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望裏鎮

鎖定
望裏鎮是温州市蒼南縣下轄鎮,地理位置東經120°3′,北緯27°28′,位於蒼南縣江南平原西部。距縣城靈溪鎮19.5公里,與錢庫鎮、宜山鎮、藻溪鎮和龍港市為鄰。
全鎮地勢南、北、西三面環山,全鎮海拔100米以上的山地面積佔總面積的54.7%山青水秀,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63%南部望洲山海拔752.3米,為境內最高山。東部為平原,海拔5米,河網縱橫交錯,池塘星羅棋佈。南部山脈水源,彙集至鎮內半港河,西部神山、百步嶺諸水匯注大港河,是全鎮人民生產和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
中文名
望裏鎮
外文名
WangLi Town
別    名
望鯉
蓀湖
馬鞍
行政區劃代碼
330327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蒼南縣
地理位置
東經120°3’,北緯27°28’
面    積
32.8 km²
下轄地區
1個居民區、14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鎮前街14號
電話區號
0577
郵政編碼
325804
氣候條件
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37507人(2017年) [1] 
著名景點
望洲山
燕窠硐
陳功甫故里
老淵棒法
勢車棍棒法 展開
著名景點
望洲山
燕窠硐
陳功甫故里
老淵棒法
勢車棍棒法
七寶童拳法 收起
機    場
温州龍灣國際機場
火車站
蒼南站
車牌代碼
浙C
人口密度
1030人/平方千米

望裏鎮歷史沿革

今望裏鎮大部及繁枝一小部分古稱蓀湖,歷史悠久。春秋時為東越甌人地,戰國時先屬越,後屬楚,秦時隸屬閩中郡,漢代至晉大康前,先後屬閩越國、東海王轄地。唐時屬親仁鄉,歷宋、元、明、清未變。
民國初屬平陽縣江南區親仁鄉二十五都。民國19年改村裏為鄉鎮,原望裏鎮轄地有蓀湖和馬鞍二鄉治(鯉魚山港為界,南為蓀湖鄉,北為馬鞍鄉).據陳先滿先生於2013年發掘史家陳功甫史料:民國29年(1940年),蓀湖、馬鞍兩鄉合併為一,當時國立北京大學文學士,曾任國立中山大學文科教授陳功甫隱居故鄉,時任馬鞍鄉鄉長的彭紹基邀陳功甫起鄉名。他以境內巍峨的望洲山和秀麗的鯉魚港各取首字定為"望鯉",寓“屏南山觀鯉躍”之情趣,後簡化為望裏。 [1] 
2016年4月望裏鎮迴歸
2016年4月望裏鎮迴歸(6張)
解放初期,原望裏鎮轄區分望裏、合作兩鄉,初屬宜山區,後屬錢庫區。1956年撤銷合作鄉併入望裏,後隨錢庫區的撤銷與恢復,歸屬也幾經變動。1958年稱望裏管理區,1961年成立望里人民公社,1984年建立鄉政府,1988年改為建制鎮,2011年區劃調整併入錢庫鎮,稱望里社區。2016年區劃重新調整錢庫鎮管轄範圍,增設望裏鎮(4月24日蒼南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實施大會暨領導幹部集體談話會議會上正式授牌成立)。
望裏是革命老區鎮,有光輝的歷史篇章。早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望里人民就投身革命。1927年在望裏東社成立了江南第一個農民協會--環川農民協會(現址屬新安鄉)。在張培農、吳信直、葉廷鵬、鄭海嘯、林輝山、陳阜等革命老同志的領導下,成立四個地下黨支部,有98名黨員,122名游擊隊員,分佈在望裏20個村,開展轟轟烈烈的革命鬥爭。曾參加攻打宜山、藻溪、石塘等戰鬥,可歌可泣。有20多位烈士為革命獻出生命,有許多"紅點户"為革命作出貢獻。

