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曾貫萬

鎖定
曾貫萬字奕賢,號鳴翔。廣東嘉應州長樂縣(今梅州市五華縣)人 [1]  。1808年生。少孤貧,16歲時與兄輝賢同遷新安(今寶安)境。初在九龍茶果嶺一家石廠為伙伕,後升任石工頭目。香港開埠後,建築漸多,打石需求日趨蓬勃,他遂辭工前往港島,在筲箕灣獨資創辦石壙,又建屋於榕樹頭地,開設義隆雜貨店,繼設三利商號,成為該地商界頭號人物,故時人又稱之為曾三利。後於沙田東部購置田地,建起有名的山廈圍大屋。
中文名
曾貫萬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808年
逝世日期
1894年
曾貫萬(香港鉅富)
名人姓名:曾貫萬
出生年代:1808—1894
相關介紹:
1808年生。少孤貧,16歲時與兄輝賢同遷新安(今寶安)境。初在九龍茶果嶺一家石廠為伙伕,後升任石工頭目。香港開埠後,建築漸多,打石需求日趨蓬勃,他遂辭工前往港島,在筲箕灣獨資創辦石壙,又建屋於榕樹頭地,開設義隆雜貨店,繼設三利商號,成為該地商界頭號人物,故時人又稱之為曾三利。後於沙田東部購置田地,建起有名的山廈圍大屋。沙田曾氏自此逐漸發展成為—大族。
曾貫萬從五華縣南下到香港,從採石場的學徒起步,把握了香港開埠大興土木的黃金髮展機遇,開設石廠致富,香港終審法院(前立法會)是他建的,中上環往半山走的許多麻石階,都是他供應的石材。他發達之後不忘樂善好施,蓋圍村給族人居住。大屋有99個單位,“二戰”時曾經給逃難者遮風避雨,據説這是“曾大屋”名字的最早由來。
在曾貫萬的粵東老家,石匠木匠泥水匠(香港人稱為三行),都尊奉魯班為祖師,焚香三柱,以雞、魚、豬肉三牲敬拜。按舊時風俗,每逢農曆六月十三日魯班誕辰,工匠們都會集會賀誕。每逢年初三,石場老闆要宰雞殺鴨請夥計們“打牙祭”。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