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曹休

(三國時期曹魏名將)

鎖定
曹休(?-228年),字文烈。沛國譙(治今安徽亳州)人。 [25]  曹操族子。 [26]  中國三國時期曹魏的重要將領。 [27] 
曹休幼時天下大亂,十餘歲時父親去世,隨母親到吳地避難,被吳郡太守收留。 [28]  東漢末年(184年-220年),於曹操起兵討伐董卓時前往投奔,被稱為“千里駒”。委任其領虎豹騎宿衞,負責自己的警衞,常從征戰,後為中領軍、領軍將軍,封東陽亭侯。曹魏代漢後,繼去世的夏侯惇主持與孫吳對峙的江淮間軍務,以功進封安陽鄉侯。 [29] 
黃初五年(224年),魏文帝曹丕親征孫權,軍至廣陵,曹休進位徵東大將軍、假黃鉞,督張遼諸軍擊敗吳將呂範等,拜揚州牧。黃初七年(226年),曹丕臨終遺詔中軍大將軍曹真、鎮軍大將軍陳羣、徵東大將軍曹休、撫軍大將軍司馬懿四人為顧命大臣,輔佐明帝。明帝即位後,進封曹休為長平侯,遷大司馬,仍然負責對孫吳的攻防戰事。太和二年(228年),明帝依曹休之策,兵分二路伐吳,一路由司馬懿率領,自漢水而下,向江陵,一路由曹休率領,兵向尋陽及皖。曹休為詐降所誘,孤軍深入,被陸遜統帥的吳軍在夾石擊敗,損兵萬餘、車乘萬餘輛,幸為接應的賈逵援助,得以退守石亭,當年九月病死於石亭。歸葬於洛陽。 [29] 
全    名
曹休 [23] 
別    名
長平壯侯 [22] 
文烈
諡    號
壯侯 [24] 
所處時代
漢末三國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
逝世日期
228年11月8日
主要成就
下辨之戰吳蘭武都退張飛,洞浦破呂範,皖城斬審德
官    職
徵東大將軍、揚州牧、大司馬
爵    位
東陽亭侯→長平侯
所屬國家
曹魏

曹休人物生平

曹休早年經歷

曹休是曹操的族子曹洪的親侄。曹休的祖父曹鼎歷任河間相、吳郡太守、尚書令
從初平元年(190年)正月開始,天下大亂,曹氏宗族各自散落,離開鄉里。當時,曹休十餘歲,正值喪父,他獨自與一門客抬着其父靈柩,臨時租借了一塊墳地將其父安葬。然後攜帶着老母,渡江到吳地避難,被吳郡太守收留。曹休在太守官邸裏,見到壁上掛着昔日太守即其祖父曹鼎的畫像,遂下榻拜於地上涕泣不已,當時同坐的人都對曹休感到讚許和惋惜。 [4] 
當時,因為曹操正在舉義兵,”為天下除暴亂“ [21]  ,曹休於是變易姓名從千里之外的吳地途經荊州北歸中原,乃見到曹操。曹操當時對左右的人説:“這是我們家的千里馬啊(本意只是戲稱曹休能夠輾轉行走千里來歸如同能行走千里的馬駒)。”於是,曹操讓他與曹丕共同食住(曹丕生於中平四年,即公元187年),待若親子。後來,曹休經常跟隨曹操四處征伐,曾在“天下驍鋭”的虎豹騎中擔任宿衞之職。 [5] 

