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曹美鴻

鎖定
曹美鴻,1920年出生,武漢人,中共黨員。
曹美鴻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16年4月16日21時39分不幸與世長辭,享年97歲。 [1] 
中文名
曹美鴻
外文名
Cao Meihong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20年
逝世日期
2016年4月16日
畢業院校
湘雅醫學院
職    業
神經外科專家
主要成就
1997年度衞生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出生地
湖北省武漢市
代表作品
《顱內壓與顱內高壓》等

曹美鴻人物簡介

曹美鴻、虞佩蘭夫婦從美國回校與學生合影 曹美鴻、虞佩蘭夫婦從美國回校與學生合影 [2]
1946年畢業於湘雅醫學院(現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畢業後留該校解剖科助教兩年,繼之在湘雅醫院外科工作,任外科主治醫師與講師,後任中南大學附屬湘雅醫院神經外科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學會常務委員與湖南省神經外科學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湖南分會理事。現任全國多種神經外科雜誌的編委與學術顧問,“神經外科學會世界協會會員”,中國抗癌協會神經腫瘤專業委員會榮譽委員。

曹美鴻生平經歷

曹教授從事神經外科醫療、教學與研究工作60年,於1954年開始主持創建湘雅醫院神經外科,首先在國內開展了碘油腦室造影,提高了當時對腦室系統中線部位佔位性病變的定位診斷水平。70 年代曹教授開始重點開展顱內壓與顱內壓監測的研究。首次在國內介紹了“顱內壓監測在嚴重顱腦外傷的應用”及“比重法測定腦組織的比重”,還首次發表了《國人正常腦組織的水份含量與比重》。分別於1988年與1992年舉辦全國第一屆與第二屆腦水腫與顱內壓學術會議,分別任會議副主席與主席,90年代初開始多次在無錫召開全國顱內壓會議,任主席團成員與主講人,為推動與提高全國顱內壓腦水腫的學術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擔任湘雅醫學院本科班教學工作數十年,教學深入淺出,深受好評。1985年被評為湘雅醫學院先進教師。培養碩士生8名,博士生22名。

曹美鴻發表作品

曹美鴻(右)、虞佩蘭夫婦 曹美鴻(右)、虞佩蘭夫婦
自1946年以來發表論文120餘篇,主編了《顱內壓與顱內高壓》,獲1996年衞生部醫藥衞生傑出科技著作獎,科技進步三等獎。赴美、日交流的論文《嚴重顱腦外傷患者不同顱內壓水平腦水腫液的廓清》(英文),發表於Journal of Neurosurgery,此研究在國內外首次證明腦室引流可廓清腦水腫液並與腦脊液同時排出體外而降低顱內壓,並獲1985年衞生部醫藥衞生科技成果乙等獎。《顱內壓與腦水腫的系列研究》獲湖南省衞生廳1998年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顯微外科技術切除鞍上及鞍旁腦膜瘤系列研究》獲1997年度衞生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999年主編《小兒腦水腫與顱內高壓》,受到國際腦水腫專家的好評。1957-1959年多次獲該校、長沙市及湖南省先進衞生工作者稱號,曾代表湖南省參加1959年全國解放10週年的國慶大典。1990年獲國家教委頒發的“從事高教科技工作40年成績顯著”的榮譽證書。2000年獲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授予的“感謝您對中國神經外科事業發展做出的貢獻”獎狀。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