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木吒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人物)

鎖定
木吒,中國古代神話與民間傳説中的神祇,其名在古書中亦寫作木叱、 [9]  木乂、木義、木叉 [23]  木吒等;由唐代和尚僧伽 [11]  的兩個弟子“慧岸 [3]  與“木叉”結合後演變而來, [2]  [4]  而後“慧岸”改作“惠岸”, [43]  成為了木叉的法名, [20]  因此木叉號稱“惠岸行者”或“惠岸尊者”, [23] 觀音菩薩的首徒。 [43]  於元末神籍《三教搜神大全》中成了“托塔天王李靖”和“素知夫人”的次子。 [9]  [29]  在明朝小説《西遊記》裏自稱“二太子”, [20]  兄為大太子金吒,弟為三太子哪吒,親妹李貞英,義妹地湧夫人 [28]  後於《封神演義》小説中改名“木吒”,母親殷夫人,師從普賢真人(普賢菩薩 [37]  ),闡教玉虛弟子之一,家住陳塘關 [30] 
據《西遊記》記載,木吒的外形是身穿繡衣僧袍、 [20]  雄壯威嚴的護法行者打扮。 [26]  在《封神演義》中則稱木吒是道童形象,頭頂䯼巾,身穿道袍,麻履絲絛。 [21]  明清兩代的畫像中將之描繪成童子髮型(總角或三髮髻)或禿頂的出家人模樣,在《西遊記》古代畫作中以觀世音身邊威武的行者扮相出現,手持渾鐵棍 [106-108]  而在《封神演義》古畫中則以道派裝束的童子扮相出現,手持吳鈎劍 [58-59]  [76]  清代鼓詞文學《車王府曲本封神榜》稱其形象為環眉大眼的少年。 [1] 
中文名
木吒
外文名
pratimoksa、moksa
別    名
李木吒(全名)、木叱、木乂、木義、木叉、木叉行者、惠岸行者、惠岸尊者、二太子等
神話體系
中國神話
名字含義
解脱
形象特徵
行者裝扮或道童裝束的清秀少年

木吒演變過程

木吒東晉時代

後秦時期高僧鳩摩羅什翻譯的《梵網經》記載:“爾時釋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樹下,成無上覺,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 [63]  鳩摩羅什所譯的教誡經《佛遺教經》也記載:“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戒)。” [155]  佛陀耶舍竺佛念翻譯的《四分律藏》亦記載:“不知波羅提木叉……不具持波羅提木叉。” [16] 

木吒隋朝時代

淨影慧遠的《大乘義章》記載:“言毗尼者,名別有四:一曰毗尼,二名木叉,三曰屍羅,四名為律。” [61] 

木吒南朝時代

佛陀什《五分律·卷十八》記載:“波羅提木叉者,以此戒防護諸根,增長善法,於諸善法最為初門故,名為波羅提木叉。” [156] 
  • 唐朝時代
彥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二》中記載過一位以“木叉”為名號的小乘學僧“木叉鞠多(Mokshagupta)”,是唐代龜茲國的高僧,被龜茲人譽為“大德者也”。 [154] 

木吒宋朝時代

北宋·錢易《南部新書·卷九》記載:“佛答阿難,吾滅度後,以波羅提木叉為師。” [175]  北宋·蔡僚《鐵圍山叢談·卷五》記載:“時泗州僧伽大士忽視於大內明堂頂雲龍之上,凝立空中,風飄飄然吹衣為動,傍侍惠岸、木叉皆在焉。” [2]  南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三》記載:“徽宗南幸,還至泗州僧伽塔下,問主僧曰:‘僧伽傍,白衣持錫杖者何人?’對曰:‘是名木義(木叉),蓋僧伽行者。’” [163]  贊寧《宋高僧傳·一八卷·唐泗州普光王寺僧伽傳》中記載木叉是唐代沙彌僧伽大士的三個徒弟之一:“景龍四年(710),泗州普光王寺僧伽寂,中宗敕恩度弟子三人,即慧岸、慧儼、木叉,各賜衣盂,令嗣香火。” [3]  [4]  (後來明代小説《西遊記》中則稱惠岸即木叉,且是觀音大士之徒), [20]  因僧伽在宋代民間傳説與後世典籍中被視為“觀音的化身”, [2]  [73]  [160]  加上後來“惠岸”和“木叉”融合為一人 [84]  [5]  (並且惠岸充當法名, [20]  木叉則充當俗名 [23]  ),而僧伽的這兩個徒弟(合併後)在文學作品中也就順理成章身為觀音的徒弟(古書中記載僧伽是觀音化身, [84]  因此導致後來的古書直呼僧伽的徒弟就是觀音的徒弟)。 [5] 
起初“木叉”與“惠岸”(原寫作“慧岸” [3]  )是兩個獨立的人物,二者同為高僧“僧伽”的徒弟, [4]  後世朝代的文獻將兩人合二為一,誤傳成了同一個人,並且稱為“惠岸木叉” [5]  (惠岸和木叉徹底互相綁定大致是從明代文學《西遊記》開始, [20]  而後受到《封神演義》所影響,封神作者(傳為許仲琳、陳仲琳, [164]  一説李雲翔、陸西星 [109]  )改“叉”為“吒”,加上《封神演義》這部小説的名氣從明代開始日漸增大,“木吒”就替代了“木叉”成為了更具代表性的名稱, [30]  並被後世多部文獻作品所採用,如《張三丰先生全集 [45]  續濟公傳 [51]  昇平寶筏 [74]  清稗類鈔》等 [52]  ;與此同時,一些清代文學作品亦沿用了“惠岸是木叉”一説,如《西遊真詮 [82]  西遊原旨 [170]  新説西遊記》等 [169]  [171]  )。
“木吒”一名由“木叉”演化而成, [57]  而“木叉”一詞源於梵語“pratimoksa”, [55]  [56]  漢語的音譯全稱即是“波羅提木叉 [53]  (意譯則是“解脱” [54]  ),後簡稱“木叉” [55]  (同時也是佛教術語中的詞彙,為佛教的三種戒律之一 [53]  )。
宋代的道門經文咒語中也有“木吒”一詞,如宋人陶弘景《太上赤文洞神三籙·五方神咒》中記載:“木吒敕東方大金頂自在輪王,火吒敕唵南方大金頂自在輪王,水吒敕北方大金頂自在輪王,金吒敕唵西方大金頂自在輪王,土吒敕唵中央大金頂自在輪王。”(木吒、金吒和“五行”確實有關) [6]  ;道經《黃帝太一八門逆順生死訣》也記載:“奉請東方大金頂自在輪王神印木吒敕。”(收錄於《正統道藏·洞玄部》) [7] 

