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會仙山

鎖定
會仙山,山東省鄒平市境內山脈,為章丘-鄒平界山長白山脈北部山羣的主峯。會仙山羣展布於鄒平市區西南及南側周圍,環拱大小山頭幾十座,西接滸山濼,北臨杏花河,黛溪河穿南部諸峯而過。山勢起伏,壑峪縱橫,千姿百態,氣象崢嶸。
同名主峯在鄒平市區西南7.5公里處,海拔590.8米。山勢陡峻。青龍山有優美的傳説,黃山是市區南部屏障和市民休閒之地,藥材豐富、文化深厚。主峯之麓的唐李庵,黃山上有碧霞元君祠、玉皇廟、姑子庵等遺址或遺蹟為該山之旅遊資源。
中文名
會仙山
所屬山系
屬章丘-鄒平界山長白山脈西北段
地理位置
山東省鄒平市區西南
走    向
西北~東南
長    度
約 6.5 km
寬    度
約 7.5 km
主    峯
會仙山,海拔590米
總面積
約22.3平方公里

會仙山位置境域

會仙山的位置及走向 會仙山的位置及走向
會仙山山羣位於長白山脈北部,南與摩訶山連峯接脈。整個山羣呈北西南東弧狀走向,東西寬約7.5公里,南北長約6.5公里,總面積約22.3平方公里。會仙山山羣綿延銜接,斷而復連。中部羣山繞主峯呈集團狀聚集,邊緣諸山則呈鏈條狀漸斷伸延。整個山羣有大小峯巒100餘個,岩石裸露,多懸崖深谷,山間松柏扶疏,果木成林。 [1] 
會仙山主峯一帶地勢概貌 會仙山主峯一帶地勢概貌

會仙山主要山峯

會仙山主峯 會仙山主峯
會仙山,東北距市區7.5公里,海拔590米,為會仙山山羣最高峯,山勢巉巖秀拔,形若覆礅,相傳羣仙曾會集於此故名。
石户頂,會仙山北0.5公里,雙峯對峙,一為南石户頂,一為北石户頂,海拔分為267米、458米,中為石船谷。
玩湖頂,會仙山以北1公里,魯家泉南突起高峯,海拔412米。登峯可盡覽滸山濼水天景色,故名。
凝嵐巖,會仙山以北1.5公里,玩湖頂北,魯家泉西,海拔286米。
醴山,會仙山北1.5公里,海拔307米。
鳳凰山,會仙山北3公里,位於會仙山北支脈最北端,海拔250米,其勢酷似巨鵬展翅欲飛,故名。
青龍山,會仙山以北偏西,九峯連接(即會山、角山、神山、二虎山、大虎山、西山、聖王峯、龍頭山、蜘蛛山),蜿蜒北去,如龍騰舞。故又名九節青龍山。青龍山尾高頭低,由海拔283米到80米,由南而北漸次下降,最北有一孤立小丘,謂之珠山,又稱蜘蛛山,俗有“九龍戲珠”之説。山北為杏花河,建有大型揚水站。
宿山,會仙山北4.5公里,呈圓形孤立,海拔51米。舊志謂旁有店鋪,行旅止宿,故名,亦稱制糧山。
老人峯 老人峯
老人峯,會仙山東偏南1.5公里,孫家峪西北,海拔394米。山頂巨石錯立,狀若佝僂老人,故名。
老人山,會仙山以東3公里,老人峯東北。山有二峯,曰大斿山、小斿山,海拔分別為294米、223米。
黃鵠山,會仙山東南3公里,西井村正北,海拔282.8米。山上舊有黃鵠庵,已廢。
印台山 印台山
印台山,會仙山以東4公里,黃鵠山東北,海拔270米。山頂巨石突起,高十餘米,上可坐百人,形如巨印,狀如鍛砧,故又名鍛砧峯。山東有黛溪繞其下。
於茲山,會仙山以東7公里,市區南5公里,海拔228.9米。三峯並列,呈馬蹄形,孤立平川。山西有於印水庫,山東有一孤立小丘,名禿山。
黃山 黃山
黃山,座落市區南邊,海拔168.4米,因山土呈黃色而得名。山勢呈半環形,山巔有虎頭巖,如卧虎踡伏。山上舊有碧霞元君祠、玉皇宮、,姑子庵等。每年四月八日有盂蘭盆會,屆時遠近商旅雲集,以藥材交易為盛。現已闢為黃山公園,上有電視轉播塔、仙遐亭、步雲亭等,山陰有革命烈士陵園。
長白山,又名會元山,會仙山東南0.5公里,海拔540米。
駱駝鞍子,會仙山以南1.5公里,山峯起伏狀如駱駝故名。海拔360米,聚仙村座落其下。
松山,會仙山以南2公里,海拔289米,以山上多松柏得名。
豬屎尖子,會仙山南偏西2公里,海拔344米,與四尖山連峯接脈,北麓有過山道可通。
南山,會仙山南偏西2.5公里,豬屎尖子西南,海拔367米,山北為東窩陀村。
霧露山,會仙山以西2.5公里,海拔122.8米。
西石樓,會仙山以西2.5公里,海拔206米,山東為東窩陀村。 [1] 

