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會都

鎖定
簡單來説,會都就是以會議接待為主導產品,規模達到一定程度的旅遊接待地,則可稱之為會都。如瑞士的達沃斯小鎮,擁有多家會議型度假村和酒店,整個城鎮以接待來各種國際、國家會議為特色,靠開展會議旅遊而聞名全球,會議是小鎮的主導產業,其他產業鏈條皆與會議產業存在莫大聯繫,甚至依存於該產業。
中文名
會都
按影響力分
國際型、國家型、區域型
按規模分
城鎮會都、度假村會都
主導產業
會議

會都會都的產生

會都是伴隨會議市場的發展而出現。會議是人們為了解決某個共同的問題或出於不同的目的聚集在一起進行討論、交流的活動,它往往伴隨着一定規模的人員流動和消費。以往,小型會議為速戰速決、節省成本,一般直接在政企內部的會議室進行;而大型的會議,往往租用所在城市的影院和會場。時常導致與會人員悶在會議室兩三天下來,變得疲憊不堪。
會議,是政治、經濟、科技和社會生活的一種高級表現形態。經濟越繁榮、消費越活躍、社會越發達,會議的需求就會越旺盛。而隨着人類生產力的進步和消費水平的提高,會議對各種軟硬件條件的要求也越加苛刻。會議規模化、專業化和休閒化的趨勢日益顯著,由會議與休閒的關係決定着會議與旅遊的必然結合。從而,會議的功能相應得到擴展,呈現出討論、展覽、展示、交流、娛樂和休閒等功能多樣性。會議市場的巨大潛力及其擔負的多種功能,導致了專業的會議接待地相應而生。通過會議而形成的有效聚集區,提供專業和完善的會議服務設施和優美舒適的環境,一般位於國際化大都市、重要旅遊城市、經濟發達地區的中心城市,對於扭轉閉封式會議的冗長乏味感收效甚佳。
這種會議與旅遊結合形成的“會議旅遊”發展迅速,會議旅遊具有規模大、檔次高、成本低、停留時間長、利潤豐厚的特點,對所在城市的經濟發展起着巨大的推動作用。一些企業還發現,前往專業會議接待地開會,除了可以節省租用、佈置、清理會場,交通運輸等額外成本,促進業務發展外,對於提高企業形象、塑造企業文化、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實現人性化管理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會都會都的分類

1、按照會都影響力範圍
(1)國際型會都
該類會都的影響力十分廣泛,是全球性旅遊目的地,承接世界各國會議以及各種國際性會議,涉及政治性、經濟性和文化性等各方面。接待規模大,一般由一個城市或城鎮的所有度假村、酒店等接待業共同形成吸引力,集優美環境、完善設備、便利的交通、政界和商界雙面支持等因素於一身,可謂天時、地利、人和聚全,集合力打造的以全球為目標市場的會都,如瑞士的達沃斯。
(2)國家型會都
指以國內所有城市為目標市場,以承辦國家、各級政府各種會議及企事業單位各種會議為主營業務的旅遊接待地,該類會都一般建在國家級旅遊目的地周邊或擁有壟斷性旅遊資源。如四川的九寨天堂。
(3)區域型會都
區域型會都指以所在地區及周邊區域為目標市場的會議主導型旅遊接待地。如北京九華山莊。此類會都一般緊鄰大型城市,以滿足該城市會議需求為核心,會展規模和服務設施針對該城市會議特性設置,裝修佈置按照城市文化編排。
2、按會都的規模
(1)城鎮會都
即上文提到的整個城鎮形成會議接待特色,以會議產業為主要經濟支撐,眾多會議型酒店、度假村雲集於此,是名副其實的“會議之都”。如瑞士的達沃斯和中國的博鰲。
(2)度假村會都
以會議接待為主導產品,規模達到可供衡量的三個標準的度假村即為度假村會都。從目前我國的會議市場潛力來看,供不應求。此類會都投資少,收效快,易於管理,全國範圍內可相互效仿,是會都發展的一個趨向。

