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會龍樓

鎖定
會龍樓,位於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秋長街道官山村,始建於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仲夏,歷時三年建成,由馬來西亞華僑葉健珊出資建造,佔地面積4390.4平方米。 [1]  [5] 
會龍樓坐東北朝西南,整體呈長方形,總面闊64米,總進深68.6米,是由泮池、禾坪、前圍、堂屋、橫屋、角樓、望樓等組成的城堡式客家圍屋,是三進的傳統式祠堂建築,大型的四閣樓圍龍屋,圍屋後置“魁星樓”,門樓、祠堂、居室皆用巷道和因廊連接相通,形成“九廳十八井”格局。禾坪前置半月形水塘,左右。會龍樓是葉鋒故居, [2]  是惠陽地區保存較完整的一座客家圍屋,建築較大,外觀和內部結構保存較好,為研究惠陽客家圍屋建築形制和居住風格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1-2]  [5] 
2004年10月,會龍樓被列為惠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5月,會龍樓被列為廣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分類號為Ⅲ-16。 [2-3] 
中文名
會龍樓
地理位置
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秋長街道官山村
佔地面積
4390.4 m²
保護級別
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始建時間
1886年
分類號
Ⅲ-16
批准單位
廣東省人民政府

會龍樓歷史沿革

清光緒戍子年(1886年)仲夏,葉健珊出資建造會龍樓,歷時三年建成。 [1]  從葉健珊起,葉氏在此繁衍了八代子孫。 [1] 
抗日戰爭時期,惠陽縣委、東江特委曾在會龍樓辦公。
解放初期,會龍樓曾作為東江革命學校舊址。 [2] 
由於缺乏維護,建築物的部分牆體、瓦面受損,特別是“文革”期間,門樓上的灰塑和中堂樑上的文字等遭少許破壞。 [5] 
會龍樓

會龍樓建築特色

會龍樓建築格局

旗杆夾石 旗杆夾石
會龍樓坐東北朝西南,整體呈長方形,總面闊64米,總進深68.6米,佔地面積4390.4平方米,是由泮池、禾坪、前圍、堂屋、橫屋、角樓、望樓等組成的城堡式客家圍屋。會龍樓內部結構嚴謹,院落空間佈局合理,門樓祠堂、居室皆有巷道和迴廊連接,形成“九廳十八井”的格局。禾坪前置泮池(半月形水塘),左右各豎立三副旗杆夾石。禾坪左右置斗門,牆體正面飾鑊耳風火山牆。前圍正面置三門,正門頂券置一塊青麻石匾。正門為四柱三間三樓牌坊式門樓。步入前圍,便是天階。天階後為三進堂屋。一進下廳有木屏風;中廳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樑架上的木雕精美;上廳明間置神龕,左右耳房。三進廳堂後為高三層的望樓。橫屋與堂屋之間以天階相隔。四角築四層高的角樓,四面牆體高築女兒牆,女兒牆內的走馬道通角樓第四層。 [1]  會龍樓縱向分為三路,外開三門,從鑲有“會龍樓”的正門進來,先是傳統三進式的祠堂,圍屋後置“魁星樓”,外圍門樓和居室相連,中堂為抬梁式結構,兩側設住房,各居室又以寬闊的庭院相連,內部結構嚴謹,院落空間佈局合理、實用,門樓、祠堂、居室皆用巷道和迴廊連接相通,形成“九天十八井”的格局。 [4] 

