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播报编辑
服虔少以清苦建志,入太学学习,善著文论。东汉中平年间叠捆院(184—189),曾任九江太守。治古文经学,胶旋翻据说曾与郑玄讨论过注解《左传》的问题,观点与郑玄颇合(参见《世说新语·文学》),撰有《春秋左氏传解谊》。因不满今文经学家何休之说,作《春秋左氏膏肓释府》,又作《春秋汉议驳》,以《左传》驳何休《春秋汉议》六十事。此外,尚有《春秋成长说》、《春秋塞难》,以及赋、碑、诔、书记、连珠、《九愤》等著作。
东晋元帝时,《左传》服虔注与杜预注并立为博士。南北朝时,南方盛行杜注,北方则用服注。唐孔颖达撰《五经正义》,用《左传》杜注,服注遂亡。清代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左传解谊》、《左氏膏盲释府》及《春秋成长说》,李贻德辑有《左传贾(适)服(虔)注辑述》。 [1]
依据清代大儒汤斌《洛学编》,在前编中付体甩列了六个洛学人物:宋穆修、唐韩愈探旋、东汉杜子春、钟兴、郑众、服虔。之所以选中服虔,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他生活的年代是汉献帝时,服虔年辈与郑玄略等,郑玄是当时著名的学者、经学家,是大家马融的学生,因传古文经学而为大儒,曾著有《天文七政论》百万言,世称“郑学”。 [2]
清大儒惠栋后汉书补注谓:“服氏解谊:僖十五年遇归妹之暌。文十二年在归之临。皆以互体说易,与郑氏恉意合”。清儒标榜:“六经师服郑,百行法程朱”者,信不谬也。此书今已不全,清儒王谟有辑本四卷,汉魏遗书钞经翼第三册收。清马国翰亦有辑本,玉函山房辑佚书经编春秋类收。又著有春秋汉议驳二卷,以左传驳何休之驳汉事者,六十余条,书已散佚。春秋左传膏肓释痾,马国翰有辑本一卷,玉函山房辑佚书经编春秋类收。春秋成长说,马国翰辑本一卷,楚南书局刊玉函山房辑佚书经编春秋类收。通俗文一卷,清儒任大椿辑本,翠琅玕馆丛书第二集小学钩沈收。马国翰有辑本一卷,玉函山房辑佚书经编小学类收。顾櫰三亦有辑本,并撰补音、小方壶斋丛书二集收。
主要著作
播报编辑
《通俗文》,《隋书·经籍志》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