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礼仪

服饰行为规范
展开2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服饰礼仪是在社交活动中通过着装体现尊重与友好的行为规范,反映个体的文化修养与社会文明程度。其核心在于通过服饰传递身份认同与审美态度,强调内在修养与外在形象的协调统一 [1] [6] [9]
服饰礼仪涵盖场合适配(如公务场合需深色正装)、搭配法则(如三色原则、TPO原则)及细节规范(如衬衫袖口长于西装1-2厘米) [7] [10-11]。女性着装需注重套装、鞋袜搭配(裙装配连裤袜、浅口皮鞋),配饰遵循少而精原则;男性则以西装为主,注重领带长度、纽扣系法等细节 [1] [3] [12]。色彩搭配需协调,职业装以深蓝、灰、黑色系为主,避免夸张或暴露款式 [13]
作为文化符号,服饰礼仪随社会发展演变,既保留传统审美(如旗袍规范、西装三一定律),又融入现代多样化元素,形成兼顾礼仪功能与个性表达的实践框架 [6] [8] [14]
中文名
服饰礼仪
外文名
Dress etiquette
用    途
人与人交往
类    别
行为规范

涵义

播报
编辑
服饰是一种文化,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水平和物质文明发展的程度。服饰有表现功能,在社交活动中,人们可以通过服饰来判断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涵养;通过服饰可展示个体内心对美的追求、体现自我的审美感受;通过服饰可以增进一个人的仪表、气质,所以,服饰是人类的一种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要想塑造一个真正美的自我,首先就要掌握服饰打扮的礼仪规范,让和谐、得体的穿着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美学修养,以获得更高的社交地位。

着装礼仪

播报
编辑
社交场合的着装搭配讲究稳重,适合的颜色包括:黑色灰色淡蓝驼色等;要避免浅黄、粉红、浅格绿或橘红色。少而精,重质量轻数量,讲究做工和面料,要合身。
当出席正式、隆重、严肃的会议或特别意义的典礼时,女士应着女式正装,例如西服套装套裙连衣裙旗袍以及民族服装;女士正装的选择面较广,最佳服装是裙子,正式场合一般穿着西装套裙。穿裙装的女士,应穿连裤袜长筒袜 [1]
女性在穿裙装时,需要配上连裤袜或者长筒袜等丝袜 [2]鞋的颜色必须和服装和袜子的颜色相配:鞋子的颜色必须深于衣服颜色,如果比服装颜色浅,那么必须和其他装饰品颜色相配。此外,袜子的颜色不能深于鞋的颜色。 [3]
女鞋搭配一定要和整体服装相协调。一般应按照下装搭配合搭配各类款式的浅口鞋船鞋形式的高跟鞋 [3]另外,尖头细跟中跟鞋(俗称工作鞋)也是职业女性OL)装扮最百搭也最不会出错的选择。 [4]
化妆可以让女性更具魅力,应根据场合、身份和专业度变更。女性着装时,必须维护好个人的形象,所以必须要化妆,形象清新淡雅和程度合适的口红眼线眼影。眼镜让人感觉文气,但它抹杀了女性特有的亲和力,比较古板刻薄,应尽量戴隐形眼镜 [5]
为了展现女性气质,身份和经验等,要戴首饰。耳环项链是很重要的首饰,要合乎身份,款式最好是小的耳环或者耳钉,小巧且不引人注目。手部可佩戴的手饰手表婚戒 [2-3]手提包要精巧细致,不要塞得满满的。在职业女性中,染指甲很普遍,美甲的颜色宜选一些和口红相配的颜色、淡色或者透明色指甲油 [5]

打扮原则

播报
编辑
服饰打扮虽说由于每人的喜好不同,打扮方式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因此也成就了五彩斑斓的服饰世界,但我们根据人们的审美观审美心理还是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可循。

整洁原则

整洁原则是指整齐干净的原则,这是服饰打扮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一个穿着整洁的人总能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觉,并且也表示出对交往对方的尊重和对社交活动的重视。整洁原则并不意味着时髦和高档,只要保持服饰的干净合体、全身整齐有致即可。

个性原则

个性原则是指社交场合树立个人形象的要求。不同的人由于年龄、性格、职业、文化素养等各方面的不同,自然就会形成各自不同的气质,我们在选择服装进行服饰打扮时,不仅要符合个人的气质,还要突现出自己美好气质的一面,为此,必须深入了解自我,正确认识自我,选择自己合适的服饰,这样,可以让服饰 尽显自己的风采。要使打扮富有个性,还要注意:首先不要盲目追赶时髦,因为最时髦的东西往往是最没有生命力的。其次要穿出自己的个性,不要盲目模仿别人。如看人家穿水桶裤好看,就马上跟风。而不考虑自己的综合因素。

和谐原则

所谓和谐原则则指协调得体原则。即选择服装时不仅要与自身体型相协调,还要与着装着的年龄、肤色相配。服饰本是一种艺术,能掩盖体形的某些不足。我们要借助于服饰,能创造出一种美妙身材的错觉。不论是高矮胖瘦,年轻的还是年长的,只要根据自己的特点,用心地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服饰,总能创造出服饰的神韵。

