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曹慕堂先生碑銘志傳逸事冊

鎖定
《曹慕堂先生碑銘志傳逸事冊》作者是曹學閔(1709-1787年)曹學閔,字孝如,號慕堂,山西汾陽人。 [1] 
中文名
曹慕堂先生碑銘志傳逸事冊
作    者
曹學閔
創作年代
清代

曹慕堂先生碑銘志傳逸事冊名臣曹慕堂

曹慕堂先生碑銘志傳逸事冊 曹慕堂先生碑銘志傳逸事冊
曹學閔13歲時,父即謝世。他勤苦自立,力學不倦,乾隆十九年(1754年)取為進士,選入翰林院為庶吉士, [1]  6年後授官職。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改河南道御史,又5年進為刑科給事中,次年轉吏科掌印給事中。他專司糾察建言之職前後達8年之久,所上奏章,敷陳時事,都是關於政治得失、剔弊革新、有益於人民生產及生活等事宜。由此乾隆皇帝很賞識他的政見,對他所陳意見,屢批答可。後又被提升內閣侍讀學士、宗人府府丞等。
曹學閔在朝任職30年,兩次擔任纂修官,三次巡試,兩充同考官,端品勵行,為官清慎,深為乾隆信任。頗好施財行善,在京曾修山右三忠祠、三晉會館、楊椒山先生祠、義園、永定門外掩骼會等,都是捐己薪俸,詳細計劃,親身督理。平生酷愛山水,嚴寒盛暑從不憚跋涉之苦,往往樂而忘返。晚年講求養性之道。詩文多抒寫性情,著有《紫雲山房詩文抄》行世。
據記載,乾隆嘉慶間,自曹慕堂始,曹氏家族多出舉人、進士等,在朝野傳為美談。
二、《曹慕堂先生碑銘志傳逸事冊》概況及規模
《曹慕堂先生碑銘志傳逸事冊》封面、內文、封底共94頁,6549字。初始,自嘉慶元年至嘉慶五年(1796-1800年),由翁方綱題箋及內文(碑、銘、傳、家傳、逸事)和五人跋文共87頁5941字,書寫在13×20釐米的宣紙上,共為一冊。後至光緒二十八年間(1902年)被裝裱在26.8×42.5釐米的宣紙中下端,上端留白12釐米,下端留白9釐米。封面由張之洞題箋,並於扉頁題記,後又有光緒朝三人題跋。
1、涉及名人大家
全冊涉及乾嘉年間15人(翁方綱、朱??、黃洽、錢大昕、何元??、何道生、邵晉涵、韓克均、紀昀、李鑾宣、王傑、張若、王昶、王肇嘉、董誥);光緒、宣統間6人(張之洞、端方、侯汝承、李葆恂、吳廣沛、褚德儀);民國至現代1人(李宗桐)。以上22人均系清代命官和民國人物中精於書法、詩畫、金石之學及史學的名家。
2、涉及書體書法三種
① 館閣體書法共69頁4412字(黃洽17頁、何元??20頁、何道生7頁、韓克均15頁、李鑾宣10頁);
② 隸書體書法4頁291字(翁方綱1頁、王肇嘉3頁);
③ 行書體書法19頁1846字(翁方綱8頁、王傑2頁、張若??2頁、董誥2頁、李葆恂3頁、吳廣沛1頁、褚德儀1頁)。
3、涉及印鑑印模十人二十方
① 翁方綱:“蘇洲”、“翁方綱”、“覃溪”(“侯汝承觀”)
② 李鑾宣:“鑾宣印”、“李氏石農”
③ 王傑:“葆淳”、“王傑之印”
④ 張若??:“張若??印”、“簡叟”、“東龍眠山人”
⑤ 王昶:“述庵”
⑥ 董誥:“董誥”、“柘林”(張之洞“孝達審定”)
⑦ 張之洞:“臣張之洞”、“壹公”、“孝達審定”
⑧ 侯汝承:“侯汝承觀”
⑨ 吳廣沛:“劍華”
⑩ 褚德儀:“義州”、“褚儀”
基於以上情況,此冊是一有規模有檔次的書法大冊。

