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朝宗門

(唐朝末年所建城門)

鎖定
據史書記載,唐朝末年,江陰修建有四座城門:延慶門、欽明門、通津門、朝宗門。朝宗門就是南門,南門在歷史上經歷了多次激烈的攻守戰事。
中文名
朝宗門
地理位置
江蘇省江陰市
開放時間
全天
門票價格
5元
人文歷史
江陰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江陰先後曾經有延陵、春申、毗陵和暨陽等稱謂。古有“水之南為陰,水之北為陽”之説,長江南岸的這一隅之地,以此來正式定名為江陰,始於南朝梁代,距今已1400餘年的悠悠歲月。之後,江陰的區劃、歸屬雖曾多次變化,但江陰之稱謂卻一直延用至今。據載,在明代,朱元璋平定江南後,江陰開始將元代前所築的土城改建為磚石城廓,至嘉靖年間竣工,改建而成的城廓,其周長民間常稱9裏13步(實約5千2百餘米),建有延慶、欽明、朝宗和通津四門,分別為東、西、南、北四座城門。
江陰因位於“江尾海頭”之要衝,地理位置特殊,清康熙時,沿江開始建設炮台要塞,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由此,江陰百姓祖祖輩輩亦曾深受戰火兵災之苦。最慘烈、悲壯的一次戰禍發生在明末清初時,明末已卸任的典史閻應元等,
在眾人擁戴下,領導全城百姓,死守江陰孤城抗擊二十餘萬清軍,歷時81天。城破之日,無一降者,巷戰至死。清將博洛下令屠城3日,到屠城封刀時,全城倖存者僅老少53人。是役江陰城內死者6.7萬人,城外死者7.5萬人。史稱“江陰三日”。
江陰在歷史上,向有“節義之邦”之稱,抗清之戰後,又稱“忠義之邦”。後清廷施行攏絡,予諡建祠,為江陰的三位抗清領袖閻應元、陳明遇和馮厚敦建立了三公祠,三公祠在南城棲霞巷。1903年熱心教育的地方士紳,將輔延學堂遷入三公祠,百年的輔延小學,現為江陰最著名的小學之一。
舊時,有個江陰全城百姓都十分虔誠遵守的“斷屠日”,具體日期可能是清兵破城之日,農曆八月二十一日。每年這天,全城屠户不殺生,肉鋪不賣肉,百姓食素。三公祠每年舉行春、秋兩次公祭,僅記得春祭日為農曆二月初一,如今已70餘歲的當年輔延小學的學生都曾參加過兩祭儀式。
據清朝《江陰城守紀》載,明末清初閻應元帶領江陰人民抗清守城81天,其中南門就是主要的防守區域,這個壯烈的故事突出地展現了江陰人民“人心齊,民性剛”,不畏強暴、英勇鬥爭的風采。史料還記載,清嘉慶年間,己未(1799)狀元姚文田(浙江歸安籍),在江陰任江蘇學政時,為江陰提寫了“忠義之邦”四字,道光年間知縣金鹹(杭州籍)請邑人張錫齡刻石成兩尺間方的四個大字,砌嵌於朝宗門(南門)上。
1937年冬, “義之”兩字毀於日寇炮火轟擊。抗戰勝利後,1947年,縣長方驥齡命其秘書孫俊在仿姚字補書“之邦“二字,擬在朝宗門上覆原“忠義之邦”四字。這時,另有國民黨縣書記長吳宗淵,去南京求得蔣介石書寫的“忠義之邦”四字,縣長最後只得使用蔣書之字。恢復的“忠義之邦”四字砌嵌於朝忠門甕城東的城牆上。原姚書的“忠邦”二字,被移至中山公園亭中,即現“忠邦亭”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