曹休下辨揚威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劉備率領諸將起兵攻漢中,另派遣將軍吳蘭攻擊下辨。曹休遂被任命為騎都尉,與議郎辛毗一起擔任主帥曹洪參軍,且和偏將軍曹真、雍州刺史張既等隨曹洪進軍征討。曹操在出徵前對曹休説:“你雖名為參軍,但其實就是這支軍隊的主帥。”曹洪得知此令後,也把軍中事務委託給曹休負責。
當時劉備見曹軍進至下辨,於是遣張飛屯駐於固山一帶,聲稱要切斷曹軍的後路。曹洪與諸將進行商議後都對是否繼續進軍猶豫不決,曹休説:“賊兵若真有意斷我糧道,就應該隱蔽地行動,暗中設伏。如今卻先虛張聲勢,説明這只是劉備等人的疑兵之計。我軍應該趁敵人尚未在下辨集結大軍之時,儘快擊破吳蘭。一旦吳蘭被擊敗,張飛的疑兵就毫無意義了,必定會自行退走的。”曹洪聽從了他的建議,進兵擊破吳蘭,張飛其後果然退走。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軍於定軍山斬殺曹軍統帥夏侯淵。曹操遂親征漢中,但劉備堅守險要,曹軍難以攻克,逃亡的士兵越來越多,不久後曹操只得命令各路軍隊陸續退出漢中,曹休隨軍退至長安後,被授予中領軍一職。 [6] 

曹休擊破孫權

黃初元年(220年),曹丕稱帝,曹休升任領軍將軍,追錄前後功勳,封東陽亭侯。大將軍夏侯惇薨後,曹丕任命曹休為鎮南將軍,假節、都督諸軍事,接替夏侯惇屯駐汝南郡召陵縣,負責抵禦孫權。曹休赴任前,曹丕車駕親臨,還下了鑾輿與曹休執手送別。當時孫權派遣將領屯駐歷陽,曹休到任後,立即率軍將之擊破,又另遣兵渡江偷襲,燒掉了吳軍設在蕪湖的軍營數千家。於是遷為徵東將軍,兼領揚州刺史,進封安陽鄉侯。 [7] 
後來,曹休之母去世,曹休本是至孝之人,因此悲痛不已,守孝期間飲食不進。曹丕知道後命令侍中強行脱下他的喪服,詔令其飲食酒肉。曹休受詔後不得已進行飲食,但形體卻越發憔悴。之後向曹丕告假請求歸還故鄉譙縣葬母,曹丕又遣越騎校尉薛喬奉詔來勸慰其不要過度憂哀,於是讓曹休歸家治喪。曹休只一宿便完成了葬禮,然後馬上又歸還崗位。 [8] 

曹休名震江東

黃初三年(222年),曹丕親征,兵分三路討伐孫權,任命曹休為徵東大將軍假黃鉞,督前將軍張遼、鎮東將軍臧霸豫州刺史賈逵兗州刺史王凌等諸州郡二十餘軍從東線出擊洞浦。另有上軍大將軍曹真從西線進攻江陵,大將軍曹仁從中線出擊濡須口。
在東線戰場,東吳派遣已經假節的前將軍呂範指揮五軍,以東吳水軍抵抗曹休。曹休當時壯志滿懷,盼望建立功勳,於是上表説:“臣願率領精鋭之師即刻渡江,大軍虎步踏平江南,從敵人那裏奪取糧草補給,則一定可以取得勝利。如果臣殞命疆場,請陛下不要掛念。”但臧霸等人不願孤軍犯險,曹丕也沒有準許,因此計劃擱置。
曹休遊戲形象
曹休遊戲形象(1張)
一天夜裏,暴風正好吹斷了呂範船隊的纜繩,被吹散的吳軍船隻紛紛漂到長江北岸。魏軍趁機出戰,斬殺吳軍數千,俘獲大量的舟船,取得大捷。 [9] 
於是,曹丕下令曹休的軍隊立即渡江,但東吳的救援船隊很快開至,收攏了散卒後退還江南。曹休命令臧霸率領萬餘人乘輕船五百追擊,攻襲徐陵,殺略吳軍數千人。隨後,吳將全琮徐盛率軍反擊臧霸,擊退魏軍,追斬臧霸的部將尹盧,殺獲數百。由於當時三路大軍中除曹休取得大捷外,曹仁在濡須口慘敗,曹真則在江陵未取得實際戰果,因此曹丕下令撤軍。曹休被拜為揚州牧,屯駐東南邊境防止東吳進犯。
黃初七年(226年),曹丕駕崩,曹休與鎮軍大將軍陳羣中軍大將軍曹真、撫軍大將軍司馬懿四人受遺詔輔政。魏明帝曹叡即位後,曹休進封長平侯。當時吳將審德屯駐皖城,曹休將其擊破,斬殺了審德,收降了吳將韓綜翟丹等人。遂增邑四百,並前二千五百户,遷大司馬,成為曹魏軍隊的最高統帥,都督揚州如故。 [2] 