會仙山地質構造

會仙山構造

構成鄒平地區的基底是前震旦系變質岩系和下古生代地層,現已被深埋在地下幾千米。從中生代早期印支運動開始,特別是從侏羅世開始的燕山運動以來,構造岩漿活動強烈,形成了鄒平破火山口。鄒平破火山口原為一巨大的環狀構造,夾持於金山一姚家峪和文祖兩條近南北向斷裂之間。北端被齊河一廣饒斷裂切去一弧,成一馬蹄形,中部又被周村—肖鎮斷裂攔腰分割成兩塊。長白山區為南部隆起的一塊,北部一塊則隱伏於地下。整個火山口面積約1000平方公里,鄒平城西王家莊一帶為噴發中心。由於破火山口受區域構造的控制,又受火山活動特殊應力場的制約,從而形成環狀和放射狀斷裂等構造特徵。
圍繞破火山口中心發育了一系列環狀斷裂帶,多由正斷層構成,產狀直立或向中心陡傾(60°—85°),部分斷裂被輝長岩、二長巖充填,形成半環狀巖牆。環狀斷裂帶可分成三環:外環由歪歪頂子、大寨、沫湖頂(亦稱摩訶頂)、千峪頂、白雲山組成;中環由青龍山、四尖山、雪花山、伏虎山等組成;內環由鳳凰山、會仙山、老人峯、印台山、於茲山、黃山組成。環狀斷裂一般以多條平行小斷裂組成階梯式斷裂帶或密集裂隙帶,多向破火山口內傾。特點是:傾角較陡,多在75°-85°之間;正斷層或逆斷層,均顯示張裂性質;單條斷層落差不大,多在幾十米,但階梯狀斷層累計落差可達幾百米;斷裂走向時隱時現,不是貫通斷裂;沿斷裂帶多見有斷層角礫岩和寬數米至數十米之破碎帶,並有熱液蝕變、礦化及次火山岩充填。 [2] 

會仙山地層

鄒平一帶火山噴發形成的地層可分為三個大旋迴,總厚度為4240.8米,頂底界面清楚。第一旋迴與基底侏羅系地區為整合或假整合接觸,多數地方以環狀輝長岩牆與火山岩為界。第一旋迴與第二旋迴呈噴發整合接觸,以集塊巖為分界標誌。第二旋迴與第三旋迴呈噴發不整合接觸,以出現覆成分的粗安質集塊巖為分界標誌。三個旋迴連同基底及第四系土層構成的鄒平地層,自老而新可分為蒙陰組、玉泉山組、沫湖頂組、會仙山組、第四系,共5個層次,9個巖段。
會仙山組為第三旋迴,地層見於破火山口內環之會仙山、老人峯、印台山、於茲山、黃山等。多分佈在山頂,呈殘塊出現,半環狀展布,為一套強烈爆發相產物。總體產狀以高角度向環內傾斜,呈噴發不整合蓋在沫湖頂組之上。其底部玄武粗安巖鉀—氬全巖同位素年齡為125±1.35-130.5百萬年,時代相當於早白堊世。此組底部的下巖性段,主要為火山流相之熔結集塊巖、熔結凝灰岩、凝灰熔岩,厚度為321米。上部為上巖性段,為安山質覆成分集塊巖、火山角礫岩,厚度為239米。 [3] 

會仙山地貌特徵

會仙山,屬長白山脈,系泰沂山區北麓的低山丘陵區。山區長約31公里,寬10公里,地連一市(淄博市)、兩區市(章丘區、鄒平市),橫跨市內臨池、好生、西董、青陽、鄒平5個鄉鎮。低山丘陵面積為196.02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15.66%。長白山區地勢高峻,海拔在200米以上,整個山脈為北西一南東走向,呈鏈狀,半環形展布,水系則呈放射狀散開。
長白山脈共有大小山頭317個,除主峯摩訶頂外,500米以上山峯18座,多分佈在山脈中部與章丘交界處,又多為崮頂山,山頂平緩,山坡陡峭,溝谷深切。 [4] 

會仙山土壤植被

會仙山山區,除裸岩外,主要覆蓋土壤為褐土。褐土剖面通體呈棕色或褐色,通常由表層、澱積粘化層和鈣積層三個基本層段組成,表層腐植質層較薄,粘化層由殘積粘化和澱積粘化構成,鈣積層含氧化鈣最多。土壤PH值在6.5左右。根據褐土的發育階段、碳酸鈣在剖面中淋溶、澱積特點和地下水影響,市境內褐土土類又可分為4個亞類。
褐土性土亞類,主要分佈在低山丘陵中上部,雜草叢生,間有疏林草地或岩石裸露地,農業難以利用。此亞類境內只有1個土屬,3個土種,即極薄層石渣土、薄層石渣土、中層石渣土,其中極薄層石渣土質量最差。
淋溶褐土亞類,主要分佈在低矮山丘,近山階地和山麓平原上。剖面土體深厚,層理清晰,表層為中壤,質地適宜,耕性良好。PH值在6-7之間,適宜一般作物生長,為較理想之土壤。此亞類只有一個土屬。據土體結構可分為4個土種,即粘心坡黃土、坡黃土、礫石腰透黃土和粘腰坡黃土。
褐土亞類羣眾俗稱黃土,主要分佈在山丘中下部的水平梯田、近山階地以及山前沖積平原上。褐土亞類表層質地適中,耕性良好,通透性適種性較好,自然肥力較高。據成土母質類型可分為3個土屬。即坡積洪積褐土、洪積沖積褐土、黃土狀母質褐土。坡積洪積褐土土屬又分為2個土種。粗黃土和中層粗黃土。洪積沖積褐土分為7個土種。其中面積較大,有代表性的3個土種為透黃土,粘心透黃土和礫石腰透黃土。黃土狀母質褐土只有本身一個土種。
潮褐土亞類,主要分佈於山前緩平地下端。潮褐土亞類土壤耕作歷史悠久,土壤熟化程度較高。耕性良好,適宜種植各種作物。市境只有洪積沖積潮褐土一個土屬,分為8個土種,主要有輕潮黃土、潮黃土、老黃土、粘心潮黃土等。 [5] 
會仙山地區的植被,主要為苔蘚、地衣、裸子植物、藻類植物、真菌植物、被子植物等,自然植被覆蓋率低。丘陵上部草本植物主要為白草、黃白草、拐草、狗尾巴草等,木本植物很少,只有零星黑松、刺槐等喬木,酸棗、荊條等灌木,無人工植被。丘陵中部,多為疏林草地。木本植物有刺槐、黑松等喬木和酸棗、荊條等灌木,草本植物主要為白草、黃白草、扒根草、野菊花等,人工植被有柿、杏、軟棗等樹種。丘陵下部,土層較厚,雜草叢生,林木繁茂。針葉、闊葉林相間,主要有刺槐、黑松、側柏、本地楊、香椿、榆樹等。草本植物主要有黃白草、香草、熱草、狗尾巴草等。嶺坡梯田,人工植被主要有柿、杏、蘋果、梨,桃、山楂等樹。糧食作物主要有地瓜、穀子等耐旱作物。
山前傾斜平地,自然植被良好,木本植物為闊葉喬木,主要有楊、柳、榆、槐、桃、梨、柿、杏、蘋果、石榴、花椒等各種樹木。草本植物有熱草、馬唐草、墩草、灰菜等。人工植被以小麥、大麥、玉米、豆類、高粱、蔬菜等為主。 [6] 

