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曾彥

(明朝狀元)

鎖定
曾彥(1425年─1503年),名雅彥,字士美,號南洲,今江西泰和縣沙村鎮坪洲村南坑人。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舉人,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狀元及第。曾彥才思敏捷,答辯應對,隨口而出。曾因星變向皇帝進言,請親大臣,重科道,開言論,語言激切。在左春坊任職時,曾三次上疏:一是請免假稱皇親李祖旺父子死罪及請行久任之法;一是請御朝之暇宣內閣及各衙門大臣論時政利弊;一是請寬御史李興、彭程、謝瑩等三人重罪。都被採納。 [1] 
本    名
曾彥
士美
南洲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出生地
江西省泰和縣沙村鎮坪洲村
出生日期
1425年
逝世日期
1503年
主要作品
《中晚集記》

曾彥基本資料

曾彥曾彥簡介

泰和之狀元自陳循始,楊士奇曾賦詩云:“龍洲過縣千年讖,黃甲初登第一名,此累累題榜首,東城迎喜過西城。”後十餘年間,西城曾鶴齡,典史曹鼐果然相繼狀元及第。成化戊戌(公元1478年)廷試賜進士及第三人,二出泰和,第三名(探花)為曾鶴齡之孫曾追,狀元(第一名)則是曾鶴齡之從侄曾彥也。國子祭酒羅璟旌送狀元歸第時説:“江右賢科十回虎榜魁天下,西昌文運三應龍洲過縣前,都人榮之。”曾彥早年即入縣學,亦發奮苦讀,然則屢試不第,直到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才中舉人,時年四十三歲,狀元及第時,年已五十四歲,為明代狀元中晚達者之一,被稱為狀元老成。授翰林院修撰,九年考滿,本當升遷,被人譖毀,出為南京翰林院侍讀弘治初(公元1488年),修《成化實錄》,弘治四年八月,進為左春坊左諭德,弘治六年十月改任南京翰林院侍讀學士。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十月乞歸致仕,年七十三歲,弘治辛酉(公元1501年)六月十四日卒,享年七十七歲。
曾彥老年登第,遲著不振,難以有所作為,但也有特別名望,其為文不事削刻,而思致綿邈,著有《申晚集記》。退休回鄉後,居南燻樓,樓門上親筆書寫對聯:“尚詩書琴瑟之清素,遠鐘鼓紈絝之譁喧。”表明他甘於淡泊的心跡。