T.P.O原则

TPO分别是英语Time、Place、Occasion三个词的缩写字头,即着装的时间地点场合的原则。一件被认为美的漂亮的服饰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场合、时间、地点。因此,我们在着装时应该要考虑到这三方面的因素。
着装的时间原则,包含每天的早、中、晚时间的变化;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和时代的变化。 着装的地点原则是指环境原则。即不同的环境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服饰打扮。 着装的场合原则是指场合气氛的原则。即着装应当与当时当地的气氛融洽协调。
服饰的T.P.O.原则的三要素是相互贯通、相辅相成的。人们在社交活动与工作中,总是会处于一个特定的时间、场合和地点中,因此在你着装时,应考虑一下,穿什么?怎么穿?这是你踏入社会并取得成功的一个开端。

配色原则

服饰的美是款式美、质料美和色彩美三者统一的体现,形、质、色三者相互衬托、相互依存,构成了服饰美统一的整体。而在生活中,色彩美是最先引人注目的,因为色彩对人的视觉刺激最敏感、最快速,会给他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服饰色彩的相配应遵循一般的美学常识。服装与服装、服装与饰物、饰物与饰物之间的色彩应色调和谐,层次分明。饰物只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不应喧宾夺主。服饰色彩在统一的基础上应寻求变化,肤与服、服与饰、饰与饰之间在变化的基础上应寻求平衡。一般认为,衣服里料的颜色与表料的颜色,衣服中某一色与饰物的颜色均可进行呼应式搭配。
服装色彩搭配有三种方法可供参考:
1.同色搭配:即由色彩相近或相同,明度有层次变化的色彩相互搭配造成一种统一和谐的效果。如墨绿配浅绿、咖啡配米色等。在同色搭配时,宜掌握上淡下深、上明下暗。这样整体上就有一种稳重踏实之感。
2.相似色搭配:色彩学色环上大约九十度以内的邻近色称之为相似色。如蓝与绿、红与橙。相似色搭配时,两个色的明度、纯度要错开,如深一点的蓝色和浅一点的绿色配在一起比较合适。
3.主色搭配:指选一种起主导作用的基调和主色,相配于各种颜色,造成一种互相陪衬、相映成趣之效。采用这种配色方法,应首先确定整体服饰的基调,其次选择与基调一致的主色,最后再选出多种辅色。主色调搭配如选色不当,容易造成混乱不堪,有损整体形象,因此使用的时候要慎重。

色彩搭配

播报
编辑
在选择服饰色彩的时候,不仅要考虑色彩之间的相配,还要考虑与着装者的年龄、体形、肤色、性格职业等相配。

服色与年龄

不论年轻人还是年长者都有权利打扮自己。但是在打扮时要注意,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着装要求。年轻人的穿着可鲜艳、活泼和随意些,这样可以充分体现年轻人朝气蓬勃的青春美;而中老年人的着装则要注意庄重、雅致、含蓄,体现其成熟和端庄,充分表现出成熟之美。但无论何种年龄段,只要着装与年龄相协调,都可以显示出独特的韵味。

服色与体形

天下人等,高矮胖瘦各得其所,不同的体形着装意识有所区别。
对于高大的人而言,在服装选择与搭配上,要注意:服色宜选择深色、单色为好,太亮太淡太花的色彩都有一种扩张感,使着装者显得更高更大。
对于较矮的人而言,服色宜稍淡、明快柔和些为好,上下色彩一致可以造成修长之感。
对于较胖的人而言,在服色的选择上,应以冷色调为好,过于强烈的色调就更显的胖。
对于偏瘦的人而言,服色选择应以明亮柔和为好,太深太暗的色彩反而显得瘦弱。

服色与肤色

肤色影响者服饰配套的效果,也影响者服装及饰物的色彩。但反过来说服饰的色彩同样作用于人的肤色而使肤色发生变化。一般认为:
肤色发黄或略黑,粗糙的人,在选择服色时应慎重。服色的调子过深,会加深肤色偏黑的感觉,使肤色毫无生气;反之,也不宜用调子过浅的服色,色泽过浅,会反衬出肤色的黝黑,同样会令人显得暗淡无光。这种肤色的人最适宜选用的是与肤色对比不强的粉色系蓝绿色。最忌色泽明亮的黄、橙、蓝、紫或色调极暗的褐色、黑紫、黑色等。
肤色略带灰黄,则不宜选用米黄色土黄色、灰色的服色,否则会显得精神不振和无精打采。
肤色发红,则应配用稍冷或浅色的服色,但不宜使用浅绿色和蓝绿色,因为这种强烈的色彩对比会使肤色显得发紫。

服色与性格

不同的性格需要由不同的色彩来表现,只有选择与性格相符的服色才会给人带来舒适与愉快。性格内向的人,一般喜欢选择较为沉着的颜色,如青、灰、蓝、黑等;性格外向的人,一般以选用暖色色彩纯度高的服色为佳,如红、橙、黄、玫瑰红等。

服色与职业

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着装要求。如法官的服色一般为黑色,以显示出庄重、威严;银行职员的服色一般选用深色,这会给客户以牢靠、信任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