,還是八坊中的普通民居,都是村落不同時代歷史的經歷者,藴含着諸多故事。村落內歷史價值較高建築187個,約佔總建築數3.7%;歷史價值一般的建築2078個,約佔總建築數的41%;歷史價值較低的建築2806個,約佔總建築數的55.3%。 [4] 
傳統民居 傳統民居

木場村經濟社會

木場村人口

木場村居住的主要民族為回族,此外還居住有包括漢、東鄉、藏等17個民族。 [2] 
據2022年6月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網顯示,木場村有户籍人口14384人,常住人口8630人。 [2] 

木場村經濟

木場村主要產業為食品製造業、零售業、住宿業和餐飲業。 [2] 
據2022年6月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網顯示,木場村村集體年收入580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5800元。 [2] 

木場村主要景點

木場村清真老王寺

清真老王寺位於臨夏市八坊辦事處,屬伊斯蘭教格底目教派,臨夏市木場村清真老王寺是八坊十二寺之一,佔地面積7.628畝,建築總面積4053.92平方米,大殿面積1107.25平方米。新建大殿仍為典型的廡殿式建築,當地人稱之為“五間轉七”,即前面5間捲棚套中間7間歇山式大殿,再套5間後殿,使三組單體建築有機地連成一個整體。 [4] 
清真老王寺始建於明代洪武十年(1377年),俗傳某王氏倡修,故名王寺;清乾隆元年(1736年),地方紳士馬朝佐出資擴建,翌年竣工,西建宮殿式禮拜殿,南北講堂對稱,喚禮閣飛檐翅角;
(1928年),被國民軍趙席聘部焚燬;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重建大殿,彩飾豐富華麗,遍佈磚木雕作;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重建四層六角喚禮樓,兩柱頂天,四柱到懸,堪稱一絕,四進院落,側面兩院分設男女兒童小學;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新王寺建立,遂稱為老王寺,屬格底目教派;1963年12月,被臨夏市人民政府定位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64年1月,甘肅省人民政府宣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8年,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拆除;1979年8月,該寺批准恢復,政府補助6萬元;1983年,新大殿竣工,其他建築也在大殿之後陸續建成;1992年建成幼兒園一所;2003年,重建幼兒園,有房屋12間,為附近居民幼兒入院提供了方便,並於同年建女校,重擴建了教學樓,建築面積為1859.75平方米;2006年,再次被臨夏市人民政府認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4] 
自改革開放以來,清真老王寺的歷屆寺管會發揚伊斯蘭教優良傳統,在抗旱救災、捐資助學、扶危濟困、修橋補路等公益事業上,做出了較為突出的成績,並和各教派、各清真寺之間和諧相處。故1997年,清真老王寺被甘肅省伊協評定為“五好清真寺”;2000年,中國伊協在全國開展創建五好模範清真寺活動中榮獲“全國模範清真寺”稱號(全國百家模範清真寺之一);2001年,被團省委、省委統戰部、省民委授予“甘肅省第三次各族青年團結進步模範集體”稱號;2004年,被臨夏民族報社、州慈善協會評為“公益明星”;2005年,被中共八坊街道工委、八坊街道辦事處評為“街道公益明星”;2006年,被臨夏市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辦公室評為“五星級清真寺”。 [4] 
清真老王寺 清真老王寺

木場村南關清真大寺

南關清真大寺位於臨夏市八坊辦事處,屬伊斯蘭教伊黑瓦尼派別,地處臨夏市南門廣場南側的解放路67號,因位居河州城舊址南門、關廂之間,歷史悠久規模宏大而得名,為臨夏八坊十二古寺之一。 [4] 
該寺始建於元至元十年(1273年),因禮拜殿初建在幾棵古松樹樁上,歷史上稱“連根柱寺”;於明朝洪武年間(1368年~1398年)擴建;清乾隆年間再次擴建,當時禮拜殿結構精巧,頻臨護城河,形如停靠在河邊的一艘大船,古稱“一隻船”;民國十七年(1928年),毀於戰亂;民國二十年(1931年),由鄉紳馬麟出資重建;1964年,甘肅省民委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革”中,全部建築被毀;1980年,落實黨的宗教政策,恢復宗教活動,羣眾集資重建,於1983年竣工;1985年,北側建三層教學樓一棟。 [4] 
禮拜大殿為鋼筋混泥土結構,中國殿宇式與阿拉伯式相結合,順地基十四級台階拾級而上,正面十根大圓柱昂然挺立,與南、北側二十二根圓柱排列在一起,巍峨壯觀;殿頂建一高二低的三座圓形拱式喚禮閣,閣頂新月高入雲端與後排五脊六獸頂渾然一體,大門為鋼筋混泥結構一字三環門,形成臨夏市伊斯蘭教建築特有的風貌,大殿建築面積2162平方米,可供2000多人同時禮拜。北側有三層教學樓一棟,另設廚房、宿舍、淨水堂,總建築面積3337平方米。教長馬賽吉,寺管主任李學賢,寺管會成員3名,駐寺滿拉28人,信教羣眾3000多人。 [4] 
南關清真大寺 南關清真大寺

