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有(拼音:yǒu)為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11]  。此字始見於西周金文,古字形由“又(表示手)”和“肉”組成,表示持有。“有”表示持有、領有。“有”又用在處所詞後,表示存在,再引申指出現或發生。“有”還表示某、某些的意思。“有”用在某些動詞之前,表示客氣。 [4] 
中文名
拼    音
yǒu,yòu
部    首
月、一
五    筆
DEF [1] 
倉    頡
KB [1] 
鄭    碼
GDQ [1] 
筆    順
橫、撇、豎、橫折鈎、橫、橫
字    級
一級(編號:0390) [11] 
平水韻
上聲第二十五·有 [2] 
異體字
𢇔、𪠥
注音字母
ㄧㄡˇ,ㄧㄡˋ
統一碼
6709 [1] 
四角碼
4022₇
國標碼
D3D0
筆畫數
4+2,2+4(部首+部首外)
造字法
會意字、形聲字
字形結構
半包圍-左上包圍結構

字源演變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3]
現代使用的“有”字,最早見於西周金文,作圖2。右上部是一隻手(“又”),左下部是一塊肉,像肉的橫斷面的形狀。表示手裏“有”肉,“有”吃的了。戰國文字、篆文、隸書楷書繼承金文寫法不變。 [19] 
甲骨卜辭中,“有無”的“有”還不是金文所體現的形體,它有兩種寫法,一種是假借“”字(圖1)。“又”,是“右”的本字。在早期卜辭中,“又”僅作為佑;在晚期卜辭中,則兼有“又”“佑”“有”等意義。關於“有”和“又”的假借現象,段玉裁已經注意到,並在《説文解字注》中指出“古多假有為又字。”“有”作“又”,在西周末期的“散氏盤”中也有出現,如“吾有”的“有”字即寫作又,與卜辭同。魏三體石經則直接將“又”作為“有”的古文形體。材料證明,借“又”表示“有”是古文字中的常見現象,但規模不大,到楚簡中假借範圍擴大,以郭店楚簡《老子》為例,通篇的“有”全部假借為“又”。 [20] 
另一種寫法是圖A-E一類字形,古文字學界對這個字的辨認和解讀,存在多種不同觀點。關於為何可以將甲骨卜辭中的這類字釋讀為“有”字,學術界尚無定論。 [20]  劉志基先生認為這個字是一個牛頭的形象,以牛頭的形象表示有無之“有”的意義,表現出在造字者心目中,牛是一種可作為財富象徵的動物。 [21] 
圖A-E一類字形在甲骨卜辭的用法很多,表示“有”只是其中一種。而且這類字形與生、屮、牛、之的形體十分接近。無論從形體上還是從意義上,甲骨文字(圖A-E)所承擔的內容過於繁雜,因而有必要為“有”重新建立一個新的形體,來分化甲骨文字的一部分職能。又因甲骨文中常借“又”表示“有”,字形上表示手的形狀,字音上可以作為聲符,為了增強辨義性,故添加意符“肉”,表示以手持肉的擁有義,於是出現了金文中的“圖2”等形體,是形聲兼會意字。 [20] 
有字的本義是獲得、持有、領有、擁有。獲得、持有也即由無到有,自然引申為發生、產生。如《荀子·宥坐》:“孔子南適楚,啓於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藜羹不椹,弟子皆有飢色。”有飢色,指呈現出飢餓的臉色。有與無相對,表示存在的意思。如《詩經·小雅·信南山》:“中田有廬,疆場有瓜。” [22] 

詳細釋義

詳細釋義
拼音
語法屬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yǒu
動詞
表示領有或具有(與“”“”相對)
have;possess
《詩經·大雅·瞻卬》:“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奪之。”
《文子·守真》:“故能有天下者,必無以天下為也。”
孫犁《尺澤集·讀蕭紅作品記》:“她對國家民族,是有強烈的責任感的。”
有緣;有功;國有;有識之士;心中有數
表示存在(與“無”“沒”相對)
have
《詩經·小雅·大東》:“東有啓明,西有長庚。”
唐·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元·無名氏《殺狗勸夫》楔子:“[柳見旦科雲]嫂嫂,哥哥有麼?俺兄弟兩個將一瓶兒酒來,與哥哥上壽哩。”
有名無實;有機可乘;無獨有偶
表示達到一定的數量或某種程度
李森祥《台階》:“那石板多年前由父親從山上背下來,每塊大約有三百來斤重。”
毛澤東《七律·到韶山·序》:“離別這地方已有三十二週年了。”
有年
表示發生或出現(與“無”“沒”相對)
happen
《太平經》丁部之十六:“所以然者,此財物乃天地中和所有,以共養人也。”
宋·王安石《再上龔舍人書》:“夫水旱者,天時之常有也。”
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第十五回:“媳婦因為有病沒躲走,見那兩個傢伙進來,嚇得面無血色。”