會仙山水系水文

滸山濼,在市區西15裏,九龍山以西,原為故小清河滯洪區,自故清河淤塞,獺(漯)水流經其中,遂成汪洋。王士禎《長白山錄》記載:“滸山濼在九龍山西。醴泉寺北,中多芙蕖、菱芡、茭蘆、魚蚌之屬,漁舟虎落,交於山麓,週迴三十里,蓋獺(漯水之委也”。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知縣桂麟令民掘地北注新清河,自上口東至出境計長30餘里。滸山濼積水順清河溝(又名環河溝)排入小清河。1935年(民國24年)4月,梁漱溟倡導疏浚杏花溝,滸山濼積水減少,濼底常露。建國後,滸山濼面積約30平方公里。除汛期外,僅19平方公里有水。1950年在濼區西側修築芽莊湖圍堤,漯河納入湖區。濼區面積縮為15平方公里,滯洪量由1500萬立方米減為1000萬立方米,部分土地退水還耕。1976年後,馬四幹運河中穿滸山濼,濼區分為東西兩滯洪區。西區蓄洪700萬立方米,東區大部成良田,若遇特大洪水,可蓄洪300萬立方米。 [7] 
杏花河,古名環河溝,又名清河溝,為排泄古滸山濼積水的一條小溝,每逢雨季常成水患。1897年(清光緒二十三年),知縣桂麟令掘清河溝,引水北注新清河。1935年(民國24年)春,鄒平實驗縣政府徵集民工疏浚,適值杏花落紅,流水漂泛,遂更名為杏花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杏花溝經多次整修治理,排水能力大大提高,1969年改稱杏花河。杏花河源出芽莊湖,上接章丘漯河客水,自滸山閘沿明家集鄉南部流向東,至青龍山北首折向東北入韓店鄉境,經上口村、甲子、張家、東白至孫鎮鄉霍家坡南折向東行,又至袁家屋子再轉東北經徐王屋子,沿孫鎮鄉與焦橋鄉界至孫鎮鄉大有裏村東,轉至焦橋鄉張官村北穿勝利河入桓台縣境,至金家攔河閘注入小清河。市境內總長33公里,流域面積425平方公里。河道上口寬40米,底寬24米,平均深4米,堤距70米,防洪水位一般10.4?17.97米,最大行洪流量100?150立方米/秒。杏花河在市境內上接芽莊湖,下有9條河道匯入。分別為五十米大溝、黛溪河、鄭馬河、六六河、長白溝、新民河、安袁河、利民河、劉套大溝,除黛溪河為自然形成的排洪河道外,其他均為人工開掘排灌兩用河道。 [8] 
黛溪河,古名沙河,《齊乘》稱蒙水,因源於摩訶山下黛泉,又匯諸澗溪水,故名黛溪河。黛溪河系鄒平南部山區自然形成的排洪河道,發源於以摩訶山為中心的18條山峪,上游分兩大支流:一條匯西董鄉西峪、八柱台、大馬峪和上下回諸峪之水,經由家河灘、尚莊至西董村西,向北至崔家營南;另一條匯杏林、秦家溝以南諸澗之水,經黃家河灘、南石至崔家營南,與南來支流匯合,穿於茲山、印台山之間,北流繞鄒平市區折向西北,至上口村西南入杏花河,總長23.6公里,流域面積97.5平方公里。1958年以前,涓涓細流(約0.3立方米/秒),常年不斷。汛期洪流直下,過水流量達110立方米/秒。因河道縱坡大,流速急,經常氾濫成災。自1958年,經過多次治理,中上游建起水庫塘壩,雨水偏少之年,黛溪河水斷流。 [8] 
新月河,亦稱月河,又名白條溝,是一條古河道。納南山之澗水,至見埠、柳泉一帶合流,北至月河村北,曲流於黃山東南,如月半規,故名月河。再東北行至新民村北,至三岔河入瀦龍河。原河道是條小溝,深不到2米,底寬0.5米,春冬僅有一線細流,過水流量15立方米/秒。1965年秋,整修月河,加深加寬,由石家村東改道注入孝婦河,始稱新月河。新月河自鄒平鎮侯家村南,向東經月河、石家、禮參鄉蓮池、祉房、鄧家折東北至山旺埠東入孝婦河。新月河底寬8米,深2.5米,全長12.5公里,過水流量40立方米/秒。新月河主要攔截南部嶺坡洪水,減輕杏花河排洪壓力,屬季節性河流。 [9] 
三八水庫,位於鄒平鎮南關村南,黛溪河下游,東臨黃山。1958年3月8日破土動工,同年9月竣工,因動工之日適逢“三八”國際婦女節,參加修建的多為婦女,由山東省副省長餘修題名“三八水庫”。水庫主壩長200米,壩頂寬8米,壩頂高程39米。副壩長800米,壩頂寬6米。主、副壩均為土質結構,幹砌石護內坡。水庫匯水面積67平方公里,庫區佔地335.3畝。庫底高程30米,總庫容量106.2萬立方米。水庫挖土方5萬立方米,砌石700立方米,用工日21.2萬個,總投資39萬元。1976年整修加固,主、副壩,上建石砌防浪牆1000米,高0.9米,頂寬0.5米,並建放水涵洞一座,長60米。1979年又於溢洪道建5孔泄洪閘,孔寬5米,高4米,閘底髙程32.5米,可行洪234立方米/秒,設計灌溉面積5000畝。1980年後,水庫乾枯,僅供攔蓄山洪之用。 [10] 

