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最年輕的科學

鎖定
《最年輕的科學》是一本劉易斯·托馬斯編制,由青島出版社在1996年出版的書籍。此書記述了從本世紀早期至70年代作者親歷的美國醫療職業的變化、科學研究活動和醫學的進步。
中文名
最年輕的科學
作    者
劉易斯·托馬斯
出版社
青島出版社
出版時間
1996年06月
定    價
14.80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43614680

最年輕的科學內容簡介

前言 安徽醫科大學臨牀流行病學研究室 祖述憲
劉易斯·托馬斯博士(Lewis Thomas,1913~1993)是美國傑出的醫學家和教育家。他出身於紐約的一個醫生家庭,畢業於哈佛醫學院,曾經在許多著名的大學醫院行醫,主持研究和領導教學工作。他親身經歷了本世紀醫學的重要發展時期,做出過許多創造性業績。他的閲歷豐富,學識淵博,思想深邃。和許多優秀的科學家一樣,托馬斯的興趣廣泛,關心社會和人類的命運,並且愛好音樂,長於詩文。70 年代初,他應美國最負盛名的醫學刊物《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主編之約,為該刊撰寫專欄文章,筆觸所及縱情宇宙萬物,謳歌生命、大自然和人類的科學事業;對醫療技術和保健體制的論述鞭辟入裏,富有遠見。這些寓意深刻、情理交融、文筆清新的科學隨筆,後來集成《細胞生命的禮讚》和《水母與蝸牛》;中文譯本近年由湖南科技出版社納入“第一推動叢書”出版。
《最年輕的科學——觀察醫學的札記》(The Youngest Science: Notes of a Medicine Watcher)是劉易斯·托馬斯繼上述隨筆之後所寫的回憶錄。此書記述了從本世紀早期至70年代作者親歷的美國醫療職業的變化、科學研究活動和醫學的進步,內容豐富多彩,深入淺出,生動有趣,哲理濃厚,啓迪思考。在科學研究和臨牀思維、醫學倫理和人文關懷、公共衞生和大學管理諸方面都有很多真知灼見。此書不僅可以增加我們對現代醫學發展以及醫療職業、醫學教育和科學研究的實際瞭解,而且使人增長智慧,加深對時下我國醫學和醫療現實的認識。意大利醫學史家卡斯蒂格略尼説:“醫學思想始終保持着明顯的歷史統一,只有具備了對過去歷史的知識和了解,才能明白和判斷今天的醫學。”(《世界醫學史》第1卷,商務印書館,第5頁)因此,這本書特別值得我們的醫務工作者細讀體味,青年醫生、教師和醫學生可以從中獲得很大的教益。
人類試圖認識和解釋疾病現象、創造療病的醫術,可以追溯到久遠的古代,由此形成了各個地域的傳統醫學或民族醫學。發端於古希臘的西方醫學,可以説是歐美的傳統醫學;它歷經漫長的矇昧幼稚階段,在近代自然科學技術的肩上逐漸成長髮展,最後成為全世界普遍接受的科學的醫學,即現代醫學,有時稱為西方醫學或西醫。雖然建築在現代醫學基礎上的醫療實踐仍然存在相當的技藝成分,即除了運用系統的科學原理和技術之外,還需要從實踐經驗獲得的、難以言傳的知識、技巧和能力。然而,醫學在20世紀30年代初期,醫療主要還是一種技藝。當時醫生能夠做的只是診斷、向病人解釋預後和安慰作用,以及不要把極少數有有效治療的疾病漏診了。
1933年托馬斯還是一個醫學生,他回憶説:“在這些醫院(指哈佛大學的幾所著名的醫院)的病房裏我們逐漸明白了:我們對真正有用的東西瞭解甚少;我們雖然繁忙地對疾病進行分析,但卻無法改變它們的大多數的進程。表面上看來很有學問的醫療專業,實際上卻是個十分無知的行當。”(見該書第24頁)1937年磺胺藥臨牀應用產生的奇蹟才是醫學革命的開始,其後青黴素和抗結核病藥物相繼問世,才真正改變了醫療的面貌。由於其他科學技術發展對醫學的推動,托馬斯認為本世紀50年代初期才是“醫學開始成為一門科學的時期”,因而醫學是“最年輕的科學”。
現代醫學作為生物科學的一個分支,具有科學的基本特徵,即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上,具有邏輯上的一致性,實踐上的可檢驗性,能夠自我驗證和自我改正,不斷棄舊創新,向前發展。這裏指稱的實驗包括疾病的認定、病因的確立和治療方法效果的評價等,其中對照的臨牀試驗是評定療效的試金石,它的應用大大地推動了治療方法的革新和進步。一切聲稱有效的醫術都必須接受它的檢驗。此書中提到的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威廉·奧斯勒教授(W. Osler, 1849 -1920),是曾經產生過很大影響的醫學家和教育家,他對那個時代常規應用的各種療法,如放血、導瀉、發皰、拔火罐、藥草煎劑和大量的藥物方劑等,勇敢地提出了挑戰,抨擊這類治療不但無益反而有害,揚起了治療虛無主義學派的旗幟。這是醫學觀念上的一次革命。歷史已經證明奧斯勒的創新是完全正確的,然而這些庸醫陋術現今仍在流行。近半個世紀之前,北京的協和醫院的外科學家們曾經寫道:“以往在外科學界裏,我們作了很多不必需或無意義的工作,我們曾信靠和應用許多的方法或藥物,並不是因為它們是依據真理,而僅僅是因為它們是新興的東西,或是傳統遺留下來的習慣,我們若用真理作標準,重新衡量這些東西時,就可以發現很多錯誤。(《現代外科基本問題》序言;人民衞生出版社,1950:第1頁)這種寶貴的自省精神,不僅出於醫學家的學識和智慧,而且發自責任感,因而它是創造力的一種源泉。然而,現今許多庸醫陋術又以各種形式沉渣泛起,蔓延流行,而我們的許多醫學家由於懦怯失去了鑑別力和批判力,趨同媚俗,社會責任感消失;甚至由於利益的誘惑,良知動搖,導致各種醫療騙術大行其道。面對前賢們我們應當感到汗顏。
科學是一元的,不分國界,全球認同。如吳宓所説:“原夫天理人情物象,古今不變,東西皆同。蓋其顯於外者,形形色色,千百異狀,瞬息之頃,毫釐之差,均未有同者。然其根本定律,則固若一。”(《論新文化運動》,1920)醫學也毫不例外,現代醫療在設定的條件下具有充分的重複性與可檢驗性,好醫生雖然需要經驗,但絕無玄機與秘術。所以,真正科學的東西,在現代不可能長期被科學界所拒斥,只有偽科學才囿於狹窄的範圍裏要求“權威”承認和政策支持。如今再把醫學分成西方醫學和東方醫學是不適當的;一切地域的傳統醫學,如果其中存在積極的因素,最終必將匯入現代醫學,在此之前不能稱為科學。把一個民族的人口繁衍不衰歸功於傳統醫學,完全是出於缺乏生物學常識的一種主觀臆斷。對於傳統應當實事求是、去偽存真,批判地加以繼承;不崇古戀祖,不敝帚自珍,才是科學的態度。雖然希波克拉底以他的睿智和敏鋭的觀察,合乎邏輯的推理,提出過至今猶不失其意義的一些醫學理念,記述了在當時十分難能可貴的臨牀觀察,創造過醫學歷史上的黃金時代,並且成為現代醫學傳統的源頭,因而被尊為醫學之父或醫聖,然而現代的醫生決不會從《希波克拉底文集》中去尋找靈丹妙藥或靈感的。
當今醫學處於鼎盛時期,人類正在從分子水平上認識自己和生命,許多昔日束手無策的疾病,如今有了治癒、緩解和預防的良術。然而,無論醫學怎樣發達,人的疾病、衰老和死亡都是註定不可避免的,不治之症永遠都會存在。現代醫學作為科學,敢於承認有其真能亦有所不能。這給庸醫和江湖騙子留下廣闊的空間,於是他們聲稱無所不能,針對醫學的缺陷與不能設計醫療騙術。因此,如今許多庸醫和江湖醫術在歐美等國也有抬頭的趨勢,更不用説在有着古老文化傳統的東方國家裏猖獗蔓延了。許多未經科學評價的和無效的醫術或療法,被冠上委婉的術語魚目混珠。在“備擇或異類醫學”(alternative medicine 還有人譯作替代醫學,實際應譯作旁道醫術) 或“互補醫學” (complementary medicine)這類含混不清的詞語掩飾下,為各種江湖騙術鳴鑼開道,推波助瀾。實際上這些醫術並不是什麼新東西,許多正是托馬斯在書中所説的陳腐醫術的衍生物。這些東西至多起點安慰劑的作用,甚或無益有害。因此,這些名稱名不副實,這些醫術也根本不能成為現代醫學的替代或補充,無助於人們的健康和治療疾病。著名的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爾説:“錯誤的信念可能有令人驚奇的生命力,它無視經驗,也無須任何陰謀的幫助而能延續千萬年。科學史,尤其是醫學史,提供我們許多範例。”(《猜想與反駁》第10頁。)温故可以知新。相信讀者在讀了本書之後,一定會對醫學的發展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提高科學的鑑別能力。 [1] 

