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最後的獵人

(尼可拉斯·凡尼爾執導的紀錄片)

鎖定
《最後的獵人》(Le dernier trappeur/The Last Trapper)是由導演尼可拉斯·凡尼爾執導,諾曼等人主演的一部紀錄片。2004年12月15日上映。
影片講述了加拿大北部地區最後一位獵人的故事。
中文名
最後的獵人
外文名
Le dernier trappeur/The Last Trapper
類    型
紀錄
出品公司
JMH Distribution
製片地區
法國 / 加拿大 / 瑞士 / 德國 / 意大利
拍攝地點
加拿大
發行公司
JMH Distribution
導    演
尼古拉·瓦尼埃
編    劇
尼古拉·瓦尼埃
主    演
May Loo Alex Van Bibber
片    長
94 分鐘
上映時間
2004年12月15日
對白語言
英語 / 法語
色    彩
彩色
imdb編碼
tt0395514
主要獎項
2009年 第22屆東京國際電影節 地球貢獻獎
在線播放平台
愛奇藝
出品時間
2010年

最後的獵人劇情簡介

《最後的獵人》劇照
《最後的獵人》劇照(11張)
早年定義的「獵人」,比方説美國西部英雄大衞克羅、作家傑克倫敦等人,如今已不復存在。然而,現在還剩下一個最後的堅守獵人精神者,依舊生活在大自然中,堅守古老的獵人哲學。這名最後的獵人名叫諾曼,50歲,與伴侶涅芭斯卡生活在一起。製片團隊跟隨諾曼、涅芭斯卡和他們的狗,在遠北地區待了一整年,帶領觀眾跟隨一個真實人物的腳步,深入瞭解他每天所面臨的挑戰與事件,還有以他的狗兒們為主角的精彩冒險。《最後的獵人》完全融入一個獨特絕美的環境,是一趟開創之旅,頌讚一種與動物及大自然完美結合的生活方式。
諾曼已經設陷阱誘捕動物許多年,並不需要社會所能提供給他的東西。他和自己養的狗吃獵捕來的動物或魚,他的雪橇、球拍、小屋、獨木舟,全都是自己用森林砍伐來的木頭製作而成。皮革是伴侶涅芭斯卡用古老的方法為他鞣製,就像古代的塞坎尼印第安人那樣,從動物的腦中抽取鞣酸,之後再以煙燻毛皮。獵捕山貓、河狸、貂、狼、狼獾,則為他們提供其它所需。每年春季來臨,他都會前往白馬鎮或道森鎮販賣毛皮,並添購一些生活所需:煙絲、彈藥、需要更換的陷阱、麪粉、火柴、蠟燭,以及無線電用的電池……。
多年前,他因為誘捕動物賺了不少錢,於是他添購一部雪地自行車,不過他很快便放棄了:雪地自行車太吵、太昂貴,寒冷的天氣也無法發動。後來有一天,他差點因為它而喪命:一場大風雪中,它在一片荒蕪的高原上故障。他徒步穿越風雪,往有樹木的地方走去,否則將面臨凍死的命運。他一直沒有回去找那部雪地自行車,而是回去找他的哈士奇獵犬們,它們不會故障並且忠心不語,就是這些讓諾曼捨不得離開。
諾曼與涅芭斯卡明白,大地如果失去了動物、植物、河流、風,甚至顏色,就一無所有。諾曼追蹤一頭動物時,會長時間觀察它,理解它對周遭環境的認知:亦即印第安人所謂野生動物的「周圍世界」。涅芭斯卡説,「大多數人無法理解這一點,好比白人並不會循着各種動物的認知來分析空間。他們只會應付一種環境,人類的環境。」瞭解這一點,感受這種特殊的大地氣息,也就能瞭解為何諾曼是拒絕現代生活,併成為最後一位誘捕獵人,現代的生活對他而言猶如矇住眼睛滑下山坡。諾曼是一種哲學家,堅定地相信與大自然共享及交流的觀念,對位居食物鏈頂端的奇怪動物——人類的平衡而言,是極為重要的。