會仙山氣候特點

會仙山地區,屬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但更迭不均,冬季最長,夏季次之,春秋季最短。大陸性和季風性明顯。市內大陸度指數為64.7,季風指數為39,年平均氣温適中。但冬寒夏熱,年振幅很大;晝暖夜涼,日變差較大。降水量較少,且有較強的不穩定性和不均勻性,易發生旱澇災害,旱災居多。年內風向變換明顯,冬季多西北風,春季多西南風。 [11] 

會仙山果品特產

柿子,柿子是市內一大特產,主要生產於南部西董、臨池、青陽和鄒平鎮4個鄉鎮。西董鄉最多,年均產139.3萬斤,佔全市總產量的40.2%。青陽次之,年產60餘萬斤。全市年總產達350萬斤。市內柿子有車頭柿、方柿、平柿、擎柿、託柿、小柿、水柿、花柿、油星柿等10多個品種。車頭柿最多。車頭柿皮薄無核,味甘肉細,是旋制柿餅的主要品種;方柿、平柿漿多味甜;託柿果實最大;小柿小巧玲瓏,熟透後甜如蜂蜜,且樹齡長,可達200年之久;油星柿無大小年之分,年年果實累累,適應力極強;擎柿成熟最晚,立冬後採摘,故又名“冬柿”。柿子加工成“柿餅”,質韌霜厚,是人們喜愛的佳品。柿餅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葡萄糖,有清熱、止咳之效,是治療咽喉腫疼、口舌生瘡的良藥。大部分運銷黃河南北各縣市及華北、東北各地,柿餅每年有一部分出口運銷國外。
張高水杏,南部山區盛產水杏,以張高水杏為最佳,主要產地為鄒平鎮的張高、賀家、姜家洞一帶,已有400餘年的歷史。張高水杏個大如桃,脆而酸甜,氣味芬芳,食之清爽可口,且營養豐富,含多種維生素,可加工成多種髙級食品和杏脯,又可製成中藥醫治疾病。品種中最好的要數“抽把子”和“關爺臉”。水杏上市早,俗有“小滿三日杏發黃”之説。張高水杏年產量在百萬斤左右,暢銷全國各地。
山楂,山楂又叫紅果或山裏紅,市南部山區盛產。主要品種有大金星、小金星、敞口、萊蕪黑紅、青口、大貨等10種。果實呈方園形或扁園形,大紅色,果皮密佈細點,少光澤,較粗糙。山楂營養豐富,有較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味酸甜,易貯藏,質地綿軟可口,可加工成山楂片或山楂脯。
軟棗,軟棗又稱黑棗,盛產於南部山區,是著名的本地特產果品。軟棗樹高冠闊,果呈園形,大小如葡萄,未熟呈黃色,味澀甚,成熟後須在陽光下晾曬成黑色方能食用。味甘甜,經霜打後食之更佳。年產量在十幾萬斤以上。
香椿芽,香椿芽盛產於西董、青陽、鄒平鎮一帶山區,年產量在150萬斤以上,為市內一大經濟優勢。香椿芽分紅芽和青芽兩種:紅芽稭粗肉嫩,芽葉油光紅亮;青芽碧中帶黃,鮮嫩異常。清明時節的椿芽俗稱“黃練芽”,鮮嫩可口,清香獨具。椿芽按採集的早晚分等級,清明節前後為最佳,穀雨以後次之,再晚枝葉纖維粗硬,品質下降。南部山區家家户户,房前屋後都種香椿樹,80年代以來為發展多種經濟,一些村莊開始用塑料大棚培植香椿芽,一年四季隨時都能採集,春節前後每斤高達50-60元。 [12] 

會仙山中藥藥材

鄒平市境南部多山,盛產中藥材,歷史上就是重要的藥材集散地。舊志載:“每年四月初八,天下商賈,雲集黃山,經久不衰,可謂盛事。”境內所產中藥材,如遠志、丹蔘、柴胡、酸棗仁、益母草、山瓜蔞等,以其質量好,遠銷全國各地。當地中醫、藥農多往山中採集,或自用,或外銷。建國後,先後組織對山區中藥材資源進行了六次普查,為發揮當地藥材資源優勢奠定了基礎。 [13] 
清順治《鄒平縣誌》記載,地產藥材34種。建國前,藥材資源無人勘查,只有藥農自行採集。1958年6月,縣藥材公司組織15人藥源勘查小組,對全縣藥材資源進行勘查,發現野生藥材86種。1959年,山東省野生植物普查隊在南部長白山進行野生植物普查,又發現藥用植物55種。同年,縣內組織藥材勘探隊,先後發現金銀花、郁李仁等60餘種野生藥材。1960年,又普查到野生藥材70餘種。1966年6月,惠民地區藥品檢驗所會同縣藥材公司到山區普查野生植物,發現稀有藥材穿山龍、紫參、草烏、五加皮、元胡等品種。
1985年5月,縣內組織藥源普查小組,進行全縣藥源普查,發現藥材資源共10類147科372種,總藴藏量約174萬公斤。南部長白山區產藥材273種,藴藏量123萬公斤。中部山前階地,多產耐熱喜陽植物類藥材25種,藴藏量達6萬公斤。北部平原地區,產藥材76個品種,藴藏量達45萬公斤。年藴藏量在萬公斤以上的有21種:地榆、五加皮、野菊花、仙鶴草、葛根、翻白草、山豆根、漏蘆、薤白、益母草、薄荷、蒼耳子、茵陳、苦蔘、旋復花、車前子、槐米、艾葉、萱草根、扁蓄、茅根,藴藏量達35萬公斤。新藥資源29種:續斷、烏頭、京大戟、鬼箭羽、山大活、野元參、石刀柏、卷柏、靈芝、蛇菰、豨薟草、石耳、繁縷、葉底珠、鴨趾草、千里光、煙管草、金盞銀盤、地錢、斑中草、糙蘇、山野豌豆、墓頭回、糖芥、二月蘭、二月舌唇蘭、過山厥、烏蘇裏、風毛菊、紅白二醜。
建國前,黃山、新民一帶就有中藥材種植。縣藥材公司成立後,在全縣發展藥材生產基地。1958年,全縣共有藥材專業隊60個,483人。1959年種植藥材71個品種,種植面積97畝,年產藥材1971公斤。1971年,全縣有農村藥材生產基地112個,種植藥材40多個品種,種植面積314畝,年產藥材39600公斤。1977年,種植面積發展到1327.5畝,年產藥材268237公斤。1985年,全縣藥材基地減為52個,種植品種20個,種植面積調整為350畝,年產藥材2萬公斤。 [13] 

