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鎖定
2021年,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有關規定,經組織科學評估,國家林草局日前擬定了《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簡稱“三有”名錄),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1] 
中文名
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擬定時間
2021年
徵求意見稿
徵求意見稿中共包括陸生野生動物39目177科1789種,具體調整內容:
一是將原名錄中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範圍的187種加昆蟲的8屬(獸類12種,鳥類129種,爬行28種,兩棲10種,昆蟲8種8屬)野生動物予以刪除;
二是將原名錄中轉按水生野生動物管理的191種(爬行43種,兩棲148種)野生動物予以刪除;
三是新增680種(獸類30種,鳥類445 種,爬行49種,兩棲132種,昆蟲24種)陸生野生動物,擴大了保護範圍。
相比2000版“三有”名錄,徵求意見稿偶蹄目中已將野豬刪除,高原鼢鼠、旱獺等野生動物也不在名錄之列。對此,專家表示,“三有”名錄調整堅持的基本原則:一是堅持生態優先,二是維護科研需要,三是有利於社會發展,對於不存在生存威脅、反而可能損害自然生態系統的物種不再列入“三有”名錄。但無論是否在“三有”名錄內,野生動物都不可以隨意捕獵或食用。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