最後的獵人幕後製作

一幅壯麗畫面背後的故事文:Nicolas Vanier 尼可拉斯凡尼爾
我們置身於荒郊野外,一個沒有人知道是何處的地方。漫天覆蓋着冰雪,只看得見被風吹成各種形狀的冰的雕塑……如此壯麗的景觀,只有在此地才看得見。
幾隻狼、狐狸、北極熊、與一羣獵犬出現在這片白色世界裏。這塊如世界盡頭的遼闊土地,就是這部影片的取景地。但是,從來沒有一部35釐米電影,曾經在攝氏35度以下低温進行拍攝工作,更別提還得將幾噸重的器材、糧食、各種裝備、以及二十多人的拍攝小組移師到這樣冰天雪地的地方。
因此在開拍之初,我們曾遭遇重重困難:一場大風雪橫掃高原,使能見度只有兩公尺,一個不注意,同組工作人員便一個接着一個脱隊,消失在雪地裏。
我們想要呼叫同伴,但風極大,淹沒了我們的叫聲。最後我們決定半途折回,以免再丟失其它夥伴。結冰的睫毛擋住我們的視線,不過反正除了一片白色,我們什麼也看不見。最後,我們終於找到了夥伴,並在一個伊努因人(Inuit)的小木屋重聚。諷刺的是,其中一個夥伴、伊努因人(Inuit)Oscar Hiram,來年竟在同一個地方被風雪奪走了生命。
來年,我們這批工作小組重回此地,預計拍攝原先沒有成功的畫面,但當地已下了一個多月的大風雪,從無間斷,要在這惡劣天候下進行拍攝工作是不可能的。 但當飛機將各項器材與裝備送至當地,風雪竟然停止了,但氣温陡降,低至攝氏零下五十幾度。而通常在這樣的低温下,攝影機是無法運作的,但奇蹟似地,它居然動了!於是,我們終究完成了這幅陽光自白色大地升起、諾曼與獵犬同行的永恆經典畫面。
製作這部影片是生命中一個極大的夢想。北方極地並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種氣氛、光線、寧靜….。初次與Norman和Alex見面時,他們很沉默,與他們在一起彷彿時間是不存在的。在極地裏,最壯觀的景色就是北極光。工作小組當中沒有一個人會忘記,那一晚當極光在星星之間舞蹈、而狼羣們在一旁嗥叫的景象。
在開拍前,數個月的準備工作是必要的。我們找到了一個冰櫃,將温度調至零下攝氏55度,好讓攝影機、鏡頭、底片等能適應攝氏20度到零下55度的極端天候!對Nicolas來説, “寒冷”就像是一個人,我們在此地經歷了兩個冬季,並試着馴服“他”。在極地,任何事都變得辛苦且耗費體力,而 “他”卻一直以光線、風雪與我們玩遊戲。我們克服了在零下52度進行拍攝的困難。在這樣的時刻,我可以説,我的確熱愛這部影片的製作……。
這不是劇情片,也不是紀錄片。《最後的獵人》想要帶領觀眾跟着一個真實人物的腳步,見證他在生命中某些時刻或幾次冒險中,求生或重生的經驗。製片小組跟着諾曼與其納漢尼印第安人伴侶,踏上設陷阱誘捕動物的旅程,拍攝他們打造小屋、釣魚、誘捕動物……的過程。他們將與主角共同生活。這些「實地拍攝」的影像,將構成整部影片的結構;它們將是影片特質與力量的來源。諾曼與妮絲嘉將邀請我們到一個偏遠的世界,那裏風雪的強勁難以言喻,冰覆蓋在人的臉上會使人無法言語……那是一種與原始環境融為一體、一趟最純粹的旅程,一種結合神聖與歡騰的思維。
製片小組將諾曼在荒野的一整年生活與眾人分享,試圖捕捉生命的時時刻刻,而諾曼所扮演的就是他最拿手的角色:他自己。在這些鏡頭之外,其它場景將會再重新組合。鑑於影片的需要,我們將重現諾曼生活中最艱困的一些情境。下面的説明是為了描述其中的部份場景,以及我們將如何將它們編排在一起。它們將被作為影片骨架、重要的線索,同時也是影片的結構,而其它部份則會自然地串連起來。
[1-2] 
這也是經年拍攝的本片將要呈現的。駕雪橇在寒天中長途跋涉的背後,劃獨木舟在激流中奔流而下的背後,在雄偉的峽谷中遭灰熊與野狼攻擊……諾曼接受本片構想的原因是:揭露並留下他走過的足跡,它們會比他經常留在雪地中的足跡更為長久。