望裏鎮區域概況

南面望洲山為江南平原最高峯,有屏南山望躍鯉之美譽。境內山清水秀,河網縱橫交錯,池塘星羅棋佈,氣候適宜,環境優美,既有濃厚的江南水鄉特色,又有山區的秀麗風光,可謂得天獨厚。地勢有"遠望平川盡頭處,臨境別有一方天"之感,有人把望裏作為蒼南的縮影。
護法寺唐塔宋橋積沉千年文明,南北岙千畝橙園演繹十里田園風光,是蒼南縣的市級生態示範鎮。同時也被稱棉紡重鎮。總面積32.8平方千米。下轄3個居民區(南茶寮、港濱、鎮前)、24個行政村(南茶寮、北岙、南北岙、北茶寮、河口、新民、浹底園、下堡、烏石嶺、港頭、六板橋、鳳岙、馬鞍、金家莊、羅厝、宮西、溪頭埠、祺臨、東前、雅儒、山岙口、護法寺、仙居山、神山)。
2019年,望裏鎮轄合作社區,護法寺村、北岙村、六板橋村、新莊村、宮興村、北茶寮村、南茶寮村、馬鞍村、雅儒村、祺臨村、神山村、溪頭埠村、羅厝村、烏石嶺村。 [2] 

望裏鎮自然地理

地勢南、北、西三面環山,全鎮海拔100米以上的山地面積佔總面積的54.7%。山清水秀,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63%o南部望洲山海拔752.3米,為境內最高山。東部為平原,海拔5米,河網縱橫交錯,池塘星羅棋佈。南部山脈水源,彙集至鎮內半港河,西部神山、百步嶺諸水匯注大港河,是全鎮人民生產和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
二河在鎮中心區南茶寮匯合,河寬水深,浩浩蕩蕩進入鯉魚港,分注望錢河、望宜河入海。另一支北岙藤崗內和烏石嶺之水經新民、北茶寮匯入望宜河,北上雲巖匯入橫陽支江。據蒼南縣水資源區劃,望裏屬江南平原蓄水區,望裏水道是江南平原水網的正源。半港河上游已建兩座水庫一一護法寺水庫和護法寺調節水庫(平原引水工程)。

望裏鎮氣候條件

望裏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冬夏季風交替顯著,四季分明,無嚴寒酷暑。年均温度14-18°C,最冷月1月平均氣温約7°C,歷史上極端最低氣温-5°C;最熱月7月,平均氣温24.1-28.8°C歷史上極端最高氣温:38.3°C。
常年無霜期208-288天,初霜一般在11月底或1 2月上旬,終霜期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
年平均降水量在1303-2140mm.
全年日照時數較多,大約在1922.5小時,雨量充足,空氣濕潤,年平均相對濕度83%.
災害性天氣有颱風、暴雨、乾旱、龍捲風、冰雹、低温等,而以颱風、暴雨、乾旱為重。颱風季節主要集中在7-9月,9月最多。由於沿海水閘擴修和橋墩水庫及境內水利工程調節,洪澇和乾旱基本可克服。

望裏鎮方言文化

閩南話
蒼南講閩南話的最初是明清時期從福建泉州、漳州遷入的,當地人稱為福建話,屬閩南話系統,傳入浙江南部後,由於自身的演變和周圍方言特別是“甌語”的影響,與福建南部的閩語已有很大差別,學術上稱為“浙南閩語”。
望裏,唸作mong li。
蠻話江南垟片區通行方言。
温州話
靠近宜山鎮區域講温州話。
鎮內居民混雜使用2至3種完全不能互通的方言。

望裏鎮人口數據

(2016年望裏鎮户籍人口) [3] 
總户數
8184
總人口
37744
城鎮人口
5131
鄉村人口
32613
20320
17514
37507人(2017年)。

