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曼茶羅

鎖定
曼茶羅是一個佛教概念,指佛教諸神所居之處,其表現形式有唐卡、沙盤、金屬法器、寺院建築等。梵語man!d!ala,西藏語 dkyil-h!khor。又作曼陀羅、曼吒羅、漫荼羅、蔓陀羅、曼拏羅、滿荼邏、滿拏囉。
意譯壇、壇場、輪圓具足、聚集。印度修密法時,為防止魔眾侵入,而劃圓形、方形之區域,或建立土壇,有時亦於其上畫佛、菩薩像,事畢像廢;故一般以區劃圓形或方形之地域,稱為曼荼羅
中文名
曼茶羅
別    名
壇城
梵    語
man!d!ala
西藏語
dkyil-h!khor
又    作
曼陀羅
源    自
密宗的雜密
內    容
極為龐雜
意義:
自輪圓具足之意而言
目    的
為防止魔眾侵入

曼茶羅背景介紹

又作曼陀羅、曼吒羅、漫荼羅、蔓陀羅、曼拏羅、滿荼邏、滿拏囉。意譯壇、壇場、輪圓具足、聚集。印度修密法時,為防止魔眾侵入,而劃圓形、方形之區域,或建立土壇,有時亦於其上畫佛、菩薩像,事畢像廢;故一般以區劃圓形或方形之地域,稱為曼荼羅,認為區內充滿諸佛與菩薩,故亦稱為聚集、輪圓具足。在律中,亦有為避不淨,而在種種場合作曼荼羅者。 [1] 

曼茶羅意義

大日經疏卷四載,曼荼羅有種種意義:自輪圓具足之意而言,諸尊如輪般環繞於普門大日如來四周,協助大日,使眾生趣入普門;自發生之意而言,能養育佛種,而生佛樹王(佛果);又由梵語man!d!a 乃精製牛乳為醍醐之意,故曼荼羅表佛果之醇淨融妙,有極無比味、無過上味之意。但後世密教認為,曼荼羅主要是聚集之意,亦即諸佛、菩薩、聖者所居處之地。印度築土壇,繫於其上圖出諸尊,事後,復破壞之,但我國及日本則專用紙帛圖出諸尊。日本東密,係指於金剛界圖出金剛界曼荼羅,於胎藏界圖出胎藏界曼荼羅等之兩部曼荼羅兩界曼荼羅)。在台密,則以蘇悉地法用雜曼荼羅。又兩部曼荼羅之圖樣因經及儀軌不同而有異,現流行之圖示曼荼羅,稱為現圖曼荼羅。 曼荼羅有四種,稱為四種曼荼羅,簡稱四曼
金剛頂經之説,即:(一)諸尊具足相好容貌之圖畫,稱為大曼荼羅(尊形曼荼羅),相當於金剛界曼荼羅之成身會。(二)諸尊之三昧耶,即表示本誓之器杖、刀劍等之持物,以圖示或於手結印契,稱為三昧耶曼荼羅,相當於三昧耶會。(三)諸尊之種子及真言,或書種子之梵字於諸尊本位,或以法身三摩地以及一切經論之文義等,稱為法曼荼羅(種子曼荼羅),相當於微細會。(四)將諸尊之威儀事業鑄造成像,稱為羯磨曼荼羅,相當於供養會。此四種曼荼羅,又各含有三種曼荼羅,即:(1)都會(都門、普門)曼荼羅,諸尊聚集一起,如以大日如來為中心之兩部曼荼羅。(2)部會曼荼羅,部分諸尊,如佛部之佛頂曼荼羅,蓮華部之十一面觀音曼荼羅等。(3)別尊(一門)曼荼羅,以一尊為中心之釋迦曼荼羅、如意輪曼荼羅等。 [2] 
大日經之説法,可歸納於三種秘密身,即:(一)字,乃法曼荼羅。(二) 印,乃三昧耶曼荼羅。(三)形,乃大曼荼羅。此三身各具足威儀事業,稱為羯磨曼荼羅。四曼荼羅雖圓滿具足萬德,然總歸於一而超越相對,此謂體大曼荼羅;具備眾相之差別,稱為相大曼荼羅;具足三密之業用,稱為用大曼荼羅。又四曼荼羅攝盡一切存在之相狀,故對六大體大三密用大,稱為四曼相大。此外,尚有三種四曼荼羅之説,即:(一)就過去世而言,集中於法身大日如來説法席之聖眾,為自性會四曼。(二)就未來世而言,影像及書畫,為世間住持四曼。(三)就現在世而言,瑜伽行者為行者修成四曼。 至於大智印、三昧耶智印、法智印、羯磨智印等四智印(四印)與四曼之異同,乃是體同而名異;或謂四曼乃通於有情、非情者,而四印則只限 於有情者;或謂四曼對本有之體而得名,四印乃對修生之用而得名。