會龍樓建築特點

和其他客家圍屋類似,會龍樓的建築設計也體現出了客家圍屋良好的防禦功能。建築四周由高二層,厚80釐米的夯土牆圍合,牆上分佈瞭望窗口及槍眼,配以前面開闊的水塘和高築的塘壩,形成較為特別的防禦功能。會龍樓供出入的門也設計得巧妙,尤其是大門更為複雜,門上共有四道防線,包括麻石拱門、烽火槽、門閂、木門,每道防線有其獨特的功能,其中麻石拱門、門閂、木門極其堅硬,起到防禦攻擊的作用,而烽火槽則有防守反擊的雙重功效。如果有土匪拿刀拿斧或者放火來燒這些門閂,就可以用開水或硫酸之類的液體,從上面傾灑下來,淋頭潑身,來破壞敵人的進攻。
入得門內,若不是有人引路,頗需要點時間才能走遍整個圍屋。不僅是大門易守難攻,圍屋內防禦工事——走馬道,設計得也較巧妙,會龍樓的走馬道是眾多客家圍屋中保存得最好的,走馬道將四角碉樓、望樓、魁星樓都連通了起來,一旦遇到外敵來襲,圍屋內的男丁們就可以到走馬道來參與戰鬥。走馬道上每隔一定的尺寸就有槍眼,長度大約有40釐米,寬度有10釐米,這個槍眼起一種觀察、瞭望,以及對敵還擊、射擊的作用。
會龍樓不僅是防禦功能方面設計巧妙,其在建築上更多體現了客家圍屋的細節之美。從外面往屋頂望,碉堡樓是鍋耳形的烽火山牆,其頂飾一葫蘆形飾物,仿照古代的官帽形狀修建,寓意前程遠大,整體線條優美。 [4] 

會龍樓文物遺存

會龍樓禾坪前置泮池,左右各豎立三副旗杆夾石。正門頂券置一塊青麻石匾,陽刻“會龍樓”楷體字,左刻“光緒戍子仲夏穀旦”字,右刻“董超庚書”字。正門門樓上陽刻“為善最樂”楷體字,左右一副對聯:“其外抱山川勝概;此間挹宇宙精華”陽刻楷書。前圍下廳木屏風陰刻“明德流芳”字。會龍樓屋內存有精美的灰塑、壁畫、樑架、半拱、棺墩、封檐板等木雕藝術構件精工細鑿。 [1-2]  會龍樓門樓、“魁星樓”以及四角碉樓的屋脊上,還保存着較精美的灰塑圖案,院落內部樑架上的斗拱、駝峯、梁枋、雀替、屏風等分別刻有花鳥、人物、吉祥等圖案,並漆以金彩。牆體壁畫以人物花鳥為主,每幅畫都有着深刻的寓意,告誡子女要積極、上進、忠孝、友善等等。 [4] 

會龍樓歷史文化

會龍樓相關人物

從葉健珊起,葉氏在會龍樓繁衍了八代子孫。當中,有秀才、有舉人,也有當代一些革命人士,其中有葉漢儒、葉佛佑、葉伯積、葉樹屏、葉傑送、葉健儒、葉儒煌等7個黃埔軍校生和三位旅長。 [1-2] 
葉健珊,清代著名華僑領袖、“財政總監”。 [4] 
葉鋒 葉鋒
葉鋒,葉健珊幼子,傑出的東江抗日指揮員,東縱北撤幹部傑出代表,國家計劃工作、港澳外交工作的優秀幹部。 [2] 

會龍樓屋名由來

從風水學上説,此地為雙龍戲水相聚,因此稱之為會龍樓。 [6] 

會龍樓文物價值

會龍樓是惠陽地區保存較完整的一座客家圍屋,建築較大,外觀和內部結構保存較好,為研究惠陽客家圍屋建築形制和居住風格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1-2] 
會龍樓建造規模較大,保存完好,其木雕、灰塑及其他建築藝術構建制作精美,體現了當時較高的工藝水平,也充分體現了前人的智慧和高超技藝,受到海內外人士廣泛關注,凸顯了會龍樓的建築藝術價值,具有較高的文物保護、歷史研究和欣賞價值。 [5] 

會龍樓旅遊信息

會龍樓地理位置

會龍樓,位於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秋長街道官山村。

會龍樓交通

自駕:從惠陽區人民政府出發,經人民四路、人民三路可到會龍樓,約9千米,約需25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