望裏鎮經濟發展

作為蒼南縣較大的建制鎮,望裏鎮配套機構齊全,縣屬機構有派出所、供電所、信用社、消防隊、城管中隊、衞生院等。另外,還有廣電站、交管站、地税組、市管組、環衞所、綜巡隊等機構。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望裏的各項事業飛速發展。據2001年統計,望裏鎮國內生產總值10830萬元,農民年人均收入3048元,年遞增1 7%。工業總產值32418萬元,財政收入767萬元,外貿出口額達2434萬元,列全縣第六位。農業總產值2819萬元,家庭工副業產值達18556萬元,水果總產量500噸,產值400萬元,第三產業產值達3938萬元。
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確定了我鎮“十三五”發展戰略目標和2016年的主要工作任務。“十三五”時期,全鎮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全鎮工農業生產總值年均遞增10%以上;工業總產值年均遞增15%以上;財政税收收入年均遞增10%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每年達到15%以上;人均純收入年均遞增10%以上;單位產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下降,生態質量明顯好轉。
在今後五年中,我們必須着重把握能力着力特色發展,打造實力棉紡小鎮;着力統籌發展,構築協調城鄉格局;着力綠色發展,創造幸福美好生活。 [4] 

望裏鎮城市規劃

蒼南縣規劃 蒼南縣規劃
根據蒼南縣十三五旅遊總體規劃要求和蒼南縣委、縣政府的總體部署及“打造浙江省山海生態旅遊勝地”的目標,充分整合全縣旅遊資源、旅遊要素,實行多規合一,做到統一佈局,統一規劃,實現旅遊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全域化旅遊發展模式。圍繞“一線一帶八區”全域旅遊規劃,望裏響應了燕窠洞的宗教文化旅遊區塊的建設,着力打造生態旅遊勝地。
為了打造農村娃的課外樂園,2016年我鎮將新增1所鄉村學校少年宮,鎮第一小學選為創建學校。
8月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林森森來我鎮調研,實地察看了望裏鎮機關文化走廊、鎮機關大樓副中心(鎮圖書館選址)和護法寺國家級文保單位唐塔宋橋遺址等。詳細瞭解我鎮文化建設情況。對我鎮打造廉政文化風景線等做法給予充分肯定。 [5] 
同時,加強完善通訊、電力、教育、文化、衞生、體育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提升公共服務的周全及完善。
加快城鄉統籌建設,在望裏,啓動了綜合整治村居舊房改造工程,促進城鄉新面貌。

望裏鎮鎮內建設

一亭:指的是同德愛心亭是由蒼南縣同德愛心服務聯合會成立的一個“志願者服務亭”。2015.6月位於錢庫鎮望里社區(現今望裏鎮)的首座“同德愛心亭暨紅色細胞服務驛站”正式啓用,主要免費為羣眾提供愛心茶水、愛心小藥箱.......老人愛心關懷等服務內容。“同德愛心亭”標誌着錢庫鎮(現今望裏鎮)公益服務和黨員志願服務事業掀開嶄新的一頁。 [6] 
望裏鎮羅厝村美麗民居鳥瞰圖 望裏鎮羅厝村美麗民居鳥瞰圖
一居:指的是美麗居民。該工程項目位於望裏鎮羅厝村(半港河以西,望中路以南、站前路以東規劃地塊內),項目按“美麗居民“模式,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審批,建設為五層公寓式房屋。 [7] 
一館:指的是圖書館(蒼南縣圖書館望裏分館)。2017.7月21日位於半港河畔的望裏圖書館正式開館。該圖書館總建築面積約310平方米,上架書籍達1.6萬冊,涵蓋少兒、文學、健康、教育等多個教育專題類別,適合各個年齡階段及知識層次的羣體借閲。同時,該館與市內所有圖書館實現“一卡通”通借通還,讓讀者享受“一館辦證,多管借書;一館借書,多管還書”的便利服務。 [8] 
一房:指的是安置房(望裏鎮神山村下山異地脱貧安置房)。該項目位於龍港西橋村,洪湖路與西橋路交叉口地塊。該項目的推進,不僅能切實改善農民的居住和生活條件,而且能有力地促進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覆蓋、城市文明向農村延伸。 [9] 

