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望子

鎖定
望子,漢語詞語,拼音是wàng zi,意思是經營行業的標誌。
中文名
望子
拼    音
wàng zi
注    音
ㄨㄤˋ ㄗㄧˇ
解    釋
經營行業的標誌

目錄

望子出處

《韓非子.外儲》:“宋人有沽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謹,為酒甚美,懸幟甚高。”唐李中《江邊吟》:“閃閃酒帘招醉客,深深綠樹隱啼鶯。”《廣韻》:“簾,青帘,酒家望子。”元馬政遠《岳陽樓》一折:“今日早晨間,我將這鏃鍋兒燒的熱了,將酒望子挑起來,招過客,招過客。”《水滸傳》第三回:“行不到三二十步,見一個酒望子挑出在房檐上。”清翟灝《通俗編.器用.望子》:“今江以北,凡市賈所懸標識,悉呼望子。訛其音,乃雲幌子。”
店鋪表明屬於某種行業的標誌。多用竹竿高掛在門前,使遠近都能看得清。
清 翟灝 《通俗編·器用》:“《廣韻》:‘青帘,酒家望子。’按今 江 以北,凡市賈所懸標識,悉呼望子。訛其音,乃雲幌子。”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中秋》:“至午未間,家家無酒,拽下望子。” 元 鄭廷玉 《看錢奴》第四折:“開開門面,挑起望子,看有甚麼人來。”《明成化説唱詞話叢刊·包龍圖斷曹國舅公案傳》:“賣酒門前收望子,茶坊鋪店盡皆驚。”
水滸傳》第四五回:“本待要聲張起來,又怕鄰舍得知笑話,裝你的望子。” [1] 

望子解釋

某些店鋪門前掛的標明經營行業的標誌 [1] 
也稱“酒帘”、“酒旗”、“酒望”、“錦旗”。其形式及紋飾,隨店鋪性質、經營商品的不同而異。有在木板上書寫或鐫刻文字的,有掛所售商品模型的,有掛實物的,有采用商店象徵物的,具有獨特的民族風俗和情趣,有濃郁的民間色彩,今有些城市的舊城區或何留傳統特色的街市及農村,仍可見到。
店鋪前懸掛的招簾。一般多指酒旗。
猶幌子。比喻進行某些活動所憑藉的名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