曾彥苦學成才

曾彥十六、七歲時,一天,年老的父親對他説:“彥兒,你也不小了,應該頂家立業,掙錢謀生了。窮人家孩子能讀上三四年書就算不錯。過了年,你就不要去書館了。”曾彥聽了,久久沒有説話,心裏有點難過。老師説過,教了幾十年書,沒有見到過像曾彥這樣聰明的學生,今後一定前途無量。可家裏太窮,父親又年老,供養不起自己讀書,是該自食其力了。他深深地嘆口氣,點頭同意。可家裏只有幾畝薄田,收入不多,要多掙錢,只有去富裕人家做幫工。於是,他在鄉里圩鎮上一家經營土產的站鋪當挑夫,幫店主去收購鄉村的花生、黃麻、芝麻等土產,挑到泰和街上去賣,再從街上挑回布匹、食鹽等交給店主經營。生意忙時,店主要僱用好多個挑夫。
一天,曾彥挑着食鹽、布匹等和挑夫們回店,走累了,便在一棟祠堂的廊下歇肩,談天説地。曾彥突然聽見祠堂後廳傳來朗朗讀書聲,連忙走進祠堂前廳,坐在天井的石條上聽着。不一會,書聲停了,又聽先生抑揚頓挫解經講古,曾彥更加聚精會神地聆聽。歇了片刻,夥伴們叫他動身,他説,你們先走,我等一會趕回來。不知過了多久,天下起了大雨,曾彥只好離開天井,靠近後廳板壁繼續聽講。下課了,雨也停了,曾彥這才回到前廊去挑東西。低頭一看,不好!斜飄的雨水淋濕了籮筐裏的貨物。食溶化了不少,布匹也濕漉漉的。?他硬着頭皮將貨物挑回店裏。在店主的責問下,曾彥如實相告,同伴們也為他作證。店主本是個讀書人,多次應試名落孫山,便做起了生意。聽説曾彥是因聽講入迷而損了貨物,有了幾分理解和同情。他對曾彥説:“既然你如此好學。那我們來對對句吧。對得出,不用賠償,工錢照付;對不上,要賠償損失。”曾彥説:“在下只讀了幾年書,恐難使先生滿意。請示上句吧。”店主見食鹽淋濕,溶化了一些,便説:“鹽客之人檐下宿,檐水滴鹽。”曾彥聽了,心中一驚,這店主好不厲害,把同音字巧妙地組合轉換,有景有形有情節。他思索片刻,對道:“漁翁之徒雨中立,雨中求魚。”店主聽了,連連讚道:“好!好!有才學。”從此以後,店主不再讓曾彥當挑夫,留在店裏打點生意。茶餘飯後,兩人談古論今,成為忘年之交。店主飽讀詩書,對曾彥悉心指點,曾彥慶幸自己遇上了這位良師益友,勞作之餘更加苦讀勤思。?鄉村小店的生意時旺時淡,淡時,老闆便去做點泥水活,曾彥也跟着他學做。一年,店裏擴建了幾間店面,想請有名望的人士題匾額。鄰鄉有位姓尹的朝廷內閣大臣,其時退休在家。店主帶曾彥登門請尹閣老題字。尹閣老聽説他開了家小店,又是泥水匠,心想,我堂堂內閣大臣為你這等小店草民題詞,豈不有損我的名聲?想攀龍附鳳,沒那麼容易!他鋪開紙,畫了一把泥水刀,配上一首順口溜:“鐵打泥水刀,砌牆層層高。要想登龍門,除非天將老。”寫完扔給店主説:“拿去吧!我的字在京城可是一字一兩黃金呢!”曾彥對店主説:“真是欺人太甚!”回到店中,曾彥揮筆依韻回一首詩給閣老:“手持泥水刀,登樓步步高。他日登龍門,氣死尹閣老。”

曾彥著《中晚集記》

曾彥像 曾彥像
曾彥,字士美, 江西泰和縣沙村南坑人,生於明仁宗洪熙元年,卒明孝宗弘治十六年,享年七十九歲。明憲宗成化十四年(1478年)戊戌科狀元及第。歷任翰林院修撰、南京翰林院侍讀,改任翰林院侍讀學士、左春坊左諭德、奉直大夫等職。曾彥早年在縣學發奮苦讀,卻屢試不第,成了老童生。但他並未灰心,仍刻苦求學,在43歲中了個舉人。又過了12年,終於會試過關參加殿試。主考是四川眉山人、內閣首輔萬安。他在閲讀曾彥的對策時,被其文采所折服,禁不住擊節讚歎,其他評卷官也有同感。萬安回憶起前一天考試前點名時有個叫曾彥的,顧長偉岸,一表人才。拆封一看,此文正是吉安府的曾彥,便排在第一,交皇帝定奪。到了傳所中進士進殿見面時,萬安仔細審視這定為榜首者,卻發覺曾彥身材矮小,又老又瘦,惘然若失,懷疑以前可能是看錯了人。退朝後,萬安再取曾彥的殿試策閲讀,覺得很是平淡。可已成定局,只好作罷。這種以貌取人的心態險些使吉安少了一個狀元。此時,曾彥已54歲,成化、弘治以前稱狀元老成的就以他為首。曾彥才思敏捷,答辯應對,隨口而出,詩詞文章,倚馬可待,立意在匡救時政。曾彥告老回鄉後,居南董樓,安處養性。曾彥為文下事刻削,思致綿邈,著作有《中晚集記》。
參考資料
  • 1.    參校《泰和縣誌·宦望志·曾彥》民國影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