曼茶羅分類

曼茶羅金剛界曼荼羅

金剛界曼荼羅金剛界,梵語vajra-dha^tu),表示大日之智法身。又作果曼荼羅、智曼荼羅、西曼荼羅、月輪曼荼羅。此係根據金剛頂經等所作之圖。日本東密使用自九會形成之九會曼荼羅台密則使用成身一會之曼荼羅。九會曼荼羅乃印度隨宜之説。 現圖曼荼羅計收一六一尊。羯磨會以下之六會,相當於金剛頂經金剛界品所説之金剛界大曼荼羅、陀羅尼曼荼羅、微細金剛曼荼羅、一切如來廣大供養羯磨曼荼羅、四印曼荼羅、一印曼荼羅等六曼荼羅。其餘三會之所據則無定説。金剛界曼荼羅原為成身一會,而九會則似是集合九種曼荼羅者。其圖相之義,金剛系表示菩提之智慧體,堅固不壞,且有摧毀一切之功能。圖相排列順序系以羯磨會為首,最下為降三世三昧耶會,此即表示如來教導眾生,起化他之作用,系‘從果向因’之下轉門,至羯磨會以下之供養會乃表示各個四曼四印會表示四曼相互不離,一印會則表示四曼乃為絕對之一實相而容納於六大。以上六會即三輪身自性輪身曼荼羅理趣會為正法輪身金剛薩埵之曼荼羅,表示欲、觸、愛、慢之相。降三世羯磨會與降三世三昧耶會,則表示由於以上二輪身,對難以教化之眾生,顯示忿怒的教令輪身之降三世明王之容貌,而使之折伏。 此外,降三世三昧耶會以下,逆向羯磨會,系表示菩薩之修行順位,系‘從因向果’之上轉門。降三世三昧耶會則象徵以大悲之弓箭,射伏無明之怨敵,發起上求菩提下化眾生之誓願,乃至羯磨會系表示完成威儀具足之大日如來(即羯磨身)。或對前圖依照(七)(八)(九)(五)(四)(三)(六)(一)(二)之順序,有種種解釋,如謂此乃從自證至化他,又從化他還歸自證之‘自證化他折伏攝受不二’之曼荼羅。九會之中,表示羯磨會(成身會)圖相者,即於中央畫一大圓輪,其中現出五月輪,且於中央月輪中安置大日及四波羅蜜菩薩,而於四方月輪安置四佛及四親近等十六大菩薩。其他,復畫八供養(內四供養、外四供養)、四攝賢劫千佛、外金剛部二十天、四大神等。
金剛界曼荼羅分為佛部(理智具足覺道圓滿)、金剛部(智)、寶部(福德)、蓮華部(理)、羯磨部(化他作用)等五部。大日、阿■、寶生、阿彌陀不空成就等五佛,為其各部之部主;而大日以外之四佛則自大日四親近之四波羅蜜菩薩出生,故此四菩薩稱為部母。 胎藏界曼荼羅胎藏界,梵語garbha-dha^tu),乃表示大日之理法身。又作因曼荼羅、理曼荼羅、東曼荼羅、大悲曼荼羅。佛之大悲,若以胎藏為譬喻,即從此胎藏而生曼荼羅之意,此乃根據大日經之繪圖而來。其圖形不一,如經疏曼荼羅、阿闍梨所傳曼荼羅、胎藏舊圖樣、胎藏圖像、現圖曼荼羅,而部院之廢立及所列之諸尊皆有差異。傳説為日僧惠果所作之現圖曼荼羅立有十三大院,然於日僧空海之秘藏記中,省略四大護院,而僅有十二大院。其他尚有省略蘇悉地院,而為十一大院者。日本現行之現圖曼荼羅即屬於十二大院,其配列如下圖,計容納四一四尊。 圖相之意,表示開顯眾生本具之因德,即等於果德之蓮花,亦即菩提心之佛種由大悲萬行之母胎(即胎藏)養育,直至佛果之意。從佛菩提自證之德,示現八葉中胎大日之身,從大日之德,示現第一重乃至第四重之諸尊,此皆象徵大日之德的一部分。其中,中台八葉院之圖相:大日位於八葉(八花瓣)蓮花中央之花台,東方安置一葉寶幢,南方安置開敷華王,西方為無量壽,北方為天鼓雷音,東南方為普賢,西南方為文殊,西北方為觀世音,東北方則為彌勒。以上,大日表示法界體性智,四佛表示四智,四菩薩表示四行(菩提、福德、智慧、羯磨)。

曼茶羅胎藏界曼荼羅

胎藏界曼荼羅分為佛部、金剛部、蓮華部等三部。在眾生心中則表示粗妄執、細妄執、極細妄執等三妄執實相之大定、大智、大悲等三德。中台院及其東西等六院,相當於佛部,北方之觀音、地藏等二院相當於蓮華部,南方之金剛手、除蓋障等二院相當於金剛部,外金剛部院攝屬於三部,而通稱為金剛部。

曼茶羅其他曼荼羅

台密,除兩部大日如來以外,其餘諸尊而為中尊者之曼荼羅(即金剛、胎藏兩界曼荼羅以外之曼荼羅)稱為雜曼荼羅,又稱作諸尊曼荼羅、別尊曼荼羅
有如來、佛頂、諸經、觀音、菩薩、忿怒、天等分別。胎藏界曼荼羅之諸尊,在本位普遍聚集,稱為都會壇曼荼羅、普門曼荼羅;對此,以藥師、彌陀、觀音等諸尊為中心所建之曼荼羅,則稱都外別壇、別尊曼荼羅、一門曼荼羅。 修尊勝法時所畫者,稱為尊勝曼荼羅
不動明王為本尊之曼荼羅,稱為不動曼荼羅
將彌陀、觀音通種子之‘紇利俱’字放置於開敷蓮華中之中台八葉,稱為九字曼荼羅
此外,畫法華經説經會之聖眾,稱為經法曼荼羅
釋迦三尊及傳俱舍論之諸祖者,稱為俱舍曼荼羅
法之時,僅以觀想觀諸尊之形像,稱為道場觀曼荼羅
至於觀想自身為曼荼羅,而在四肢五體上佈列曼荼羅之諸尊,則稱支分生曼荼羅。支分生曼荼羅中,以胎藏界中台八葉院配於頭部,第一重之內眷屬配於咽喉及心臟,第二重之諸大菩薩配於臍以下之部位,稱為三重流現曼荼羅
地、水、火、風、空等五輪配於膝、腹、胸、面、頂,稱為五輪成身曼荼羅
此外,金剛界之九會則配於肢體。灌頂之時,敷於壇上行者投花得佛所用者,稱為敷曼荼羅
至於一般把曼荼羅作為禮拜供養之對象,稱為曼荼羅供,略稱曼供,於諸堂建築落成時之落慶供養多修此曼荼羅。描畫彌陀之淨土及彌勒之兜率天等相狀,稱為淨土曼荼羅,或兜率曼荼羅,惟此應稱為變相。
又圖示法華經教説內容,稱為法華變相及法華曼荼羅。然於密教修法華經時,則另有法華曼荼羅。又建立曼荼羅,為弟子傳授灌頂傳法阿闍梨,稱為曼荼羅阿闍梨。