木場村典型建築

建築名稱
簡介
圖片
清真北寺
清真北寺位於臨夏市八坊辦事處,屬伊斯蘭教格底目教派,地處八坊中心的北巷3號,始建於明末,佔地面積2.1畝;寺廟佈局中心為大殿、左右兩側分別佈局着女校、碑記、寺管辦、淨水堂、教學樓、庫房等。整體建築風格為古典式,教長肖萬林,寺管主任馬白克,寺管人員7人,駐寺滿拉22人,信教羣眾500多人。該寺廟的主要負責人是鄧連才,為教長,馬白克為學董。 [4] 
清真北寺 清真北寺
清真西寺
清真西寺位於臨夏市八坊辦事處,屬於伊斯蘭教格底目,地處八坊中心的小南巷。是歷史上有名的八坊十二寺之一,始建於清康熙年間,重建於2004年。大殿面積300平方米,北側建教學樓兩層,南側建廚房、淨水堂、建築風格為古典式;教長韓永忠,寺管主任祁建忠,寺管人員5人,駐寺滿拉14人,信教羣眾300多人。 [4] 
清真西寺 清真西寺
前河沿清真寺
前河沿清真寺,因地處位置而得名,屬伊斯蘭教賽來分耶教派,始建1981年,1999年開始了大規模重建。新建後的大殿為三層宮殿式,阿拉伯風格,總建築面積420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3000人禮拜。大殿北側建五層教學樓,內設教室、宿舍、廚房、淨水堂。該寺教長馬永壽,寺管主任馬守清,有寺管成員5人,駐寺滿拉38人,信教羣眾3000人。 [4] 
前河沿清真寺 前河沿清真寺
清真大祁寺
清真大祁寺位於臨夏市八坊辦事處,屬伊斯蘭教伊黑瓦尼派別,清真大祁寺地處八坊中心,與清真北寺相距30米,在本市大南巷,系伊斯蘭教依黑瓦尼派清真寺,建於明末清初,重建於1984年,佔地面積7.5畝,大殿、教學樓、淨水堂建築面積為2604平方米,建築風格為古典式;教長馬佔龍,寺管主任喇忠福,寺管人員4人,駐寺滿拉18人,信教羣眾500多人。該寺教長為馬佔龍,同樣寺廟每天五次禮拜,每週五主麻日聚禮,每逢一年一度的“開齋節”和“宰牲節”等正常宗教活動。 [4] 
清真大祁寺 清真大祁寺
清真新王寺
清真新王寺位於臨夏市八坊辦事處,屬於伊斯蘭教塞萊分耶,地處臨夏市解放路,與清真老王寺相距50米,始建於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重建於1980年。佔地面積2畝,大殿為二層現代風格樓,建築面積773平方米;南面建有三層樓,為滿拉宿舍,東面建有淨水堂、廚房。教長馬繼靈,寺管主任白文孝,寺管成員5名,駐寺滿拉18人,信教羣眾400多人。 [4] 
清真新王寺 清真新王寺

木場村歷史文化

木場村歷史人物

朱貴,字黼堂,又字君山,漢族,甘肅河州(今臨夏市)人,是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抗擊英國侵略者的著名民族英雄。他出身行伍世家,自幼酷愛習武,十七歲以武生入循化營。歷任千總、守備、都司、遊擊、參將等職。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6月,英軍再度侵佔定海,朱將軍被任命為浙江金華副將;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2月4日晨,英軍進攻浙江慈溪大寶山,朱將軍與所部500餘人浴血奮戰十餘小時,援兵不至,腹背受敵,朱將軍在右臂被侵略者炮火打斷的情況下,仍用左臂擎旗指揮戰鬥,直至咽喉中彈殉國。 [3] 
王竑,字公度,號戇庵,晚年歸鄉後號休庵,祖籍湖北江夏,其祖父王俊卿戍邊駐兵河州,遂攜眷落籍河州(今臨夏市南龍鄉橋頭村)。王竑自幼在父親的薰陶下,勤奮好學。明宣德九年(1434年)補生員;正統三年(1438)年,中禮經魁(舉人第一名);次年赴京會試,名列第五,賜二甲進士,觀政户部,因連遭家喪;正統十一年(1446)後授户科給事中,以剛直不阿,在朝正色敢言著稱。蒙古瓦剌挾持英宗再次逼近京師,人心惶惶,主和派準備棄城而逃,王竑據理而爭,併力諫鄖王即位(是為代宗),改國號景泰元年,安定人心,以利抗敵。代宗任命王竑為僉都御史,督兵守城,王竑臨危不懼,派人四處求援,援軍到後親率城內守軍出擊,裏迎外合,一舉把瓦刺軍趕出居庸關外。王竑受命鎮守居庸關,整修邊關,精兵振武,對外修好,瓦剌軍見無機可乘,將英宗遣送回京。天順五年(1461年)兵事又起,朝廷無人可用,急召王竑赴京參贊軍務,事平後授副都御史,仍督漕運,至徐淮到任時老幼迎拜,歡聲動野。後來,受朝廷小人讒言,辭官回家,憲宗多次下詔令其出仕,均被王竑婉辭,他在家教課子弟,吟詩唱和,一生詩作收入《戇庵集》《休庵集》。 [3] 