望裏鎮旅遊資源

1.望洲山風景區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4張)
望州山位於在浙江省温州市蒼南縣望裏燕窩硐景區。是蒼南境內主要山脈,海拔為753.3米,因地處沿海平原之中,突兀而起,所以顯得十分雄峻,望州山南麓有蓀湖山,地勢險要,蜂巒眾多,最高處為大尖山,上有龍湫,常雲氣蒸騰,風雨雷霆常從此出。
山上有望洲台,傳説望洲台上可見温州、福州、台州三州,故又稱望三州山,為登高勝地,當地羣眾有正月新春和深秋時節登望洲山的習俗。
乾隆年間的平陽詩人張綦毋的《船屯漁唱》,寫到望州山:
山中無數藥苗生,半日遊人藥徑行。
識得菖蒲與蓀草,莫將鈎吻誤黃精。
2.燕窠硐風景區
望裏旅遊
望裏旅遊(11張)
望裏的燕窠硐風景區,是蒼南縣的旅遊風景名勝區。景區內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景區內山川巍峨,
氣磅礴;奇巖怪石,擬人象形;幽洞瓏瓏,頗具特色;飛龍湖水,碧波漣漪;林木蒼翠,山嶽岩石,湖瀑幽洞,秀色怡人;古建築唐塔宋橋(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宗教寺觀(龍泉寺、慧恩寺、瑞雲院、玉虛道觀、龍隱觀等)。古塔滄桑,歷史悠久;寺院輝煌,香煙嫋嫋。 西南山區地勢險要,為浙南地區革命根據地之一,革命先烈先輩葉廷鵬、陳鐵軍、王國楨、陳卓如、陳阜、林志枉和林輝山等同志早期曾在這裏進行革命活動,龍隱觀是當年革命活動聯絡點。
3.江南名剎——護法寺
護法寺宋塔 護法寺宋塔
據民國《平陽縣誌》記載:“邑中寺院始自隋唐,其時佛法已盛行。”坐落在蓀湖龍頭山下的護法寺,始建於唐大中年間(87-858),是錢庫地區建寺時間最早,寺院規模最大的一座寺院。傳説當時有一位和尚,法名僧老,原在望州山頂古剎當家。為了方便越來越多的善男信女免受攀登之勞,所以又在龍頭山腳下,選擇一塊風水寶地,先建一寺,坐南朝北,取名護法寺。到北宋乾德四年(963),他的繼承者以為原寺太小,不能滿足香火日盛的需要。於是就在原址上擴大規模,重建一座坐東朝西的護法大寺。它東倚龍頭山、南至水礁溝、西靠塔基河、北接龍河水波殿,佔地面積達四十庫存,同時外加牆圍。建設基金都由各方捐贈奉獻,據蓀湖林氏宗譜記載:當時單南道林克一家就施田240畝。建成後的護法寺:一進七間,當中是彌勒佛的神龕,左右分列四大金剛;二進七間,中間是大雄寶殿,有釋加牟尼金身;三進也是七間,中間為觀音閣,左右有文殊菩薩和善財童子等。中間庭院鋪以花崗石,兩廂明廊,都是紫木結構,額以花板,畫樑雕棟,雄偉肅穆,十分壯觀。它不僅是當時錢庫境內的一大名寺,在邑內也頗有名氣。如蘆浦四月初八廟會,有善男信女過八寺的風俗。這八寺之中,護法寺排在首位,然後是靈峯寺、廣福寺、靈鷲寺、瑞巖寺、香林寺等。護法寺始建時,沒有寺、塔。到宋元祐三年(1088),才在寺前先後建成一座無祐橋和七座單檐塔,又稱護法寺橋和護法寺塔。