曹休慚恨離世

太和二年(228年),東吳鄱陽太守周魴按照吳王孫權的主意,佯稱得罪了吳王,要棄吳投魏。曹休於是率領騎兵、步兵共計十萬往皖縣(今安徽省潛山縣)去接應周魴。魏明帝另外派遣賈逵督前將軍滿寵等四支軍隊由西陽直攻東關司馬懿領兵進攻江陵。尚書蔣濟向魏明帝表示駐守於上游的吳將朱然可能會從曹休後方襲擊,而吳軍亦可能隨時會東進切斷曹休退路,建議派兵救援曹休。
魏明帝詔司馬懿停止進軍,讓賈逵東進與曹休合兵一處。琅邪太守孫禮也勸諫曹休不可孤軍深入,但此曹休立功心切,沒有聽從。遂進至石亭,在那裏遭遇到陸遜朱桓全琮共約九萬人的突然襲擊,曹休沒有防備,初一交戰不利後便慌忙退兵。曹休之前的行軍路線背靠湖泊、旁依大江,在退卻時行軍受阻而十分緩慢。吳軍在其後緊追不捨,魏軍無心應戰,被斬殺萬餘,丟棄軍械車馬無數。曹休突圍至夾石,但此處退路已被孫權阻斷。
曹軍士卒前無無退路、後又追兵,惶恐之下陸續叛逃,曹休的人馬幾乎已經潰不成軍。此時,賈逵所部的援軍經過備道兼程的挺進後及時出現在夾石,吳軍以為魏國救援大軍已經來到,於是迅速撤離戰場。賈逵其後又拿出糧食和軍資供應曹休的軍隊,才使曹休免於全軍覆沒。
其後,曹休上書謝罪,魏明帝遣屯騎校尉楊暨宣旨撫慰,禮節賞賜更加隆重。曹休慚狠不已,因此癰發於背。
太和二年秋九月庚子(228年11月8日) [1]  ,曹休去世,諡號壯侯。子曹肇繼嗣。 [3] 
正始四年(243年)七月,魏帝曹芳下詔祭祀已故大司馬曹休等二十位魏國功勳卓著的舊臣於魏太祖曹操的宗廟。 [10] 

曹休軼事典故

仗勢欺人
曹休與賈逵向來不和,黃初年間,魏文帝曹丕曾想授予賈逵符節,曹休從中作梗,説道:“賈逵性情剛烈,一向輕視諸將,這種人不可都督一方。”曹丕於是打消了重用賈逵的念頭。
後來石亭之戰,如果沒有賈逵的及時救援,曹休肯定全軍覆沒,賈逵不記前嫌,奮力相救。 [11] 
但是,曹休得到救援後,埋怨賈逵救援太遲,於是當場呵責賈逵,以大司馬的名義敕令豫州刺史賈逵幫他撿拾棄仗。賈逵認為自己心中無愧,於是對曹休説:“本是為國家擔任豫州刺史,不是來此為大司馬拾撿棄仗的。”乃獨自引軍退還。隨後賈逵與曹休互相上表彈劾對方,魏明帝雖知道賈逵為人正直,但仍然必須倚仗身為宗室重臣的曹休,於是判定二人都沒有過錯。 [12] 
之後曹休還在為這些事怨恨賈逵,但賈逵到最後也沒再與曹休爭吵半句,賈逵因此深受當時人的讚譽。 [13] 

曹休歷史評價

曹操:“此吾家千里駒也。” [14] 
朱桓:“休本以親戚見任,非智勇名將也。” [15] 
滿寵:“曹休雖明果而希用兵。” [16] 
曹植:“於穆公侯,魏之宗室。明德繼踵,奕世純粹。闡弘泛愛,仁以接物。藝以為華,體茲亮實。年沒弱冠,志在雄英。高揖名師,發言有章。東夏翕然,稱曰龍光。貧而無怨,恐以為難。嗟我公侯,屢空是安。不耽世祿,親悦為歡。好彼蓬樞,甘此瓢簞。味道忘憂,逾憲超顏。矯矯公侯,不撓其厄。呵叱三軍,躬奮雄戟。足蹴白刃,手接飛鏑。終弭淮南,保我疆場。” [17] 
陳壽:“夏侯、曹氏,世為婚姻,故惇、淵、仁、洪、休、尚、真等並以親舊肺腑,貴重於時,左右勳業,鹹有效勞。” [14] 

