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曾元三

鎖定
曾元三(1908—1986),字省之,松桃自治縣長坪鄉柳瓦寨人。民國20年(1931)春,曾元三再次到漢口,投入八十五師謝彬部,先後擔任教導隊隊長、連長等職。國民黨少將師長,抗日英雄。1951年轉入地方工作,先後擔任貴州省中蘇友好協會副秘書長,貴州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貴州省政協委員、常委,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副主任等職。 [1] 
中文名
曾元三
籍    貫
貴州松桃
出生日期
1908年
逝世日期
1986年
曾元三出生在沒落地主家庭。民國14年(1925),松桃籍黔軍軍官趙璧回松桃招募新兵。曾元三自忖家境窘迫,升學無望,做買賣亦無本錢,不如捨命一搏,或許能封官加爵,光宗耀祖,遂棄學從軍。民國14年(1925)8月,曾元三隨黔軍第五師新兵隊(約150人),從松桃至四川涪陵,分到二旅六團二營六連,在連隊當幫寫,一等兵待遇。是年底,黔軍第一師開辦軍官講習所。曾元旦被保送至講習所學習。不久,黔軍被川軍趕出四川,黔軍第一師沿烏江撤至酉陽。民國15年(1926),廣東革命政府北伐,黔軍第一師改編為第四三軍。民國16年(1927)冬,曾元三自講習所結業,派至軍部參謀處任上士見習,任軍長警衞。
民國17年(1928)春,四三軍欲回貴州與二十五軍周西成部爭奪貴州地盤,曾元三不願回貴州,便告假離開四三軍,擬往南京報考軍校。民國17年(1928)秋,曾元三行至漢口,盤纏用盡,南京又無熟人,進退維谷之際,聞知獨立第二師駐漢口橋口,師長羅啓疆系松桃縣人。曾元三求見羅啓疆,羅啓疆任命曾元三為第一團八連中尉排長。年底,獨立第二師開往河北唐山,擬出山海關攻打張學良部。
民國20年(1931)春,曾元三再次到漢口,投入八十五師謝彬部,先後擔任教導隊隊長、連長等職。民國22年(1933)秋,曾元三人河南洛陽軍官訓練班帶職受訓。民國23年(1934)5月,軍官訓練班畢業考試,曾元三名列第一,被譽為“洛陽橋頭武狀元”。隨即加入“復興社“。1934年7月,曾元三回八五師任五一0團二營少校營長。民國34年(1935)初,八十五師奉命調貴州,取道益陽、常德、沅陵進銅仁。八十五師到達常德時,湘西紅二方面軍進逼常德、桃源,八十五師駐留桃源,於石門一線佈防。不久復調湖北利川,是年8月2日,八十五師師長謝彬率五O五、五一O團進駐咸豐縣小關鎮。8月3日,部隊行至板栗園,遭紅二方面軍伏擊,師長謝彬陣亡,八十五師殘部被新任師長陳鐵清洗,曾元三被以“謀叛從犯”之罪名被判刑3年,囚禁於四川萬縣監獄。民國27年(1938),日寇長驅直入,南京失守。曾元旦與同時被關押的八十五師幾個營長請求重慶行營提前釋放抗日,於民國27年(1938)1月提前獲釋。是年3月,曾元三到漢口投入預備十三師羅啓疆部,羅啓疆任曾元三為十三師四八八團二營營長,後羅啓疆部在江西宜春改編為八十二師,四八八團為二四五團,曾元三仍為二營營長。是年10月,八二師行軍至湖北大冶,時值日寇進攻田家鎮要塞,田家鎮坐落於九江上游約60千米、廣濟縣城西南約40千米的長江北岸江面狹隘處,是鄂、皖、贛的門户和人武漢之咽喉,被譽為“武漢第一門户”。中日雙方均投入重兵參戰。曾元三奉命率部增援,與日寇展開激戰。10月10日,曾元三在與敵激戰中腿部中彈受傷,仍堅持指揮戰鬥,戰後受到嘉獎。
民國28年(1939)春,曾元三傷愈歸隊,任軍官隊隊長。民國29年(1940)4月調防平江任輜重營中校營長。此時,八十二師師長羅啓疆病逝,歐百川接任師長。不久,曾元三升二四四團副團長,率部隨八十二師參加第二、三次長沙會戰。民國31年(1942)秋,八十二師編入第八軍何紹周部,吳劍平接任八十二師師長。吳劍平為排除異己,以保送曾元三到成都軍校高等教育班受訓為名將其排擠出八十二師,後因八十二師軍官集體反對吳劍平安插親信,復又調曾元三任二四五團中校團長。民國31年(1942)中國遠征軍首次入緬作戰失利,滇緬公路被切斷。日寇於怒江西岸及滇緬公路旁的松山修建堅固要塞,以圖固守。民國33年(1944),為重新打通滇緬公路,駐印軍開始從印度反攻緬甸,滇西遠征軍分左右翼渡過怒江佔領騰衝、松山、龍陵,配合駐印軍行動。民國33年(1944)夏,八十二師編入遠征軍序列赴緬作戰。是年6月4日,中國遠征軍七十一軍炮擊松山日寇陣地,松山戰役打響。日寇憑藉其堅固工事及強大火力固守,中國遠征軍久攻不克,傷亡慘重。7月7日,第八軍接替七—軍主攻松山。曾元三身先士卒,率領二四五團官兵奉令攻擊陰登山、辰、子、巳、午、寅、卯、三號高地及黃土坡、馬鹿塘的日軍陣地。
民國34年(1945)春,第八軍整編,八十二師二四五團編入一O三師三O八團,曾元三任團長。民國37年(1948)秋,第八軍擴建為第十三兵團,一0三師擴建為第三十九軍,曾元三升一O三師師長。是年11月中旬,錦州被中國人民解放軍圍困,第三十九軍海運至東北葫蘆島登陸增援,行至中途,錦州失守。此時,淮海戰役打響,徐州吃緊,第三十九軍復又南下增援徐州,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激戰於蚌埠,三十九軍敗退至南京,不久調上海,民國38年(1949)初退至廣東韶關。曾元三見國民黨大勢已去,倘若再戰,徒增傷亡而已。正躊躇之時,原國民黨陸軍中將陳又新前來探望(是時,陳又新已投誠),陳又新説服曾元三投靠解放軍。曾元三派參謀長牟龍光到香港與共產黨人取得聯繫,經過精心準備,1949年10月13日,曾元三率一0三師在廣東省三水縣西南鎮南岸與解放軍二野四兵團一十四軍四十一師接頭後宣佈起義。
1950年2月,曾元三到貴州軍區報到。1951年轉入地方工作,先後擔任貴州省中蘇友好協會副秘書長,貴州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貴州省政協委員、常委,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副主任等職。1986年6月26日,曾元三因病在貴陽逝世。 [1] 
參考資料
  • 1.    銅仁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編,銅仁地區志,九州出版社,2018.03,第141-14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