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曾力生

(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鎖定
曾力生,1956年8月出生,男,1982年1月畢業於北方交通大學。 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經濟系統分析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
中文名
曾力生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56年8月
畢業院校
北方交通大學
性    別

曾力生研究專長

數量經濟學

曾力生近期研究方向

數量經濟分析的系統理論與方法,投入產出模型及其相關的矩陣代數理論。

曾力生獲獎情況

[1] 曾力生:國民收入增長率的定量分析,《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1984年第6期。此文於1985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首屆青年科研成果展覽獎,並於1989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2] 曾力生:利用投入產出法研究調價問題,《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1986年第8期。此文獲中國社會科學院1987年青年優秀論文評選紀念獎,並於1989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3] 曾力生:直接消耗係數的變化對總產品結構的影響,《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1988年第5期。此文於1992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一屆青年優秀成果一等獎,並於1994年獲第三屆北京青年優秀科技論文鼓勵獎。 [4] 曾力生:我國價格結構與理論價格的偏差分析,《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1991年第8期。此文於1993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5] 曾力生:論價格指數與增加價值指數的關係,《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1992年第6期。此文於1995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二屆青年優秀成果二等獎。
[6] 曾力生:中國生產率變動的因素分析,登載於李京文等主編:《中國生產率變動趨勢之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3年7月第一版。此文於1996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7] 曾力生:關於投入產出模型的比較靜態分析,《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0年第12期。此文於2001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第四屆優秀成果一等獎,並於2002年獲第四屆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曾力生主要代表作

[1] 曾力生:國民收入增長率的定量分析,《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1984年第6期。
[2] 曾力生:利用投入產出法研究調價問題,《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1986年第8期。
[3] 曾力生:直接消耗係數的變化對總產品結構的影響,《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1988年第5期。
[4] 曾力生:我國價格結構與理論價格的偏差分析,《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1991年第8期。
[5] 曾力生:論價格指數與增加價值指數的關係,《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1992年第6期。
[6] 曾力生:中國生產率變動的因素分析,登載於李京文等主編:《中國生產率變動趨勢之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3年7月第1版。
[7] 曾力生:關於投入產出模型的比較靜態分析,《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0年第12期。
[8] Lisheng Zeng (2001), A property of the Leontief inverse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comparative static analysis, 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 Vol. 13, No. 3, pp. 299-315.
[9] Lisheng Zeng (2001), Some applications of spectral theory of nonnegative matrices to input-output models, Linear Algebra and Its Applications, Vol. 336, pp. 205-218.
[10] Lisheng Zeng (2008), Effects of changes in outputs and in prices on the economic system: an input-output analysis using the spectral theory of nonnegative matrices, Economic Theory, vol. 34, pp. 441-471.
[11] Lisheng Zeng (2010), Conditions for some balances of economic system: An input-output analysis using the spectral theory of nonnegative matrices, Mathematical Social Sciences, vol. 59, pp. 330-342.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