曼茶羅修法

曼茶羅含義

曼茶羅是什麼意思呢?曼茶羅是梵文滿扎納的音譯,“滿扎納”在梵文中有很多種含義,在這裏就是壇城的意思。為什麼要供修曼茶羅呢?是為了證悟大圓滿,也就是為了獲得無上的智慧。為什麼要證悟大圓滿呢?因為我們要從輪迴中尋求解脱,並且要有足夠的能力去度化眾生,所以必須要有大智慧。
如果沒有大智慧,我們就無法解決生老病死的問題。而生老病死,卻是每一個人都要面臨的,而其中的絕大多數人,還是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面臨的。除了專門救度眾生的菩薩以外,一般人都是不由自主地投胎於世、迫不得已地飽受病痛、無可奈何地衰弱變老。沒有一個凡夫,能夠在沒有任何後顧之憂的情況下,滿懷希冀地翹首盼望死神的光顧。但迫於業力的牽引,最終還是不得不命喪黃泉
為什麼六道眾生有着迥然各異的命運呢?這肯定是有某種因緣的,世界上沒有無因無緣的事。從古老的外道宗教,到現代的新興學科,千百年來,儘管各種論著層出不窮、汗牛充棟,卻從來沒有提出過足以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唯一能夠給出正確答案的,只有佛陀所宣説的佛經。如何面對生老病死?解決這個千古之謎的方法也只能來源於佛教。
一提到佛教,有些人就會與燒香、磕頭、唸經等等聯繫在一起,以為這些方式就是解決生老病死的良方。究竟是不是這樣呢?事實並非如此。雖然燒香、磕頭、唸經、拜佛還是有一定的功德,但僅僅依靠這些,是不可能推翻輪迴的。因為這些形式上的東西,與輪迴的根源沒有什麼衝突和矛盾。要想徹底斷除輪迴,就必須尋找一種與輪迴之因針鋒相對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證悟空性。
五加行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獲得證悟空性的智慧。為什麼一定要獲得這種智慧呢?從小乘的觀點來看,為了了脱自己的生死,需要有這樣的智慧;從大乘佛教的境界而言,不是為了解決個人的生老病死,而是為了解脱天下所有眾生的生老病死,所以我們要獲得這樣的智慧,這是大乘菩薩的發心
修習從外加行人生難得開始的這一系列加行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獲得這樣的智慧。修行的標準,不是以數量來衡量,而是要在質量上達到一定的要求。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證悟空性的智慧,才能輕鬆地斷除我執
什麼叫做我執呢?我執分兩種:俱生我執和遍計我執。其中的俱生我執,是先天而來的一種我執,比如説我要吃東西啊,我不要痛苦啊,我要快樂啊等等,這是包括畜牲在內的所有眾生都具有的東西,我們所有的煩惱也都是來自於這個我執。之所以平時我們只管自己而不管其它人,就是這個我執在作怪。有了這個我執以後,我們就只愛自己,而不愛其它生命,一切行為都是為了自己打算。只有在這個我執徹底消滅了以後,我們才能夠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另一份事業——度化眾生的事業當中。比如説,很多人放生、唸經、磕頭、燒香、拜佛,只是為了自身的健康長壽,工作上沒有違緣等等,在這些發心當中,都有非常濃厚的自私心。如果想消滅自私的成分,全心全意地度化眾生,就必須把我執推翻。
要推翻我執並非輕而易舉之事,必須依靠證悟空性的殊勝智慧。但這種智慧也不可能是無因無緣得來的,而是需要聚集產生這種智慧的各種因素。比如説,如果希望豐收,就必須要去種地,並千方百計地創造出種種能夠豐收的因素;要種一朵花,就需要具備潮濕、温度、種子、土地等等條件,在全部條件具備了以後,花才能夠生根、發芽,並最終吐露出醉人的芳顏。
同樣,解脱智慧也不可能從天而降,必須依靠因緣。什麼樣的因緣呢?就是皈依、發菩提心金剛薩埵、供曼茶羅、修上師瑜伽等等。要想證悟空性,就必須通過以上方式來積累必要的條件,這些條件也叫做資糧。我們是凡夫,雖然在流轉輪迴的過程中也積累了一些資糧,但我們所積累的資糧還不夠成就,所以,讓相續中的資糧不斷增長是必不可少的。
佈施、持戒、忍辱等等都屬於積累資糧的方式,但這些方式都不如供修曼茶羅殊勝,這種修法像金剛薩埵修法一樣,是密宗特有的修法,依靠這些訣竅,就能迅速積累不可思議的資糧。顯宗雖然同樣是大乘佛法,同樣是尋求度眾之方的修法,但因為具體的修法不如密宗,所以成就的速度會慢一點。為了以最快捷的方式積累資糧,獲得佛果,我們就需要供修曼茶羅。