會仙山公路交通

章(丘)索(鎮)路西起繡惠鎮(原章丘縣城),經青陽店、鄒平城、禮參店、長山鎮,東至索鎮(桓台縣城),是橫貫市境東西的主要交通幹線。市內段長36.7公里,車日流量達3000輛次。1950-1963年,該路進行數次維修加寬。1966年鋪築砂石路面。1970年,南營黛溪大橋建成,線路由鄒平城裏改走南門外。1971年,滸山鋪至青陽一段改線。從滸山鋪村西、劉家村北西行去西董村。長山至桓城一段改線由前店村東、大由村西去桓城。1976年,建長山鎮西門外孝婦河大橋,線路改由茶棚村北去長山鎮。同年,沿路建涵洞36道,計長464.4米,倒虹吸29處。1977年上半年,鋪築瀝青路面,投資96萬元。
朱(塘)會(仙)路東起朱塘,西至會仙村,經坊子、西王、南石、馮家、黃家河灘,全程6.1公里,是西董鄉通往會仙山南大峪中各村的交通要道。1968年,由公社組織民工在原路基上改建,鋪成沙石路面,路基寬6米,路面寬4.5米,全程有橋樑兩座,涵洞17道,漫水工程兩處。 [14] 

會仙山林業綠化

黃山是市區的主要風景區之一,民國期間,山上蒼松翠柏,僧宇梵樓,煙火頗盛。後遭戰火洗劫,山上林木砍伐淨盡,各種建築亦蕩然無存。建國後,縣委、縣府十分重視黃山綠化。1957~1970年,多次組織幹部、職工、學生植側柏20000餘株,大部成活。此後,歷年發動羣眾植樹造林。由於無專門管理機構,管理措施不力,放牧拾柴,山火焚燒,以致“年年植樹不見樹”,綠化收效甚微。1981年黃山闢為公園。1984年建立園林所,綠化管理工作納入正規。1983~1984兩年各植刺槐1萬株。1985年植樹節,縣直機關、學校3000餘人在黃山上又植刺槐1萬餘株、側柏5000株。制訂《黃山林木管理暫行條例》,加強管理。 [15] 