表示所領有的某種事物(常為抽象的)多或大
張中行《葉聖陶先生二三事》:“凡是同葉聖陶先生有些交往的,無不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動。”
有經驗;有學問
用在“人、時候、地方”前面,表示一部分,相當於“有的”
some
明·宋應星《天工開物·乃粒·水利》:“有三日即幹者,有半月後幹者。天澤不降,則人力挽水以濟。”

表示不定指,相當於“某”
someone
《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唐·杜甫《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毛澤東《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有人泣,為營步步嗟何及!”
有人;有天;有朝一日
用在某些動詞前組成套語,表示客氣
有請;有勞
尊者對卑者進見時的用語。意謂“等着”
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三折:“賢士,你則這裏有者,待我將的來。”
為。作為
《國語·晉語一》:“克國得妃,其有吉孰大焉!”
為。治理
漢·蔡邕《文烈侯楊公碑》:“﹝公﹞兼通五典,周覽篇籍,以為尚書帝王之壯士,有國之大本也。”
宋·沈作哲《寓簡》卷一:“其後嗣王,生則逸,亦罔或克壽,此萬世有國之明訓,天人之至理也。”
用,使用
宋·王安石《上執政書》:“言古之君子,於士之宜左者左之,宜右者右之,各因其才而有之。”
通“友”。相親愛
《尚書·秦誓》:“番番良士,旅力既愆,我尚有之。”
《荀子·正論》:“不應不動,則上下無以相有也。”
形容詞
富有;富足
《詩經·小雅·魚麗》:“君子有酒,旨且有。” 朱熹集傳:“有,猶多也。”
《列子·説符》:“羨施氏之有。” 張湛注:“有,猶富也。”
名詞
古代哲學用語。指最普遍的存在。與“無”相對
南朝宋·謝靈運《辨宗論》:“蓋有不能祛有,祛有者必無,未有先盡有累,然後得無也。”
宋·張載《正蒙·幹稱下》:“凡可狀,皆有也。”
助詞
放在單音形容詞前面,無實義
《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有蕡其實。”
《孟子·滕文公上》:“其顙有泚,睨而不視。”
副詞
用同“或”。或許
perhaps
《史記·孟嘗君列傳》:“今秦,虎狼之國也,而君欲往,如有不得還,君得無為土禺人所笑乎?”
前綴
附着在某些朝代名或名族名前
《荀子·議兵》:“舜伐有苗…湯代有夏。”
有夏;有周;有殷
名詞
用同“或(域)”。州域
《詩經·商頌·玄鳥》:“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後,奄有九有。” 毛傳:“域,有也。九有,九州島也。”
《國語·魯語上》:“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為社。”
yòu
副詞
通“又”,表示整數之外再加小數或零數
《論語·學而》:“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漢·賈誼《過秦論》:“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

通“又”。表示重複連續
《易·蠱卦》:“終則有始,天行也。”
《詩經·邶風·終風》:“終風且曀,不日有曀。” 鄭玄箋:“有,又也。”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天道無二》:“故開一塞一,起一廢一,至畢時而止,終有復始於一。”
動詞
通“囿”;拘謹;侷限
《穆天子傳》卷五:“咎氏宴飲毋有禮。” 劉師培補釋:“有禮,當作‘囿禮’,無囿禮者,不域於禮也,猶今語晏會所謂不拘禮矣。”
通“右”。佑助;幫助
《墨子·非命下》:“天有顯德,其行甚章。” 孫詒讓間詁引莊述祖曰:“有當為右,助也。”
《荀子·天論》:“願於物之所以生,孰與有物之所以成!”梁啓雄釋引陶鴻慶曰:“有,借為‘右’,助也。”
(參考資料:《現代漢語詞典》 [12]  《漢語大字典》 [4]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七】【有部】雲九切(yǒu)
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從月又聲。凡有之屬皆從有。 [13] 
【註釋】《春秋傳》:指《春秋·隱公三年》。

説文解字注

“不宜有也”注:謂本是不當有而有之偁,引伸遂為凡有之偁。凡《春秋》書有者,皆有字之本義也。
“《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從月”注:日下之“月”,衍字也。此引經釋不宜有之恉,亦即釋從月之意也。日不當見食也,而有食之者,孰食之?月食之也。月食之,故字從月。《公羊傳》注曰:“不言月食之者,其形不可得而覩也。故疑言曰:有食之。”引孔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
“又聲”注:雲九切,古音在一部。古多叚有為又字。 [14] 

廣韻

雲久切,上有匣 ‖ 又聲之部(yǒu)
有,有無。又果也,取也,質也,又也。又姓,孔子弟子有若。又漢複姓。有男氏,禹後分封,以國為姓,出《史記》。雲久切。九。 [15] 