曹慕堂先生碑銘志傳逸事冊形成及傳承

山西汾陽曹慕堂,出仕任官至乾隆朝宗人府丞,於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冬去世,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十月葬於家鄉。此間,朱??撰“曹慕堂墓誌銘”、錢大昕撰“曹公神道碑”、翁方綱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撰“慕堂先生傳”、邵晉涵撰“曹公家傳”、紀昀(曉嵐)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撰“曹宗丞逸事”。以上為六年多時間內先後形成的祭祀追思原始撰文,足見曹慕堂在當時任官為人的名望。
1、《慕堂先生碑銘志傳逸事冊》的形成。
在五則原始撰文完成後年餘,即嘉慶元年(1796年)曹慕堂長子受子(錫齡)、三子申子(祝齡)邀山西同朝任官的五位同僚,將碑銘志傳逸事重書為冊:
古絳黃洽書朱??撰“曹慕堂墓誌銘”、靈石何元??書錢大昕撰“曹慕堂神道碑”、靈石何道生書翁方綱撰“曹慕堂先生家傳”、汾陽韓克均書邵晉涵撰“曹公家傳”、靜樂李鑾宣書紀昀撰“曹宗丞逸事”。
至七月重書成冊後,求翁方綱撰書後,延至十二月二十三日撰成“慕堂先生碑銘志傳逸事冊書後”,併為此冊題《慕堂先生碑銘志傳逸事》之名箋。
隨後,錫齡、祝齡兄弟又邀在朝京官大員文人學士為之題跋:
陝西韓城王傑嘉慶二年(1797年)年題跋、安徽桐城張若??嘉慶二年(1797年)題跋、上海王昶嘉慶四年(1799年)題跋王肇嘉書、浙江富陽董誥嘉慶五年(1800年)題跋。
至此,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至嘉慶五年(1800年)圍繞曹慕堂先生去世後,這一有意義的結集歷時13年終成一冊。這時的冊還是13×20釐米的宣紙小冊,被曹氏兄弟珍藏。
2、光緒朝轉歸張之洞收藏。
時光流轉,間隔102年後的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張之洞獲得該冊,精心裝裱制封,題箋為《曹慕堂先生碑銘志傳逸事冊》,並鄭重鈐印“壹公”名章。同時,在扉頁署:“光緒壬寅三月既望南皮張之洞觀於抱冰堂”,鈐印兩方,並在董誥跋文之後,鈐“孝達審定”印一方。可見張之洞對此冊珍愛有加。經裝裱制封的新冊已成為大冊,即現在所見,26.8×42.5釐米的大冊。
3、光緒二十八年七月前歸於端方。
事有湊巧,張之洞獲得此冊在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三月間,時任湖廣總督,不久因朝事離任,由端方代理湖廣總督。端方為好賢愛古大家,竟然從張之洞手中接藏了此冊,此冊有幸,又得端方三位高足題跋,從跋文中可知其端倪:
當年七月十五日李葆恂跋文中即稱:“猶幸恰遇好賢愛古如我公者而藏之”;十二月二日褚德儀跋文中稱:“??齋尚書以先生志傳合裝冊見示……”;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四月吳廣沛跋文稱:“公尚書珍賞而表彰之,尤勝私家藏守矣。”
此間,或在張之洞手中時,又引起侯汝承關注,並在翁方綱書後認真地鈐“侯汝承觀”印一方。
4、民國初歸藏“高陽李氏”。
端方先生命運不舛,身為滿人,隨宣統三年清政府的完結,被譁變新軍刀劈斷命,此冊輾轉歸藏高陽李氏李宗桐。也屬奇緣,李宗桐洽是張之洞兄長張之萬的曾外孫,歷經三代,此冊收藏情緣未了,又出現了輪迴。
李宗桐於1966年先後在台灣《大陸雜誌》發表此冊中三篇跋文:
1966年3月第32卷第5期發表《翁方綱〈曹慕堂先生碑銘志傳逸事冊書後〉真跡跋》;1966年4月第32卷第7期發表《王文端(傑)〈曹慕堂先生碑銘志傳逸事冊〉跋》;1966年4月第32卷第8期發表《董文恭(誥)〈曹慕堂先生碑銘志傳逸事冊〉跋》。
2011年中華書局[微博]出版發行《李宗桐文史論集》亦將上述三篇收錄其中。
李宗桐在董誥跋文前言中言及:“慕堂官至宗人府中丞,歿於乾隆五十二年。有二子皆為翰林,而與之交往者,亦皆為當代名人,故死後有許多人為之作神道碑,墓誌銘,諸子將之抄錄成冊,另請名人題跋,此冊後為端方所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