會仙山文物勝蹟

主峯一帶岩石 主峯一帶岩石
會仙山主峯,峯頂“八仙台”、“金母祠”遺址尚存。山北有石船峪,南有盤壑峪,東面為滴水崖,數股泉水流溢,夏秋滴水飛練,冬春冰溜倒懸,甚為壯觀。舊志記載:每年三月三清明時節夜晚,山上仙燈呈現,狀如星火,飄渺空際,許時方沒。為會仙山所獨有的仙境奇觀,俗稱“會仙神燈”,成為古今難解之謎。
梁鄒侯墓,位於鄒平市區南安家村西南,屬漢代墓葬。梁鄒侯,名武虎,系漢初功臣,漢高帝六年封為梁鄒侯,死後葬於此。封土已於1956年取土剷平。1980年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馬驌墓,位於鄒平鎮韓坊村西500米處,青龍山下,為清初著名史學家馬驌之墓。墓址封土高1米,長8米,寬8米,未開掘,原有石碑一通。1956年興修水利時毀。1980年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景範墓,位於鄒平西南相公山下,為五代後周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景範之墓。相公山由此得名。墓基不大,墓前原有景範神道碑,有翁仲、石馬、碑碣。1955年農田基本建設時,墓被挖掘,封土剷平。1980年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6] 
鄒平烈士陵園 鄒平烈士陵園
鄒平烈士陵園,座落於黃山北麓。1971年始建,1976年竣工,佔地4萬平方米。陵園按山勢分為5級,左右對稱,中間有石階迭次向上。第一級陵園大門,坐南朝北的牌坊式門樓,上書“烈士陵園”鎦金大字。門兩側對聯為“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第二級為綠化區,遍植蒼松翠柏。第三級東為烈士紀念堂,西為烈士紀念館。第四級為兩座六角紀念亭,東曰憶英亭,西曰懷烈亭,亭內各立石碑一通。碑文記述着鄒平人民歷次革命戰爭中的英勇業績(見附一)。第五級為烈士墓地,正中矗立着白色高大的紀念碑,正面上書“死難烈士永垂不朽”。紀念碑兩側為烈士墓,共144座,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 [17] 
梁漱溟先生的墓地 梁漱溟先生的墓地
梁漱溟墓,位於黃山山腰,1988年梁漱溟辭世後,由當時的惠民地委地區行署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共捐資近6萬元修建。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親自題寫了碑石,梁先生的學生田幕同、李微、張俶知、徐樹人等撰寫了碑文,啓功、馮友蘭、程思遠、沈醉、吳祖光、任繼愈及其梁漱溟的學生等撰寫了輓聯。梁漱溟墓三面環山,周圍有翠柏掩映,是鄒平城區風景最美、最安靜的地方。 [18] 
會仙書院,在齊東城(今九户)北門裏,始建於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因書院正堂面對會仙山而取名,有院舍77間。清末,前院設縣立高等小學堂,後院設師範傳習所。初期書院多系私人創辦,或私辦公助。書院設院長(或稱山長)1人,由地方官吏延請本籍或外籍著名人士充任,也有由地方長官直接充任的。書院內設有院董會,又設教習,由院長出面延請舉人、進士充任,另設書計、首士、學長各1人。書院學生,稱生員。入院學習的生員,分“文生月課”和“童生常課”。書院教學內容以四書、五經為主,研習經學,習作八股文、試帖詩,間亦研討時政和學術問題。教學方法,多采用個人自學、相互問答和集體講解相結合的方法。書院學生無定額,學無年限。 [19] 
黃山上有碧霞元君祠、玉皇廟、姑子庵等,與市區內建築遙相映襯,構成一個完整的建築羣,至1937年,尚有部分建築保存完好。
姑子庵,又名“清靜姑庵”,位於黃山西端(今黃山公園大門東南約百米處崖上),始建年代不詳。
碧霞元君廟,位於黃山中部山凹處,坐北朝南,磚石木結構。有廟門、棲寢殿等建築。始建年代不詳。
玉皇廟,位於黃山東端,為歇山轉角,斗拱飛檐式建築。分前後兩院,前院大殿為二層,後院大殿建有左右懸廊,與前院大殿相通,故稱轉樓。前後殿內雕塑神像,形態各異,栩栩如生。每年農曆四月八日有廟會,方園百里之香客雲集黃山焚香拜佛,“四月八會”因此名聞遐邇。 [20] 
唐李庵景區 唐李庵景區
唐李庵,位於鄒平鎮石樊魯村西北300米會仙山北麓,小型佛教寺院,相傳古有唐、李二仙在此修煉而得名。所建年代失考。碑記最後一次重修為明隆慶年間。現存大殿、東西偏殿、跨院僧房、藏經樓、客房及山門共32間。山門左右有重修寺碑四通。寺東有相傳約有500年樹齡的文冠果樹一株。院內植丁香、古柏。1984年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文化廳撥款2萬元,於1986年春對唐李庵進行部分維修,主要修復主大殿屋頂,更換西殿後牆,修復東、西偏殿屋頂和安裝所有瓦獸,同年5月竣工。1996~1998年,縣府先後撥款14萬元,自籌資金6萬元,對唐李庵主建築羣(大殿、東西偏殿、影壁、山門、院牆)進行重建與維修、恢復了原貌。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已開發擴建為一個景區。 [16]  [21]  [22]  [23] 

會仙山旅遊開發

20世紀末,濱州地區設計規劃“長白山國家森林公園旅遊度假區”,位於鄒平境內,因主景區在鄒平南部長白山區且有著名的鶴伴山國家森林公園而得名。主要景點、景區有鶴伴山國家森林公園、白雲山、會仙山、玉泉山、黃山、花盆河、碧雲湖、範公祠、范仲淹讀書洞、唐李庵、醴泉寺、梁鄒侯墓、梁漱溟墓以及大量古碑、石刻等80餘處。其中會仙山、黃山、唐李庵、梁鄒侯墓、梁漱溟墓等都在會仙山山區。較大規模的旅遊節慶活動是每年農曆初八的黃山藥會。 [22] 
市區南的黃山,古時多廟宇,西嶺有碧霞元君廟,東嶺有玉皇廟,又有捕蝗之神劉猛將軍廟、石大夫廟、黃山文筆峯等景點。歷史上每年農曆四月初八,黃山上有文人墨客的盂蘭會(俗稱黃山廟會或黃山藥會),不僅文人墨客會集於此吟詩作賦,而且南北商賈來此交流物資,此間尤以各地前來交流藥材的藥商為眾,形成海內聞名的黃山藥會,成為鄒平一年一度的一大盛事。北麓有莊嚴肅穆的烈士陵園、紀念碑、憶英亭、懷烈亭;西面有三八水庫。已於1990年代闢為黃山公園,上有電視轉播塔、仙遐亭、步雲亭等,山陰有革命烈士陵園。 [1]  [22] 