曼茶羅具體

(一)前期準備
所謂曼茶羅,包含外在曼茶羅和內在曼茶羅兩種。外在曼茶羅就是這種用金屬或其他原料製成的有形曼茶羅,這種曼茶羅在很多佛具店都可以請到,它能起什麼作用呢?我們可以打一個比方來説明,在西藏有一種習慣,如果要替人帶口信,為了怕把捎信的事情忘掉,很多人會在手指上栓一根線,當看到這根線的時候,人們就會想起所帶的口信。同樣,外在曼茶羅所起的作用,也就是一種提醒和觀想的工具。外在曼茶羅,又包括修曼茶羅與供曼茶羅兩種。
內在的曼茶羅是什麼呢?就是要將我們普通人看來是由幾塊金屬與一些供品組成的曼茶羅,觀想為五方佛的壇城,或者其他化身、報身剎土等清淨與不清淨的世界。這不同於小孩子玩耍的想象,因為依靠唸誦皈依偈,以及觀想的緣起力,的確可以產生不可思議的效果。所以,在兩種曼茶羅中,最重要的是內在曼茶羅。也就是説,內心的觀想是最重要的。外在的曼茶羅是不是不重要呢?並非如此。外在的曼茶羅還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二者的相輔相成,才是修好曼茶羅的必要保證。
供的時候,首先需要曼茶羅盤;其次需要供修曼茶羅的供品。曼茶羅由曼茶羅基、鐵圍山和曼茶羅寶頂組成。如果以製作材料為標準,也可將曼茶羅盤劃分為高低不同的檔次:黃金、白銀是最上乘的,青銅之類的金屬是中等的,鐵板、木板是下等的,石板是最低檔的。供品也分上中下等:上等的包括珍珠、瑪瑙或者水晶之類的珠寶,中等的為藥材,下等的是糧食,最劣等的是沙石。
如果條件允許,就一定要用上等的供品。雖然在佛的境界中,一切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的分別心,但我們的分別心卻會認為,黃金、白銀、珍珠等是珍貴難得的物品,如果能用這些物品進行供養,從我們的角度而言,就是給佛供養了非常珍貴的供品,那麼我們也必將由此而積累極大的資糧。
當然,如果是不名一文的苦修者,只要發心清淨,用沙子也可以代替供品,但必須是在自己的確無能為力的情況下,才能有這樣的開許。如果以自己的財力可以提供上等的供品,卻因為吝嗇而將下等的供品用來供養,就不但不能積累資糧,反而會有過失。所以,在供品和曼茶羅的選擇上面,都有一定的講究,儘量採用好的原料,才是明智之舉。
在供修之前,應將曼茶羅基盤與供品擦拭清洗乾淨。即使用的是類似大理石、花崗石之類的石板,也應擦拭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用來作為供品的糧食、藥材或者水晶,首先也要挑選出雜質,然後在水裏面洗乾淨。如果是糧食,還需要染色。染色所用的顏料,是由藏紅花等藥材浸泡而成的香水。藏紅花在中藥市場都可以買到,藏紅花的功效除了可以染色,它還具有一種天然的香味,將藏紅花、紅檀香白檀香木、冰片肉蔻等藥品泡在水裏,就可以製成有顏色的香水,這種香水首先可以給糧食染色,另外還是噴灑供品不可或缺的香水。這種噴灑供品的香水,是不能用商場出售的普通香水代替的。如果是水晶、瑪瑙等珠寶,就不需要染色,只需在洗乾淨以後,灑上香水,然後曬乾即可。這樣,曼茶羅盤與供品就準備好了。
三層供桌
供的時候需要兩個同樣的曼茶羅盤。其中一個曼茶羅,稱為所修曼茶羅,在修曼茶羅期間,它就應該一直放在供桌上面。也就是説,如果我們修十萬遍曼茶羅需要三個月,那麼在這三個月當中,它都應該一動不動地放在供桌上。另外一個曼茶羅,是用來每天供修的,稱為供曼茶羅。這些素材準備好以後,如果有單獨的佛堂,就應當將佛堂打掃乾淨,並灑上上述的香水,然後要設置三層的供桌。
供桌分三層,最上面的一層置放佛像、經書以及佛塔。佛像表示佛身,經書表示佛語,佛塔表示佛意。佛像就用釋迦牟尼佛的像,最好是裝過藏、開過光的;經書可以用《金剛經》、《心經》或其他《般若經》,上面再置放大幻化網或大圓滿的經書;佛塔也是要用裝過藏、開過光的佛塔,如果沒有佛塔,用金剛鈴也可以代替。
第二層置放所修曼茶羅。所修曼茶羅的供置方式如下:首先在曼茶羅盤的中間放置一堆供品,然後將朝向自己的方向觀想為東邊,並在東、南、西、北各方分別放置一堆供品,這五堆供品既可以將中央一堆觀為毗盧遮那佛,由佛部尊眾圍繞;東方一堆觀為金剛不動佛,由金剛部尊眾圍繞;南方一堆觀為寶生佛,由珍寶部尊眾圍繞;西方一堆觀為無量光佛,由蓮花部尊眾圍繞;北方一堆觀為不空成就佛,由事業部尊眾圍繞。也可以像觀想皈依境一樣,將中央一堆觀為與根本上師無二無別的蓮花生大士以及傳承上師;前面一堆觀為釋迦牟尼佛,由賢劫一千零二尊佛圍繞;左右兩側觀為大小乘的聖者僧眾;後面一堆觀為經函。供置完畢以後,就將所修曼茶羅放在供桌上不動,直至規定數量修完以後,就可以收回。