曹休家族成員

沛國(譙縣)曹氏世表
曹節,又作曹萌
曹褒(當是伯興、仲興、叔興其中一人)
曹熾·元盛
曹仁·子孝
曹純·子和
失諱·伯興




失諱·仲興




失諱·叔興
失諱
失諱
曹冏·元首

曹騰·季興,有爵本無後
曹嵩·巨高,繼嗣
曹操·字孟德


休高祖曹甲=曹節?
失諱
曹鼎·景節
失諱
曹休·文烈
曹肇·長思
曹纂·德思
失諱
曹洪·子廉

其他:曹真,《三國志·諸夏侯曹傳》雲“太祖族子”,可能是時代不遠的曹家的近支,可能是時代久遠的同姓子侄輩。 注引《魏略》一説是養子
注:據《三國志·諸夏侯曹傳》載“曹休字文烈,太祖族子也”,曹休、曹操的親疏間隔 不可確定(輩分關係可確定),現有的文獻資料又未發現兩人親疏間隔的記載(1.曹鼎世系2.能表明兩人先世其他成員間親疏關係的親屬稱謂,諸如先世中近親屬成員“叔父”“兄子”“兄弟”之類),且作是表如上。族子有兩種用法,若族子用作“族子本義”,則上溯到曹休的高祖父曹甲就是曹操曾祖父曹節,其子(“曹鼎父”、曹騰)便是同父的親兄弟;如果用作“族子裹義”,那麼即便上溯到曹甲和曹節也不會是同一個人,他們二人或是親兄弟或是更疏遠的兄弟輩,其子再疏遠一層(已非親兄弟)。曹休的曾祖父和曹騰幾兄弟可能是親兄弟。表中“曹甲”作指代用。
附:
1.上表中吳郡太守曹鼎是曹洪的伯父,而非中堂侍曹騰的弟弟河間相曹鼎。
2.曹騰,季興,曹嵩養父
3.曹嵩,本姓夏侯,生父是夏侯氏,嗣父是曹騰。三國·吳·佚名《曹瞞傳》:“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於惇為從父兄弟。”西晉·郭頒《魏晉世語》:“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於惇為從父兄弟。”又説曹嵩是曹褒次子,由於曹褒之弟曹騰為宦官無子,故曹褒將曹嵩過繼於曹騰。

曹休子嗣

曹肇,曹休長子,字長思,襲爵長平侯,曹魏散騎常侍、屯騎校尉,死於正始年間,追贈衞將軍。 [18] 
曹纂,曹休少子,魏文帝分曹休食邑三百户封曹纂為列侯,曹魏殄吳將軍,追贈前將軍。

曹休後代

孫子
曹興,曹肇之子,襲爵長平侯。
曾孫
曹識,右軍將軍。
曹攄,曹肇之孫,晉襄城太守、徵南司馬。 [19] 
玄孫
曹毗,曹休玄孫,曹識之子。
曹謨,曹世表的祖父。
九世孫
曹世表,字景升,東魏郡魏人。

曹休史籍記載

曹休墓葬

主詞條:曹休墓
考古出土的曹休印 考古出土的曹休印
2010年5月17日,在河南洛陽孟津縣送莊鄉卅裏鋪村東南發現曹休墓,該墓葬位於邙山陵墓羣大漢冢東漢帝陵陵園的東側,墓葬形制為東西向、長斜坡墓道、轉圈多室畝,由墓道、甬道、耳室、前室、後室、北側室、南雙側室等部分組成。墓葬東西長50.6米,南北21.1米,深10.5米,墓內發現散亂人骨,經鑑定為1男1女,男性50歲左右,女性40歲左右,北側室見棺槨痕跡,亦見骨痕。初步判斷,整個墓葬合葬三個個體。墓內還發現1枚銅印和一枚古岫巖玉蟬扇墜,銅印2釐米見方,瓦鈕,篆書白文“曹休”二字。