木場村傳統名俗

  • 節慶活動
聖紀節,是伊斯蘭教三大節日之一,是紀念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的誕辰和逝世的紀念日。節前,由清真寺裏的主持阿訇講一下過節的重要性和需要做的準備工作;之後,穆斯林自願捐贈糧、油、肉和錢物,並邀約若干人具體負責磨面、採購東西、炸油香、煮肉、做菜等,勤雜活都是回族羣眾自願來乾的。回民把聖紀節這一天義務勞動視為是行善做好事,因此,爭先恐後,不亦樂乎。節日裏,清真寺張燈結綵,掛起橫幅,橫幅上一般都用阿拉伯文書寫紀念穆罕默德的字樣,有的還寫聖紀大會標語。這一天穆斯林還要做討白(意即懺悔)。回民認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能改,善莫大焉。”做討白的要痛改前非,求主饒恕,有過就改,誓不再犯,決心立功,矢志不移。 [8] 
古爾邦節又稱“宰牲節”,為伊斯蘭教歷的每年12月10日,回民亦稱為“大爾德”(“爾德”是阿拉伯語譯音,意為節日),是回族每年最盛大的節日。古爾邦節來臨之前,家家都要打掃室內外衞生,大街小巷、每家的庭院都被打掃得乾乾淨淨,東西堆放得井然有序。家家户户炸油香、饊子、花花等,孩子們都換上節日的服裝。節日拂曉,大家都早早沐浴更衣,衣着整潔地來到清真寺參加盛大會禮。古爾邦節的會禮和開齋節一樣,非常隆重。阿訇首先宣講“瓦爾茲”,帶領大家面向西鞠躬、叩拜。之後大家互道“色倆目”,送上彼此的節日祝福。還會挑選體壯健美的牛、羊來宰,所宰的肉分成三份,一份自食,一份送親友鄰居,一份濟貧施捨。宰牲典禮舉行後,家家户户開始熱鬧起來。老人們一邊煮肉,一邊囑咐孩子:吃完肉,骨頭不能扔給狗嚼,要用黃土覆蓋。這在古爾邦節是一種講究。肉煮熟後,要削成片子,搭成份子,羊下水要燴成菜。而後訪親問友,送上香噴噴的油香及宰牲的牛羊肉。而贈送的對象,則不分回族、漢族。大家共同分享節日的快樂和生活的幸福。 [8] 
每年回曆9月,世界各地的穆斯林開始進入齋月。齋月也是中國信奉伊斯蘭教的回族人民傳統習俗的一部分,在齋月,每個成年穆斯林(回教徒)都要把齋,即從日出後到日落前,不得進食,直到回曆十月一日“開齋”才恢復正常飲食生活。屆時要歡慶三天,家家宰羊,牛等招待親朋好友慶賀,並做油香饊子等二十多種節日食品。 [8] 
蓋德爾夜,即伊斯蘭曆9月27日夜。蓋德爾,阿拉伯語,兼為珍貴之夜,亦稱蓋夕,俗稱叢夜,是穆斯林封夠了27個夜,是開齋的前一夜。相傳,真主安拉於該夜開始頒降《古蘭經》。屆時禮拜後,要頌經、講經,回族的法圖麥節在每年的齋月十四,即伊斯蘭教歷9月14日。為紀念穆罕默德的女兒、阿里的妻子法圖麥,由回族婦女親自出動,收皺錢糧,選擇一個住宅完的回民家裏,架幾個特大鐵鍋,熬幾大鍋雜豆粥,烙些油香或炸油香,請阿匐唸經祈禱並讚頌平女的跡,回民也叫“女聖紀”。 [8] 
開齋節,回民亦稱為“大爾德”。開齋節要過三天,第一天從拂曉開始就熱鬧起來。家家户户都要早早起來,打掃院內院外、巷道廁所,給人以清潔、舒適、愉快的感覺。成年回族個個都要洗大淨、沐浴淨身。男女老少都換上自己喜愛的新衣服,小孩子也都個個把臉洗得乾乾淨淨,頭髮梳得光光亮亮的。回族羣眾聚會和活動的場所——清真寺,節日前該維修的維修,節日裏也都打掃得乾乾淨淨,有的地方還專門佈置一番,懸掛“慶祝開齋節”的巨幅標語和彩燈。 [8] 
登霄節不是所有的回民過,主要是一些篤信伊斯蘭教的回族穆斯林參加。登霄,是阿拉伯“米爾拉古”的意譯,意思為“階梯”,登霄節這天晚上,回族穆斯林聚集到本坊清真寺舉行禮拜、析禱,以示紀念以小紀念。這天上睡覺人們都睡得比較遲,一般都要聽到阿匐講“瓦爾茲”。 [8] 
  • 祭祀崇禮
木場村作為回族的聚集地,主要是信仰伊斯蘭教,以清真寺作為祭祀的主要場所。一般是在清真寺每天五次禮拜,每週五主麻日聚禮;每逢一年一度的“開齋節”和“宰牲節”,聚禮等正常宗教活動。 [8] 
祭祀崇禮 祭祀崇禮
  • 婚嫁習俗
木場村屬信奉伊斯蘭教的回族,其婚嫁一般經過提親、放小訂、放大訂、抬嫁妝、迎親、念“尼卡哈”(婚姻)、回門等一系列程序。《古蘭經》規定:“你們中未婚的男女和你們的善良的奴婢,你們應當使他們互相配合。”穆罕默德也説:“有婚娶能力者應當結婚。”成年男女因為天性的正當需要而結婚是“瓦直卜”(當然),以生兒育女為目的的婚姻是“遜奈”(聖行)。在伊斯蘭教鼓勵婚姻的觀念影響下,回族逐漸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婚嫁習俗。 [8] 
回族婚事先從訂婚開始,媒人前往女家提親,女家父母一般不表態,等到回族節日,男女雙方及父母互相相看。訂婚這天,女家把男家送來的茯茶分成若干小塊分送親友鄰里,並給未來女婿回送由姑娘親手縫製的衣帽鞋襪等禮物。婚前,男女雙方得全身沐浴,俗稱“大、小淨”。同天下午,鄉里男女青年分別宴請新郎、新娘(女請新娘、男請新郎)。同時請本鄉老婦為新娘梳妝打扮。晚上,新郎、新娘各在自家“迎賓堂”接待賓客,筵席排列成雙,以示新婚成雙成對。在宴席上,年青人盡情歌唱,念清真教道,直至深夜。這一天叫“阿斗格”。婚前第一天,回族人稱為“邀”。當天,新娘家宰牛屠羊,擺設餐席,招待前來賀喜的賓客。賓客按照習俗向新娘饋贈現金、日用品和廳堂擺設。晚上,新娘重更新裝(大淨)以示潔淨無穢,熱情邀請賓客喝茶和娛樂活動。 [8] 
婚禮是在吉日凌晨舉行:新郎家設“餐會”,招待賓客,送與檳榔。下午三時,新郎家再設宴席請阿訇、鄉親為新郎和新娘念“尼卡哈”,舉行婚禮的宗教儀式。由雙方請來的兩位阿匐寫“伊扎布”(婚書)。婚書上寫着雙方家長的姓名,新郎、新娘的姓名,以及八項條款:一,這是婚書;二,真主訂良緣;三,雙方家長贊同;四,夫婦雙方情願;五,有聘禮;六,有證婚人二人;七,有親友祝賀;八,求真主賜他們美滿。阿匐寫畢,向新人祝賀,這時,新娘含羞念“達旦”(願嫁),新郎念“蓋畢爾圖”(願娶),婚禮達到了高潮,來賓們哄聲四起,手舞足蹈,唱起喜歌,抓起桌上的喜果向新郎、新娘撒去,祝願他們甜甜蜜蜜、白頭偕老。這個念“尼卡哈”的程序,是回族婚嫁習俗中最具伊斯蘭教特色的儀式。回族婚嫁習俗也受到“六禮”的影響。納吉(送禮訂婚)、納徵(下聘禮)、請期(商定迎娶日期)、回門等,在回族婚嫁過程中,都得到了展現。 [8] 
