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會芳園

鎖定
1、寧國府的花園部分,花園名“會芳園”。位於江蘇省南京市。 [1] 
2、位於天津,是一座清代酒館。 [2] 
中文名
會芳園
外文名
huifangyuan
地理位置1
南京 [1] 
地理位置2
天津
性質1
花園
性質2
酒樓
始建年代
清朝 [2] 

目錄

會芳園寧國府

寧國府的花園部分,花園名“會芳園”。賈蓉之妻秦氏住在這裏
文中對各建築院落均泛泛而談,方位不詳。只知道寧國府花園(會芳園)中有建築“天香樓”,“凝曦軒”,“登仙閣”,“逗蜂軒”等。有溪流通過,可知是後面建大觀園時所提的引外河之活水,照應後面建大觀園時,從會芳園的“北拐角牆下引來一股活水”一語。園中西北是水面,依水建軒,東南有假山。傍山建榭。

會芳園酒樓簡介

會芳園籌建

公元1890年(光緒十五年)春,宮德銘開始籌建飯店。他先購進北大街澡塘的地盤,秋天又去天津購買餐具。他回到天津梅盛德飯店,向少東李文漢大談起伊犁將軍府所在地惠遠城潛在的商機,李文漢被他説動了心,當下答應拿一千兩銀子(二十個元寶)作為股金入夥,約定必須保利一成,十年期限。聰明的宮德銘目的達到,立即採購各色餐具和各種海味,然後趕緊回新疆惠遠城。
1893年春,宮德銘的飯店正式開業。第一天請了將軍府上下的大小官員,又請了商會會長、地方士紳以及各商號掌櫃,以高級筵席進行招待。第二天開張後,還以百分之二十的優惠價格惠及顧客。

會芳園經營

經過苦心經營,數年打拼,會芳園飯店越幹越紅火,規模也越來越大,大到可同時容納四十桌,近四百人吃飯。室內裝飾突出了中國古老文化風味,上房是雕樑畫柱,室內擺設瓷瓶、宮燈、國畫、條幅和花卉。官員和紳商們逢紅白喜事不僅在此宴請,還要唱戲。大罩棚便成為看戲的場所,可容納三百人就坐。會芳園還專門準備着鑼鼓等聲樂傢什。
飯店的圓桌、扶手靠背椅和長條凳都是可裝可卸的。靠背椅椅套用紅細氈做的墊,坐墊周圍分別用紅、黃、青蘭色鑲邊,靠背上繪花鳥圖案,瓷器餐具從江西專制,分紅、黃、蘭底色,有花鳥和人物圖像。小勺、小吃碟、環碟都是從北京、天津用碘銅製作。筷子是烏木的,用白銀鑲包上下筷頭。會芳園的傢什相當講究,按喜、婚、喪宴席確定。結婚席用紅色,壽席用黃色,喪席用蘭色。遇到達官貴人吃席還要把銀色筷子擺上。
會芳園不僅經營包辦喜、婚、喪三方面的筵席,官場宴請也都在會芳園訂桌,上面來的官員也必成為會芳園的座上客。別看是在西域邊陲,會芳園的婚、喪、喜宴都是高級的山珍海味,海蔘、魚翅、燕窩、魚唇、鮑魚、蟹黃、蟹腿、魷魚等應有盡有,都是從天津用駱駝隊駝來。當然沒有鮮的,都是乾貨。
清朝駐惠遠的官員宴請成風,幾任將軍的壽宴都十分隆重而豐盛,張燈結綵,搭台唱戲。廣福將軍的生日是陰曆正月二十五日,壽宴要舉行三日,每日百桌,日需燒烤席十桌左右。大小官員、地方紳士、各城的官員都要來惠遠城為廣福將軍送禮祝壽。燒烤席價格昂貴,做工精細,是高級筵席。因此,祝壽的人不是人人都能吃上燒烤席,還需憑證入席。上行下效,做壽已成為人們的習慣。將軍以下的都統、領隊、七十二個大小衙門的官員、地方人士也不例外。會芳園的宴席每日不斷,壽席每月至少有十五次,婚嫁席一個月也有十多次,其他宴席就更多了。所以,各種宴席是會芳園的主要收入來源,生意越來越興旺,資產不斷增加。
會芳園有嚴密的管理辦法。面對一天有一二百桌席,而又是幾家同時在此宴請的場面,總能安排得周到細緻,有條不紊。會芳園從業人員有時超過百人。有從天津等地聘請的高級廚師,師傅按烹飪專長各司其責。店中按紅、白、雜三大類分工掌案。服務人員按每趟40桌安排20人負責端菜,即每人負責兩桌。掌勺師傅、刀工、炮製等工藝各有專人負責。由於分工明確,所以多忙也是忙而不亂,很有章法。
會芳園每日的經營收入總是在百兩銀子以上。師傅的薪金最高達三十兩銀子。一般的也在十兩左右。服務和雜活人員也能拿到五六兩,加上客人給的小費錢就更多了。所以,人們都以能在會芳園做事而感到自豪。
會芳園的烹飪技術好,重質量,講刀工,尤其注意火候,炒、煎、炸、扒、燴、燉、蒸、烤等技技精到,做出的菜餚有脆、香、酥、肥、濃、鮮等不同的美味,因此早就譽滿伊犁“九城”。全烤席不僅味美可口,而且形態精妙,受人稱讚。會芳園的糖溜、醋溜魚非常受人喜歡,因為他們專用伊犁河的活鯉魚做,肉質厚實,鮮嫩肥美,做出後色澤紅而透明、甜中有酸、微有鹹味,十分可口。
會芳園的服務是一流的,因此名聲很響,常有慕名而來的貴客。一次,有三名商人來飯店吃飯,點了十二道菜。其中有個“清尤出海”的菜,師傅們被難住了,菜譜上沒有,誰也不知怎樣做。東家宮德銘琢磨了半天,親自上灶掌勺,選用清湯、大葱、菠菜為料,大海碗作盛具端上,其實就是一碗菠菜湯。幾位商人見狀,連聲稱好,説正合心意,一個難題就這麼化解了。 [2] 

會芳園衰亡

會芳園的衰落與遭受兩次打擊有關。第一次是1912年1月7日夜,伊犁辛亥革命領導者楊纘緒率新軍起義,一夜之間推翻了清朝伊犁將軍的統治。由於將軍署、都統衙門被炸被燒,繕房也毀了。從8日晨到20日,楊纘緒率百人左右在會芳園吃了十幾天的飯,後來竟一走了之,300多桌的飯菜錢沒人給了。第二次是1933年春,近千人的東北軍借道蘇聯從霍爾果斯進入新疆,住在了惠遠城。地方官為收攏東北軍,把他們安排在各飯店吃住,會芳園飯店住進了上百人。結果,東北軍共吃了480桌飯菜卻分文錢沒給,臨走時還拿走三十九套桌椅和五十二桌餐具,這是會芳園受到的一次致命打擊。會芳園的經營資金耗盡了,山珍海味吃光了,圈養的畜禽殺光吃光了,所剩傢俱也寥寥無幾,瀕臨破產還債的地步。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