木吒元朝時代

脱脱《宋史》記載:“四年,遣使李木吒哆來貢。” [8]  無名氏《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七卷·那叱太子》記載:“母素知夫人生下長子金叱,次木叱,帥三胎那叱。”(此“木叱”即“木吒”); [9]  [29]  鍾嗣成的《錄鬼簿》捲上記載了高文秀寫過雜劇《木叉行者降妖怪 泗州大聖鎖水母》中稱木叉協助觀音化身的僧伽,降伏了水怪“泗州水母”(即無支祁, [150]  孫悟空的姐姐, [151]  一説是妹妹 [152]  )的故事,原書已遺失。 [10]  [11]  [12]  無名氏所編的道經《道法會元·卷一百十六》記載:“攝社令役使社令不得稽停哩木吒。” [13]  楊景賢《西遊記雜劇·第七齣·木叉售馬》記載:“‘傳吾法旨,著木叉行者化作一個賣馬的客商,送了龍君與唐僧護經’ [14]  ……木叉雲:‘我非凡人,乃觀音佛上足徒弟木叉的便是。’”(本書中木叉是唐僧的十方保官之一); [160]  [166]  無名氏編撰遺存的話本殘文《西遊記平話》註文記載:“天王遣太子木叉與大力鬼往請二郎神,領神兵圍花果山。”(收錄於朝鮮古籍《樸通事諺解》) [15]  [72] 
《三教搜神大全》原文圖片:
《三教搜神大全》原文:木叱 《三教搜神大全》原文:木叱

木吒明朝時代

木叉 木叉
西大午辰走人《南海觀世音菩薩出身修行傳·二十三回》記載:“即差李天王統兵剿滅,妙善帶天王第二子木吒太子一同督戰,不得有違。” [172]  吳承恩《西遊記·第六回》記載:“與大徒弟惠岸行者……‘我乃李天王二太子木叉,南海觀音大徒弟惠岸,特來打探軍情’ [43]  ……‘木叉道:“吾乃李天王第二太子木叉,今在觀音菩薩寶座前為徒弟護教,法名惠岸是也。’”(此時“慧岸” [3]  已寫作“惠岸”,且與木叉合成一人,為托塔天王的二兒子、 [20]  觀音大士的大弟子); [43]  朱鼎臣《唐三藏西遊釋厄傳》記載:“木叉道:‘我是托塔天王二太子木叉惠岸行者,今保我師父往東土尋取經人去。’” [174]  李雲翔《封神演義·第十四回》記載:“見一道童,頂著䯼巾,道袍大袖,麻履絲絛,來者乃九宮山白鶴洞普賢真人徒弟木吒是也。” [21]  董説《西遊補》記載:“唐僧領了菩薩法旨,收了徒弟,送上木叉不題。” [168]  沈達觀《紫柏尊者全集》記載:“不知波羅提木叉是何骨董。” [17]  類書文集《永樂大典·卷一四一二五》記載:“水母降魔明覺巾,木叉手裏借來親。” [18]  朝鮮史料《象村稿·卷之三十三》記載:“波羅提木叉。” [19] 
明代神魔小説《西遊記》中,木叉作為觀音身邊一個儀態英武的“護法行者”; [20]  [26]  “行者”在佛教裏是一種用來護法的和尚,形象比較威嚴 [44]  (《水滸傳》對行者的外表描寫較詳細,如第三十一回中記載:“武松依前穿了行者的衣裳,帶上鐵戒箍,掛了人頂骨數珠,跨了兩口戒刀,收拾了包裹,拴在腰裏。” [42]  );但由於另一本明代小説《封神演義》的出現,“手持吳鈎劍的道童版木吒形象”更具影響力,直接頂替了《西遊記》之中木叉的名字、形象和兵器, [21]  唯獨不變的自身典型特徵也只有輩分,在兩本小説中他都是排行老二,是金吒的二弟,哪吒的二哥。 [20]  [30] 
並且在《西遊記》裏,紫竹林一行人的團隊中,木叉的地位是僅次於觀音的存在,觀音座下親傳的首席弟子(正式弟子)就是木叉,在《西遊記·第六回》原文中,不論是旁白側寫還是木叉本人與角色間的對白,都表示木叉自己是觀音菩薩的“大徒弟”; [43]  《西遊記·四十二回》中亦寫有一句:“乃菩薩親傳授的徒弟,不離左右,稱為護法惠岸行者。” [23] 
木叉與木吒的區別
《西遊記》原文
《封神演義》原文
名字叫做木叉 [20] 
名字叫做木吒 [30] 
武器是渾鐵棍 [20] 
武器是吳鈎劍 [34] 
有親妹和義妹 [28] 
沒有親妹和義妹 [30] 
其弟哪吒的法身是三頭六臂 [25] 
其弟哪吒的法身是三頭八臂 [32] 
沒被哪吒用金磚打過 [23] 
被哪吒用金磚打過 [21] 
沒參與過武王伐紂 [20] 
參與過武王伐紂 [36] 
沒和金吒智取遊魂關 [28] 
曾和金吒智取過遊魂關 [36] 
不會三昧真火的法術 [24] 
三昧真火的法術 [35] 
不會土遁的法術 [24] 
土遁的法術 [36] 
師父是觀世音菩薩 [20] 
師父是普賢真人 [21]  普賢菩薩 [37] 
其兄金吒跟隨如來佛祖 [28] 
其兄金吒跟隨文殊廣法天尊文殊菩薩 [37-38] 
其弟哪吒重生後是小孩外表 [27] 
其弟哪吒重生後是大人外表 [31] 
沒阻止過重生的哪吒找李靖復仇 [28] 
阻止過重生的哪吒找李靖復仇 [21] 
外形是個行者扮相 [20] 
外形是個道童扮相 [21] 
佛門的弟子 [20] 
闡教的弟子 [39-40] 
出生時代不詳 [20] 
出生時代為商朝 [30] 
母親姓名不詳 [23] 
母親為殷氏 [30] 
結局是隨觀音修佛法 [20] 
結局是肉身成聖 [33]  [34] 
《西遊記》木叉形象 《西遊記》木叉形象
《封神演義》木吒形象 《封神演義》木吒形象