婚禮唱歌時,還有一項重要的儀式——擺嫁妝,也叫錶針線、説針線,多數地方是在婚禮上進行,也有在婚後第二天上午來錶針線。新娘需要將陪送的嫁妝和親手做的針線(多是鞋帽、圍兜、枕套等日常生活用品)在院子裏一一擺開,讓大家察看、欣賞、品味,主要目的是顯示新娘的心靈手巧和誇耀嫁妝的豐富厚重。 [8] 
男方要向女方家送禮,女方要向男方家回禮,這種形式被稱為過大禮。婚禮結束,新郎家以茶點、糯米飯招待阿訇和賓客。新娘清晨起身,打掃屋前屋後及鄰近大街小巷,然後自己出資買羊或鴨做頓豐盛的飯菜款待全家,並把由孃家帶來的鞋靴送給新郎的父母兄弟姐妹,表示今後是婆家的人。婚後第三天,叫復門,新娘單獨回到父母家小住。至此,婚禮即告結束。 [8] 
婚嫁習俗 婚嫁習俗
  • 喪葬禮儀
木場所在的回族,喪葬習俗流程完備,內容極多。以下為摘取了重要的步驟。洗亡人:通常叫做”抓水“”行水“,是穆斯林活人的義務,其墓地是為亡人舉行殯禮之前的重要步驟。洗亡人之前需要縫製卡凡,卡凡需要使用白色的棉布,男女卡凡不同,基本又大單、小單、襯衣等。鋪放卡凡前,需要按照頭朝北,腳朝南的方向進行,最後將香料灑在上面,香料中的紅花只能給女人用,不能給男人用。之後會有”費底耶”儀式,即“贖罪”,這是多數穆斯林為其舉行的重要儀式。 [8] 
喪葬儀式正式開始後,主要分為“抬亡人“”站殯禮“”埋葬“”上墳“幾個重要程序。男性穆斯林將亡人從室內抬到室外,每四個人抬亡人往清真寺舉行殯禮和到墳園時,應將頭放在前面。站殯禮是為穆斯林亡人舉行的祈禱儀式,做殯裏擺着必須身體乾淨,衣服乾淨,拜處淨。殯禮拜的條件是:站、念四個大讚詞,其餘為聖行。殯禮的班子應該排成單數,即三排、五排、七排等,最後排最高貴。埋葬又分為”挖墳“”送行亡人”“下室”。墳坑是南北長、東西寬的長方形,長度可以根據亡人的身高來定,寬度可以根據下室者來定。 [8] 
“送行亡人”,亡人走在前面,活人跟在後面。“下室”的人應該念“奉真主的尊名,堅持使者的教門”。在場的人需要在亡人的頭邊壅土三捧,第一捧時,應該念“我從大地創造你們”,第二捧念“我使你們返回於大地”。第三捧念“我再一次使你們從大地上覆活”。在場的人會輪流換班,儘快填好墳坑。接着誦讀《古蘭經》的開端章和黃牛章的部分章節。上墳:上墳者來到墳園後,首先是面對亡人,站着掌手為所有的亡人説“賽倆目”,即祈禱詞。唸完後,用手抹臉,以表示沾吉。然後念“雅辛章”一遍或“忠誠章”十一遍之後,再念《古蘭經》的封印詞。 [8] 
  • 服裝服飾
木場村居民屬於回族,回族有自己的獨特的服飾。在回族服飾中保留下來,最有特色的是頭飾。男子主要是戴平頂的白布製作的圓頂無檐白帽或黑帽(也有不同教派的回族男子戴六稜帽,顏色有黑、白、藍色)。耳套、纏頭(禮拜用的戴斯他爾)。白色帽子一般用的確良、滌卡、棉布等料子製做,還有用白棉線鈎制的;黑色是用平絨、花達呢做的,也有用粗毛線鈎的。有的白帽上印有精美的幾何圖形和阿拉伯文字,表示修養和受到尊敬。 [9] 
除了戴白帽外,有些也用白、黃色毛巾或布料纏頭,即戴斯他爾(波斯語音譯,意為清真寺的阿訇或教長頭上纏的布)。相傳穆罕默德在早期傳播伊斯蘭教時,頭纏戴斯他爾禮拜。戴斯他爾長度一般為9尺或12尺。圓纏頭時有許多講究,前面只能纏到前額髮際處,不能把前額纏到裏面,這樣不利於叩頭禮拜,纏巾的一端要留出一肘長吊在背心後,另一端纏完後壓至後腦勺纏巾層裏。過去回民頭纏戴斯他爾的較多,現在多數頭戴白帽,只有清真寺裏經常上寺禮拜的阿訇、滿拉和篤信宗教的回族老人纏頭。 [9] 
蓋頭:旨在蓋住頭髮、耳朵、脖頸。從《古蘭經》上的規定“令她們把頭巾垂在衣領上”而來,意思是把頭髮、耳朵、脖子等都遮蓋起來,集中精力禮拜,眼不觀邪,耳不聽邪,口不説邪。已發展成為一些回族地區婦女的普遍服飾。蓋頭一般有3種:年輕女子愛戴綠色蓋頭,清新秀麗;有些女子結婚後戴黑色蓋頭,顯得清雅莊重,但有些女子到了老年仍然戴着黑色蓋頭,這表示即使她失去了丈夫,但對丈夫的感情很深,不願考慮再嫁,周圍的人一看她蓋頭的顏色,就知道她的心意;老年人多戴白色蓋頭,顯得清淨潔白。 [9] 
除了裝飾,還有服飾,回族男子喜歡穿白襯衫、白布大襠寬鬆褲、長袍、袍子(準白)、馬甲(坎肩),顏色多為白色、毛藍、黑色。準白:阿拉伯語音譯,即“袍子”、“長大衣”。這是回族滿拉、阿訇和回族老人喜愛的服裝。有單、夾、棉、皮4種。坎肩:是回族男子服飾的重要組成部分。回民根據不同的季節,穿不同的坎肩,有夾的、棉的,還有皮的。既可以當外套,又可以穿在裏面。回族男子的坎肩,裝飾工藝比較簡單,在襟邊、袋口處用針扎出明線,使衣服各邊沿平挺工整,突出服裝造型的線條美。同時,用相同的衣料做成小包扣,顯得雅緻。皮坎肩選料頗為講究,要用胎皮和短羊毛皮,縫合後輕、柔、平、展。 [9] 
回族女子的傳統衣服一樣比較單一,一般都是大襟衣服、對襟衣服,但裝飾內容卻比較豐富。少女和媳婦很喜歡在衣服上嵌線、鑲色、滾邊等,又的還在衣服的前胸、前襟處繡花,色彩鮮豔、形象逼真。大襟衣服是在右邊扣扣子,紐扣是自己用布料製作的,因此做起來費工夫。回族女子喜歡在鞋頭上繡花。襪子主要講究通跟和襪底,溜跟襪大多繡花,襪底多製成幾何圖案,也有繡花的。 [9] 
回族女子還喜歡穿上腰大襠棉褲、單褲、裹腿、繡花鞋。結婚時的婚嫁衣服又喜衣等。而冬天,部分男女老幼,都會穿二毛裹皮衣褲、抄袖,納千層底鞋、氈窩窩、老灘羊皮襖、皮坎肩等。回族女子的衣服顏色多數為素雅、潔淨,老年人多穿着黑色、藍色、灰色等。年輕人比較喜歡穿鮮亮的顏色,比如綠色、藍色和紅色。 [9] 
服裝服飾 服裝服飾

