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朗公廟鎮

鎖定
朗公廟鎮,隸屬於河南省新鄉市新鄉縣,地處新鄉縣南部,東與新鄉市開發區關堤鄉相鄰,南與原陽縣福寧集鎮接壤,西與七里營鎮相接,北與市衞濱區平原鎮毗鄰,距新鄉縣城13千米, [1]  區域總面積82.63平方千米。 [3]  截至2019年末,朗公廟鎮户籍人口為65141人。 [3] 
明正德元年(1506年),分屬永興、永安、永城、龍潭、大泉5個社;1995年11月9日,由朗公廟鄉改為朗公廟鎮。 [1]  截至2021年10月31日,朗公廟鎮轄29個行政村; [2]  鎮人民政府駐朗南街村。 [1] 
截至2019年末,朗公廟鎮有工業企業136個,其中規模以上1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5個。 [3] 
中文名
朗公廟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河南省新鄉市新鄉縣
地理位置
新鄉縣南部
面    積
82.63 km²
下轄地區
29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朗南街村
電話區號
0373
郵政編碼
453700
氣候條件
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豫G
人    口
65141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朗公廟鎮歷史沿革

明正德元年(1506年),分屬永興、永安、永城、龍潭、大泉5個社。
清乾隆七年(1742年),屬南路。清宣統元年(1909年),屬四南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分屬朗公鎮、八柳鎮、里仁鄉。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屬五區。
1955年,為朗公廟中心鄉。
1958年,為朗公廟公社,
1983年,由朗公廟公社改為朗公廟鄉。
1995年11月9日,由朗公廟鄉改為朗公廟鎮。 [1] 

朗公廟鎮行政區劃

朗公廟鎮區劃沿革

1997年,朗公廟鎮轄朗公廟北街、中街、南街和賀堤、油房堤、南於店、北於店、王府莊、永安、東荊樓、西荊樓、崔莊、後小莊、原莊、毛莊、東馬頭王、西馬頭王、小馬頭王、前小莊、小河、趙堤、土門、楊街、曲水、大泉、南固軍、北固軍、張灣、朱堤、張莊30個行政村。
2006年,將油坊堤村劃入紅旗區關堤鄉管轄。調整後,朗公廟鎮轄29個建制村。
截至2011年末,朗公廟鎮轄朗公廟南街、朗公廟北街、朗公廟中街、賀堤、南於店、北於店、王府莊、永安、東荊樓、西荊樓、前小莊、後小莊、原莊、東馬頭王、西馬頭王、小馬頭王、毛莊、崔莊、小河、趙堤、土門、楊街、曲水、大泉、南固軍、北固軍、張灣、朱堤、張莊29個行政村,下設165個村民小組。 [1] 

朗公廟鎮區劃詳情

截至2021年10月31日,朗公廟鎮轄29個行政村:朗南街村、朗中街村、朗北街村、賀堤村、南於店村、北於店村、王府莊村、永安村、東荊樓村、西荊樓村、前莊村、原莊村、後莊村、毛莊村、東馬頭王村、西馬頭王村、小馬頭王村、崔莊村、小河村、趙堤村、土門村、楊街村、曲水村、大泉村、南固軍村、北固軍村、張灣村、朱堤村、張莊村, [2]  鎮人民政府駐朗南街村。 [1] 

朗公廟鎮地理環境

朗公廟鎮位置境域

朗公廟鎮地處新鄉縣南部,東與新鄉市開發區關堤鄉相鄰,南與原陽縣福寧集鎮接壤,西與七里營鎮相接,北與市衞濱區平原鎮毗鄰,距新鄉縣城13千米, [1]  區域總面積82.63平方千米。 [3] 

朗公廟鎮地形地貌

朗公廟鎮地處太行山南麓,河南省的北中部,海拔70—80米,地面坡度1/2000—1/5000;地貌主要為太行山衝洪積平原和古黃河沖積平原。 [1] 

朗公廟鎮氣候

朗公廟鎮屬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乾旱風沙多,夏季炎熱雨充沛,秋季天高氣爽日照長,冬季寒冷雨雪少;多年平均氣温14.3℃,平均温差16.5℃;年日照時數2407小時;無霜期年平均191天;多年平均降雨量560.6毫米,大部分集中在6—9月份,約佔全年降雨量的75%。 [1] 