元祐橋三孔梁式結構,東西走向,長九米多,寬三米多,橋沿上刻有橋名和建橋時間。塔原有七座,現僅存三座(其中二座損壞後重新仿製),塔型與靈鷲寺單檐塔基本相同。橋和塔都已列為蒼南縣文物保護單位。護法寺始建時沒有台門。到明永樂年間(1403-1424),有鳳岙林氏自願出資興建,建築也十分講究,遺亦至今猶在。清乾隆十五年(1750),護法寺因年久失修,損壞嚴重,時有僧通證主持大修一次。到道光四年(1824),僧雪舟再次重修。光緒二十八年(1902)重建。到民國三十三年(1944),平陽縣縣長張韶舞,為鎮壓錢庫大刀會起義,對錢庫人民實行血腥的鎮壓,不僅錢庫三條街被燒為灰燼,在追剿大刀會中還將護法寺及其所在的村莊也全部燒光。地處蓀湖景區的護法寺,向來就是文人墨客遊覽和駐足之地,其間也留下許多詩文墨跡。後因寺毀人亡,保留下來的已經很少。手頭只有金鄉顧清標兄弟和劉紹寬等幾首詩。現抄劉紹寬一首如下:夏曆六月十五夜攜小兒縉同姜肖玉,謝仲遠諸君共十五人會集護法寺,兼遊燕窠洞。吾鄉山水窟,西南鍾靈秀,羣山紛熸烍①,宛似列屏繡,少聞護法寺,宏傑山中枸,父老避囂喧,讀書此巖岫。(舅氏楊仲漁先生混仲、楊省三師、常讀書於此)旁有燕窠洞,譎詭②尤奇觀。嗟予塵俗士,飢軀事奔走,未領煙霞處,一洗胸襟陋。姜子集吟倡,深夜駕相就,長筵坐討論,燭影動杗廇③。歌呼雜笑談,明月耀清晝。興來恣遊覽,山僧導先後,忽憶山洞奇,欲遂巖扉叩……。餘昔郡城遊,飛霞一拳瘦,賓從日淹留,車馬紛填輳④。豈若茲山奇,嵌空若雕鏤。只惜荒草埋,惟見長材茂。今日選勝遊,孰擅文詞富,搜剔崖壑姿,名勝垂宇宙。……時光飛逝,護法寺被毀至今又過去了七十多年。2002年,在原護法寺的舊址,又新建一幢大雄寶殿。當家的是一位年青的出家人,問及“能否恢復舊觀?”他説:“現在沒有資金,我們的計劃是逐步發展”。
4.陳功甫故里
史學名家陳功甫
史學名家陳功甫(2張)
陳功甫是我國著名歷史學家,民國時期著名文史教授、近代史教研先驅,國立北京大學文學士。據陳先滿先生挖掘他史料發現:陳功甫生前曾是國立中山大學文科教授、史學系主任;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輯、《學生雜誌》主編;他與顧頡剛、傅斯年、魯迅等曾為同事;他編著大量近代史著,現有遺著:《中國史學史》《中國史學述略》《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國最近三十年史》《中國革命史》《義和團運動與辛丑和約》《日俄戰爭史》等。 1937年,他回故里本鎮浹底園,於1939年建成清末民初浙南建築風格的“七間大院”,為純木材與青磚組合結構,前後門房,門前院子地面由條石鋪就,為時江南地區代表性建築,現留有遺址;1942年,陳功甫逝世於故居,安葬於其故居酒瓶山腳下,為青磚結構民國官宦式墓園,現有遺蹟;還有陳功甫於1920年取得國立北京大學文學士牌匾等遺物,是瞭解民國學者生活,感受民國先生精神世界的好去處。