木場村古蹟遺址

  • 羅家尕塬遺址
羅家尕塬遺址位於距離木場村9千米外的羅家灣村,該遺址於1976年6月被臨夏縣革命委員會評為“臨夏縣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甘肅省人民政府評為“甘肅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4] 
羅家尕塬遺址是馬家窯、半山、馬廠類型和齊家文化共存的遺址。面積約66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2米,暴露有灰坑、房址、窯址和墓葬。採集有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的泥質和夾砂紅陶罐、缽、瓶、甕等殘片,多飾繩紋,彩陶紋樣有黑彩勾葉圓點紋、弧線三角紋、帶狀網紋;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的泥質和夾砂紅、灰陶壺、罐殘片,多飾繩紋、附加堆紋,彩陶紋樣有黑、紅彩鋸齒紋、葫蘆網格紋等;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的泥質和夾砂紅陶罐、甕,多飾繩紋,彩陶紋樣有黑、紅彩折線三角紋、漩渦紋等。另採集有齊家文化的雙大耳罐、侈口鼓腹罐和辛店文化的單耳杯、雙耳罐、雙袋足鬲殘片。遺址保存較好,對研究馬家窯文化的內涵及齊家文化的關係有重要價值。 [4] 
羅家尕塬遺址 羅家尕塬遺址
  • 王坪遺址
王坪遺址位於距離木場村12千米的王坪村,該遺址於1981年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甘肅省人民政府評為“甘肅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4] 
王坪遺址面積約60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3米,暴露有灰坑、墓葬和房址。採集有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的泥質和夾砂紅陶片,多飾劃紋、繩紋,彩陶紋樣有黑、紅彩圓圈紋,方格紋,波浪紋,可辨器形有罐、瓶、盤;齊家文化的泥質紅陶和夾砂紅褐陶片,多飾繩紋、附加堆紋,可辨器形為單耳、雙耳罐和侈口罐、鬲;辛店文化的夾砂紅褐、橙黃陶片,多飾繩紋和附加堆紋,彩陶紋樣有黑彩雙勾紋、回紋、太陽紋等,可辨器形有雙耳罐和壺。遺址保存較好,對研究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辛店文化的發展變化有重要價值。 [4] 
王坪遺址 王坪遺址

