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朝陽林場

鎖定
朝陽林場位於五大連池東北部,屬小興安嶺南坡,林業面積26417公頃,林場現有職工103人,年產值200萬元。樹木品種有樟子松、落葉松、雲杉、白樺等,中草藥有黃芪、刺五加、五味子等20多種。
中文名
朝陽林場
職    工
103人
年產值
200萬元
林業面積
26417公頃

朝陽林場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林場位於五大連池市東北部,場址距市區[font]60公里,隸屬於五大連池市林業局,地理座標為東經126°10′26″—126°26′10″,北緯48°54′39″—49°8′14″。東以庫伊河與引龍河林場為鄰,南以小邊河為界和引龍河農場、尾山農場接壤,西與尾山農場及七星泡農場搭界,北以科洛河為界和嫩江縣搭界。行政區域屬朝陽鄉境內。

朝陽林場自然地理概況

山脈:林場屬小興安嶺南坡、地勢由場部往北漸高,大部分海拔350—400米,最高點為八千八防火塔,海拔高度598米,為全市最高點。
水系:轄區內水系密佈,溝叉縱橫,有嫩江一級支流科洛河及其支流3條, 主要河流有小邊河、巴爾嘎河、庫伊河,總流程50公里,各支流環繞林場施業區四周。
氣候:林場地處高緯度地區,屬於温帶、寒温帶之間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乾燥,夏季降雨集中、氣候温熱温潤,春秋兩季氣候乾燥,全年平均氣温 0.5℃, 無霜期約120天,年降雨量400—600毫米,全年日照時間2500小時,平均積温2200℃,根據氣候特徵確定4—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0月為秋季、11—3月為冬季。
土壤:多為暗棕壤,少為白漿土和沼澤土,土壤中,含沙量較大,有利於提高地温及土壤的通透性。
植被:屬小興安嶺植物區系,天然林主要樹種有柞樹、椴樹、楊樹、柳樹、白樺、黑樺、楓樺、水曲柳、色木等[font]10多種,人工林主要樹種有云杉、興安落葉松、樟子松3個樹種;灌木有榛子、胡枝子等;草本植物有100多種。其中,中草藥有黃芪、刺五加、五味子等20多種;山野菜有蕨菜等10多種;菌類有元蘑、榛蘑、猴頭蘑等10多種。

朝陽林場社會經濟狀況

林場現有職工103人,其中幹部16人, 技術人員3人。年產值200萬元,年利税50萬元。年人均收入4000餘元。施業區內共有13個村屯、1個農場,總人口1500餘人。有公路與市內相通,交通便利。

朝陽林場森林資源狀況

森林資源概況:經營面積[font]28909公頃,林業用地面積26417公頃,其中有林地面積14572公頃,疏林地45公頃,未成林造林地82公頃,無林地11703公頃,苗圃15公頃。森林總蓄積86.6萬立方米。
林分類型:在森林資源中,天然林面積11560公頃,總蓄積67.71萬立方米,分別佔森林面積、蓄積的79%和70%。主要林分類型有柞木林面積2475公頃,蓄積17.6萬立方米,佔天然林面積、蓄積的21.4%和26.0%;山楊、白樺林面積2322公頃,蓄積15.5萬立方米,佔天然林面積、蓄積的20%和22.9%;軟闊混交林面積6763公頃,蓄積34.6萬立方米,佔天然林面積、蓄積的58.6%和57.1%。人工林面積3012公頃,蓄積18.9萬立方米,分別佔森林面積、蓄積的21%和30%。主要林分類型有落葉松純林2413公頃,蓄積13.5萬立方米,分別占人工林面積、蓄積的80.2%和71.4%;紅松、雲杉林面積37公頃,蓄積0.2萬立方米,分別占人工林面積、蓄積的1.2%和 1.1%; 樟子松純林面積562公頃,蓄積5.2萬立方米,分別占人工林面積、蓄積的18.6%和27.5%。
森林分類經營區劃:林業用地中,區劃生態公益林總面積[font]19523公頃,佔林業用地73.9%。其中區劃重點公益林面積7870公頃,佔林業用地29.8%;區劃一般公益林面積11653公頃,佔林業用地44.1%。區劃商品林總面積6894公頃,佔林業用地26.1%。

朝陽林場林業生產建設情況

林場始建於[font]1960年,經過40多年的經營,累計為國家生產商品材26萬立方米,年生產木材5900立方米。更新造林3012公頃。每年育苗2公頃,產成苗100萬株,品種有樟子松、落葉松、雲杉、楊苗等。
木材加工:場辦加工廠每年可加工板材300立方米。
多種經營:建農業基地[font]146公頃,全部種植大豆,可年產大豆33萬公斤;養豬200頭,養牛100頭;年利潤10萬元;山野菜加工廠年產量50噸,年利潤20萬元。
林場有各類磚木結構公用、民用建築[font]9000多平方米,各種車輛200餘台,安裝了自來水、閉路電視、電腦、電話等設施,草坪公園1處。

朝陽林場發展方向

林場在今後的發展上,一是通過分類經營區劃界定,把以發揮生態效益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劃分為生態公益林,科學經營,追求最大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把以發揮經濟效益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劃分為商品林,提高林地生產力,追求最大的經濟效益。二是以山野菜加工為龍頭,帶動種植業、養殖業共同發展,使多種經營成為林場的主導產業。發展項目
在木材上,依靠木材加工,實現最大的經濟效益;在山野菜加工上,擴大加工規模,創名牌,打入國際市場;擴大養殖業規模。
林場場長: 衡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