木吒清朝時代

張三丰先生全集》記載:“㗳哩㖿,嚤哩耶,金吒木吒咜喃㖿,唵。”(收入《道藏緝要》); [45]  《九皇新經註解·卷二》的記載中也稱:“㗳哩㖿,嚤哩㖿,金吒木吒咜喃㖿,唵似我也。” [48]  《無明羅剎集》記載:“能使庵木吒婆羅門生大恐怖;能止息屍羅匐婆羅門大智之想。” [49]  《水斗》記載:“又見那勾、陳騰蛇,黃旖豹尾,金吒、木吒、哪吒三太子……帶領着小鬼與判官。” [50]  續濟公傳》記載:“嶽將軍回了南天門,連夜就奏了玉帝,玉帝准奏,派金吒、木吒將呂嶽追回。” [51]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後周文·卷二十四》記載:“貞謹即成木叉,何必受戒。” [46]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卷四十四》記載:“旁侍惠岸木叉,皆在焉。” [47]  《傅山全書》記載:“智寶修台閣,中三守木叉。” [62]  昇平寶筏》記載:“龍女、木吒、將蓮花屏來遮住了俺的法堂,那妖婦的箭便射不進來也。” [74]  西遊真詮》記載:“如觀音使木叉示法,而身不往。” [82]  西遊原旨》記載:“‘我乃李天王第二太子木叉,觀音菩薩徒弟惠岸是也’”。 [170]  彭公案》記載:“我乃西天自在仙,你跟我見見,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托塔天王金吒、木吒、哪吒全來了。” [176]  車王府的鼓詞《封神榜·九十九回》的記載稱木吒的形象為:“身着黃杉殺蠻帶,手中擎定劍二根。環眉大眼天生俊,齒白唇紅少年人。” [1] 

木吒民國時代

清稗類鈔·卷三十七》記載:“金吒、木吒、哪吒三太子,率領天上十萬神兵。”(義和團請神咒) [52] 

木吒現代

1972年10月,無名氏《度陰寶卷》中有詩詞《木吒太子降》記載:“詩曰:度己度人法不偏,陰靈陽氣氣源天,法天學地希賢聖,自可陰魂度化焉。” [149] 
1983年,大淵忍爾《中國人的宗教禮儀》記載:“拜請木吒二太子,太子七歲展神通,木吒令、木吒令、木吒太子下天庭、左手執金輪、右手拋繡球、繡球藏出百萬兵、發豪光、使金槍、步々行、點北斗、踏七星、救諸苦、渡眾生、繡球行、恩主生、統天兵、元帥恩主展威靈、收斬天下邪魔鬼、玉皇勅賜天下行、真身顖現威感應、焚香拜請到壇前、法門弟子專拜請、木吒太子降臨來。” [173] 

木吒外形特徵

木吒古代畫像

木吒(木乂、木叉)各種古代畫像
清康熙年間《支那古版畫圖錄》蘇州版畫《三教大會萬仙陣》木吒等 清康熙年間《支那古版畫圖錄》蘇州版畫《三教大會萬仙陣》木吒等
清代墨繪本《封神真形圖》木吒 清代墨繪本《封神真形圖》木吒
清代《繡像封神演義》木吒 清代《繡像封神演義》木吒
參考資料來源: [58-59]  [76]  [106-108] 

木吒文物造像

相關文物
圖片
介紹
名稱
朝代
泗州大聖龕木叉像 泗州大聖龕木叉像
大足北山石刻第177號泗州大聖龕,雕刻於北宋靖康元年,龕中泗州大(僧伽)聖頭戴風帽,後兩側為僧伽的兩個弟子木叉和慧儼,一人端淨瓶,一人持禪杖。 [85-87] 
泗州大聖龕木叉像
白玉雕惠岸行者 白玉雕惠岸行者
尺寸:高10cm,成交價格:207,000,拍賣公司:上海敬華,拍賣日期:2015年6月30日 [60] 

木吒人物文化

木吒宮廟供奉

頂岱山九龍宮位於福建省薌城區南坑街道辦事處岱山村,亦稱太子廟,奉祀金吒、木吒、哪吒,始建於宋末。宮坐東向西,佔地面積370平方米,建築面積108平方米。 [64] 
南海廟位於營口市西市區得勝街道辦事處得勝社區南海里25號,為營口近現代廟宇建築。因廟內供奉南海觀音菩薩神像而得名,殿內南海觀音像端坐,還有木吒手棒聖水瓶站立其旁。南海廟於1966年“文革”中遭破壞,如今廟內建築多數折除,只有正殿,大殿和西配殿保留。 [66] 

木吒廟會活動

中國河南省汝南縣南關外的南湖中,有明代所建的小南海觀音大士寺,自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7年)起,每入仲春,祠廟會籌備廟會,廟會的高潮部分在“慈航普渡”的儀式環節,在廟門前的南海中,放置彩旗飛揚的木筏,木筏上有用紙紮的綵船,綵船上站立觀音菩薩的塑像,菩薩後面立着木吒尊者護法,菩薩的左邊立着善財童子,右邊站立着龍女。 [78] 

木吒民俗信仰

  • 金門信仰
木吒在中國福建省金門民間傳説中為“五鄉太子”之一(包括金吒和哪吒),又被稱為“木吒太子”,因其以明代神魔小説《封神演義》中的文學故事為主流形象,所以金門民間按照小説觀的設定作為文化素材的來源依據並加以拓展,金門島的金東內洋、東溪、東沙尾、新田墩、下新厝等村,都奉祀木吒。 [67]  每年農曆十月廿一日,是定期迎奉木吒太子的日子,當天太子爺由過去輪鬮奉祀的村落酬拜後,繞行五鄉再交下鬮奉祀,這一奉祀的聯鄉組織,習稱“五鄉大子”,是當地每年一度的重大民俗節日。 [148] 
  • 儺祭信仰
在敬儺神與儺舞的文化信仰中,金吒、木吒、哪吒三兄弟的形象在儺面具、儺舞服裝、儺戲道具中也有出現,江西山區的民間習俗在敬儺神的活動中包括儺舞儺戲儺神出行等,都會用上木吒三兄弟、盤古、后羿、八仙等各種各樣的神話人物面具裝扮,臉譜面具的設計大都用樟木雕刻。每年臘月二十三日,儺神廟開始整理面具,正月初一,開始舉行活動,初三之後出鄉。 [68]  [71]  並且木吒三兄弟在行儺活動中是負責協助父親托塔天王驅疫的神祇。 [77] 
  • 哪吒的配祀神之一
福建師範大學社會歷史學院教授林國平、福建作家邱季端均介紹到福建當地供奉哪吒三太子的廟宇很多,其中不少三太子廟供奉哪吒為主神,以其兄長金吒太子和木吒太子為配祀神。 [65] 