會仙山文化傳説

會仙山廟會

黃山廟會,俗稱“浴佛會”。始自明代,1937年終止,歷經500餘年。西山頂有碧霞元君廟,俗稱“泰山奶奶廟”。東山頂有玉皇廟。北坡軟棗峪有清靜姑姑庵,以北是王靈觀。南坡有劉猛將軍廟,俗謂“螞蚱神廟”。在黃山上形成一個龐大的廟宇羣。每年農曆四月初一開廟門,香客開始進香,商賈雲集,雜藝漸盛。四月初八為鼎盛時間,到四月十五日,漸次散去,前後約半月時間。東關村一帶搭戲台,邀請外地戲班演出。山路兩旁,民間藝人設攤賣藝,有鼓書、雜技、耍猴等。民國期間增加了“拉洋片”。各種畫片置入箱內,箱前設孔七八個,孔上裝置放大鏡片,藝人拉線換動畫片,並敲擊鑼鼓樂器,配以説唱。另外還有木偶戲,俗謂“玩撮傀儡”。各種文藝薈萃,頗為熱鬧。趕會者,遠自湖廣、四川、京津及東北三省,近者來自省內鄰縣,尤以黃河以北濱州、蒲台、惠民、陽信等市縣為最多。大車小輛,騎驢乘馬,紛至沓來。俗謂“四月八日浴佛會,各路香客來趕山”。
會仙山廟會,山頂原有金母祠,山下盤壑峪內有兩個庵觀,當地謂“上場”、“下場”。上場叫清宮,殿內有老子神像,下場叫白衣庵,供奉白衣大士。每逢農曆三月初三王母壽誕之日,有香火廟會。遠近的善男信女紛紛上山進香設供。廟會期間,商賈雲集,進行山果和藥材貿易。山下搭台唱戲,有各路雜藝為廟會助興。 [24] 
黃山藥會,市境南部長白山脈盛產藥材,藥農多在深秋和春初上山採挖。此時藥材津潤始萌,枝葉未充,故所採之藥材味厚重、質量上乘。市區東南有一黃山,山上古有廟宇,每年古歷四月初八有廟會,歷時數百年,久盛不衰。黃山廟會於四月初八開始,延續十幾天,除四邑來黃山燒香、許願上供及購置雜具的士女及鄉民外,各地商賈前來做藥材交易的為最多,故黃山廟會亦有“藥會”之稱。黃山腳下鄢家村至縣城東門,車馬輻輳,延續數里,車水馬龍。省內外慕名而來者如濟南“宏濟堂”、青島“宏仁堂”、北京“同仁堂”、定洲“宏濟堂”、河北安國、河南懷慶、以及南京等地名家商號,在黃山腳下布點扎棚,競相宣傳推銷各種丸、散、膏、丹和中藥材,種類繁多,盛況空前。縣內所產之特產藥材如遠志、丹蔘、柴胡、防風、益母草、酸棗仁等亦大宗銷往全國各地。黃山廟會自明以後規模日趨擴大,名聲遍及南北。民國以後,多有外縣人來縣內開設藥店,僅縣城周圍就有30多家,其中規模較大的有西關的“同德堂”、“德和公”,本地人開辦的有“宏德堂”、“中和藥店”等。1937年以後,黃山廟宇毀於戰火,黃山廟會日趨衰落,至50年代中期終止。 [13] 

會仙山傳説

九節青龍山。白雲山花果遍地,林木扶疏,禽鳥啁鳴,獸不相爭,年年風調雨順,百姓安享太平。不料有一蜘蛛修行八百年,成精作怪,織起七七四十九道燈網,禽獸觸之。即被網獲,人不敢近。一時羣山枯寂,草木凋零。有一天,南海大士坐蓮花盆與眾生説法,忽見西北方有黑氣氤氲,知是蜘蛛精作怪,便取發中碧玉簪向空一擲,化為一條青龍,直奔白雲山。青龍飛到白雲山,口吐七七四十九道焰火,燒掉七七四十九道妖網。一個吐,一個燒,相持十餘日,突然白雲裏吐出一團烏雲,一剎那雷電交加,天昏地暗,兩團烏雲同時降落地面,變成了兩座小山:一座化為青龍山,一座化為蜘蛛山,不知經歷了多少年,青龍山受日月精華,每過一年就從地裏長出一節。過了8個年頭,就長出了8個山頭。蜿蜒起伏,昂首奮鬌,活象一條真龍,伸向東北方。俗稱“九節青龍山”。 [25] 
會仙神燈。某年,八仙去蓬萊路過白雲山,忽被一片紅光擋住去路。按下雲頭看時,原來滿山桃花盛開,串串神燈,游來飄去,把整座山照得赤紅如焰,燦爛如霞,比那蟠桃園還強之百倍。八仙在這神燈花海中流連忘返,讚不絕口。此後,逢仙便説,一傳十,十傳百,每逢清明三月三,各路神仙便紛紛至此聚會,觀燈賞花。從此,這山便叫“會仙山”。有一年,一個皇封的和尚來此主持寺院,舍粥施齋。一時,會仙山香火旺盛,但上香的年輕女子卻常常失蹤。一日,外地父女二人上山求乞,和尚道:“老施主,門外稍候齋飯,我與女施主進去拿些銀兩,權當路費。”誰知,女兒一去不回。寺門緊鎖,老漢呼天號地,無人應答。至夜,老漢昏迷中,忽見眼前紅光閃爍,一位執燈仙女立於面前。仙女向老漢問明原委,賜鮮桃一枚、桃燈一盞,教救其女。桃花仙女遂飄然而去。老漢頓覺耳邊生風,睜眼看時,自己已在千里之外的京城皇宮門外。卻説皇宮中恰逢怪事,兩天前皇太子正在宮中玩耍,見西南方一串紅燈,頓時雙目失明,口不能言。御醫百般療治無效。夜間,皇上皇后同得一夢,見宮門外一老漢,懷揣仙桃一枚,説太子吃了後可立即雙目復明,開口講話。晨起,忙命太監開宮門,果有一老漢站在門前。老漢入宮,獻入仙桃,太子果然病癒。皇上問老漢所欲,老漢説:“一不要官,二不要錢,要為女兒伸冤。”隨即陳訴前情,皇上大怒,命大臣即赴會仙山拿和尚治罪。這和尚是皇后親侄,皇后為其進言説:“不可輕信。”老漢取出桃燈一盞,皇上朝東南方一看,千里之外的會仙山近在咫尺,寺內白骨累累,和尚正欲作踐老漢之女,皇上大怒,遂將神燈對準和尚一照,和尚一下僵立不動,變為一塊石頭,後人叫“和尚石”。石邊寸草不生,俗呼為“和尚頭”。 [25] 
黃山聚寶盆。舊曆四月八日,黃山有廟會,南北商賈,雲集而來。某年值會,有老者至,自謂江南人,白日獨坐客店,夜間外出,付房資大方不吝,店東亦厚遇。翌年會期,老漢復至,店東頗怪異,因道:“老先生不做貿易,為何迢迢千里遊此廟會?”老者沉思良久,答道:“貴縣山川秀雅,物阜財豐,黃山即藏寶之地。老朽年邁,不期重遊來此,屢蒙足下厚待,今以實告:黃山軟棗峪有巨石,側有小孔,會期夤夜。中有黃金溢出,到時直可取歸。但記,適可而止,不可貪求。”店東照老漢所囑,果得黃金。但惜其孔眼太小,所溢無多,遂擴鏨之,第二年取金,毫無所得。 [25] 