木場村非遺項目

  • 葫蘆雕刻
河州的葫蘆雕來源於蘭州,約有上百年的歷史。清末民初,蘭州有一個叫李文齋的民間老藝人,他能詩搜畫,多才多藝,然家貧如洗。當時,蘭州人盛行玩姻姻和炸蠔。他靈機一動,便在葫蘆上膝刻字畫鏤上“貫錢”狀的通氣眼,拿到市面去兜售,結果大受姻姻好家們的喜愛。李文齋也因此而名噪一時酷愛雕刻的馬報良聞訊趕到蘭州,拜李文齋為師,學習雕刻葫蘆的技藝後來他回到河州,一邊繪畫謀生,一邊潛心鑽研葫蘆雕刻。他擯棄了刀刻葫蘆的粗糙工藝,吸收微雕之戈大膽地採用針雌技法一大一小兩根針,大針勾勒,小針刻畫,使葫蘆雕藝術精益求精,愈加光彩奪目。如今,木場八坊中有臨夏民間自發成立的全州性質的葫蘆雕研究機構,接受學術團體學習,為弘揚臨夏葫蘆雕刻文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8] 
葫蘆服的原材料,來源於家種葫蘆,但又不同於一般的“媽蟻葫蘆”和“長頸葫蘆”,前者多用於裝酒,而後者一剖兩瓣做舀水的飄。雕刻用的葫蘆,則專用小圓葫蘆和單吊葫蘆,講究大小均勻,即所謂“小如珠,大如拳”。葫蘆雌的工藝過程很複雜,除了選好“胚子”外,還要經過六道工序,一是開口,在選好的葫蘆頂上旋一個圓口;二是掏籽,又叫挖肚子。要分次進行,絕不能一次掏光,否則會萎縮。三是挖棍,又叫旋肉,也要分次挖,邊挖邊曬,不然就會“塌殼”,直至僅剩一層薄殼。四是曬泡曬乾後,用開水燙泡表皮。五是刮皮分兩次,頭次粗刮二次細刮。六是上光,一種是手摸上光,一種打上上光蠟後,用布擦後才開始確定內容,構思畫面,根據葫蘆的大小結構佈局。 [8] 
河州葫蘆雕大體有三種。一是小圓葫蘆雕,最小的僅有算盤珠大,一般做裝飾玩賞和旅遊紀念品不僅可以觀賞,而且還可當作健身球老人們託在手上,一邊欣賞藝術一邊捂摸轉動,有益於身心健康;二是單吊葫蘆,通常裝養姻姻和秋蟬、炸錳。這種葫蘆講究要圓潤,不能有疤結,這樣在聚音頂上旋開個圓口,再刻上花邊圖案,腰部鏤一“貫線”姻姻裝在裏面,鼓翼振翅嗡嗡之音,有一種金屬碰撞的鏗鏘聲夏日裏,好家們揣於袖內,三三兩兩湊在一起,邊品音邊賞畫,自有一番田園詩話般的醉人情調;三是天然生成的疙瘩葫蘆渾身佈滿了奇形怪狀的疙瘩,這是種子變異造成的,極為罕見,稍加雕琢修飾,用手越摸越亮,熠熠生輝,有一種天然的拙趣。 [8] 
  • 河州磚雕
河州磚雕是臨夏一種傳統的建築裝飾雕刻。磚雕成品主要用來裝飾寺、廟、觀、庵及民居中的深宅大院,一般用於天井、山牆、影壁、廊心壁、丹墀、台階、下檻、墀頭、須彌座、屋脊等處,雕刻題材可分自然景物、社會生活及富有民族特色的裝飾紋樣等幾類。在發展過程中,臨夏磚雕吸收了木雕、石雕、玉雕等雕刻藝術的手法,同時注意將傳統國畫、書法、印章、詩文的藝術表達形式與磚雕手法融會貫通起來,形成多元性的藝術特徵,既保留着特有材料所呈現的質樸和簡約,又呈現出多樣化的藝術特徵。 [8] 
河州磚雕藝術歷史悠久,據考古發掘,北宋年間磚雕就已相當成熟,南宋雕刻十分精緻。元以後,因大批迴族聚居形成以伊斯蘭教為主流的多宗教並存,多民族雜居的格局,因而磚雕的藝術帶有濃厚的伊斯蘭教色彩,許多寺院,拱北都採用這種技術進行裝飾。至明代磚雕能工巧匠輩出,磚雕技術廣泛應用於各類建築之上。清末至民國年間,臨夏磚雕藝人輩出,磚雕技術也從寺、道、廟進入官府、民居。河州磚雕的題材主要有:文字類、花草樹木類、動物類、山水風景類、人物類等。 [8] 
木場村建築上的磚雕的雕刻手法都較為細膩,作品較為栩栩如生、立體動感,是用形象的畫面表達出抽象的理想、意願和情感的一種獨特的藝術手法,在普通的青磚之上塑造出各式各樣的直觀動感的藝術形象,達到了雅俗共賞的美妙境界,也説明了吉祥平安、趨利避害,棄惡揚善是包括穆斯林在內的中華民族亙古永恆的追求和願望,是時代精神,民族精神的一種體現,藴藏着寶貴的史學價值和美學價值。 [8] 