木吒戲曲臉譜

京劇木吒臉譜 京劇木吒臉譜
在京劇《攻潼關》的臉譜中,木吒的面色設計有青綠色、 [159]  銀白色(或銀中泛藍 [70]  )和藍色及紅色結合,額頭中間有個圓形紅印(佛光),唇部點紅,嘴周圍有類似於絡腮鬍的多個藍色斑點紋樣,鼻翼中間有類似中國結的紅色圖案,眉毛上有高挑斜翹的藍色紋路,細目周圍輪廓有藍和黑的配色混合成眼妝, [69]  銀色花臉表現奸詐多疑或威武莊嚴,多用在鬼怪或神仙一類的角色臉上。 [75]  [79-81] 

木吒記載出處

史籍索引
朝代與作者/譯者
體裁
作品名
四分律藏》 [16] 
後秦·鳩摩羅什
佛藏
佛遺教經 [155] 
後秦·鳩摩羅什
佛藏
梵網經盧舍那佛説菩薩心地戒品第十》 [63] 
後秦·鳩摩羅什
佛藏
劉宋·法顯集出
佛藏
劉宋·佛陀什
佛藏
五分律·卷十八》 [156] 
隋代·淨影慧遠
佛藏
大乘義章 [61] 
唐代·彥悰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二》 [154] 
宋代·蔡僚
筆記
鐵圍山叢談·卷五》 [2] 
宋代·陸游
筆記
老學庵筆記·卷三》 [163] 
宋代·陶弘景
《太上赤文洞神三籙·五方神咒》 [6]  [7] 
宋代·不詳
道藏
《黃帝太一八門逆順生死訣》 [7] 
宋代·贊寧
傳記
宋高僧傳·一八》 [3] 
元代·托克托
宋史 [8] 
元代·不詳
道藏
道法會元 [13] 
明代·紫柏
佛藏
紫柏尊者全集》(《紫柏老人集》) [17] 
明代·解縉姚廣孝
類書文集
永樂大典·卷一四一二五》 [18] 
明代·申欽
朝鮮史料
《象村稿》 [19] 
清代·不詳
道藏輯要
《九皇新經註解·卷二》 [48] 
清代·張君寶、李西月
傳記文集
清代·不詳
宗教哲學
《無明羅剎集》 [49] 
清代·陳夢雷
類書文集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卷四十四》 [47] 
清代·嚴可均
學術總集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後周文·卷二十四》 [46] 
清代·傅山
作品集
傅山全書 [62] 
民國·徐珂
彙編筆記集
清稗類鈔·卷三十七》 [52] 

木吒藝術形象

木吒文學形象

文學形象
成書時代
文學體裁
書名
書中名
書中身份/名號
作者
宋代
南部新書 [175] 
木叉
波羅提木叉、佛之師
元代
《木叉行者降妖怪泗州大聖鎖水母》 [10]  [11]  [12] 
木叉
木叉行者
元代
雜劇
西遊記雜劇 [14] 
木叉
木叉行者、觀音徒弟、唐僧第七個保官
元代
《西遊記平話》 [15] 
木叉
李天王的太子
元代
雜劇藝人傳書
錄鬼簿 [10] 
木叉
木叉行者
元代
神籍傳記
木叱
托塔天王李靖的次子
佚名
元代
朝鮮漢語課本
樸通事諺解 [72] 
木叉
李天王的太子
明代
木叉
托塔天王李靖的二太子,觀音徒弟,惠岸行者
明代
神魔小説
西遊記 [20] 
木叉
托塔天王李靖的二太子,觀音徒弟,惠岸行者,木叉行者
明代
神魔小説
《鼎鐫京本全像西遊記》 [22] 
木乂
托塔天王李靖次子,觀音徒弟
楊閩斎
明代
神魔小説
《南海觀世音菩薩出身修行傳》 [172] 
木吒
木吒太子、天王第二子
西大午辰走人
明代
神魔小説
西遊記傳 [167] 
木吒
李天王的二太子、惠岸行者、觀音徒弟
明代
神魔小説
封神演義 [21] 
木吒
陳塘關總兵李靖(托塔天王)次子、闡教玉虛弟子、西周武將
許仲琳、李雲翔、陸西星
明代
神魔小説
西遊補 [168] 
木叉
觀音徒弟
清代
神魔小説
續濟公傳 [51] 
木吒
李天王的次子
坑餘生、郭小亭
清代
崑曲劇目
昇平寶筏 [74] 
木吒
李天王的次子、觀音徒弟
清代
神魔小説
西遊真詮 [82] 
木叉
李天王的次子、觀音徒弟
陳士斌
清代
神魔小説
西遊原旨 [170] 
木叉
李天王的二太子、惠岸行者、觀音徒弟
清代
神魔小説
新説西遊記 [83] 
木叉
李天王的二太子、惠岸行者、觀音徒弟
清代
神魔小説
西遊證道書 [171] 
木乂
李天王的次子、觀音徒弟
汪象旭、黃太鴻
清代
公案小説
彭公案 [176] 
木吒
托塔天王的次子
清代
神魔小説
《通易西遊正旨》 [169] 
木叉
李天王的二太子、惠岸行者、觀音徒弟
清代
小説總集
《宋人小説類編》 [165] 
木叉
僧伽侍者兼弟子
徐臾
清代
鼓詞藏本小説
《封神榜(車王府曲本)》 [1] 
木吒
陳塘關總兵李靖的次子、闡教玉虛弟子
蘇寰中
清代
八角鼓牌子曲
《水斗》 [50] 
木吒
天將
佚名
現代
詩歌卷
《度陰寶卷》 [149] 
木吒
太子
佚名

木吒影視形象

影視形象
年代
片名
演員
版本
1973年
梅山收七怪 [110] 
不詳
山內鐵也執導古裝神話電影
1974年
哪吒 [111] 
張汝棠
張徹執導古裝神話電影
1986年
西遊記 [112] 
楊潔執導古裝神話劇
1986年
哪吒
譚德成
李元科執導古裝神話劇
1990年
封神榜 [113] 
周銘
郭信玲執導古裝神話劇
1999年
張志超
餘明生執導古裝神話劇
2000年
西遊記續集 [115] 
張芬
楊潔執導古裝神話劇
2001年
《封神榜之愛子情深》 [116] 
劉仕裕執導古裝神話劇
2001年
《封神榜之忠義乾坤》 [116] 
敖嘉年
劉仕裕執導古裝神話劇
2002年
不詳
馮柏源 黃偉明李文龍執導古裝神話劇
2004年
寶蓮燈 [119] 
袁寒
餘明生趙箭執導古裝神話劇
2005年
陳慶
胡貝易執導古裝神話劇
2006年
張超
金國釗程力棟執導古裝神話劇
2009年
金鰲勳劉國輝執導古裝神話劇
2010年
西遊記 [122] 
程力棟執導古裝神話劇
2011年
西遊記 [123] 
張建亞執導古裝神話劇
2014年
封神英雄榜 [124] 
王偉廷執導古裝神話劇
2014年
鄭保瑞執導古裝神話電影
2015年
胥渡執導古裝電視劇
2017年
大鬧東海 [126] 
洪輝亮
劉鎮偉執導古裝神話電影
2021年
不詳
周赫峯執導古裝神話電影

