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朔日

鎖定
朔日,指農曆(陰曆部分)每月的第一日。中國農曆將朔日定為每月的第一天,即初一。朔日有從平旦(天剛亮的時刻)、雞鳴、夜半為開頭的三種算法。當天月球和太陽的地心視黃經相等,稱為朔,月球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和太陽幾乎同時出沒,在地球上是看不到月亮的。 [2] 
中文名
朔日
外文名
new moon day [1] 
拼    音
shuò rì
釋    義
初一
算    法
平旦雞鳴夜半

朔日簡介

朔日解釋

shuò
朔日 朔日
農曆每月初一:朔日。朔望(“朔日”和“望日”)。
始:“皆從其朔”。
北方:朔方。朔漠(北方沙漠地帶)。朔氣。朔土。
離地球最近的恆星(亦稱“太陽”):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刻的裝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陽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朔日
中國農曆將朔日定為每月的第一天,即初一。在古代,這一天君主須視朝。羣臣賀朔。
《説文解字》:“朔,月一日始蘇也”。
例:《東周列國志》:明日乃朔日,父王必然視朝。

朔日科學

十月之交,朔日辛卯 十月之交,朔日辛卯
朔日,即當天月球恰好運行至與太陽黃經相等,稱為朔。月球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和太陽幾乎同時出沒,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農曆每月初一是朔日,朔日當天的月亮稱為朔月,朔月又稱新月,一般是看不見的。 農曆每月十五是望日,望日當天的月亮稱為望月,望月又稱滿月,月影呈圓形。 人們把每月朔月、望月這樣循環的變化過程稱為朔望月。
農曆每月初一是朔日,朔日當天的月亮稱為朔月,朔月是看不見的。新月。農曆每月十五是望日(因為採用的定朔法,望日可能落在十六,因此才會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這個説法。)望日當天的月亮稱為望月,望月又稱滿月,月影呈圓形。人們把每月朔月、望月這樣循環的變化過程稱為朔望月。 就是農曆的一個月。

朔日算法區別

朔日相對應的月末稱作晦日,月亮最圓時稱為望日,可能在每月的十五或十六日。
藏曆則把每月十五日固定為望日,朔日則可能在月初或月末。
伊斯蘭曆將新月初現定為每月的第一天,朔日則在月末前三四天。

朔日曆法

農曆曆法 農曆曆法
農曆每月初一是朔日,朔日當天的月亮稱為朔月,朔月是看不見的。朔月也稱為“新月”。
農曆每月十五是望日(因為採用的定朔法,望日可能落在每月的十六,因此才會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這個説法。)望日當天的月亮稱為望月,望月又稱滿月,月影呈圓形。
人們把每月朔月、望月這樣循環的變化過程稱為朔望月。 就是農曆的一個月。

朔日月相

朔日與月相 朔日與月相
朔日是沒有月亮的。這時我們看過去月亮應該在太陽的上方或下方。完全被太陽光“淹沒”了。只有當日食(因此日食總是發生在朔)時才能見到擋在太陽前月亮黑影。
由於太陽、月亮每時每刻都在星空中自西向東不停地移動,月亮與太陽的黃經差時時刻刻也在發生着變化。從地球上看,月球的形狀也在不斷地變化着,這就是月亮位相變化,叫做月相。“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裏的圓缺就是指“月相變化”: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月相是天文學中對於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明部分的稱呼。
月球繞地球運動,使太陽、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對位置在一個陰曆月中有規律地變動。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被太陽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狀也有規律地變化,從而產生了月相的變化。另一個原因是月球不發光、不透明
月球環繞地球旋轉時,地球、月球、太陽之間的相對位置不斷地變化。因為月球本身不發光,月球可見發亮部分是反射太陽光的部分。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陽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陽光。人們從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陽直接照射的部分,這就是月相的來源。月相不是由於地球遮住太陽所造成的(這是月食),而是由於人們只能看到月球上被太陽照到發光的那一部分所造成的,其陰影部分是月球自己的陰暗面。
新月到滿月再到新月,就是月相變化的一個週期。這一個週期平均為29.53天,稱為朔望月。實際上,朔望月的長度並不是固定的,為29天多。 [2]  中國農曆中的月份就是根據朔望月定的。每個月的朔為農曆月的初一,望為十五或十六。現在我們過的春節、端午、重陽和中秋等節日都是根據農曆確定的節日。