望裏鎮重點工程項目

500千伏輸變電站效果圖
500千伏輸變電站效果圖(2張)
望裏鎮500千伏輸變電站工程:(為了滿足蒼南“十三五”期間用電及三澳核電和華潤電廠送出需求。)該項目為省重點工程,座落在望裏鎮溪頭埠村,項目用地面積75畝,總投資3.2億。目前,工程進展順利,已完成投資1億元左右,預計2017年3月上旬完成樁基工程,2017年底前完成500KV輸變電線路1號、2號、3號架裝工程,2018年3月28日全面完工並組織驗收。 [10] 
望裏鎮循環經濟小微企業創業園工程:該項目浙商迴歸重點項目、是省重點工程,座落在望裏鎮河口村,園區佔地面積159畝,預計總投資5.5億元,將於2019年6月底建成投入使用。園區建成後,年產值將達到20億元,可解決1000多人的勞動就業。 [11] 

望裏鎮雙百億提升工程

蒼南雙百億重點工程開工項目(望裏鎮)
蒼南雙百億重點工程開工項目(望裏鎮)(3張)
錢望公路、瓦海線提升改造工程(交通項目):錢望公路路線全長2.56千米,路基、路面分別由7.5米、7米拓寬至8米,兩側各增設1.5米慢行綠道+3米綠化帶。總投資約0.5億元,項目建成投產後,將優化錢庫、望裏片區的交通道路網,為望裏鎮的城鎮建設創造“暢、安、舒、美、潔”的交通環境。 [12] 
望裏再生纖維綜合利用產業基地(工業提升項目):項目坐落在望裏鎮河口村和北茶寮村,總用地面積144畝,總建築面積21.3萬平方米,總投資約6.2億元。項目的建成有效緩解望裏鎮“大拆大整”堵疏問題,將從根本上改變望裏鎮產業“低小散”及環境“髒亂差”現象。 [12] 
龍港望裏神山村下山異地脱貧項目(住房保障項目):項目位於龍港西橋村洪湖路和西橋村交叉口(湖振線以東、蕭龍線以北),總用地面積67.05畝,總建築面積12.03萬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積9.46萬平方米,總户數767套,項目總投資為3.5億元。本項目為蒼南縣重點民生工程,建成後望裏鎮神山村民可以實現異地搬遷,改善村民居住條件,增強羣眾幸福感。 [12] 

望裏鎮工業

工業以紡織業為主,2003年全鎮有500多家氣流紡企業,是全國再生氣流紡紗生產基地,形成氣流紡紗、土紡土織、寵物玩具、紗繩、潔具、工業用布、紡織機械等七大紡織系列。年產棉紗15萬噸,全年可實現工業總產值8.64億元,外貿出口總額達3000多萬元,經濟總量列全縣第六位。

望裏鎮農業

生態和效益農業已成規模,有市級“萬畝放心大米基地”、“千畝甜橙基礎”和“百畝無公害蔬菜基地”,40餘公里河網是天然養殖、垂釣基地。水果業是該鎮的特產,有茶葉、甜橙、楊梅、油桐、烏桕、除蟲菌等,特別是南北岙、北岙是全縣名特產甜橙生產基地,品種有血橙、臍橙,以酸甜適度、芳香可口、營養豐富而聞名,獲省著名農產品稱號。2003年水果總產量1637噸,產值160萬元。

望裏鎮招商引資

2006年,望裏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工作,重新調整招商引資領導小組,配備專職人員,建立招商引資網絡,搭建招商平台,出台優惠措施,優化投資環境,招商引資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全年合同引進外資81萬美元,超額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內資投資項目二個,其中溪頭埠村生態公墓項目投資約1000萬元,已進入施工階段,城東工業區投資項目,意向投資約1億元,已完成前期準備工作。

望裏鎮教育

轄區學前教育




望裏鎮機關幼兒園(規劃中)
-
-
-
-
望裏鎮中心幼兒園
望裏百花幼兒園
望裏望洲幼兒園
望裏合作幼兒園
望裏北岙幼兒園
轄區小學
-
-
-
-
望裏第一小學
望裏第二小學
望裏第三小學
-
-
轄區中學
-
-
-
-
望裏中學
-
-
-
-