最後的獵人主創團隊

最後的獵人演員表

角色 演員
諾曼温德 諾曼·温特
—— Robert Lafleur

最後的獵人職員表

以上參考資料來源 [3] 

最後的獵人音樂原聲

藝人: Krishna Levy
語種: 其他
唱片公司: EMI
發行時間: 2004年12月15日
專輯類別: 原聲帶、影視音樂 [4] 
1、Générique Début
2、La Rivière
3、Le Nouveau Territoire
4、Construction De La Maison
5、A Cheval Dans Les Nouvelles Terres
6、Premier Paysage D'eté
7、A Breath Of Wind - Bratsch
8、La Jeune Chienne
9、Retour A La Chasse A L'elan
10、La Chasse Aux Oiseaux
11、Le Voyage En Avion
12、Deuxième Paysage D'eté
13、Un Homme Et La Nature
14、Le Lac Gelé
15、Un Autre Voyage
16、En Allant A La Pêche
17、Les Glissades
18、Voyage Vers Alex
19、Le Blizzard
20、L'amitié
21、Voyage Vers Dawson
22、Dernier Paysage D'eté
23、Générique Fin

最後的獵人發行信息

最後的獵人主創公司

製作公司
1. MC4
2. TF1 Films Productions [法國] (co-production)
3. Mikado Films (co-production)
4. Pandora [法國] (co-production)
5. JMH (co-production)
發行公司
1. 3L Filmverleih [德國] (2006) (Austria) (theatrical)/(2006) (Germany) (theatrical)
2. e-m-s the DVD-Company [德國] (2006) (Germany) (DVD)
3. Hollywood Classic Entertainment [捷克] (2005) (Czech Republic) (theatrical)
4. TFM Distribution [法國] (2004-2005) (France) (theatrical)
5. TF1 Vidéo [法國] (2005) (France) (video)

最後的獵人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日期/時間
法國
2004年12月15日
中國台灣
2006年1月13日
比利時
2004年12月22日
瑞士
2004年12月23日(德語區)
希臘
2005年1月21日
意大利
2005年5月1日(特倫託電影節)
捷克
2005年8月4日
西班牙
2005年12月23日
德國
2006年1月5日
奧地利
2006年1月5日
澳大利亞
2006年4月8日(悉尼電影節)
意大利
2006年4月21日
日本
2006年8月12日
葡萄牙
2006年10月26日
匈牙利
2007年11月26日(電視首映)
以上參考資料來源 [5] 

最後的獵人影片評價

《最後的獵人》是一部令人難以忘懷的記事片,是史上第一部 跨越兩季嚴冬零下五十度拍攝的電影。故事講述了諾曼温德(Norman Winther),這個世上最後僅存、對莊嚴的洛基山脈擁有深刻理解並尊敬自然的獵人之一。他與印地安人那哈尼族的妻子涅芭斯卡,以及一羣忠實的哈士奇獵犬,生活在一個以季節變化為節奏的世界:在冬天的雪地裏馳騁、跨越洶湧的河水、遭受大灰熊與狼羣的威脅,都是獵人尋常生活的一部份。諾曼在這個有時大風雪蓋過説話聲的冰雪世界,培養出他獨特的生活態度。這部電影是對這個景觀壯麗、遼闊原始的高海拔國度的禮讚。
導演尼可拉斯·凡尼爾(Nicolas Vanier)深入寒冷加拿大北部地區,跟隨諾曼以及他的獵狗長達一年半的時間。這期間,他完全心投入這部電影製作,並經常在極端天候下進行拍攝工作......藉着這部奇蹟般的電影裏,尼可拉斯·凡尼爾想要表現的是與大自然深刻且獨特的關係。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