木場村方言

  • 語音
語音與漢族讀音相比,八坊話的語音特點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8] 
1、當聲母t和單韻母i及韻頭是i的複韻母相拼合時,八坊回族讀音中會把t改為te,把t'改為tc。如:普通話中弟[ti],跌[tis],吊[tiau],回族讀音為[tei]、[tci]。[trial];普通話中體[t'i]、鐵[t'io]、聽[t·i],回族讀音為[ci]、[tsi]。 [8] 
2、當聲母s、t、s和單韻母3相拼合時,八坊回族讀音中一律改3為複韻母ai。如:摘[tai]、拆tsal]、色[si]。 [8] 
3、當聲母k和鼻韻母uan相拼合時,八坊回族讀音中一律省其韻頭u。如:光[kuag]況[kuan],回族讀音為光[kan]、況[ka]。 [8] 
  • 聲調
在聲調方面,八坊回族聲調較漢族發音重用力強,尤其表現在句尾發音上。特別是漢族大量發輕聲的字回族發作重音,且前鼻音和後鼻音往往混為一談多發作前鼻音。因此,八坊話的聲調幅度尤為明顯。 [8] 
  • 詞彙
1、親屬稱謂是一種語言的詞彙中不易受外來語言影響的較為穩定的重要組成部分,八坊回族稱謂用語與當地漢族有較大的差別。卡良:大哥;姑娘:尼哈;阿娜:母親;新姐:嫂子;阿爸:叔父;阿姨哥:姨母;新阿姨:嬸子;掌櫃的:丈夫;阿姑父:姑父;阿舅:舅舅;家裏的:妻子;大大:伯父妗子;舅媽小水(叔):夫之弟;小規(姑):夫之妹。 [8] 
2、常用語中含有藏語詞彙。由於八坊地區歷史上曾經是藏族居住過的地區,是茶馬互市的重鎮,且八坊人經常深入藏區進行貿易活動,藏族人也經常來八坊進行貿易活動,久而久之,“八坊話”中也融入了一些藏語詞彙。例如“阿那麻那”表示“十分恰當”;“應達門達”表示“定,必定”等。 [8] 
3、波斯語和阿拉伯語等外來語的使用由於八坊回族深受伊斯蘭文化的影響,所以在八坊回族的語言中含有大量的阿拉伯語詞彙,這些詞彙不僅出現在清真寺經堂教育中,而且也出現在八坊穆斯林日常生活中,成為八坊人日常生活用語內雷哪細成部分。 [8] 
  • 語法
在語法上,“八坊話”常常使用動賓倒置、人稱代詞的變化,還有表示成都的特殊句式,返語修飾語等。比如,尕---了---!(意即很大);不紅---了---!(意即很紅);廣場里人少---了---!(意即人多)。 [8] 

木場村物產美食

木場村農副產品

  • 河州牡丹
河州牡丹 河州牡丹
河州牡丹,歷史悠久。在800年前,牡丹已生長於臨夏大地,植牡丹、賞牡丹、唱牡丹、“浪牡丹”之風盛行,經久不衰。在花鄉歌海的臨夏,對牡丹的鐘愛,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從作畫、刺繡、吟唱到磚雕、木刻、彩繪,無不以牡丹為題材。河州牡丹為臨夏市市花,象徵着臨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河州牡丹,名冠神州。魏紫、姚黃、梨花雪、粉西施、佛頭青、硃砂紅、花二喬、綠蝴蝶、醉貴妃等牡丹遍佈臨夏,而紫斑牡丹因其花瓣基部有顯明紫斑而得名,其基本花色有紅、白、紫、黃等多種,樹冠高達兩米。臨夏較大的牡丹園有百餘處,尤以臨夏紅園、東郊公園牡丹園為之著稱,更有很多居民牡丹庭院。 [9] 
  • 賈昌柿子
賈昌柿子 賈昌柿子
賈昌柿子主產於臨夏,生產歷史已達千年。外表泛紅透亮,柿霜潔白,撕開後鮮肉色澤棕黃髮亮,晶瑩柔潤,甜美適口,色味均佳。若放於杯中,開水衝之即化。營養豐富,有止渴生津、清心潤肺、除煩利尿、清熱解毒之功效,主治肺熱咳嗽、痰多煩熱、津幹口渴、聲嘶失音、眼目赤痛、風熱灼盛、大小便不暢、瘡毒、酒毒等症。賈昌柿子由於果體碩大,肉厚皮薄,汁多味甜,不耐儲存,難以遠運,大都加工成柿餅外銷,過去曾作為貢品進貢皇宮,個頭遠遠大於其他地方所產柿餅,直徑有達到15釐米的,最大的重量可超過半市斤。外表泛紅透亮,柿霜潔白,撕開後餅肉色澤棕黃,晶瑩柔潤,甜美可口,色味均佳。最為奇特的是,將柿餅放在杯子裏.可以用開水衝化。民間常在隆冬季節,取一個,加生薑、陳皮數片,煎湯飲用,作驅風寒、暖脾胃之良方。 [9] 