會都會都的模式

會都模式,是會議旅遊發展到一定程度產生的,是發展會議旅遊的具體表現形式,是旅遊接待地應市場需求而謀求的有效生存模式,會都存在着多種產生和發展的模式。
會議旅遊市場的潛力廣大,會都種類特色豐富,且受氣候因素影響小,對旅遊目的地的淡季、旺季客流起到調整作用,擴充該地接待功能和規模,豐富旅遊活動,温泉、高爾夫等休閒項目,提高目的地旅遊形象,反遊率得以增長。會都大致概括為三類發展模式:
(一)旅遊市場導向型模式
此類會都需依附所在地的旅遊市場,一般建在知名旅遊地附近,借該地名聲之勢進行宣傳,把資源稟賦的旅遊項目劃撥為己用,從旅遊市場中為會議分一杯羹,會都的競爭力與資源吸引力正相關。憑藉旅遊市場開發會都,一般可產生兩種模式:
第一,旅遊目的地型會都,在享譽盛名的旅遊風景區周邊開設會都,依託聞名的風景區帶動和壟斷特有資源進行銷售,如四川的九寨天堂,是典型的由九寨溝旅遊資源帶動會議旅遊市場的會都模式,補充“遊”之外的其他旅遊要素,提供吃、住、行、購、娛服務設施,與九寨溝形成互補產品,打造“觀光九寨溝、休閒九寨天堂”的品牌,一同成為全國旅遊目的地。九寨天堂是我國唯一的郊野會都,它僅依靠一個景區揚名為東方的達沃斯,這在我國很難出現第二個。
某規劃設計院指出目的地型會都與景區的關係一般經歷着由會都借勢景區發展,到會都補充景區,為景區引導遊客重遊的過程。如九寨天堂的出現,分擔九寨溝一部分遊客食宿問題的同時,以會都模式為其發展主線,提供會議旅遊這一高端產品,並以温泉、高爾夫等配套設施豐富九寨溝地區的旅遊功能,以得天獨厚的資源加完善高級的硬件設施組合,形成觀光、休閒、度假、會議複合型高端目的地形象,使之較易推廣到全球市場。
第二,中轉過境地型會都,即建在旅遊過境地的會都。中轉過境地不是旅遊目的地,但受周邊其他城市的景區帶動,仍擁有大量客流及良好知名度。此類地區對於旅遊業,一般以食宿接待和交通為主開發產品,交通運輸上真正做到四通八達,通往其他旅遊目的地方便快捷,是必經之路。會都集食宿休閒於一身,位於中轉過境地則不難抓住市場。食宿、會務在過境地完成之後,以過境地為跳板再去往其他目的地的模式如今已經出現,並嶄露良好經濟效益,如昆明的雲安會都。
(二)城市商務導向型
由大都市的會議市場需求拉動產生聚集效應,在城市周邊建立起的會都,稱為城市商務導向型。此類會都多位於北京、上海等經濟繁華大都市,企事業單位聚集,會議市場較大,企業為贏得競爭中的勝利,樹立良好形象並提高與會者工作效率,彰顯人性化管理,把單調冗長的會議選在度假村舉辦。因而,北京和上海的都市休憩圈中都出現了度假村走上會都發展模式的變化。此類會都靠完善的硬件設施和人造景觀贏得客户羣,無環境優勢可依託,因而其主要市場僅是所在區域的大型都市及周邊城市,會議設施嚴格按照依附的城市會議特性安置,如北京政府性會議較多,則對於度假村的規模和保密性要求高;上海國際會議多,則對於口譯服務、會議專業化程度要求高;等等。
(三)資源支撐型
此類會都與旅遊市場導向型會都有些相似,都是以資源為依託,會都競爭力與資源的吸引力正相關,但資源支撐型會都與資源的聯繫更為緊密,由資源的特性,如壟斷性、新奇性、珍稀性、規模性等決定,資源優勢越強,則會都的特色越顯著。目前,我國各地都已出現藉助資源構築不同風格的會都。如藉助民族異質文化發展的雲安會都,藉助温泉資源的湯山假日會議中心,藉助滑雪資源的雲佛山旅遊度假村,藉助濱海資源的三亞度假村,藉助漂流資源的清遠玄真度假村等。以上案例皆可説明,資源支撐型會都的發展模式,一般是要抓住其核心資源特性,針對市場走差異化路線,發揮其優勢,並以完善的硬件設施和休閒娛樂項目為輔助,讓會都形成資源特色加優質服務的對外形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