第三層置放供品。第一種供品是食子,如果不會做食子,或者因為在氣候炎熱的季節,食子容易變質,就可以用餅乾、水果之類的食物來代替。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居士都喜歡把供佛的供品拿來自己享用,甚至想當然地將這些供品視為加持品。但是,依照密宗外密以下的要求,這些供品是不允許自己吃的。雖然在密宗內密中沒有這些要求,但內密所要求的境界也是很高的,我們在具體行持的時候,最好遵照保守的要求去做。所以,供佛的供品不能自己吃;
第二種供品是花,應當供養漂亮的鮮花,而不應以塑料、絹絲等為原料做成的人工花代替;第三是供水;第四是供燈;第五是供香。除了供水以外,其它的供品只供一份就可以了,但供水卻要供七杯。每個杯子中間的間隙既不能太寬,也不能太密,一般大小的供杯(直徑10釐米左右)之間的間隙,為一粒米的寬度;如果是大供杯(直徑20釐米左右),其間隙就是一根手指的寬度,供杯應在一條線上整整齊齊地擺放,倒水的時候既不能因太滿而溢出,也不能太少。七杯水每天下午都要收回倒掉,第二天再換上新的涼水[1]。
這種供養也是有順序的,最好不要顛倒,供的時候從佛像的右邊,也即我們的左邊開始供;收的時候從佛像的左邊,也即我們的右邊開始收。花不一定每天更換,水卻應該每天更換,換掉的水不能倒進廁所以及其他不乾淨的地方,而應倒在花園或者屋頂等乾淨地方。
這樣,供曼茶羅所需要的供桌就已經陳設妥當,下面就開始供曼茶羅。
(二)三種曼茶羅的區別及選擇
曼茶羅的修法有三種,其中第一種比較複雜,叫做三十七堆曼茶羅。為什麼叫做三十七堆呢?因為有三十七堆供品的緣故,所以就叫做三十七堆曼茶羅,這是最廣的曼茶羅修法;中等的叫做三身曼茶羅,三身也即指佛的化身、報身與法身。三身曼茶羅的唸誦,包含三個偈子,每個偈子有四句,這樣一共有十二句頌詞;最簡單的曼茶羅修法,叫做七堆曼茶羅,它的唸誦包含四句偈頌外加一個咒語。七堆曼茶羅的供品,只需要供置七堆就可以了。
供修十萬遍曼茶羅的時候,該選擇哪一種修法呢?
對於一般人而言,供修十萬遍三十七堆曼茶羅不太現實。三十七堆曼茶羅的修法,主要用於供修曼茶羅每座開始的時候。因為在每座供修之前,首先需要供一至三遍三十七堆曼茶羅。
加行要求供修的十萬遍曼茶羅,要根據個人的情況而定。如果時間允許,最好供十一萬遍三身曼茶羅,這是最上乘、最圓滿的修法;但很多居士都很忙碌,如果實在沒有足夠的時間,就可以退而求其次,選擇中等的修法,也就是三萬遍三身曼茶羅,七萬遍七堆曼茶羅的修法;如果時間太緊迫,也可以採用最簡單的修法,就是供十萬遍七堆曼茶羅,然後再供一萬遍作為補充,這樣就可節省很多時間。但有一點需要明確的是,供養曼茶羅並不是浪費時間,所以不能考慮節省時間的問題,而應將積累資糧放在首位。
至於唸誦儀軌方面的要求,如同我們曾經所講的一樣。在修曼茶羅期間,每天修法前,先從前行儀軌的開始一直唸到曼茶羅修法,就不再往下唸誦,而應一邊供修,一邊唸誦與曼茶羅相應的儀軌。本來在供修的開始,還有其它的儀軌需要念誦,但因為還沒有翻譯成中文,所以就可以不念,而用《普賢行願品》中的七支供代替即可,之後唸誦三遍或七遍百字明。在每天修法即將結束的時候,再將剩餘部分的儀軌唸完。
供修的時候,首先用左手執持曼茶羅基盤,右手持念珠,(雖然平時我們要用左手持念珠,但供修曼茶羅的時候,則應放在右手計數。)一邊唸誦百字明,一邊用右手腕擦拭曼茶羅基盤。之所以要擦拭曼茶盤,並不是因為曼茶盤上有什麼不乾淨的東西,而是為了以苦行的方式,淨除自相續中二障的垢染,開發我們內心潛在的智慧。密宗認為,人的手腕上有智慧脈,通過供修曼茶羅不斷地擦拭,就可以使原有的智慧迸發而出。所以,曼茶羅盤要用手腕來擦,而絕不能用毛巾、紙張來擦。擦的時候先順時針擦三圈,再反時針擦三圈,如果唸誦百字明的時間較長,就可以反反覆覆地旋轉。
為了積累資糧,我們不能逃避必要的痛苦,而應仿效前輩大德的行跡,不畏艱難地積攢一切功德。往昔苦修的高僧大德們,在修曼茶羅的時候,首先用手腕的前面擦拭曼茶盤,起皰生瘡時,便用側面擦拭,又起皰生瘡時,再用背面擦拭。但是,如果只修十萬遍曼茶羅,就必須用手腕擦拭,這是積累資糧所必須經歷的苦行。
(三)三十七堆曼茶羅
開始供修的時候,就一邊觀想三千大千世界,一邊唸誦供養儀軌:
嗡班雜布美阿吽
