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有鬲氏

鎖定
夏朝皇帝仲康,在位3年(前1645年),封三弟鬲能(叔成、柯太),有鬲氏於河洛之間(河南偃師一帶)。考古已經證實。
夏朝的一個賢臣靡逃到有鬲氏 ( 今山東德州附近 ) 部落。為了繼續打擊夏人的勢力,寒浞又讓澆用兵,滅了夏的同盟部落斟尋氏 ( 雷學淇考訂在河南伊洛間 ) 和斟灌氏,封澆於過,封豷於戈。靡自有鬲氏帥兵,收二國之餘民,滅寒浞而立太康的後代少康。少康於是恢復夏朝
中文名
有鬲氏
類    別
姓氏
地    區
河南
授封時間
公元前1645年

有鬲氏姓氏“鬲”

伴隨中華文化已經存在五千多年的歷史了,由於鬲姓家族和有鬲氏是一脈相承,有鬲氏又是夏族的重要一個分支,傳説有鬲氏是皋陶的後代,皋陶是大業與華夏集團少典氏族女子女華的兒子,大業又是少昊的後代,少昊是黃帝的兒子。如此看來,鬲姓是黃帝的嫡親後代。

有鬲氏歷史淵源

有鬲氏曾是夏商和西周初期很強大的部落,但是自從周公滅鬲國後,有鬲氏的下落就鮮為人知了。
在古代,對戰敗國往往有三種處置方式,一是將其國貴族和民眾流放到偏遠荒蠻之地,二是讓戰敗國淪為子國,向其臣服納貢,三是滅國分割其土地財產,將其貴族集中到京師附近直接監控或貶為奴隸,其國民皆為奴隸。第三種處置方式最為殘酷,也是由於該國對戰勝國危害最大,有鬲氏等諸國當年的叛亂直接威脅周王朝的統治地位,破壞力很大,周的統治者非常痛恨,所以可能對有鬲氏採取了第三種方式。《逸周書·作雛解》中記載了有鬲氏在周公平叛戰爭中被俘的情況:“元年夏六月,葬武王於畢。二年,又作師旅,臨衞政殷,殷大震潰,降闢三叔,王子祿父北奔,管叔經而卒,乃囚蔡叔於郭凌。凡所徵熊盈族十有七國,俘維九邑,俘殷獻民,遷於九畢。”這裏的“俘殷獻民”,可能包括被俘虜的有鬲氏。鬲、民鬲,漢代古文字家稱之為“民獻”,今文字家稱之為“民儀”。儀、鬲古韻同入歌部,故兩字相通。古文字家因讀了別字,所以,把鬲字當作獻字。學者曉桐提出,《逸周書》中的“俘殷獻民”的獻字,大概也和古文學家把“鬲”當作“獻”一樣,讀了別字。此“獻”字當是“鬲”,即有鬲氏。“九畢”是指鎬京周圍的地方,包括今陝西臨潼、長安一帶,也是西周天子陵寢區,多為安置戰敗國貴族,周王朝派官監督管理,使其為王室服役。周王朝為了防止有鬲氏再次聚眾叛亂,就將有鬲氏的王室由山東遷往周的京師鎬京附近。據《臨潼縣誌》記載,在夏商時期,臨潼一帶很落後,人口也就幾千人,到西周後,人口突然劇增到2萬多人,想其原因,應該是周公將戰敗國有鬲氏等部落貴族遷到此地的原因吧。
由於有鬲氏全部被貶為種族奴隸,除了王室被集中到臨潼外,其他子民們就被髮配各地為奴了。數量在當時應該是很大的,以至於“人鬲”成了奴隸的重要組成,有的考古學者認為“鬲”是從事做飯的奴僕,有的認為就是普通奴隸,或者是奴隸的一個等級。西周初期的“矢令簋”、“大盂鼎”兩器的銘文,把有鬲氏作為奴隸的代稱。《矢令簋》 “姜賞令貝十朋、臣十家、鬲百人”。《大盂鼎》“錫汝邦伯司四伯,人鬲自馭至於庶人六百又五十九夫。錫夷司王臣十又三伯,人甭千又五十夫”。這裏的“鬲百人”之鬲以及“人鬲”,就是有鬲氏的子民。郭沫若在《奴隸制時代》,講到“鬲和人鬲就是古書上的民儀與黎民,儀、黎、鬲(歷)是同音字,鬲是後來的鼎鍋,推想用鬲字來稱呼這種自馭至於庶人的原因,大概就是取其黑色,在日下勞作的人被曬黑了,也就如鼎鍋被火煙燻黑了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