康熙字典

【辰集上】【月部】 有;部外筆畫:2
古文:𠂇
(yǒu)《唐韻》雲久切。《集韻》《韻會》《正韻》雲九切,並音友。《説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從月又聲。《九經字樣》:有,從月。從冃,譌。
又《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又《繫辭》:富有之謂大業。
又《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
又《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
又《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
又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
(yòu)又《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
又《韻補》葉羽軌切。《前漢·敍傳》:文豔用寡,子虛烏有。寄言淫麗,託風終始。
又葉演女切。徐幹《齊都賦》:主人盛饗,期盡所有。三酒既醇,五齊惟醹。 [16]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宋體) 字形對比(宋體) [1]

書寫提示

【規範提示】“月”的首筆撇改豎。
【寫法】“”從上、左包圍“月”;底部“”高。“”,長橫居上居中;撇筆從豎中線上端起筆,撇向左下格。“月”,首筆豎從長撇中點起筆,在豎中線左側;框內第一短橫寫在橫中線下側。 [17] 

書法欣賞

(參考資料: [5-9]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上聲
四十四有

開口呼
次濁
雲久切
ɣju
集韻
上聲
四十四有
雲/匣
開口呼
全濁
雲九切
ɣiəu
去聲
四十九宥
雲/匣
開口呼
全濁
尤救切
ɣiəu
禮部韻略

上聲





雲九切

增韻

上聲





雲九切


去聲





爰救切

中原音韻

上聲
尤侯

齊齒呼

全清

iəu
中州音韻

上聲
尤侯





移九切

洪武正韻

上聲
十九有


次濁
雲九切
oiou

去聲
十九宥


次濁
爰救切
oiou
分韻撮要

陽上
第五修叟秀






(參考資料:漢典 [10]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ɡ
i̯ŭɡ
先秦
王力系統
ɣ
ǐwə
先秦
董同龢系統
ɣ
juə̆ɡ
先秦
周法高系統
ɣ
jwəɣ
先秦
李方桂系統
gw
jəgx
西漢



東漢





jou


jou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尤侯幽

jou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尤侯幽

jou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尤侯幽

jou
隋唐
高本漢系統

j
i̯ə̯u
隋唐
王力系統

ɣ
ǐəu
隋唐
董同龢系統

ɣ
ju
隋唐
周法高系統

j
iəu
隋唐
李方桂系統

j
ə̆u
隋唐
陳新雄系統
j
ǐou
(參考資料:漢典 [10]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iou
214
上聲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iou
55
上聲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iou
53
上聲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iou
42
上聲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iəu
53
上聲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24
上聲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iɤɯ
42
上聲
未註明異讀原因
iɤɯ
34
陽平
晉語
太原
iəu
53
上聲

吳語
蘇州
jiʏ
31
陽去

吳語
温州
jiau
34
陽上

湘語
長沙
iəu
41
上聲

湘語
雙峯
31
上聲

贛語
南昌
iu
213
上聲

客家話
梅縣
iu
44
陰平

粵語
廣州
jɐu
23
陽上

粵語
陽江
jɐu
21
上聲

閩語(閩南片)
廈門
iu
51
上聲
文讀
u
33
陽去
白讀
閩語(閩南片)
潮州
iu
53
陰上
文讀
u
35
陽上
白讀
閩語(閩東片)
福州
ieu
31
上聲
文讀
ou
242
陽去
白讀
閩語(閩北片)
建甌
iu
21
上聲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8]  、漢典 [10] 
參考資料
  • 1.      .漢典[引用日期2019-01-14]
  • 2.    二十五有  .搜韻[引用日期2019-01-14]
  • 3.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620
  • 4.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 第2版[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2189-2190
  • 5.    “有”的草書書法  .漢典[引用日期2019-01-26]
  • 6.    “有”的行書書法  .漢典[引用日期2019-01-26]
  • 7.    “有”的楷書書法  .漢典[引用日期2019-01-26]
  • 8.    “有”的隸書書法  .漢典[引用日期2019-01-26]
  • 9.    “有”的篆書書法  .漢典[引用日期2019-01-26]
  • 10.    “有”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19-01-26]
  • 1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3-07-21]
  • 1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09:1583;1588
  • 13.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930
  • 14.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2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1066
  • 15.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321
  • 16.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452
  • 17.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424
  • 18.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221
  • 19.    何金松著.漢字文化解讀[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07:423-424
  • 20.    邵琛欣.“有”字形義小考[J].長安學術,2018,(第1期):122-127
  • 21.    劉志基著.漢字與古代人生風俗[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10:159-160
  • 22.    殷傑編著.漢字春秋:生活風貌[M].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03:232-23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