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曹志尚

鎖定
曹志尚(1903~1940),字凌雲。汶上縣十區大曹莊(今嘉祥縣老僧堂鄉大曹莊村)人。歷任範築先部十支隊挺進隊副隊長、東進梯隊獨立營營長、八路軍山東縱隊六支隊一團參謀長兼一營營長、八支隊副支隊長兼參謀長、八支隊隊長等職。 [2] 
中文名
曹志尚
籍    貫
汶上縣十區大曹莊(今嘉祥縣老僧堂鄉大曹莊村)
出生日期
1903年
逝世日期
1940年

曹志尚人物生平

曹志尚18歲考入鄆城鄉師。1925年輟學,投奉軍,任連長。1926年轉入國民革命軍,任副營長。1928年春,國民革命軍路過魯西時,毅然留在汶上,投身於農民運動,並任農民協會幹事兼警備大隊副大隊長。1930年春,國民黨汶上縣縣長組織向農民增收苛捐雜税。他和其他農運領導人堅決反對,散發傳單,並帶領警備大隊包圍了縣政府,對其施加壓力。後國民黨省政府以抗捐謀反的罪名,撤銷了他的職務,併發出逮捕他的通緝令。迫使他離開縣城,隱蔽於農村。
1936年11月,考入濟寧小學教師短訓班。結業後,回到家鄉任小學教員。後與人集股,在汶上縣城辦起“力生文具合作社”。“七七”事變後,以“力生文具合作社”為抗日救亡聯絡點,秘密組織力量,準備武裝抗日。1937年9月間,與人同去中共魯西南工委,請求派人加強對汶上縣抗日鬥爭的領導。11月間,魯西南工委派共產黨員劉星到汶上。此後,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曹志尚等人接收了馬村、孟姑集兩處鄉農學校的部分槍支,組成了“抗日民族解放先鋒隊”。
1938年2月5日,經過醖釀、準備,汶上縣抗日武裝起義在永安寺爆發,並樹起了“汶上縣人民抗日自衞隊”的旗幟。他在自衞隊中分工負責軍事訓練。自衞隊編入抗日部隊後,他先後任範築先部十支隊挺進隊副隊長、東進梯隊獨立營營長、八路軍山東縱隊六支隊一團參謀長兼一營營長、八支隊副支隊長兼參謀長、八支隊隊長等職。
1939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5月11日晨,日偽軍5000餘人突然將八路軍一一五師師部和部分部隊包圍在肥城以南的陸房一帶,處境十分險惡。他所在的部隊這時正在陸房外圍,聞訊後,迅速投入與日偽軍的戰鬥。他率一營迂迴到日偽軍的側面,出其不意地襲擊,拖住了汶上、東平、寧陽三縣的日偽軍,牽制了敵人力量,為一一五師師部勝利突圍創造了有利條件。9月,奉命率兩個連到運西鞏固抗日根據地。10月26日晚,率部由梁寶寺急行軍50餘里,一舉攻克了日偽長溝據點。對此,新華社華北分社於11月26日發了題為《堅持平原游擊戰爭,八路軍鏖戰魯西》的報道。後又率部進行了南大寺戰鬥,全殲駐守的日偽軍,繳獲長、短槍百餘支。
1940年春,在平息汶上縣十區響水口村(現屬嘉祥孟姑集鄉)的反動會道門頭子、偽區長李健德操縱的紅槍會的叛亂事件中,不幸犧牲,年37歲。事後,遺體被安葬在大曹莊村東。 [2] 

曹志尚後世紀念

革命烈士曹志尚墓位於嘉祥縣老僧堂鎮大曹村東約1公里處。一條幽靜的小路徑直通向墓地,路兩側柏樹林立含翠。墓地周圍青松翠柏環抱,環境清幽典雅。
自元朝至順元年(1330年)開始編修的《曹氏家譜》,其中記載着曹志尚烈士的豐功偉績。
1995年12月,嘉祥縣政府為曹志尚烈士重修墳墓,立花崗岩墓碑,碑體正面刻“革命烈士曹志尚之墓”九個大字,背面鐫刻着烈士的豐功偉績,事蹟可歌可泣。“名垂青簡黃河汶水留戰績,氣壯丹霄泰山微湖吊忠魂。”這是曹志尚墓兩側的欄杆上的對聯。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