最年輕的科學作者簡介

劉易斯・托馬斯博士(Lewis Thomas 1913~1993)是美國傑出的醫學家和教育家。他出身於紐約的一個醫生家庭,畢業於哈佛醫學院,曾經在許多著名的大學醫院行醫,主持研究和領導教學工作。他親身經歷了本世紀醫學的重要發展時期,做出過許多創造性業績。他的閲歷豐富,學識淵博,思想深邃。和許多優秀的科學家一樣,托馬斯的興趣廣泛,關心社會和人類的命運,並且愛好音樂,長於詩文。1970 年代初,他應美國最負盛名的醫學刊物《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主編之約,為該刊撰寫專欄文章,筆觸所及縱情宇宙萬物,謳歌生命、大自然和人類的科學事業;對醫療技術和保健體制的論述鞭辟入裏,富有遠見。這些寓意深刻、情理交融、文筆清新的科學隨筆,後來集成《細胞生命的禮讚》和《水母與蝸牛》;中文譯本近年由湖南科技出版社納入“第一推動叢書”出版。

最年輕的科學目錄

推薦《最年輕的科學――觀察醫學的札記》
一、阿米提大街
二、出診
三、1911年的醫學
四、1933年的醫學
五、1937年的實習大夫
六、水蛭、醫生和其他
七、護士
八、神經病學
九、關島與沖繩
十、搬家
十一、紐約大學的病理科
十二、紐約大學佈列維的內科
十三、保健委員會
十四、內毒素
十五、劍橋
十六、管理一所大學
十七、類風濕關節炎和支原體
十八、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
十九、嗅覺和尋找道路的耗子
二十、患病
二十一、疥瘡和蹭癢病
二十二、小品文和蓋阿理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