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望德堂區

鎖定
望德堂區(葡語:Freguesia de São Lazaro,英語:St. Lazarus Parish)位於澳門半島中部,是中國澳門8個堂區之中最小的一個,也是澳門唯一一個內陸堂區 [1] 
望德堂區被花地瑪堂區大堂區聖安多尼堂區所包圍,分別以美副將大馬路、海邊馬路(劏狗環)和東望洋斜巷、賈伯樂提督街為界,包括荷蘭園、塔石和東望洋山等。
望德堂區有很多古舊的葡式建築仍然被保留下來,最具代表性的是婆仔屋
中文名
望德堂區
外文名
Freguesia de São Lazaro(葡)
St. Lazarus Parish(英)
行政區劃代碼
820000
行政區類別
堂區(非政權性地區)
所屬地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
地理位置
澳門半島中部
面    積
0.6 km²(2023年6月)
電話區號
+853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3.23萬人(1996年)
著名景點
荷蘭園
車牌代碼
粵Z
方    言
粵語

望德堂區基本簡介

該區是澳門半島面積最小(1996年只有0.64平方公里)的一個區,而且約有三分之一面積是山丘。人口雖然不到澳門半島的一成,但是人口密度也很高(1996年總人口3.23萬,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0469人)。
此區南部主要為商住區,中部為居住區,北部和東部是較高級的住宅區,矗立着一些高層大廈。該區工業場所很少,1992年僅佔全澳工業場所的3%。

望德堂區歷史沿革

望德堂按林家駿神父與潘日明先生的説法認為教堂初建於1568年,位於今瘋堂街,在瘋堂斜巷的對過處,亦即今聖母堂前地,是澳門城市初建早期的宗教活動中心以及市東區的居民聚居中心。
因內奉聖母故此又稱聖拉匝祿堂望德聖母堂,簡稱聖母堂。如今澳門市的望德堂區即是以望德堂為區域中心並以該教堂的名字命名的。
婆仔屋的真正名字其實叫“貧窮者之家”,建成時間超過一百年,屬澳門仁慈堂的物業。它位於澳門舊區望德堂瘋堂斜巷盡頭,現社會保障基金旁,二次大戰日本侵華期間,大量上海葡僑走難來澳門,婆仔屋成為專門收容難民和窮人的地方,之後成為一所女老人院。
住在裏面的都是年老的婆婆,附近的街坊便叫做婆仔屋。在1999年6月老婆婆們遷往新的老人院後,婆仔屋便暫時空置。
全盛時期婆仔屋共有一百多名住客,但在搬遷前真正在婆仔屋長住的只有52人。婆仔屋在1984年6月被文化局評定為受保護的文物建築。
婆仔屋藝術空間現有面積約1300平方米。包括兩幢隔着院子對望的古老葡式二層建築物,共有32個大小約16平方米的房間,這些房間如今被用作進行展覽及不同的藝術工作室,包括:染布坊、兒童藝術遊玩室 、陶藝工作室(拉坯室和手塑室等),定期舉辦包括兒童和成人都可參與的各種不同的藝術工作坊,而婆仔書房及婆仔音樂室則提供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書刊雜誌和另類音樂CD供人收藏,本地藝術數據室則將進行本地藝術數據的蒐集和展示,向外推介本地的藝術工作者。
瘋堂十號創意園是如今的澳門文創產業基地,有長期和短期駐場展品,每月都會不同的活動,另外也會把場地借出給其他團體演出。
屋內大庭院裏有兩棵老樟樹,巨壯有力的樹枝把兩幢建築連在一起,茂盛樹蔭使院子成為遊人休息的好地方,週末有備受歡迎的“咖啡旅程”(茶座),院子亦是進行露天音樂會、電影放映等的地方。
兩幢建築物之間有一間小房子,在50年前是一個太平間,當年澳門的醫院不多,婆仔屋的住客去世都是在這個小平房舉行出殯儀式,後來這個太平間改成婆婆們的飯堂,而如今,則改建為一個面積53.4平方米的展覽場,亦可用作舉行講座和電影放映的地方。