曹休藝術形象

曹休文學形象

在小説《三國演義》中,曹休於“曹操大宴銅雀台”之時率先登場,射箭奪袍。曹休隨曹操四處征伐,在攻蜀漢中之戰,伐吳濡須口之戰均有登場,曾放冷箭射倒吳將淩統的馬匹,後又協助夏侯惇平息洛陽縱火叛亂,總管御林兵馬,協助曹丕代漢。魏文帝時期,曹休參與三路伐吳,被吳將呂範擊敗,無功而返(與正史相反)。魏明帝繼位後,曹休官至大司馬,被吳將周魴斷髮所騙,伐吳時被陸遜殺得大敗,氣憂成病,回到洛陽,疽發背而死。 [20] 

曹休影視形象

年份
影視/ 戲曲類型
劇名 / 片名
飾演者
1994年
電視劇
郝忠謙
另有二人名不詳。
1994年
歌仔戲
新洛神
陳財明
2012年
電影
銅雀台
2013年
電視劇
新洛神
2017年
電視劇
杜星奇
參考資料
  • 1.    《三國志·明帝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0-05-16]
  • 2.    《三國志》:帝徵孫權,以休為徵東大將軍,假黃鉞,督張遼等及諸州郡二十餘軍,擊權大將呂範等於洞浦,破之。拜揚州牧。明帝即位,進封長平侯。吳將審德屯皖,休擊破之,斬德首,吳將韓綜、翟丹等前後率眾詣休降。增邑四百,並前二千五百户,遷大司馬,都督揚州如故。
  • 3.    《三國志》:太和二年,帝為二道徵吳,遣司馬宣王從漢水下,休督諸軍向尋陽。賊將偽降,休深入,戰不利,退還宿石亭。軍夜驚,士卒亂,棄甲兵輜重甚多。休上書謝罪,帝遣屯騎校尉楊暨慰諭,禮賜益隆。休因此癰發背薨,諡曰壯侯。子肇嗣。
  • 4.    《魏書》:休祖父嘗為吳郡太守。休於太守舍,見壁上祖父畫像,下榻拜涕泣,同坐者皆嘉嘆焉。
  • 5.    《三國志》:曹休字文烈,太祖族子也。天下亂,宗族各散去鄉里。休年十餘歲,喪父,獨與一客擔喪假葬,攜將老母,渡江至吳。以太祖舉義兵,易姓名轉至荊州,間行北歸,見太祖。太祖謂左右曰:“此吾家千里駒也。”使與文帝同止,見待如子。常從征伐,使領虎豹騎宿衞。
  • 6.    《三國志》:劉備遣將吳蘭屯下辯,太祖遣曹洪徵之,以休為騎都尉,參洪軍事。太祖謂休曰:“汝雖參軍,其實帥也。”洪聞此令,亦委事於休。備遣張飛屯固山,欲斷軍後。眾議狐疑,休曰:“賊實斷道者,當伏兵潛行。今乃先張聲勢,此其不能也。宜及其未集,促擊蘭,蘭破則飛自走矣。”洪從之,進兵擊蘭,大破之,飛果走。太祖拔漢中,諸軍還長安,拜休中領軍。
  • 7.    《三國志》:文帝即王位,為領軍將軍,錄前後功,封東陽亭侯。夏侯惇薨,以休為鎮南將軍,假節都督諸軍事,車駕臨送,上乃下輿執手而別。孫權遣將屯歷陽,休到,擊破之,又別遣兵渡江,燒賊蕪湖營數千家。遷徵東將軍,領揚州刺史,進封安陽鄉侯。
  • 8.    《魏書》:休喪母至孝。帝使侍中奪喪服,使飲酒食肉,休受詔而形體益憔悴。乞歸譙葬母,帝復遣越騎校尉薛喬奉詔節其憂哀,使歸家治喪,一宿便葬,葬訖詣行在所。帝見,親自寬慰之。其見愛重如此。
  • 9.    《三國志·卷二十八·魏書二十八·王凌傳》:與張遼等至廣陵討孫權。臨江,夜大風,吳將呂範等船漂至北岸。凌與諸將逆擊,捕斬首虜,獲舟船。
  • 10.    《三國志》:七月,詔祀故大司馬曹真、曹休、徵南大將軍夏侯尚、太常桓階、司空陳羣、太傅鍾繇、車騎將軍張郃、左將軍徐晃、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太尉華歆、司徒王朗、驃騎將軍曹洪、徵西將軍夏侯淵、後將軍朱靈、文聘、執金吾臧霸、破虜將軍李典、立義將軍龐德、武猛校尉典韋於太祖廟庭。