木吒動畫形象

動畫形象
年代
片名
配音演員
版本
1999年
西遊記 [128] 
方潤南執導動畫劇集
2003年
哪吒傳奇 [129] 
張藜執導動畫劇集
2013年
鬥戰神CG》 [130] 
2017年
辛闊執導漫改網絡動畫劇集
2018年
非人哉 [131] 
分子互動出品漫改網絡動畫劇集

木吒漫畫形象

漫畫形象
年代
漫畫名
作者
1988年
哪吒三兄弟 [132] 
鹿鳴
2012年
三眼哮天錄 [133] 
狸貓
2013年
大話降龍 [157-158] 
奧冬蘭蘭
2014年
2016年
非人哉 [135] 
2016年
閻王不高興 [136] 
2017年
請神誤用 [137] 
潛昕
2017年
傳武 [138] 
GK工坊
2019年
21世紀取經錄 [139] 
鹹刀
2020年
一禪小和尚 [140] 
2021年
《齊天大聖西遊記》 [141] 
崑崙萬象

木吒遊戲形象

遊戲形象
發行年代
遊戲名
遊戲類型
2011年12月29日
《造夢西遊3》 [142] 
2015年
亂鬥西遊2 [143] 
MOBA手遊
2016年
《斬將封神》 [144-145] 
團隊動作格鬥
2017年
封神召喚師 [146] 
2019年
《哪吒之靈珠引蓮心》
2019年3月28日
鬧鬧天宮 [147] 
MOBA即時對戰

木吒角色關係

角色關係
人物
關係
名稱
簡介
木吒
前身1
又稱“惠岸”, [23]  唐代高僧僧伽(傳為觀音化身 [2]  [73]  )的三個徒弟之一,排行第一, [4]  是慧儼、木叉的師兄, [3]  隨着後世文獻中慧儼被逐漸除名,遂與木叉融合, [84]  成為“惠岸行者之木叉”。 [3]  [4] 
前身2
唐代僧人僧伽的徒弟之一, [88]  排行第三, [86]  因與大師兄惠岸合體,成為同一個人物, [4]  並且前者“惠岸”成為法名稱呼,後者木叉依舊是其正名, [5]  由此以托塔天王的太子形象流傳,《西遊記》之流的雜劇、 [14]  平話、 [72]  小説皆沿用了此説。 [43] 
父親
即托塔天王,有法寶玲瓏黃金塔, [102]  在《封神演義》中是陳塘關的鎮關總兵, [103]  最終成為肉身成聖的七名闡教門人之一。 [90]  在《西遊記》中是天庭正神,擁有先斬後奏之權的“天上元勳”,同時還是“降魔大元帥”。 [28] 
母親
在《三教搜神大全》之中名為“素知”。 [9]  在《封神演義》中又稱為“殷氏”,為陳塘關總兵李靖的原配結髮妻子,與李靖生育了木吒三兄弟, [30]  在《西遊記》中姓名不詳,只被稱呼為“母親”。 [23] 
大哥
《西遊記》中是如來佛祖(釋迦牟尼尊者 [91]  )的前部護法, [28]  《封神演義》中是肉身成聖的闡教弟子之一, [33]  文殊廣法天尊之徒, [30]  有法寶遁龍樁, [89]  和木吒、哪吒等人最後輔助西周滅了殷商。 [90] 
三弟
《三教搜神大全》中原本是天界大羅仙,為了除魔下凡轉世,成為托塔天王的第三子。 [29]  《西遊記》中是天庭的三壇海會大神 [27]  法身是三頭六臂,手持斬妖劍、砍妖刀等降妖六神器。 [25]  《封神演義》中是肉身成聖的闡教弟子之一,太乙真人之徒,法身是三頭八臂,手持陰陽劍、九龍神火罩等八件金光洞神器。 [32] 
親妹
《西遊記》原創角色,李天王唯一的親生女兒,出場時年方七歲。 [28] 
義妹
又稱地湧夫人,《西遊記》中有三百年道行的白毛金鼻老鼠精,偷吃如來佛的香花寶燭被李天王父子擒獲,被饒恕後認李靖為義父,認哪吒為義兄,並在陷空山無底洞侍奉香火給李靖與哪吒。 [28] 
師父1
唐代時期德高望重的一代高僧兼國師,史稱“泗州大聖菩薩”,因涅槃後留下神異傳説,而被民間尊為神話人物,世謂“觀音化身”, [84]  [160]  被神化之後的故事也被載入史冊中並流傳起來。 [2]  [73]  僧伽收有三個弟子,分別為“慧岸、慧儼、木叉”。 [4] 
師父2
觀音菩薩
《西遊記》中釋迦牟尼尊者(如來佛祖 [91]  [92]  )的門人,又稱“觀音尊者”,被如來派去人間挑選取經人的徒弟, [93]  住南海普陀落伽山, [43]  有時在西方極樂世界聽經。 [28] 
師父3
《封神演義》中的闡教十二仙之一,元始天尊的弟子, [94]  將神器吳鈎劍傳給門徒木吒。 [34]  最終成為三大士之一的普賢菩薩, [37]  打敗了截教的靈牙仙后,把靈牙仙當成自己的坐騎“白象”。 [41] 
師妹
觀音菩薩身邊的女侍者兼弟子,平時總默默跟隨在觀音菩薩的身邊, [97]  二者曾一起在寶蓮池畔扶欄看花, [95]  或於落伽山普陀巖上的紫竹林中與木叉聽經。 [96] 
師弟
即善財童子,牛魔王與鐵扇公主之子,號聖嬰大王,兵器為火尖槍,曾劫住唐僧, [98]  用一口神煙燻得孫悟空老眼病又犯,導致孫悟空大敗, [99]  最後被觀音菩薩所降,遭木叉向李天王借來的三十六把天罡刀制伏,又被套上五個金箍約束。 [23]  [24] 
師祖
《封神演義》中闡教的掌教者,混元大羅金仙, [100]  三友之一, [101]  道場在崑崙山玉虛宮, [94]  是木吒之師的師父。 [41] 