望德堂區行政區劃

望德堂區包括荷蘭園、東望洋山、塔石一帶。

望德堂區自然地理

望德堂區位於澳門半島中部偏東,被花地瑪堂區聖安多尼堂區大堂區包圍,包括荷蘭園、塔石和東望洋山等。
該區是澳門半島面積最小的一個區,而且約有1/3面積為東望洋山所佔。

望德堂區人口民族

望德堂區人口雖然不到澳門半島的一成,但是人口密度也很高(1996年總人口3.23萬,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0469人)。
葡萄牙人強佔澳門400多年,衍生出龐大的土生葡人羣體,並形成了一條寬闊的中葡文化交融帶。澳門土生葡人對華人社會的生活方式、感受方式或思維方式具有很強的接受能力。
一般來説,澳門土生葡人都喜歡把自己的家庭居室佈置得中西化,以示他們的獨特。在飲食習慣和娛樂方式方面,像澳門華人必不可少的上茶樓和打麻將之類,他們也無所不通。
在宗教信仰方面,澳門土生葡人按照他們的傳統一般都信仰天主教,但他們對華人的信仰習慣似乎都能相安無事。
不少人對華人的習俗或迷信禁忌亦步亦趨,大凡春節迎財神、端午賽龍舟、中秋吃月餅、過年派壓歲錢等幾乎事事不漏,樣樣精通,而最典型的莫如供奉關帝爺了。
在語言方面,澳門土生葡人所説葡語有不少詞彙和語法結構受了澳門廣東語言和鄉俗俚語的影響,語調、發音都給人一種十分別扭的感覺。
漢語實際上得到了澳門土生葡人的認同,他們在家裏使用葡、漢兩種語言。他們所用的漢語是澳門粵語,而且主要表現為口語形式,平時與華人交談往往操着熟練的粵語。但是,能運用漢語書寫和閲讀的土生葡人可謂鳳毛麟角。
澳門土生葡人世世代代在澳門生活繁衍,對澳門有着特殊感情。澳門著名律師、小説家習歷奇就是土生葡人。他的家族在澳門已經生活了200多年,儘管他們在葡萄牙擁有百萬家產,但始終不願離開生養他們的這塊土地。

望德堂區經濟概況

望德堂區位於澳門半島中部。被花地瑪堂區、大堂區和聖安多尼堂區所包圍,分別以美副將大馬路、海邊馬路和東望洋斜巷、賈伯樂提督街為界。
該區是澳門半島面積最小的一個區,此區南部主要為商住區,中部為居住區,北部和東部是較高級的住宅區,矗立着一些高層大廈。該區工業場所很少,1992年僅佔全澳工業場所的3%。

望德堂區東望洋山

東望洋山又稱松山,海拔91米,位於澳門半島的東部,是澳門半島的最高山崗,也是澳門的地理座標。東望洋山古稱琴山,以其橫卧似瑤琴得名。原為一座光禿禿的山崗,泥石裸露。
清代同治年間,澳門時興植樹,山上遍種青松,數年後滿山皆是松林,從此山被稱為萬松嶺,簡稱松山,併成了澳門的一個風景名勝。松山山腰有一條環山公路,路邊建有數個風雨亭,林蔭夾道,海風陣陣,松濤滾滾,鳥語花香,令人心曠神怡。
山上有一座建於1865年的東望洋燈塔,又叫松山燈塔,塔高13米,是遠東歷史上的第一座燈塔,也是澳門的標誌。100多年來該燈塔為航海人導航,向澳門四周25海里範圍循環照射。每逢颱風到來之前,燈塔的旁邊會懸掛起一個颱風訊號,為漁民和航海人帶來安全。
松山與燈塔構成了澳門八景之一的“燈塔松濤”。燈塔旁有一小教堂,名為聖母雪地殿教堂,是葡萄牙人於1622年建成的。
松山燈塔與兩座建於17世紀20年代的松山炮台和松山教堂,構成了松山三古蹟。
站在東望洋山上,整個澳門盡收眼底。南望,兩個離島聳立在海上,兩座澳氹大橋似彩練當空;西看,廣東珠海市的景色盡收眼底,灣鎮、濠江水道恰似一衣帶水;北望,可以看見與珠海拱北陸地相連的關閘,這裏如今已是樓房成片;東看,可以看到港澳碼頭和它的直升機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