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有机小分子

分子量100-1000的生物大分子基本单位
有机小分子是分子量介于100至1000之间的化合物,作为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组成单元,通过共价键或非共价键参与复杂分子结构的构建。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Feringa研发的分子马达属于典型有机小分子,其通过位阻烯烃顺反异构实现可控转动 [1]
机械互锁分子(如索烃、轮烷)由多个有机小分子通过非共价键作用形成稳定结构,这类分子机器的运动特性验证了有机小分子作为功能单元的核心作用。在生物系统中,钠钾泵、ATP合成酶等大分子机器的机械运动均依赖于氨基酸、核苷酸等有机小分子的协同组装 [1]
分子量范围
100-1000
化学组成
碳链骨架为主
功能角色
结构组装基础
学科领域
超分子化学
典型结构
烯烃异构体
应用方向
分子机器设计

分子结构特征

播报
编辑
有机小分子以碳链为核心骨架,通过官能团修饰形成多样化结构。其分子量上限设定为1000,确保其具备在溶液中自由扩散的特性。典型代表包含:
  • 烯烃类化合物(如Feringa分子马达核心结构)
  • 环状冠醚(机械互锁分子组装基元)
  • 核苷酸单体(ATP合成酶组成单元)

分子机器应用

播报
编辑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成果中,机械互锁分子体系验证了有机小分子的功能性组合潜力:
  • 索烃结构:两个环状分子互锁构成,各组分分子量均低于800
  • 轮烷组件:线型分子穿环结构,核心部件分子量控制在500-900区间
  • 分子马达:基于手性烯烃的顺反异构转换 [1]

生物系统作用

播报
编辑
在生物大分子机器中,有机小分子通过层级组装形成功能体系:
  • 钠钾泵由12种氨基酸残基构成,单氨基酸分子量平均138
  • ATP合成酶转子部分包含γ亚基,其由8个核苷酸片段组成
  • 血红蛋白携氧功能依赖铁卟啉小分子结构域

合成方法进展

播报
编辑
超分子化学的发展推动有机小分子定向组装:
  • 模板导向法:利用金属配位引导轮烷合成
  • 动态共价化学:可逆亚胺键调控索烃自组装
  • 光控异构化:紫外光照引发烯烃构型转换(应用于分子马达构建) [1]
截至2016年相关诺奖成果公布时,已有超过200种机械互锁分子体系基于有机小分子构建成功,其中76%的组件符合分子量100-1000的标准定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