木吒人物評價

“木吒使一雙吳鈎劍,勇冠三軍,智勇兼備,屢建奇功。商滅周興,木吒功德圓滿,肉身成聖。”(陝西省作家李劍平評) [161] 
“這位神童是南海觀音菩薩旁站立的大徒弟惠岸,即木吒,是個法力高強的護法神童。”廣州市文史研究館館員羅雨林評) [104] 
“木吒是西遊文化研究中較少受人關注的形象,但無論是與觀音菩薩下凡促成唐僧西遊取經,還是半路協助孫悟空收服各方妖魔,抑或助周降紂屢獲戰功,都足見他的不可或缺。其形象先後經歷了釋道儒的衍化過程,即從佛教中的觀音菩薩的大弟子惠岸行者到道家普賢真人的徒弟木吒,再到遵循儒家三綱五常與哪吒廝殺的二太子。木吒也是一個佛教形象中國化,中國形象本土化,本土形象神話化的典型。”(車瑞、雷珍珍、張方舟評) [162] 
參考資料
  • 1.    蘇寰中等校點. 車王府曲本 封神榜 中[M].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2.01:819
  • 2.    呂宗力,欒保羣著. 中國民間諸神 下[M]. 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01:797
  • 3.    《中國佛教人名大辭典》編輯委員會編. 中國佛教人名大辭典 震華法師遺稿[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9.11:965
  • 4.    易竹賢輯錄. 胡適論中國古典小説[M]. 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 1987.02:298
  • 5.    徐君慧著. 中國小説史[M]. 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 1991.12:252
  • 6.    金良年主編. 中國神秘文化百科知識[M].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1994.12:433
  • 7.    張繼禹主編. 中華道藏 第32冊[M]. 北京:華夏出版社, 2014.01:501
  • 8.    陳振. 宋史 第37部[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4268
  • 9.    (日)二階堂善弘著;劉雄峯譯. 元帥神研究[M]. 濟南:齊魯書社, 2014.08:333-334
  • 10.    朱一玄,劉毓忱. 《西遊記》資料彙編[M]. 中州書畫社, 1983.07:141
  • 11.    齊森華,陳多,葉長海主編. 中國曲學大辭典[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12:232
  • 12.    王森然遺稿;《中國劇目辭典》擴編委員會擴編. 中國劇目辭典[M]. 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09:414
  • 13.    書庫 道法會元 卷一百十六  .知識圖譜[引用日期2023-04-26]
  • 14.    朱一玄,劉毓忱. 《西遊記》資料彙編[M]. 中州書畫社, 1983.07:94
  • 15.    朱一玄,劉毓忱. 《西遊記》資料彙編[M]. 中州書畫社, 1983.07:112
  • 16.    (後秦)釋佛陀耶舍,(後秦)釋竺佛念譯. 四分律藏[M]. 福建莆田廣化寺, 1412-1417,2005:783
  • 17.    紫柏著述;孔宏點校. 紫柏老人集[M]. 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5.01:89
  • 18.    曲彥斌編. 漢語歷代隱語彙釋[M]. 北京:研究出版社, 2020.07:732
  • 19.    書庫 象村稿 象村稿卷之三十三  .知識圖譜[引用日期2023-04-26]
  • 20.    吳承恩著. 西遊記 上[M]. 濟南:齊魯書社, 1980.03:64
  • 21.    (明)許仲琳著. 封神演義 上[M]. 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2000.11:99
  • 22.    鄭振鐸著. 西諦書話[M].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983.10:107
  • 23.    (明)吳承恩著. 西遊記 中[M]. 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 1980.01:477
  • 24.    (明)吳承恩著. 西遊記 中[M]. 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 1980.01:479-481
  • 25.    吳承恩著. 西遊記 上[M]. 濟南:齊魯書社, 1980.03:46
  • 26.    吳承恩著. 西遊記 上[M]. 濟南:齊魯書社, 1980.03:216
  • 27.    (明)吳承恩著. 西遊記 中[M]. 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 1980.01:577-578
  • 28.    吳承恩著. 西遊記 下[M]. 濟南:齊魯書社, 1980.03:1043-1045
  • 29.    王邦維主編. 季羨林先生與北京大學東方學 下[M]. 陽光出版社, 2011.12:213
  • 30.    (明)許仲琳著. 封神演義[M]. 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 1993:117-119
  • 31.    (明)許仲琳著. 封神演義 上[M]. 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2000.11:98
  • 32.    (明)許仲琳編輯. 封神演義 下[M]. 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 1985.03:669-670
  • 33.    (明)許仲琳著. 封神演義 上[M]. 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2000.11:103
  • 34.    (明)許仲琳編輯. 封神演義 上[M]. 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 1985.03:321
  • 35.    許仲琳編. 封神演義 下[M]. 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1980.11:580
  • 36.    許仲琳編. 封神演義 下[M]. 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1980.11:875
  • 37.    許仲琳編. 封神演義 上[M]. 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1980.11:399
  • 38.    (明)許仲琳著. 封神演義 上[M]. 濟南:齊魯書社, 1980.03:115
  • 39.    (明)許仲琳著. 繡像封神演義 下[M]. 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 2003.09:416
  • 40.    (明)許仲琳著. 封神演義 上[M]. 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2000.11:351
  • 41.    許仲琳編. 封神演義 下[M]. 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1980.11:771
  • 42.    施耐庵著. 水滸 上[M].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75.09:402
  • 43.    (明)吳承恩著. 西遊記 上[M]. 北京:中國盲文出版社, 1981.01:52-53
  • 44.    《辭海》宗教分冊修訂組. 辭海:宗教分冊[M].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71
  • 45.    (明)張三丰著;方春陽點校. 張三丰全集[M].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0.12:37
  • 46.    吳玉貴,華飛主編. 四庫全書精品文存 7[M]. 北京:團結出版社, 1997.06:363
  • 47.    (清)餘叟輯. 宋人小説類編[M]. 北京: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 1985.09:308
  • 48.    (清)李涵虛編. 三豐全集[M].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3.11:218
  • 49.    (清)宗仰上人主編. 頻伽大藏經 57[M]. 北京:九洲圖書出版社, 1998.10:650
  • 50.    鍾敬文主編;許鈺,張振犁,金名副主編. 中國近代文學大系 1840-1919 第8集 第22卷 民間文學集[M]. 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1995.08:630
  • 51.    (清)郭小亭,(清)坑餘生撰. 續濟公傳 下[M].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1.10:294
  • 52.    朱一玄,劉毓忱. 《西遊記》資料彙編[M]. 中州書畫社, 1983.07:355-356
  • 53.    劉正埮著. 漢語外來詞詞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4.12:50
  • 54.    (美)波普(Poppe,N.)原著;郝蘇民翻譯補註. 《八思巴字蒙古語碑銘》譯補[M]. 海拉爾:內蒙古文化出版社, 1986.10:21
  • 55.    湯一介主編;洪修平著. 國學舉要 佛卷[M].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09:143
  • 56.    海波著. 白話勝鬘經[M]. 西安:三秦出版社, 2005.09:118
  • 57.    唐善純著. 中國的神秘文化[M]. 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 1992.10:157