朗公廟鎮自然資源

2011年,朗公廟鎮有耕地8萬畝,人均1.7畝。 [1] 

朗公廟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朗公廟鎮總人口有57943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6283人,城鎮化率11%;另有流動人口43人。總人口中,男性29432人,佔50.8%;女性28511人,佔49.2%;14歲以下10952人,佔18.9%;15—64歲42529人,佔73.4%;65歲以上4462人,佔7.7%;以漢族為主,達57932人,佔99.9%;回族11人,佔0.1%。2011年,朗公廟鎮人口出生率10.1‰,人口死亡率3.6‰,人口自然增長率6.5‰,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737人。 [1] 
截至2019年末,朗公廟鎮户籍人口為65141人。 [3] 

朗公廟鎮經濟

朗公廟鎮綜述

2011年,朗公廟鎮地方財政收入3255萬元,比2010年增長24.6%;完成營業税1111萬元,增值税824萬元,企業所得税273萬元,個人所得税87萬元。 [1] 
截至2019年末,朗公廟鎮有工業企業136個,其中規模以上1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5個。 [3] 

朗公廟鎮農業

朗公廟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朗公廟鎮生產糧食35405噸,其中小麥20332千克。朗公廟鎮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等。2011年,朗公廟鎮棉花種植面積7155畝,產量530噸。朗公廟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朗公廟鎮生豬年末存欄27420頭;羊年末存欄5232只;家禽存欄525669羽。2011年,朗公廟鎮人均純收入8900元。 [1] 

朗公廟鎮工業

朗公廟鎮是新鄉市工業生產基地;初步形成了以化工、振動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朗公廟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家,職工2688人,實現工業增加值9.6295億元,比2010年增長25.2%。 [1] 

朗公廟鎮商貿

截至2011年末,朗公廟鎮有商業網點330個,職工800人。 [1] 

朗公廟鎮社會事業

朗公廟鎮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朗公廟鎮有幼兒園11所,在園幼兒1249人,專任教師59人;小學17所,在校生5602人,專任教師27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70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1] 

朗公廟鎮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朗公廟鎮有文化藝術團體20個,會員800個,其中團體會員100個,個人會員700個;各類藝術表演團體20個,演職人員800人,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730平方米;文化行業從業人員3人,其中事業單位從業人員1人。 [1] 

朗公廟鎮醫療衞生

截至2011年末,朗公廟鎮有各級各類醫療有衞生院30個,其中村級衞生室29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55126人,參合率99.43%。 [1] 

朗公廟鎮社會保障

截至2011年末,朗公廟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為55户,人數76人,支出14.59萬元,比2010年增長5%;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76人次,共支出2280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807户,人數2107人,支出226.27萬元,比2010年增長13%;農村五保集中供養37人,支出97500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63人,支出94125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88人次,支出4400元,比2010年增長0.6%;農村臨時救濟270人次,支出18000元,比2010年增長37%。 [1] 

朗公廟鎮基礎設施

  • 給排水
截至2011年末,朗公廟鎮有供水廠1座,覆蓋及周圍9個行政村,自來水普及率基本達到100%;鋪設幹線水管100000米,生產能力800噸/日,排水管網長度50千米。 [1] 
  • 供電
截至2011年末,朗公廟鎮建有35千伏變電站一座,供電可靠率100%。 [1] 
  • 燃氣
截至2011年末,朗公廟鎮已鋪設燃氣管道5千米。 [1] 
  • 園林綠化
截至2011年末,朗公廟鎮園林綠地面積1800平方米,綠化覆蓋率20%。 [1] 

朗公廟鎮交通

朗公廟鎮有新荷鐵路、新原公路、107國道過境; [1]  107國道自北向南途經朗公廟鎮13個行政村,跨度13千米;新荷鐵路自西向東從該鎮北端環繞而過;新原公路經鎮中心與106國道連接;有青龍大道及青年路,黃淮海開發路等縣級公路過境。

朗公廟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朗公廟鎮因傳説朗八公常年在該地為人看病舍藥,為紀念其義舉建廟而得名。 [1]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黃樹賢總主編;張克強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河南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7年3月: 1303-1304.
  • 2.    朗公廟鎮2021年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1-27]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