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服務心理

鎖定
服務心理是指服務者在工作過程中的心理活動。他是否能正確認識自己的工作性質、是否尊重並熱愛這份工作、是否願意為消費者提供服務、是否能精力充沛並滿腔熱情地工作、工作是否積極主動、當他情緒低落時是否有可能將自己不愉快的心情帶給消費者,所有這些都能體現服務者自身的素質。
中文名
服務心理
心理原則
顧客一視同仁
行為原則
速度,微笑,誠意
實    質
服務者在工作過程中的心理活動

服務心理服務心理的原則

(1)對於顧客一視同仁,不能因顧客的年齡、職業、外表、購買預算的不同,而遭受有差別的服務待遇。 [1] 
(2)在非討價還價的情況下(價格屬於企業的統一決策),銷售人員應儘量滿足顧客要求,例如特殊的包裝、小贈品等。
(3)服務的完整流程,應保持一致性,不能囚顧客沒有購買任何商品而有不悦或中斷服務的現象。
除了上述心理的掌握外,在行為上也要有以下原則:
(1)速度。顧客都是不耐煩等待的,因此及時與迅速的服務,可以使顧客對商店留下一個好印象,即使因某些因素(例如結賬時)而需要顧客等候時,也應向顧客説明;並保持親切的招呼,使顧客沒有被冷落的感覺。
(2)微笑。微笑是世界共通的語言,常保持笑容除了臣使銷售人員自身心情愉快外,更可以把氣氛感染給顧客,霧自然就可以與顧客產生良好的互動關係。
(3)。誠意是人際關係的基礎,當顧客感受到銷臣售人員發自內心的誠意時,對銷售人員的信賴度自然會增加。
(4)敏捷。敏捷代表對服務工作內容的信心與熟練,顧客有感於銷售人員敏捷的服務動作,對於銷售人員的專業形象將更加肯定。
(5)研究。在資訊、知識爆炸的時代,消費者時時在進步,因此銷售人員更應該追求自我的成長,利用不同的場合與不同的學習方式,增進對消費心理的瞭解、商品專業知識的累積以及待客技巧。

服務心理出發點

服務心理的出發點,是為了促進營業員心理與顧客心理的溝通,實現交易,達到雙方都滿意的目的。也就是在愉快服務心理的驅動下.通過營業員的努力,使賣者與買者之間心向一致,即“心理認同原則”。只有從這一點出發,營業員才會注意瞭解顧客的心理,理解顧客的心理,樂於為顧客服務,愉快地為顧客服務。正如中國的一句古話:“士為知己者死”,從內心深處願為顧客服務。不然的話,就會因顧客問東問西,而感到煩燥不安,感到處處受制於人,哪裏還會有自我存在的體驗?哪裏還會有服務愉快的心理呢?“服務”這個詞是一個平凡而又崇高的詞,營業員所從事的服務,同樣也是平凡而又崇高的。 [2] 

服務心理科學性

服務心理的科學性,是指營業員有了良好的服務心理,還必須掌握科學的服務方法,才能達到優良服務的效果。營業員與顧客的接觸從整體時間觀念上來比較,總是很短暫的,甚至是一瞬間。要在很短的時間內使雙方達到心理上的溝通,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此,營業員既要了解顧客的心理狀態,還要注意掌握不同類型顧客購買的行為規律。在通常情況下,不同類型顧客的購買行為規律大體如下: [2] 
(1)男顧客。購買商品一般比較隨便,相信營業員的介紹和挑選。外地男顧客有時會對營業員説:“我是代人家買的,又不會挑,請幫忙選一選吧!”
(2)青年女顧客。一般着重商品的顏色和式樣,要求好看、別緻,對質量就不太考究。
(3)中年婦女顧客。一般購買商品要求質量好、價錢相宜,挑得仔細。
(4)夫妻同行的顧客,或一男一女顧客。一般以女方為主,女的看中的商品,往往成交率高。但營業員也千萬不要忽視男的心理狀態。
(5)一家老小顧客。通常要着重兒女方面,一般只要兒女選中,母親點頭,父親大多會贊成。
參考資料
  • 1.    .馬燕編著.第八章 充分了解消費者 怎樣開一家賺錢的服飾店.中國商業出版社,2003年01月第1版.
  • 2.    .3.0 3.1 劉亮如.第六章 營業員心理 營銷心理學(修訂版).中國物資出版社,1999年0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