木場村生產工具

  • 鑿子
鑿子 鑿子
鑿子是製作木雕的重要工具之一。鑿子分平鑿、圓鑿、翹頭鑿、蝴蝶鑿、三角鑿五種。其中平鑿有大、中、小不等,刀口最大的不超過4釐米,中間的在1~3釐米之間不等,最小的刀口可用縫紉機針磨平即可,一般用來打邊線、闍定橫直線和脱地等,例如在房屋平面、天窗、天空地面和橫直線上。圓鑿有大、中、小不等,但圓鑿可分為兩類, 即圓鑿和稍圓鑿,其圓度不宜超80°,一般以135°為妥,稍圓鑿的圓度45°或30°均可,這兩類圓埂各異,規格不同,用處不同;圓鑿用來錕、轉、挑,根據圓度不同發揮不同作用。翹頭鑿分平翹頭鑿、圓翹頭鑿兩種,且大小不等。最大的刀口不超過2釐米,平翅頭鑿用來深雕挖空地用,雕刻時根據空地大小而使用不同的翅頭鑿;圓翹頭鑿是用在深挖底部有凹凸層次的物體時使用的。蝴蝶鑿是在平鑿的基礎上磨成一面平一面圓, 可以起到平圓兩用的靈活性,鑿子有大有小,最小的刀口1釐米就可,蝴蝶鑿可用來刻稍圓線和處理不需太平整的物體。三角鑿是用V形的鋼條磨成的,鑿口寬度最大的不超過6毫米,最小的不小於2毫米,用來專門刻陰線,例如毛髮、葉莖、水紋、松針等。 [9] 
  • 針線
針線刺繡 針線刺繡
木場八坊刺繡較為有名,刺繡需要針線,刺繡出的圖案精美,民族特色鮮明,備受各族人民喜愛。刺繡主要有枕頭、繡花鞋、枕套、鞋墊、襪子、手絹等。製作材料多為絲綢、錦緞、棉布和五彩絲線,刺繡圖案多為牡丹、菊花、梅花、竹子、蓮花、鴛鴦、蝴蝶、花鳥蟲魚等,也有民族特色、經文和詩詞內容。 [9] 

木場村榮譽稱號

2013年8月26日,木場村被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列入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1] 
2017年12月,木場村八坊十三巷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3] 

木場村旅遊信息

木場村交通

1、公路:臨夏市現狀有國道213、省道309、省道310、折達二級公路以及康臨高速公路通過,有臨循公路連接,是州內臨劉公路、臨大路等通縣、通鄉公路的中心,不僅與州內各縣,而且同鄰近青海省和甘南、定西等地區有便捷的交通聯繫,北京駕車去往臨夏車程約18個小時。 [10] 
2、鐵路:臨夏市沒有火車站,甘肅東南部鐵路就只是隴海鐵路,途經天水定西、蘭州。從全省範圍看,距離臨夏市最近的火車站是蘭州站,雖然定西市、白銀市的火車站距離臨夏市的距離很近,但由於交通不便利,耗時較長。北京到蘭州站車程為7小時。 [10] 
3、機場:甘肅省境內有蘭州(中川機場)、酒泉(下河清軍民合用機場、敦煌機場、鼎新軍民合用機場)、張掖(張掖軍民合用機場)、金昌(金昌機場)、慶陽(西峯機場)、天水(天水軍民合用機場 )、嘉峪關(嘉峪關機場)、隴南成洲機場(規劃,在成縣)、夏河機場(規劃)。但從機場到臨夏市的距離來講,蘭州中川機場最近,近200千米的路程,車程約3小時;距天水機場370千米,距離規劃中的隴南成洲機場435千米;距金昌機場505千米,由於路況不好,耗時較長,一般在5小時左右;而青海省的西寧曹家堡機場距離臨夏市250千米,車程約4小時。部分地區機場雖然距臨夏市距離較遠,但可以藉助蘭州機場中轉,到達臨夏市。 [10] 
通過以上方式到達臨夏市境內以後,經南龍街、蘭郎路、環城西路後便可以直接到達木場村,村外建有小停車場可以停車,而且村落臨近臨夏市區,不僅內部交通通達度好,而且具有大小停車場,能滿足遊客遊覽的停車需求。 [10] 

木場村導覽

1、木場村內建議遊線:清真老王寺——河州水街——清真北寺——清真西寺——創意工坊區——大旮巷——民俗接待區——傳統民居區。此外,還可以遊覽王寺街、壩口巷、石橋巷、小南巷、鐵家寺巷、大旮巷、擁政路巷和沙旮塄巷是巷道範圍內區域。 [10] 
2、木場村八坊十三巷打造了“八坊精粹經典”“民間藝術及民俗風情”“生態懷舊水岸風情”四大核心遊覽區,遊覽路線為:入口服務區——院落休閒區(八坊茶話、茶馬餘韻,河州書院、非遺館、博物館、茶馬司、規劃科技館、絲綢之路館七大院落)——原生風貌觀光區(小西關索瑪、王寺古柳等)——創意工坊——文化博覽區——民俗接待區。 [10] 
3、還可以參與八坊十三巷景區服務中心舉辦的體育活動“泊菲凱莉”熒光跨年跑、跨年“尋寶”活動、運動會、城市定向賽、扳手腕、拔棍、古巷尋寶大作戰等。景區內配套設施有公共座椅30處;環保垃圾桶110個;遊客服務中心1個、警務室4個;公共衞生間4處,所有巷道亮化、綠化、雕塑、公共服務設施等。 [10]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