  • 58.    馮驥才主編. 年畫研究 2015秋[M]. 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2015.09:15
  • 59.    馮驥才主編. 年畫研究 2015秋[M]. 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2015.09:16-18
  • 60.    欣弘主編. 2016古董拍賣年鑑 玉器 全綵版[M]. 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 2015.12:282
  • 61.    湯一介主編;洪修平著. 國學舉要 佛卷[M].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09:142
  • 62.    傅山著;劉貫文,張海瀛,尹協理主編. 傅山全書 第1冊 卷1-43[M].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1.12:192
  • 63.    王月清. 論宋代以降的佛教孝親觀及其特徵[J]. 南京社會科學, 1999(3):68.
  • 64.    江玉平主編;王文徑,楊麗華,陳立羣,湯毓賢編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福建省漳州市委員會編. 漳州涉台文物[M]. 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2011.06:146-147
  • 65.    林國平,邱季端主編. 福建歷史文化博覽 下[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7.09:541-542
  • 66.    董文傑編著. 營口不可移動文物名錄[M]. 營口市文化廣播電影電視局, 2012.07:367
  • 67.    《中國海島志》編纂委員會編著. 中國海島志 福建南部沿岸 福建卷 第3冊[M]. 北京:海洋出版社, 2014.02:414
  • 68.    劉壽如編著. 江西風光遊[M]. 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5.05:205-206
  • 69.    範迪安主編. 經典 3[M]. 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5.03:5
  • 70.    李孟明著. 臉譜流變圖説[M]. 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2009.04:162
  • 71.    陳愛中著. 徽州古村落文化叢書 山中鄒魯 理坑[M]. 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 2011.06:167-168
  • 72.    馬積高,黃鈞主編. 中國古代文學史 修訂本 下[M]. 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 1992.05:244-245
  • 73.    黃芝崗著. 中國的水神[M].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2.06:177-178
  • 74.    張淨秋著. 清代西遊戲考論[M]. 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2012.04:319
  • 75.    徐慕雲著. 中國戲劇史[M]. 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 2014.08:283
  • 76.    張樹偉主編. 首屆中國木版年畫展作品集[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4.01:77
  • 77.    朱恆夫. 中國當代儺面具譾論[J]. 民間文化論壇, 2015(6):103.
  • 78.    高有鵬著. 狂歡季節 廟會中的信仰與生活[M].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5.07:235-236
  • 79.    趙永岐. 中華圖像文化史 京劇臉譜卷[M]. 北京:中國攝影出版社, 2019.09:140
  • 80.    王清衞主編;陳偉,侯凱,朱振輝副主編. 中小學研學實踐課程指導用書 小學·科學實踐 全8冊[M].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2019.09:26
  • 81.    李丹主編.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M].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2020.02:145
  • 82.    董沛文主編. 西遊真詮 《西遊記》修道秘訣破譯 上[M].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5.11:79
  • 83.    吳承恩著. 西遊記 上 名家匯評本[M]. 武漢:崇文書局, 2016.01:185
  • 84.    劉蔭柏著. 李泌[M]. 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1996.09:3
  • 85.    金維諾,羅世平著. 中國宗教美術史[M]. 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 1995.06:191-192
  • 86.    李偉銘等編. 中國美術研究 陳少豐教授從教五十年紀念論文集[M]. 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1994:161-162
  • 87.    温玉成著. 中國石窟與文化藝術[M]. 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1993.08:383
  • 88.    敦煌文物研究所編. 敦煌研究文集[M]. 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 1982.03:341
  • 89.    (明)許仲琳著;凌霄注. 繡像本古典小説名著 封神演義 古版繡像 名家導讀 隨文註釋 悦讀經典[M]. 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 2018.09:675-676
  • 90.    許仲琳編. 封神演義 下[M]. 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1980.11:946-947
  • 91.    吳承恩著. 西遊記 上[M]. 濟南:齊魯書社, 1980.03:78
  • 92.    吳承恩著. 西遊記 中[M]. 濟南:齊魯書社, 1980.12:772
  • 93.    吳承恩著. 西遊記 上[M]. 濟南:齊魯書社, 1980.03:87-88
  • 94.    (明)許仲琳著. 封神演義 上[M]. 濟南:齊魯書社, 1980.03:144
  • 95.    吳承恩著. 西遊記 上[M]. 濟南:齊魯書社, 1980.03:277
  • 96.    吳承恩著. 西遊記 上[M]. 濟南:齊魯書社, 1980.03:329
  • 97.    (明)吳承恩著. 西遊記 中[M]. 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 1980.01:559
  • 98.    (明)吳承恩著. 西遊記 中[M]. 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 1980.01:454-456
  • 99.    (明)吳承恩著. 西遊記 中[M]. 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 1980.01:463-465
  • 100.    (明)許仲琳,李雲翔撰;卞岐點校. 封神演義 下[M]. 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 2021.09:901
  • 101.    (明)許仲琳著. 封神演義[M]. 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7.06:487
  • 102.    (明)許仲琳,李雲翔撰;卞岐點校. 封神演義 上[M]. 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 2021.09:148
  • 103.    (明)許仲琳,李雲翔撰;卞岐點校. 封神演義 上[M]. 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 2021.09:116-118
  • 104.    王樹村主編. 廣東民間美術[M]. 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 1996.06:27
  • 105.    《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編輯委員會編. 高麗大藏經 43[M]. 北京:線裝書局, 2004.01:307
  • 106.    楊森著. 明清刊本《西遊記》“語圖”互文性研究[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 2019.03:316
  • 107.    周心慧主編;馬文大等撰寫. 中國古籍插圖精鑑[M]. 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6.04:776
  • 108.    (清)佚名繪. 彩繪全本西遊記[M]. 北京:中國書店, 2019.06:136
  • 109.    徐州師範學院中文系編. 歷代文學及工具書常識[M]. 南通師範學校, 1978.11:229
  • 110.    1973年電影《梅山收七怪》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3-04-28]
  • 111.    1974年電影《哪吒》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3-04-28]
  • 112.    1986年電視劇《西遊記》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3-04-28]