會仙山道教

著名道教人物在晉有元陽子,隋有由吾道榮,唐有李元枝,金有張志道、郭道安、徐福貴、朱崇口。明有鄭道興、李道春、王玉山、王玉川等。元陽子長白山人,修真於“華陽宮”19年,於伏生墓得《金碧潛通》,細為詮釋,著《元陽子解》,現書失傳。由吾道榮琅琊沐陽人,入長白山修道,頗有名氣。隋開皇初征授上儀同三司諫議大夫、沐陽縣公。唐李元技,居泗水南天花橋,少讀書不第,乃遊四方,59歲還鄉,應考獲中,值妻死,遂棄家遊於黃山西峪,後結茅於茲山。黃山有“碧霞元君祠”,為縣境內最大宮觀,建於明朝,清代重修。1691年(康熙三十年),道人柴元貞在黃山東嶺建玉皇閣,香火頗盛。清季,尚有道徒30餘人。繞黃山有廟地數十畝,生活來源一半靠道徒,種地自養,一半來自進香者的佈施。流傳既久,道徒中多有不奉行道規者。有的在民間行醫,看陰陽宅,以符篆惑人,演為巫覡。民國間全縣有道徒約28人。解放戰爭時期,黃山碧霞元君祠被毀,道徒四散。 [26] 

會仙山詩詞

會仙山
張實居
峻極中峯此獨幽,天低日見白雲浮。
西來嶽色孤煙秀,東望滄海一勺流。
金筒壇迷虛夜月,赤松跡杳凜高秋。
不知山頂何年闢,流水柴門勝概留。
九日得顧寧人書約遊黃山
徐夜
故國千年恨,他鄉九日心。
山陵餘涕淚,風雨罷登臨。
異縣傳書遠,經時怨別深。
陶潛籬下意,誰復繼高吟。
寄清園
董其昌
泰岱遙瞻勢獨雄,黃山削就亦神工。
誰言鞭石橋難合,卻喜燃庫怪不逢。
窅窕自能通鶴徑,煙雲遍覺繞花宮。
子房雖是封侯骨,辟穀還從圯上翁。
黃山
方之璧
十里青山錦作堆,野雲無盡夕陽開。
巖前坐嘯風生響,樹裏行雲鳥不猜。
放履幾嫌苔徑遠,扶筇好向竹溪來。
不妨薄暮忘歸騎,勝地登臨得幾回。 [27] 
參考資料
  • 1.    鄒平縣誌 卷二 自然地理  第三章 山脈   第三節 會仙山
  • 2.    鄒平縣誌 卷二 自然地理  第一章 地質   第三節 構造
  • 3.    鄒平縣誌 卷二 自然地理  第一章 地質   第二節 地層
  • 4.    鄒平縣誌 卷二 自然地理  第二章 地貌   第一節 低山丘陵
  • 5.    鄒平縣誌 卷二 自然地理  第七章 土壤   第一節 褐土
  • 6.    鄒平縣誌 卷二 自然地理  第八章 植被
  • 7.    鄒平縣誌 卷二 自然地理  第四章 河流湖泊   第五節 湖泊
  • 8.    鄒平縣誌 卷二 自然地理  第四章 河流湖泊   第三節 杏花河
  • 9.    鄒平縣誌 卷二 自然地理  第四章 河流湖泊   第四節 孝婦河
  • 10.    鄒平縣誌 卷十二 水利  第二章 蓄水   第一節 水庫塘壩
  • 11.    鄒平縣誌 卷二 自然地理  第六章 氣候   第一節 氣候特徵
  • 12.    鄒平縣誌 卷十一 林業  第三章 果樹   第三節 果品特產介紹
  • 13.    鄒平縣誌 卷二十四 衞生醫藥  第三章 醫藥   第二節 中藥
  • 14.    鄒平縣誌 卷十四 交通  第一章 道路   第三節 公路
  • 15.    鄒平縣誌 卷十六 城鄉建設  第二章 縣城建設   第五節 城區綠化
  • 16.    鄒平縣誌 卷二十二 文化  第八章 文物   第一節 古文物
  • 17.    鄒平縣誌 卷二十二 文化  第八章 文物   第二節 革命文物
  • 18.    梁漱溟與鄒平的不解之緣  .山東省檔案局[引用日期2019-11-11]
  • 19.    鄒平縣誌 卷二十三 教育  第一章 學宮 書院 私塾   第二節 書院
  • 20.    鄒平縣誌 卷十六 城鄉建設  第二章 縣城建設   第二節 城區建築
  • 21.    濱州地區志(1979-2000) 第二十四卷 文化  第三類 文物   第二輯 古建築
  • 22.    濱州地區志(1979-2000) 第二十四卷 文化  第七類 旅遊   第二輯 重點旅遊景點景區
  • 23.    濱州地區志(1840-1985) 第十五卷 交通 郵電 第二十三卷 文化  第九類 文物   第二輯 古建築
  • 24.    鄒平縣誌 卷二十二 文化  第一章 民間文藝   第一節 廟會文化
  • 25.    鄒平縣誌 卷二十二 文化  第九章 歌謠 傳説   第二節 民間傳説
  • 26.    鄒平縣誌 卷二十七 風俗 方言 宗教  第三章 宗教   第二節 道教
  • 27.    鄒平縣誌 附錄  六 歷代文輯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