嗡金剛地基阿吽
西南巴達巴 汪千瑟既薩西
本基清淨 大自在金地
唸誦的同時,還要用右手塗抹牛淨物及香水。所謂牛淨物,是指用黃牛的糞、尿、酥油、酪和乳等五種產出品做成的一種淨品。如果不能找到牛淨物,就只用香水也可以,香水就是我們剛才所講的香水。
這就像我們平時在打掃房屋之後噴灑香水一樣,因為我們以內在的曼茶羅,已經將外在的曼茶羅觀想為三千大千世界,如前的擦拭與塗香水,也就相當於在為三千大千世界打掃與灑香水。具體的做法,是用手指沾上香水或牛淨物,然後塗在基盤上面。
之後唸誦:
嗡班雜瑞客阿吽
嗡金剛護輪阿吽
同時用右手拇指與無名指執一堆米,或者一塊藥材、一塊水晶之類的供品,在基盤上順時針轉繞,最後置於基盤中央。為什麼要放在中間呢?它有兩個涵義:表示觀想須彌山的種子或表示遣除三千大千世界的魔障。如果有現成的鐵圍山要放,也應於此時放上。並唸誦:
契架熱括由給果威
外鐵圍山圍繞
然後一邊唸誦儀軌,一邊安置供堆:
為素吽拉熱益加波熱Ra
中央吽( )化須彌山王
此時,先在基盤中央放上一大堆供品,代表須彌山[1]。如果擔心供品灑落,就需要在基盤下面先鋪放一塊布,這樣供品就不會掉在地上。
安置東勝身洲[2]、南瞻部洲[3]、西牛貨洲[4]及北俱盧洲[5]等四大洲,無論將自己一方或供養對境方向作為東方皆可,並從旭日升起的東方依次順時針右旋而放;在放置每一洲東西方(按照《俱舍論》的觀點,太陽是以東南西北的順序順時針而旋轉的。對於東、西、南、北各洲而言,從東到西為順時針方向,從西到東為反時針方向。)各有的兩個附洲(亦即東勝身洲的身洲及勝身洲;南贍部洲的拂洲及別拂洲;西牛貨洲的行洲及勝道行洲;北俱盧洲的惡音洲及惡音對洲。)時,仍然按東、南、西、北大洲的順序順時針放置,但針對各大洲而言,則應該按先西后東的順序放置表示附洲的供堆。即東勝身洲的西側身洲[6]、東側勝身洲[7];南瞻部洲的西側拂洲[8]、東側別拂洲[9];西牛貨洲的西側行洲[10]、東側勝道行洲[11];北俱盧洲的西側惡音洲[12]、東側惡音對洲[13]。其後再放置東方珍寶山[14]、南方如意樹[15]、西方如意牛[16]、北方自然稻[17];然後將輪王七寶(指金輪寶、如意寶、玉女寶、大臣寶大象寶、紺馬寶及將軍寶。)及寶藏瓶供堆依照從東方順時針右旋的順序依次置於四方四隅(即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四隅。)。即東金輪寶[18]、南如意寶[19]、西玉女寶[20]、北大臣寶[21]、東南大象寶[22]、西南紺馬寶[23]、西北將軍寶[24]、東北寶藏瓶[25];再將嬉女[26]、鬘女[27]、歌女[28]、舞女[29]等外供四天女;花女[30]、香女[31]、燈女[32]、塗香女[33]等內供四天女分別置於四方四隅,其順序仍然是從東方順時針右旋(同上);之後的東、西、南、北,依次為日[34]、月[35]、珍寶傘[36]、事業尊勝幢[37]。放置順序及觀想內容,可以參照下面所附的「三十七堆曼茶羅分佈圖」。下面一邊按照順序觀想,一邊放置供堆,並一邊唸誦:
夏律帕波 洛贊布林
東勝身洲 南瞻部洲
努巴浪就 江札密年
西牛貨洲 北俱盧洲
律蕩律帕 盎呀蕩盎呀賢
身洲及勝身洲 拂洲及別拂洲
右旦蕩蘭求卓
行洲及勝道行洲
札密年蕩札密年紀達
惡音洲及惡音對洲
仁波企熱沃 巴桑既興
珍寶山 如意樹
多久巴 瑪莫畢羅朵
如意牛 自然稻
擴洛仁波切 諾布仁波切
金輪寶 如意寶
尊牟仁波切 輪波仁波切
玉女寶 大臣寶
浪波仁波切 達求仁波切
大象寶 紺馬寶
瑪奔仁波切 迭千波奔巴
將軍寶 寶藏瓶
給巴瑪 稱瓦瑪 錄瑪 噶瑪
嬉女 鬘女 歌女 舞女
美朵瑪 杜布瑪 囊薩瑪
花女 香女 燈女
恰瑪 尼瑪 達瓦 仁波企杜
塗香女 日 月 珍寶傘
秋力南巴加威加燦
尊勝幢
拉蕩密巴救彭孫措巴瑪倉瓦美巴迪尼真堅
將此等無不圓滿之人天受用供養大恩
雜瓦蕩具巴吉畢巴旦喇嘛丹巴南拉沃瓦記喔
具德諸根本及傳承殊勝上師……
另外兩圈鐵圍山於何時放置沒有具體的規定,一般是在下層供品堆滿之後,就將上層鐵圍山放置其上。最後唸誦「將此等無不圓滿之人天之受用」時,應在供堆上面無有空隙地堆積供物。唸誦「供養大恩具德諸根本及傳承殊勝上師」時,則應將曼茶羅寶頂放在上面。如果有充裕的時間,就應當反反覆覆地供養。
