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望終南山

(唐朝李世民創作)

鎖定
《望終南山》是唐太宗李世民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此詩是一首借景抒情之詩,首聯寫總景,俯視滔滔渭水;翠峯直插雲天;頷聯寫遠景,寫日出的壯美和巖煙的朦朧;頸聯寫近景,寫山林的迷離昏暗,尾聯收束髮感慨,江山如此壯美,無須再去尋仙。此詩用詞壯麗雄奇,莊重嚴整,音韻和諧,語勢流暢。
作品名稱
望終南山
作    者
李世民
創作年代
唐代
出    處
《全唐詩》
作品體裁
五言律詩

望終南山作品原文

望終南山
重巒俯渭水,碧嶂插遙天
出紅扶嶺日,入翠貯巖煙
疊松朝若夜,復岫闕疑全
對此恬千慮,無勞訪九仙 [1] 

望終南山註釋譯文

望終南山詞句註釋

①終南山:秦嶺主峯之一。在今西安市西南,是唐時隱居和遊玩的名勝之地。
②渭水:即渭河,黃河的主要支流源出甘肅鳥鼠山,入陝,橫貫渭河平原,至潼關,入黃河。(見《水經注·渭水》)
③碧嶂:青綠色如屏障的山峯。
④扶:託。
⑤貯(zhù):儲存、貯藏。巖煙:深山的巖洞能生雲煙。
⑥疊松:重迭密集的松林。
⑦岫(xiù):遠山。闕(quē):同“缺”。
⑧恬(tián):恬淡、安靜。
⑨無勞:無需。九仙:眾仙人。九指多數。 [1]  [2] 

望終南山白話譯文

重疊的山巒俯瞰着渭水,青綠色的屏峯直插九天。
雲霞託紅日從嶺上升起,蒼翠的山岩貯蓄着雲煙。
層層的松林早晨如夜晚,重重的遠山似缺又似全。
面對終南我安然消千慮,無須勞煩去尋訪那眾仙。 [2] 

望終南山創作背景

李世民遊終南山,面對終南山雄奇壯美的景色,將人生的煩惱和憂慮一掃而光,遂借景抒情,寫下此詩。 [2] 

望終南山作品鑑賞

望終南山整體鑑賞

這是一首借景抒情之詩,詩歌一開篇便透出一股帝王雄霸之氣,收束由景入情。此詩前六句描寫終南山雄奇壯美的景色。重疊山巒,俯視滔滔渭水;翠綠山峯,直插重重雲天。尾聯收束髮感慨。
首聯“重巒俯渭水,碧嶂插遙天”起筆豪雄,一個“俯”字,有居高臨下之勢;一個“插”字,有威猛挺拔之氣。嶺上彩霞,托出一輪紅日;青翠深山,蓄積千重雲煙。頷聯“出紅扶嶺日,入翠貯巖煙”二句寫出了日出的壯美和巖煙的朦朧景象,尤顯絢爛多彩。層層松林,霧氣迷濛,分不出早晚;重重遠山,雲煙遮蔽,似缺又似全。頸聯“疊松朝若夜,復岫闕疑全”二句寫遠山近林的迷離昏暗,茫茫一片,透露出山林幽深、朦朧、神秘的特點。上面六句描寫終南美景,筆觸華美、壯麗、雄奇,雖平仄不合律,但以對句出之,尤顯莊重、嚴整,使音韻和諧,語勢流暢。尾聯“對此恬千慮,無勞訪九仙”二句抒懷,直言面對美好的山水,將人生的煩惱和憂慮一掃而光,無須再去求訪神仙了。
此詩全用對句,首二句雄峻豪邁,顯示了帝王的氣象,末二句拒訪神仙,有積極意義,十分難能可貴。 [2] 

望終南山名家點評

上海師範大學副教授張步雲《唐代詩歌》:唐太宗有不少歌頌祖國山川的詩篇,如《望終南山》,生動地描寫了高聳穿天及層巒翠嶂的壯麗。 [3] 
温州師範學院中文系副教授胡雪岡《胡雪岡集》:唐太宗《望終南山》“重巒俯渭水,碧嶂插遙天”、孟郊遊終南山》:“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可相互印證。雖誇張,卻更顯真實。 [4] 

望終南山作者簡介

李世民(599—649年),即唐太宗,是唐朝第二代皇帝,在位二十三年(627—649年),在位期間國泰民安,社會安定,經濟發展繁榮,軍事力量強大。後人稱他在貞觀(627—649年)年間的統治為“貞觀之治”。他在文治武功上卓有建樹,在詩歌創作上也頗有成就。 [5] 
參考資料
  • 1.    孫建軍,陳彥田主編;於念等撰稿.全唐詩選注:線裝書局,2002.01:14
  • 2.    曾凡玉編著.唐詩譯註鑑賞辭典:崇文書局,2017.02:7
  • 3.    張步雲著.唐代詩歌: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08:47
  • 4.    胡雪岡著.胡雪岡集:黃山書社,2009.09:524
  • 5.    彭定求.全唐詩(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