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月光下,我記得

鎖定
《月光下,我記得》是由中國台灣中央電影公司於2005年推出的一部現代劇情片。由林正盛執導兼編劇,施易男林家宇楊貴媚、林嘉俐聯合主演。
該片主要講述了一名內斂壓抑的婦人,與女兒的男友產生曖昧情愫的情感經歷的故事。 [1] 
中文名
月光下,我記得
外文名
Yue niang fu guang
其他譯名
月光下我記得
類    型
劇情
製片地區
中國台灣
發行公司
台灣中央電影公司
導    演
林正盛
編    劇
林正盛
主    演
施易男
楊貴媚
林家宇
林嘉俐
片    長
105 分鐘
上映時間
2005年6月18日
對白語言
漢語普通話
色    彩
彩色

月光下,我記得劇情簡介

寶猜帶着花樣年華的女兒西蓮,回到位於台東都蘭山上兩層樓高的宅院,在陽光過盛的故鄉,躲避着人羣以及往昔男主人所凝聚而成的巨大陰影。
與世隔絕的寶猜,經歷了離婚的變故,認定自己的破碎的心將永久的存封於這片山林間;在國小教書的西蓮,卻無法抑止嚮往藍天外的愛情以及自由。西蓮與表哥的愛情,在上一代的糾葛中被硬生生阻斷,暗自傷心的西蓮,在同事朱成的風趣體貼的言談中,逐漸淡忘了初戀的哀傷,與朱成陷入熱戀。
此時朱成突然接獲學校命令被調派到綠島,熱戀中的情侶只有靠情書穿梭連結相互的思念。一封封的書信、一篇篇的文字,穩固了西蓮對愛情的信念,堅定了要跨出這個幽閉世界的決心。
但是隨後的情書卻一再被寶猜攔截。在寶猜私密的閲讀中,情書彷彿是寫給自己一般,中年女人沉埋許久的情慾因此復甦流動。愛情,似乎在咫呎天涯。寶猜的秘密,卻逐漸成為與西蓮的隔閡與猜忌,兩代的複雜糾結與衝突,顯得如此之輕,又如此之重。 [2] 

月光下,我記得演職員表

月光下,我記得演員表

    • 張鳳鳳 飾 福嫂
    • 林哲生 飾 老師
    • 呂振芬 飾 校工
    • 邱崇仁 飾 校長
    • 趙振宏 飾 船客

月光下,我記得職員表

導演 林正盛
編劇 林正盛
攝影 宋文忠、楊渭漢
配樂 陳明章
藝術指導 Hushouh Chen、
視覺特效 林正盛、胡碩珍
展開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來源 [3] 

月光下,我記得角色介紹

  • 朱成
    演員 施易男

    西蓮的戀人,言談風趣體貼,在與西蓮熱戀期間因為學校命令被調派到綠島,只能靠情書與西蓮互道思念,在去西蓮家尋找西蓮時被她的媽媽寶猜引誘發生了關係。

  • 西蓮
    演員 林家宇

    一個生活在對媽媽的敬畏中的小學女教師,想和表兄結婚被媽媽制止,後來認識了外省青年教師朱成,兩人暗生情愫,最後男友卻被媽媽引誘。

  • 寶猜
    演員 楊貴媚

    寶猜,經歷了離婚的變故帶着花樣年華的女兒西蓮,回到位於台東都蘭山上兩層樓高的宅院,在陽光過盛的故鄉,躲避着人羣以及往昔男主人所凝聚而成的巨大陰影。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來源 [2] 

月光下,我記得幕後花絮

  • 在拍牀戲時,由於施易男一直把楊貴媚視為前輩,第一次合作便是激情牀戲令他很緊張。為了讓彼此熟悉,兩人特地先到劇場受訓排演,但楊貴媚突然要施易男把衣服脱掉,讓施易男嚇了一跳。
  • 在該片內,施易男與戲裏飾演男女朋友的林家宇也同樣有親蜜鏡頭,接受採訪時候 ,他開玩笑表示,以前都是他摸別人,這次他的身體卻被兩個女人摸遍了。
  • 由於飾演小學老師,施易男還得學吉他,導演請來負責配樂的吉他名家陳明章老師來教他,他抓緊時間苦練,並和陳明璋學習唱歌。
  • 施易男表示,他和導演林正盛是在東京電影節時見面,當時導演喝得微醺,説下次一定找他拍電影,隔了這麼久,導演終於想到他了。
幕後花絮參考資料來源 [4] 

月光下,我記得獲獎記錄

時間
獎項
屆次
類型
獲獎對象
結果
2001年
韓國釜山電影推廣計畫(PPP)影片企劃
第6屆
推廣計畫(PPP)影片企劃
《月光下,我記得》
獲獎
2004年
台灣電影金馬獎
第41屆
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獲獎
最佳改編劇本
林正盛《月光下,我記得》
獲獎
最佳美術設計
林正盛《月光下,我記得》
提名
最佳攝影
楊渭漢、宋文忠 《月光下,我記得》
提名
最佳劇情片
《月光下,我記得》
提名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月娘浮光《月光下,我記得》
提名
獲獎記錄參考資料來源 [1-2]  [5] 

月光下,我記得幕後製作

導演林正盛表示,50年代的台灣社會中,生活裏流動着各種文化情調的通俗愛情流行歌曲,在這些流行歌聲中,那時的人們或正經歷着青春,或懷想着青春。家庭,每個生命所從出的最初所在。受日本殖民教育的母親寶猜;以及同時接受寶猜日式管教和國民政府教育下的西蓮;還有年幼隨軍人父親撤退來台、完全在國民政府教育教養下長大的朱成。在他(她)們之間流動着的青春愛情、流行歌聲,以及那壓抑的年代,正是該片的時空背景。 [4] 

月光下,我記得影片評價

電影《月光下,我記得》將小説《西蓮》的場景鹿港遷移至台東都蘭,並非單純地將人文空間鹿港以自然空間台東都蘭來取代,而是藉著遙望朦朧、曖昧不明的綠島,讓歷史得以深刻地凝視。當觀眾用地方的概念重新閲讀兩個場景在不同藝術媒介裡所呈現出不同之地方感,便更清楚地了解到場景所扮演之關鍵性的作用,不僅營造氛圍更影響情節的推展與人物的塑造。鹿城到都蘭這段遷徙的路徑,這段旅程既是跨越地方,又是跨越媒介,質地與內容都產生根本性的轉變。李昂小說《西蓮》的場景鹿港所營造出來的封閉與壓迫,鹿城居民的話語運作對文本中母女產生之不得其所,在《月光下,我記得》片裡被台東都蘭的藍天綠地所取代,觀眾卻在此種場景呈現出的地方感中,更體會到劇中人壓抑、擺盪的心理。另一方面,影片藉著台東都蘭此地方的光線、温度與熱度來呈現寶猜情慾的流動。(《遷徙,從鹿城到都蘭 》蔡林縉評) [6] 
《月光下,我記得》片中,母親寶猜獨自撫養女兒西蓮長大,母親在劇中是強而有力的存在,對女兒的生活具有強烈的主導權,也由於西蓮與母親間共生式的愛戀關係,使得她對於母親抱持著矛盾情感,這些互相擷抗的慾望,成為推動《月光下,我記得》的基本敍事,也讓西蓮在母親強大的陰影下無法取得自我的空間。《月光下,我記得》雖然捕捉了母女之間世代的衝突,卻沒有涉及母女關係置換的可能性,女兒沒有機會從母女之間絕對的主從關係中釋放出來。(《電影中的性別政治王鈺婷評)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