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朝鮮義勇隊

鎖定
朝鮮義勇隊(조선의용대)是1938年由金元鳳在中國漢口組織的朝鮮半島獨立運動團體,對抗日運動做出較大貢獻。1942年春,一部分隊員被改編和吸收為韓國光復軍第1支隊,朝鮮義勇隊的主力則於1942年8月被改編為華北朝鮮獨立同盟所領導的朝鮮義勇軍。 [1] 
中文名
朝鮮義勇隊
外文名
조선의용대
成立時間
1938年10月10日

朝鮮義勇隊成立經過

1938年,日軍攻陷南京後,以武漢三鎮為下一個目標,並展開徐州會戰。7月,在星子縣接受國民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培訓的朝鮮獨立軍隨校轉移至湖北江陵,訓練結束後進入漢口
此時日軍即將攻陷武漢三鎮,國軍雖奮力抗戰,但還是失敗。國民政府與朝鮮青年協商後,宣佈組成朝鮮義勇隊,投入戰鬥。1938年10月10日,朝鮮義勇隊正式成立。早期成員是總隊長金元鳳、副隊長申嶽、政治組長金學武、組員李達、宣傳隊長金昌濟、總務隊長李集中(李鍾熙)、庶務主任李海鳴、外交主任韓志成等200人。最初的編制由2個區隊組成,第一區隊由隊長樸孝三指揮,在湖南江西一帶活動。第二區隊由李益鳳指揮,在安徽洛陽一帶活動。本部從漢口遷至廣西桂林水東門外東靈街1號,後遷至重慶鵝官堡。 [1] 

朝鮮義勇隊組織變遷

剛創建時,朝鮮義勇隊的兵力僅有200餘人,1940年2月達到314人。但1940年9月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成立韓國光復軍以後,很多人脱離了朝鮮義勇隊,到1940年8月,朝鮮義勇隊減少到81人。最後在1942年4月,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第28次國務會議決議將朝鮮義勇隊編入韓國光復軍。
同年5月,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第30次國務會議決議在光復軍增設副司令,以義勇隊總隊長金元鳳就任,5月18日,義勇隊被編入光復軍第1支隊。以此為契機,光復軍增強到3個支隊。光復軍第1支隊由副司令官金元鳳兼任支隊長,並任命總務組長李集中,第1區隊長李蘇民、第3區隊長樸孝三。
但這種改編是由中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進行的,樸孝三、李益星、李志剛、文正一等人北上八路軍根據地,成立朝鮮義勇隊華北支隊,1942年7月擴大改編為朝鮮義勇軍,成為朝鮮延安派的淵源所在。 [1] 

朝鮮義勇隊主要活動

朝鮮義勇隊的許多成員被秘密派遣到中國東北,確立了以密山縣為根據地、糾合同志、攪亂日滿軍後方的方針。但由於經費及交通上的問題,他們判斷無法實現,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又準備進入中國軍隊第1部隊的後方,負責中國軍隊的援助工作,以宣傳朝鮮義勇隊。但這種工作也難以實現,於是他們密派精鋭分子到上海、天津、北京等要地及日本、朝鮮、中國台灣地區、中國東北等地,積極展開活動。
因此朝鮮義勇隊的活動就是戰鬥、偵查日本軍情、蒐集淪陷區情報、對日軍俘虜的審訊和思想工作、對日軍的宣傳工作、對中國軍隊和民眾的宣傳工作、敵軍文件的翻譯,等等。
1941年3月初,朝鮮義勇隊向北京、河北石門、河南彰德青島上海、湖北鍾祥等地派遣武裝政治工作隊。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