  • 11.    《三國志·魏書·賈逵傳》:初,逵與休不善。黃初中,文帝欲假逵節,休曰:“逵性剛,素侮易諸將,不可為督。”帝乃止。及夾石之敗,微逵,休軍幾無救也。
  • 12.    《三國志·魏書十五·賈逵傳》引《魏略》:休怨逵進遲,乃呵責逵,遂使主者敕豫州刺史往拾棄仗。逵恃心直,謂休曰:“本為國家作豫州刺史,不來相為拾棄仗也。”乃引軍還。遂與休更相表奏,朝廷雖知逵直,猶以休為宗室任重,兩無所非也。
  • 13.    《三國志·魏書·賈逵傳》引《魏書》:休猶挾前意,欲以後期罪逵,逵終無言,時人益以此多逵。
  • 14.    三國志 魏書九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2-12-23]
  • 15.    《三國志·吳書·朱桓傳》:(朱)桓進計曰:“(曹)休本以親戚見任,非智勇名將也。今戰必敗,敗必走,走當由夾石、掛車,此兩道皆險阨,若以萬兵柴路,則彼眾可盡,而休可生虜,臣請將所部以斷之。若蒙天威,得以休自效,便可乘勝長驅,進取壽春,割有淮南,以規許、洛,此萬世一時,不可失也。”
  • 16.    三國志 魏書 滿田牽郭傳第二十六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2-12-23]
  • 17.    全三國文 -- 卷十九·魏十九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13-08-22]
  • 18.    《三國志》:肇有當世才度,為散騎常侍、屯騎校尉。明帝寢疾,方與燕王宇等屬以後事。帝意尋變,詔肇以侯歸第。正始中薨。追贈衞將軍。子興嗣。初,文帝分休户三百封肇弟纂為列侯,後為殄吳將軍,薨,追贈前將軍。
  • 19.    張隱文士傳曰:肇孫攄,字顏遠,少厲志操,博學有才藻。仕晉,闢公府,歷洛陽令,有能名。大司馬齊王冏輔政,攄與齊人左思俱為記室督。從中郎出為襄陽太守、徵南司馬。值天下亂,攄討賊向吳,戰敗死。
  • 20.    孔明揮淚斬馬謖 周魴斷髮賺曹休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08-18]
  • 21.    《三國志·武帝紀》:七年春正月,公軍譙,令曰:"吾起義兵,為天下除暴亂。舊土人民,死喪略盡,國中終日行,不見所識,使吾悽愴傷懷。其舉義兵已來,將士絕無後者,求其親戚以後之,授土田,官給耕牛,置學師以教之。為存者立廟,使祀其先人,魂而有靈,吾百年之後何恨哉!"
  • 22.    《資治通鑑》:長平壯侯曹休上書謝罪,帝以宗室不問。休慚憤,疽發於背,庚子,卒。
  • 23.    《三國志》:曹休字文烈,太祖族子也。
  • 24.    《三國志》:休因此癰發背薨,諡曰壯侯。
  • 25.    曹休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5-31]
  • 26.    李新民著,河南名人墓,上[M],鄭州:大象出版社,2018.09.262頁
  • 27.    曹休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5-31]
  • 28.    李新民著,河南名人墓,上[M],鄭州:大象出版社,2018.09.第262頁
  • 29.    曹休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5-3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