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望駕山

鎖定
望駕山位於崆峒山主峯東南,與東台僅有一溝之隔。望駕山山頂海拔1926米,山陽草木稀疏,多有土石裸露。山頂與陰坡喬木、灌木相間,甚為繁茂。 [1] 
中文名
望駕山
位    置
崆峒山主峯東南
海    拔
1926 m

目錄

望駕山簡介

崆峒山東峯,前臨平(涼)涇(源)公路,山前胭脂水和白涇河相會。望駕山突兀聳立,氣勢雄偉,站立峯頂,涇河川和平涼城盡收眼底。相傳黃帝向廣成子問道,山上雲霧遮罩,虛無飄渺,大臣們在山前壘土相望,故稱望駕山。峯頂原有懷曠亭,今已不存。 [2] 

望駕山傳説

“望駕山,望駕山,年年望駕帝不還。”傳説黃帝乘龍上了崆峒山之後,他手下的那些臣子百姓,有上百人趕到崆峒山下,要壘起一座高台,站在台上望一望自己的親人。在時光的飛逝中,這百十人也都相繼謝世,土台並未達到崆峒山的高度。但這百十人都有一個共同的遺願,死後都願葬在土台旁邊,做鬼也要加高土台,使後人能站在土台上望見黃帝的身影。自從這些人葬在土台下邊以後,土台日日增高,眼看就要高過崆峒山,不知是哪朝哪代的帝王,派人挖斷了土台前邊與聚仙橋相通的仙脈,土台果然不再升高了。後來,人們把這土台叫望駕山,民間流傳着“挖斷聚仙橋,氣死望駕山”的俗諺。來源:《平涼故事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