朔日對人體的影響

日食必發生在朔日 日食必發生在朔日
《大病大難預測》的公式很簡單,將每個月的朔日(月球剛好在地球和太陽之間,月球和太陽的經度相同,看不到月亮,1987年最後一次朔是在12月21日2時25分)、望日(地球處在太陽和月球之間,太陽和月球剛好相差180度,太陽從西面落山時,滿月正好從東面升起來,1987年的最後一次望日是在12月5日16時01分)、上弦月(月球在太陽東面90度時的月相。上弦月一般在農曆的初七、初八,圓邊向西,比太陽遲約6小時升起來,從中午以後到子夜的這段時間裏,一直在天空中)、下弦月(月球在太陽西面90度時的月相。一般在農曆廿二、廿三。它的圓邊向東,比太陽提前約6小時升起來,從子夜到第二天中午以前的這段時間裏,一直在天空中)計算出來,編制出“月亮太陽強引力日期萬年曆”(象1923年八月初一的朔日到上弦日只隔5天、八月十五的望日到下一個朔日15天中無下弦日可能是筆誤),然後拿一些已發生的傷災、事故、自殺、空難等事例對照,發現“這些不幸大都發生在月、日引力的強期”,在尋找概率時,又強調了左右各一天為強引力期,書中那些個案及“零星蒐集的自然死亡人員”我們可認為是人為挑選,去掉不談,92頁,中國名人出生日期表,共18人,出生在“強引力日期”的共7人,佔總人數的38.9%;世界名人出生日期表,共20人,出生在“強引力日期”的有7人,佔35%。74頁“1990年世界各地主要商用飛機失事一覽表”,飛機失事共38次,“發生在強引力日期”20次,佔出事率的55.5%,當看到這麼驚人的數字,許多科學家也不得不為之震驚,“日、月強引力對人類的影響簡直太大了!”且慢!我們回過頭來看一看,到底這四天那些是強引力日?這“強引力日及強引力期”的出事率為多少是屬於正常概率範圍?
一個月相月約為29.5天,共有朔、上弦、望、下弦各一次,約4天,加上各左右一天,共12天,12/29.5約等於41%,也就求出了它的正常概率,況且飛機失事在歷史上發生數千次,不能只以一年就説明問題,據有關資料統計,對於所有交通工具而言,飛機的出事率最低,約為幾百萬分之一,對於平均生存75年的人來説,生命盡頭為某一天的概率為1/27395。更何況,假如出事概率為100%的都在“強引力日期”內,又有誰能將這41%即每年的149天的光陰全部浪費掉。

朔日相關詩詞

《十月朔日》 王用周
霜肅來天末,秋風過阡岡。
日食必發生在朔日 日食必發生在朔日
碑湮豈礙字,柏去總留芳。泉下淚應盡,塵寰情自傷。
蓼莪雁陣裏,曖曖淅川陽。
解析:
①秋天的肅煞之氣。見歐陽修秋聲賦》。
②先人墳墓所在的山岡,借指祖墳
《詩經》中的篇名,其內容為懷念父母。
④家鄉左淇、淅河交匯處之北的山原。
《七絕·日食》
五月無端五月長,錢潮浪子嘆炎涼。
嫦娥朔日緣何故,推出冰輪滅太陽?
註解:五月無端五月長:今年閏五月(五月沒有端點,五月很漫長),夏季憑空多出了一個月,感嘆這炎熱的夏季。錢潮浪子嘆炎涼:五月結束了,六月初一,面對洶湧澎湃的錢塘潮水,浪子們定會感受到世態的炎涼。嫦娥朔日緣何故,推出冰輪滅太陽?:今天是朔日(六月初一),嫦娥為啥要“推出冰輪滅太陽”呢?是月宮太冷,還是人間太熱?天知道!

朔日與日食關係

朔日與日食關係 朔日與日食關係
所謂“食”就是指一個天體被另一個天體或其黑影全部或部分掩遮的天文景象。日食主要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環食三種。日食發生的原理是地球上的局部地區被月影所遮蓋而造成的。日食必發生在朔日,即農曆的初一(朔)。這是因為只有在那一天,月亮才會出現在太陽與地球之間的連線上,這樣才有可能使月球擋住太陽而形成日食。同樣地,月食一定出現在望日,即農曆十五。人們可能會問,為什麼不是每個月的初一都會有日食,還有,為什麼不是每個月的十五都會有月食呢?這是因為除了上面的條件外,影響日食和月食出現的還有其他一些因素。我們把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稱為黃道,把月球圍繞地球公轉的軌道稱為白道。黃道平面與白道平面不是相同的,它們之間平均有5°09′的夾角,並且隨時發生變化。只有當月球運行到黃道和白道的升交點降交點附近時,才會發生日食。
朔日 朔日
辭海》這樣定義日食:在朔日,月球運行到地球與太陽中間,月球掩蔽太陽的現象。通俗地講,在農曆初一這天,月亮做了第三者,跑到了太陽和地球的中間,擋住了太陽射向地球的光芒。於是便發生了日食。
之所以會發生日全食,是因為存在一種神奇的對稱性。太陽的直徑是月亮的400倍,而它距地球的距離正好也是月亮的400倍。結果,當月亮完全處於地球和太陽之間時,對那些完全處於月亮陰影中的人來説,太陽的表面便被完全遮擋了。太陽變成了黑色,只留下一個金色的光環,天空變成了靛青色。鳥兒此時會失去方向,或者會飛回巢中,蝙蝠和其它夜行動物則可能睡眼惺忪地出來活動。
日食是光在天體中沿直線傳播典型例證。月亮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並不是每次都發生日食,發生日食需要滿足兩個條件。其一,日食總是發生在朔日(農曆初一)。也不是所有朔日必定發生日食,因為月球運行的軌道(白道)和太陽運行的軌道(黃道)並不在一個平面上。白道平面和黃道平面有5°9′的夾角。如果在朔日,太陽和月球都移到白道和黃道的交點附近,太陽離交點處有一定的角度(日食限),就能發生日食,這是要滿足的第二個條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