  • 113.    1990年電視劇《封神榜》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3-04-28]
  • 114.    1999年電視劇《蓮花童子哪吒》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3-04-28]
  • 115.    2000年電視劇《西遊記續集》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3-04-28]
  • 116.    2001年電視劇《封神榜》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3-04-28]
  • 117.    2002年電視劇《齊天大聖孫悟空》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3-04-28]
  • 118.    2005年電視劇《歡天喜地七仙女》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3-04-28]
  • 119.    2004年電視劇《寶蓮燈》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3-04-28]
  • 120.    2006年電視劇《封神榜之鳳鳴岐山》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3-04-28]
  • 121.    2009年電視劇《封神榜之武王伐紂》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3-04-28]
  • 122.    2010年電視劇《西遊記》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3-04-28]
  • 123.    2011年電視劇《西遊記》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3-04-28]
  • 124.    2014年電視劇《封神英雄榜》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3-04-28]
  • 125.    2014年電影《西遊記之大鬧天宮》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3-04-28]
  • 126.    2017年電影《大鬧東海》  .1905電影網[引用日期2023-04-28]
  • 127.    2021電影《封神托塔天王》  .1905電影網[引用日期2023-04-28]
  • 128.    1999年動畫片《西遊記》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3-04-28]
  • 129.    動畫《哪吒傳奇》第1集(2010年/CCTV)10分32秒至10分52秒  .央視網[引用日期2023-04-28]
  • 130.    鬥戰神  .鬥戰神官方網站[引用日期2023-04-28]
  • 131.    動畫《非人哉》第58集(2021年/bilibili)1分5秒至4分21秒 嗶哩嗶哩  .嗶哩嗶哩[引用日期2023-04-28]
  • 132.    鹿鳴. 動畫大王畫庫 哪吒三兄弟 上[M]. 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1988.01.
  • 133.    劉颯、狸貓(唐萌萌)《三眼哮天錄》漫畫  .漫客棧[引用日期2023-04-28]
  • 134.    寒舞 著 , 寒舞 繪. 十萬個冷笑話[M]. 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 2014.01.
  • 135.    一汪空氣著. 非人哉 3[M]. 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2018.01:49
  • 136.    使徒子. 閻王不高興[M]. 廣東花城出版社, 2022.01.
  • 137.    《請神誤用》漫畫  .嗶哩嗶哩漫畫[引用日期2023-04-28]
  • 138.    《傳武》漫畫  .96漫畫網[引用日期2023-04-28]
  • 139.    《21世紀取經錄》漫畫  .快看漫畫[引用日期2023-04-28]
  • 140.    一禪小和尚著. 一禪小和尚[M]. 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 2017.09.
  • 141.    《齊天大聖西遊記》漫畫  .騰訊動漫[引用日期2023-04-28]
  • 142.    《造夢西遊3》遊戲木吒技能  .4399小遊戲[引用日期2023-04-28]
  • 143.    《亂鬥西遊2》木吒介紹  .《亂鬥西遊2》官網[引用日期2023-04-28]
  • 144.    《斬將封神》遊戲  .360遊戲大廳[引用日期2023-04-28]
  • 145.    《斬將封神》英雄介紹之木吒  .創遊網[引用日期2023-04-28]
  • 146.    《封神召喚師》木吒  .《封神召喚師》手遊官網[引用日期2023-04-28]
  • 147.    《鬧鬧天宮》遊戲  .百度樂玩[引用日期2023-04-28]
  • 148.    黃安榕,林建編著;林建,王靈燕攝影. 走讀金門[M]. 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 2007.07:168
  • 149.    《度陰寶卷》  .閲古籍[引用日期2023-04-30]
  • 150.    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編. 中國比較文學 第4期[M]. 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 1987.03:14
  • 151.    張錦池著. 中國四大古典小説論稿[M]. 北京:華藝出版社, 1993.04:181
  • 152.    張乘健著. 古代文學與宗教論集[M]. 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12:141
  • 153.    寬忍主編. 佛學辭典[M]. 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香港華文國際出版公司, 1993.09:622
  • 154.    高永久著. 西域古代民族宗教綜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10:131
  • 155.    修慧法師編述. 宗喀巴大師應化因緣集[M]. 三慧學舍, 1985.03:100
  • 156.    道堅法師著. 破山禪學研究[M].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8.12:129
  • 157.    奧冬蘭蘭編繪. 大話降龍 8[M]. 廣州:新世紀出版社, 2013.10:124
  • 158.    奧冬蘭蘭編繪. 大話降龍 6[M]. 廣州:新世紀出版社, 2013.07:39
  • 159.    劉曾復摹繪;盛華,和寶堂編纂. 中國京劇臉譜圖典 第1卷[M]. 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2013.07:87
  • 160.    高致華等著. 探尋民間諸神與民間文化[M]. 安徽:黃山書社,2006:21
  • 161.    李劍平主編. 中國神話人物辭典[M]. 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1998.10:90
  • 162.    車瑞, 雷珍珍, 張方舟. 木吒形象研究[J]. 長江大學學報(社科版), 2014.
  • 163.    (宋)蘇軾撰. 中國古典名著選 東坡志林[M]. 北京:京華出版社, 2000.05:115
  • 164.    蔣鳴和主編. 新課程學習主題網絡資源索引[M].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3.05:57
  • 165.    殷偉,任玫著. 中國的婚育保護神[M]. 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2007.01:47
  • 166.    朱一玄,劉毓忱. 《西遊記》資料彙編[M]. 中州書畫社, 1983.07:94-95
  • 167.    吳元泰. 四遊記[M]. 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 1985.11:180
  • 168.    (明)董説著;倪文傑標點校勘. 續西遊[M]. 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1988.09:99
  • 169.    吳承恩著. 百家匯評本《西遊記》 上[M]. 湖北長江出版集團;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 2007.11:38
  • 170.    (清)劉一明著;滕樹軍,張勝珍點校. 唐山玉清觀道學文化叢書 西遊原旨 上 道教龍門派劉一明修道文集 2[M].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5.09:86
  • 171.    黃永年著. 黃永年學術經典文集[M].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5.04:564
  • 172.    (明)吳元泰等著. 仙山佛海[M]. 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1998.03:422
  • 173.    大淵, 忍爾等. 中國人的宗教禮儀 : 仏教 道教 民間信仰[M]. 福武書店, 1983:1020
  • 174.    朱鼎臣編. 唐三藏西遊釋厄傳[M]. 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1.01:65
  • 175.    梁曉虹著. 佛教詞語的構造與漢語詞彙的發展[M]. 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1994.04:11
  • 176.    彭公案 上、中[M]. 寶文堂書店, 1986.06:59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