也許有人會提出質疑:為什麼佛經的説法,與現代科學關於宇宙星辰的説法不一致呢?難道佛經的説法錯了嗎?事實並非如此。説法不一致的其中一個原因是:關於宇宙的形成,在佛教內部也有很多不同的説法,這些説法都是為了度化不同根基眾生的權巧之説。在古代的印度,無論是在各種宗教的論典,還是在世間人的觀念中,這種以須彌山及四大洲等描述日月星辰宇宙觀,好像是世人共同認可的。佛在度化眾生的時候,考慮到這些觀念與解脱沒有太大的關係,為了隨順世人,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所以就沒有去推翻這些被當時的世人所公認的觀點,而是以宣説解脱之理為主。眾所周知,從佛教的究竟觀點而言,不僅包括地球或者太陽系,而且包括四大部洲,無論宇宙是圓是扁的概念,都是不承認的,一切萬法皆為空性
另一個原因,是因為眾生根基不同所造成的。稍有一些佛教常識的人都知道,不同眾生因為內在因素的不同,就可以感受到不同的世界,不同的山河大地。正因為眾生根基的千差萬別,所以顯現出來的外在山河大地也是大相徑庭的。所以,對於外在世界的描述,我們不能用自己的感受來判斷其正確與否。在供曼茶羅的時候,也就沒有必要產生疑問。如果實在要把所供的曼茶羅觀想成地球來供也可以,但我們都知道,地球只是銀河系中極不起眼的一個星球,這樣觀想的供品範圍就太小了。而三千大千世界的概念卻不是侷限於一個渺小的星球,所以最好還是觀想成三千大千世界。
即使在沒有專修曼茶羅的時候,平時每天早晨起牀後洗臉刷牙完畢,如果能供一遍曼茶羅,其功德遠甚於一般的燒香、供水之類的供養,這是很重要的。這樣,三十七堆曼茶羅就算完成了。
(四)三身曼茶羅
接下來就是三身曼茶羅,三身曼茶羅非常重要,其中的化身曼茶羅要放置九堆供品,報身曼茶羅要放置五堆供品,法身曼茶羅要放置一堆供品。
外在的曼茶羅需要有三個圓圈(鐵圍山),供的時候先供化身曼茶羅。具體方法是:首先在曼茶羅盤上放置第一個最大的圓圈,然後按照首先為中央,其次是東、南、西、北四方,最後是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四隅的順序,在基盤上供置九堆供品,這就是外在的化身曼茶羅。內在的化身曼茶羅,就是將曼茶羅盤與圓圈所圍成的範圍,觀想成釋迦牟尼佛的化身剎土,也就是我們所處的三千大千世界。將九堆供品,觀想成無數三千大千世界中的所有供品,包括金銀珠寶、仙山瓊閣、麗日和風等一切美好清淨的東西,以及自己的身體、財產、三世所積累的所有功德與善根。並觀想將這些供品供養給諸佛的化身。這是化身曼茶羅。具體念誦如下:
嗡阿吽 東孫既滇伽瓦差既興
嗡阿吽 百數俱胝三千世界剎
仁千那敦拉密就威旦
充滿人天七寶等財富
大律龍就吉巴永布記
以及我身受用悉供養
秋既擴洛久為這託秀
願獲轉法輪王之國政
第二個報身曼茶羅。具體的供修方法是:在化身曼茶羅的上面,放置第二個中等大小的圓圈,然後按照首先中央,然後是東、南、西、北的順序供置五堆供品,這是外在的曼茶羅。內在的曼茶羅,就是先將鐵圍山所圍繞的範圍觀想成佛的報身剎土,中央一堆觀為毗盧遮那佛的剎土;東方一堆觀為金剛不動佛的剎土;南方一堆觀為寶生佛的剎土;西方一堆觀為無量光佛的剎土;北方一堆觀為不空成就佛的剎土。再將供品觀想為報身五方佛剎土中的珍寶宮殿、供養天女等所有供品,以及自己本來清淨的氣脈明點,並觀想將這一切供養給佛的報身。什麼是報身剎土呢?就是報身佛(五方佛等)所在的剎土。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是報身剎土,金剛薩埵的東方現喜剎土也是報身剎土。唸誦儀軌如下:
喔明迭千杜波果畢興
報身佛處大樂密嚴剎
ㄟ巴盎旦熱億寸悟堅
具五決定五部供堆者
朵運秋畢真碰森益巴
供養無量欲妙贊供雲
瀑威龍貴興拉就巴秀
願獲圓滿報身之果位
最後是法身曼茶羅。供修的時候,在報身曼茶羅的上面,再放置最小的圓圈,裏面只需置放一堆供品。觀想什麼呢?就是將鐵圍山內的範圍,觀想為法身剎土。法身剎土沒有凡夫分別心所安立的世界,而是法界光明,加上自己本來清淨的心之本性,並觀想將這一切供養給佛的法身。一邊放置供品,一邊唸誦:
囊這南大旋努問畢固
現有清淨童子瓶佛身
吐傑瑪嘎秋尼若畢堅
大悲不滅法性遊舞飾
固蕩替利怎巴南大興
供養持身明點清淨剎
瀑威秋貴興拉就巴秀
願獲殊勝法身之果位
以上就是三身曼茶羅的修法,最下面是化身曼茶羅,第二層是報身曼茶羅,第三層是法身曼茶羅。
(五)七堆曼茶羅
七堆曼茶羅很簡單的,供修七堆曼茶羅,一般只用基盤而不用鐵圍山,具體供置順序是:先在基盤的中央放置一堆供品,然後是順時針旋轉的東、南、西、北各方,最後在東、西方再各放置一堆供品。