望裏鎮社會事業

2006年,望裏鎮鼓勵貧困地區農户下山異地扶貧,對神山、仙居山等少數居住在山中的特困人口,堅持自願原則,鼓勵異地脱貧,經多方努力協調,與龍港已初步達成協議,原居住在山上的農民共738户3130人,搬遷到龍港西橋村居住,以提高貧困農户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加強對貧困地區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培訓,組織和引導勞動力健康有序地流動,積極穩妥地擴大勞務輸出;高度重視慈善工作,多方努力着手建立慈善機構,於1月成立望裏慈善分會,大力宣傳、發動社會各界,特別是企業界向協會捐款,並由協會向特困老人、特困家庭進行慈善捐助,開展濟困扶貧;經常性舉辦各種技術技能培訓,開展知識扶貧、技術扶貧、醫療扶貧。通過多形式、多渠道的扶貧工作方式,扶貧工作取得新進展。
2016年,温州市鞋革協會到望裏鎮護法寺村開展全市“百會(企)扶百村”精準幫扶活動。座談會上,護法寺村書記介紹本村基本情況及存在問題。市鞋革協會當場同意與該村幫扶結對。謝會長表示該村具有濃厚的文化底藴和歷史背景,可發展潛力大,我們結合他村實際,將盡我們企業最大的努力,積極商討並幫助其精選發展路子,協調落實幫扶項目,如技能培訓、創業指導、資金支持等,建立起扶貧長效機制,努力實現村企互惠雙贏。當天,市鞋革協會向護法寺村捐贈人民幣10萬元,幫助該村重建黨員活動室、生態停車場和望洲山遊步道等。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3張)
隨後還實地察看了該村村容村貌,並慰問了該村的貧困村民、困難學生家庭,同他們進行親切交談,瞭解他們目前生產生活情況,併為他們送上了慰問金。 [13] 

望裏鎮環境整治

望裏鎮 望裏鎮
隨着2016年火熱提倡五水共治的整治,為了我鎮河道水體得到淨化,恢復生態自然景觀,7月鎮領導組織各部門及各村幹部等負責人在望裏主河道開展魚苗投放活動。
2016年我鎮啓動了平安建設“雙月”攻堅系列,同時也加強了嚴厲打擊非法電魚網魚行為,不定期組織相關部門的負責人開展青山白化整治、違章建築整治、安全隱患整治、無牌無證整治、農貿市場整改等系列報道,幾個月下來成效顯著。
據2016年10月份我縣開展“大拆大整”專項行動,望裏鎮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市縣的部署要求,把“大拆大整”行動最有力地開展起來,全力治理望裏違章建築拆除、各類亂象治理、安全隱患整治,全面加快我鎮轉型發展。從2016年10月25日召開了“大拆大整”行動會議後,全鎮各部門立即行動,綜合管理大隊聯合城建辦、國土所、住建所、電力等部門聯合執法,對全鎮的各類違法違建行為堅決實施拆除,重點拆除沿河沿路的違章搭建。截止2017年1月6日,自羅厝村被列為望裏鎮“大拆大整”工作先試先行點以來,在縣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的精心指導下,各項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已完成原119宗拆違計劃中的100宗拆除工作,完成率84%拆違面積達24633平方米,接下來統籌謀劃拆遷計劃、配套政策、小微工業園和美麗民居等系列建設工作,進一步強化措施,合力打造望裏鎮亮點工程,將羅厝村建設成一個示範點。

望裏鎮生態建設

2006年,望裏鎮以發展生態經濟和改善生態環境為抓手,大力開展褪色整治專項行動,對髒、亂、差的死角進行徹底清理活動,全面實施“碧水、藍天、綠地、燈明、路通”工程,並結合“百村整治、十村示範”和“康莊工程”建設,康莊工程全面建成,全鎮“四橫一縱”交通網絡已經形成,實現平原村“村村通”,總投資600多萬元,共建村公路13條,總長13.78公里,涉及到19個村,進一步促進農村“硬環境”改善。 [14] 

望裏鎮所獲榮譽

2021年12月,入選2021年度浙江省衞生鄉鎮名單。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