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曹娥

(東漢時期著名孝女)

鎖定
曹娥(130年~143年),會稽上虞(浙江紹興上虞區)人。東漢時期著名孝女。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1] 
相傳其父曹盱在五月五日迎伍神(伍子胥)的祭祀活動中溺於舜江(今曹娥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嚎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二十二日也投江,五日後曹娥的屍體抱父屍浮出水面。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因此所住之村鎮即更名為曹娥鎮,殉父之江為曹娥江,並建以寺廟慰其孝心。
另也有傳説認為曹娥是五月五日投江,而沒有追究其父的溺江時間。 [2] 
別    名
孝女曹娥
所處時代
東漢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會稽上虞
出生日期
130年
逝世日期
143年
本    名
曹娥
相關典故
投江殉父

曹娥人物生平

虞預的《會稽典錄》記載:“孝女曹娥者,上虞人,父盱,能撫節按歌,婆娑樂神,以五月五日迎伍神,為水所淹,不見其屍。”曹娥的父親曹盱是個巫祝,負責祭祀方面的工作,東漢漢安二年(143年)五月五日,曹盱駕船在舜江中迎潮神伍君,不幸掉入江中,生死未卜。 [3] 
曹娥投江殉父
曹娥投江殉父(3張)
《後漢書·列女傳》記載:“孝女曹娥者,會稽上虞人也。父盱,能絃歌,為巫祝。漢安二年五月五日,於縣江溯濤婆娑迎神,溺死,不得屍骸。娥年十四,乃沿江號哭,晝夜不絕聲,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至元嘉元年,縣長度尚改葬娥於江南道傍,為立碑焉。”
曹娥之父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孝女曹娥當時年僅十四歲,她晝夜沿江哭尋父親。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二十二日這一天她也投了江,五日後她的屍體抱父親的屍體浮出水面。
後人為紀念她,改舜江為曹娥江。元嘉元年(151年),上虞縣令度尚改葬娥於江南道旁,命弟子邯鄲淳作誄辭,刻石立碑(即“曹娥碑”),以彰孝烈。後蔡邕訪之,值暮夜,手摸其文而讀,題八字於碑陰:“黃絹幼婦外孫齏(jī)臼”(為一謎面,謎底為“絕妙好辭”)。
據史料記載,自宋代以來歷代帝王對曹娥曾大事褒揚。宋元祐八年(1093年)宋哲宗敕建高大輝煌的曹娥正殿。徽宗大觀四年(1110年)敕封靈孝夫人。政和五年加封昭順。淳祐六年敕封純懿夫人,又敕封其父為和應侯,其母為慶善夫人。元后至元五年(1339年)加封慧感夫人。明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命官赴廟祭奠,誠意伯劉基親撰誄文。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敕封福應夫人。同治五年(1865年)加封靈感夫人,欽賜“福被曹江”匾額。民國年間,國民黨多有軍政要人題贈楹聯匾額,其中蔣介石先生題匾“人倫之光”現懸廟宇正殿。

曹娥人物軼事

“端午人物”之爭
端午節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因天人相應而立,孕人文精神而豐”,是我國最古老的節日之一,歷史上推出的“端午人物”候選人主要有屈原伍子胥介子推勾踐、曹娥、陳臨、黃巢秋瑾等。經過民眾長期篩選,影響最大的有三位:屈原、伍子胥和曹娥。這三位入圍者都有感動歷史的人生故事,去世原因都跟水和五月初五有關,死後都被後人追思禮讚。如果將歷史上所有與端午節有關的人物進行PK,屈原無疑是最終勝出者,成為歷朝歷代公認的“端午人物”。
一、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約於公元前340年出生於楚國丹陽(今湖北宜昌秭歸縣)。由於屈原反對楚懷王秦國訂立同盟,沒有成功,反被楚懷王逐出郢都,開始了流放生涯。楚襄王即位後,依舊寵信奸佞,再次將屈原革職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不忍再看到國破家亡、百姓流離顛沛的苦難,雖有心報國,卻無力迴天,於是選擇以死明志,於五月五日自投汨羅江而亡。
二、伍子胥是春秋末期吳國名臣。他本是楚國人,其父親伍奢和哥哥伍尚都是官員,遭讒言陷害,一起被楚平王殺害,伍子胥從楚國逃到吳國,成為吳王闔閭的重臣。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協同孫武帶兵攻入楚都,當時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其墓,鞭屍三百下,以報父兄之仇。吳國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謀,成為諸侯一霸。伍子胥曾多次勸諫吳王夫差殺掉越王勾踐,但夫差不聽,反聽信讒言,派人送一把寶劍給伍子胥,令其自殺。
三、曹娥的典故上面已經説了,但是有爭論,曹娥究竟是五月五日投江的還是二十二日。根據《會稽典錄》《後漢書·列女傳》記載的話,應該是曹娥父親在五月五日祭祀時掉入江中,曹娥十七日後才投江。而民間傳説也有説曹娥是五月五日投江的。
曹娥廟
曹娥廟(3張)
民俗學專家羅雙慧分析説,這三位“端午人物”入圍者的人生故事都很感人,但令人感動的原因各有不同。屈原是憂國憂民悲憤而死,伍子胥是被逼無奈而死,曹娥是為父親盡孝而死。相比之下,人們更推崇屈原的愛國主義情操。因為這種對國家對民族的“大愛”,是歷朝歷代公認的個人最崇高的理想情操,是伍子胥個人的恩怨情仇和曹娥對父親的“小愛”所不能比擬的。 [4] 
屈原的最終勝出,還因為他有良好的公眾形象、巨大的社會影響力以及政府的大力推崇。伍子胥“掘墓鞭屍”瘋狂復仇行為,給自己留下了“一介武夫”的公眾形象,引異國之軍報私人之仇,也爭議頗多,很難得到人們廣泛尊重。十四歲的曹娥還是未成年人,雖然孝心可嘉,但投江行為並不值得提倡。
關於端午節的來源,從古到今,有着多種説法,除了屈原、伍子胥和曹娥等人物紀念説,還有惡月惡日、蓄蘭沐浴、龍節等説法。聞一多先生在《端午考》和《端午節的歷史教育》兩篇論文中引據七十多種書目進行考證,認為端午是龍的節日。據此,有人認為華夏族的先人以龍為部落標誌,伏羲女媧和大都是龍族著名領袖,後人自稱龍子龍孫、龍的傳人,每年五月五日,舉行盛大的龍祭,叫做端午節。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