這是七堆曼茶羅的外在曼茶羅,內在的曼茶羅是什麼呢?是三千大千世界。中央的一堆是須彌山,其次的四方分別是四大洲,最後的東邊是太陽,西邊是月亮。觀想將日月山河大地等所有三千大千世界中的供品,和自己的一切功德,供養給諸佛菩薩。這就是七堆曼茶羅的修法。
如果內在曼茶羅能修得盡善盡美,供修七堆曼茶羅同樣也可以獲得不可思議的效果。七堆曼茶羅的唸誦儀軌,是菩薩化身的國王赤松德贊,向蓮花生大師供曼茶羅時念誦的儀軌,這個儀軌是非常有加持力的。具體念誦如下:
薩西布趣秋興美朵展
塗香鮮花遍大地
熱Ra令西尼迭堅巴迪
須彌四洲日月飾
桑吉興杜密迭瀑瓦意
觀想佛剎作供養
卓袞南大興拉就巴秀
願諸眾生行佛剎
章咕汝Ra那曼札拉勃雜美嘎薩慕札薩巴Ra那薩瑪耶 阿吽
上師,請享受(以此觀想)所發出的珍寶所成之如海壇城供雲
(六)注意事項
無論哪一種曼茶羅修法,在每次供完之後,就可以撥過一顆念珠以計數,並將基盤上的供品倒掉,以便開始下一次的供修。如果供品是大米之類的糧食,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最好在一座用完以後,就不再重複使用,下一座再更換新的糧食。當然,如果條件不允許,所用的糧食也可以反覆使用。換下來的糧食不能自己享用,而應送給乞丐,或者佈施給魚、鳥之類的旁生,也可以堆在佛像前面。如果供品是藥材、珠寶等價值昂貴、不能時常更換的物品,就可以反覆使用。
供修曼茶羅時,不要過分注重數量,而應該強調質量。如果匆匆忙忙地為了完成數量而沒有觀想,則即使外在的曼茶羅已經圓滿了十萬遍,但因為沒有供內在曼茶羅的緣故,就如同沒有要捎的口信,卻在手指上栓一根線一樣,是沒有用的。因此,最關鍵、最重要的,是內在曼茶羅。
觀想的時候,要儘量做到清清楚楚、認認真真,如果能專心致志地供修,即使供一次曼茶羅,也可以積累非常大的資糧。如果心裏沒有觀想,只是匆匆忙忙地完成了一個表面的數量,雖然不能説沒有功德,但卻只能起到事倍功半之效。正如我們剛才所説的一樣,外在的曼茶羅要供十萬遍,但內在的曼茶羅也需要供十萬遍,如果內在的曼茶羅不足十萬遍,積累資糧的能力就不夠強大,甚至極其微弱。
如果用手執持曼茶羅盤的時間較長,就會感到手部極其疼痛。但我們也應該咬緊牙關堅持到底,這也是一種苦行,通過這種方便,可以圓滿極大的資糧。當然,如果實在不能忍受,也可以將曼茶羅盤放在桌子上繼續進行供修。
剛才我們講了,在平時不修五加行的時候,也應該每天堅持供曼茶羅,藏地的很多老修行人都是這樣做的。這樣做的結果,不但在修行上可以心想事成,而且在世間法方面也不會有太多的違緣,甚至有可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當然,這只是修曼茶羅附帶的一種作用,我們不能僅僅為了世間法而去修曼茶羅,而必須清醒地意識到:修曼茶羅的主要目的,是能夠早日積累足夠的資糧,以便早日證悟空性,從而脱離生老病死,度化無量眾生。
無論是修曼茶羅,還是修皈依、發心、金剛薩埵,所有的目的都應該是這樣。如果目的沒有端正,即使在表面上做得再好,實際上都是不可取的。包括世間法都是這樣,譬如,如果心裏存有損害他人的想法,則無論表面説得多麼天花亂墜、感人肺腑,實際上也不是在利益對方。同樣,如果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世間法,那就不可能成為解脱之法。所以,確立正確方向,是一切修法的首要條件。
如果具備出離心和菩提心這兩個堅實的基礎,即使用河邊的沙子作供品,用低劣的石板作基盤,但因為動機殊勝的緣故,即使供一遍曼茶羅,都可以積累不可思議的資糧。反之,如果發心不純正,只是為了自己的工作順利、健康長壽,或者下一世的人天福報而修,則即使用純金打造成曼茶羅盤,選用最上乘的珍珠之類的珍寶作供品,都跟解脱沒有任何關係,只能在輪迴當中得到一些世間圓滿而已。所以,善根的大小並不取決於外在供品檔次的高低,而是隨發心的高下而增減的。由此可見,修行的動機十分重要。
曼茶羅修完以後,還需要迴向。迴向的具體方法,我們前面已經講過,今天就不再重複。曼茶羅的修法就講到這裏,本開示中沒有包含的細節,大家可以參閲《普賢上師言教》。
修行的過程,是艱難而漫長的。希望大家不要虎頭蛇尾地去追求短暫的快捷,而應堅持不懈、腳踏實地地修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