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望魯台

(河南省淮陽區境內古蹟)

鎖定
望魯台又稱“秋胡台”、“魯台”、“望夫台”,位於河南省周口淮陽區魯台鎮境內。台高丈許,佔地一畝,位於龍都淮陽東南78華里處。據考古調查、勘探,望魯台為新石器時代遺址,1963年4月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1]  。台高丈許,佔地一畝。此台乍看上去平淡無奇,但卻因為一個美麗並且令人嘆惋的愛情故事而名揚古今 [1] 
中文名
望魯台
地理位置
河南省淮陽區魯台鎮境內
別    名
“秋胡台”“魯台”“望夫台”
出    處
《樂府解題》

目錄

望魯台史料記載

西漢劉向《列女傳·魯秋潔婦》講述了秋胡納妻五日,外出離鄉到陳國做官,每當思念家鄉,築台望魯。五年後回家路上,秋胡見色起意調戲採桑女,婦人從最開始的採桑不輟,不予理睬,到最後嚴詞拒絕秋胡,決不動搖。婦人回到家,方認出原來調戲自己的正是自己的丈夫,婦人不忍之事,遂投河而死。悲劇的結尾,秋胡妻的有力控訴和深明大義卻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元朝石君寶創作的雜劇《魯大夫秋胡戲妻》,又讓這個故事廣為傳播。由於望魯台的教化意義突出,成了忠於愛情、譴責背叛的活教材。望魯台的故事穿越歷史時空,時至今天仍然有着很強的現實意義 [1] 
《樂府解題》説,“魯”有秋胡,納妻五日而官於“陳”,五年後乃歸。未至家,路見一採桑女,美,下車戲之曰:“力桑不如見國卿,今吾有金,願以與夫人。”婦曰:“採桑力作,以奉高堂,不願人之金。”秋胡至家,婦人見調戲她的竟是自己為官在外、五年未見的丈夫,怒而投沂水而死。後人哀之而賦之“秋胡行”。後人又依賦編成戲曲《秋胡戲妻》。舊志説,秋胡魯台集人,官於魯,其妻羅氏每思念夫,常登台以望魯,故曰“望魯台”,或“望夫台”。《陳州府志》説,秋胡魯台人,納妻扶溝羅氏之女。扶溝縣有羅夫人廟祀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