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曾軍

(上海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鎖定
曾軍,上海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中外文論學會理事、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理事、中國巴赫金學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外國文論與比較詩學學會理事;馬列文論學會理事;東方青年學社理事、上海市改革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理事。
中文名
曾軍
國    籍
中國
職    務
博士生導師
研究領域
文藝學和文化理論與批評
職    稱
上海大學中文系教授

曾軍個人榮譽

入選上海市曙光人才計劃(2009)、2010年度上海社科新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2017),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導人才(2017)。

曾軍研究領域

主要研究領域為文藝學和文化理論與批評。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項目及省部級項目多項。曾獲第8、9、10、11屆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著作類或論文類獎項。

曾軍代表性成果

曾軍論文與專著

1、《接受的復調——中國巴赫金接受史研究》,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2、《觀看的文化分析》,山東文藝出版社2008年版;
3、《文化批評教程》,上海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4、《克里斯蒂娃接受巴赫金的多元邏輯》,《文學評論》2014年4期;
5、《觀看的文化分析》,《文學評論》2008年4期;
6、《近年來視覺文化研究中的幾個問題》,《文藝研究》2008年7期;
7、《面對形成中的支配性文化及其生產方式——“理論之後”的當代中國文化批評》,《文藝理論與批評》2012年6期。

曾軍科研獲獎

1、《接受的復調——中國巴赫金接受史研究》獲2006年度第8屆上海市哲社優秀成果三等獎;
2、《巴赫金狂歡化理論與西方馬克思主義》獲2008年度第9屆上海市哲社優秀成果三等獎;
3、《近年來視覺文化研究中的幾個問題》,獲2010年度第10屆上海市哲社優秀成果三等獎;
4、《上海世博的中國元素與中國國家形象的建構》,獲2012年度第11屆上海市哲社優秀成果三等獎;
5、“構建“多維陸家嘴”,優化金融城軟環境”,獲2014年度第12屆上海市哲社優秀成果內部探討優秀成果獎(排序1)。 [1] 
參考資料
  • 1.    曾軍  .上海大學文學院 > 首頁[引用日期2016-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