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書決疑論前

鎖定
《書決疑論前》是明代詩人李贄創作的一篇古文。
作品名稱
書決疑論前
作    者
李贄
創作年代
明代
作品出處
《焚書》
作品體裁
古文

書決疑論前作品原文

經可解,不可解。解則通於意表,解則落於言詮。解則不執一定,不執一定即是無定,無定則如走盤之珠,何所不可。解則執定一説,執定一説即是死語,死語則如印印泥,欲以何用也?
此書千言萬語,只解得《心經》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兩句經耳。經中又不曰“是故空中無色”乎?是故無色者眾色之母,眾色者無色之色,謂眾色即是無色則可,謂眾色之外別無無色豈可哉!由此觀之,真空者眾苦之母,眾苦者真空之苦,謂真空能生眾苦則可,謂真空不能除滅眾苦又豈可哉!蓋既能生眾苦,則必定能除滅眾苦無疑也。眾苦熾然生,而真空未嘗生,眾苦卒然滅,而真空未嘗滅。是以謂之極樂法界,證人此者,謂之自在菩薩耳。
今以厭苦求樂者謂之三乘,則《心經》所云“照見五藴皆空,度一切苦厄”,又云“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者,皆誑語矣。
十法界以佛界與九界並稱,豈可即以裟婆世界為佛界,離此裟婆世界遂無佛界耶?故謂裟婆世界即佛世界可也,謂佛世界不即此裟婆世界亦可也。蓋厭苦,誰肯發心求樂?非喜於得樂,又誰肯發心以求極樂乎?極樂則自無樂,無樂則自無苦,無掛礙,無恐怖,無顛倒夢想。蓋有苦,有掛礙,有恐怖,有顛倒,而見以為無也。蓋有智有得,而見以為無得也。蓋有因有緣,有苦有集,有滅有道,而強以為無苦、集、滅、道也。蓋有空有色,有眼耳鼻舌身意,而強以為空中無色,無眼耳鼻舌身意也。故曰:“但有言説,皆無實義。”
夫經,言教也。聖人不得已而有言,故隨言隨掃,亦恐人執之耳。苟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則願力慈悲尤相之大者,生死之甚者,而可藉之以為安,執之以為成佛之根本乎?凡有佛,即便有願,即便有慈悲。今但恐其不見佛耳,不患其無佛願,無慈悲心也。有佛而無慈悲大願者,我未之見也。故有佛,即便有菩薩。佛是體,菩薩是用,佛是主人翁,菩薩是管家人;佛,是聖天子,菩薩是百執事。誰能離得?若未見佛而徒興假慈悲,殆矣! [1] 

書決疑論前作者簡介

李贄(1527年~1602年),明代思想家、文學家,泰州學派的一代宗師。原姓林,名載贄,後改姓李,名贅,號宏甫,又號卓吾,又別號温陵曙上等。泉州晉江(今屬福建)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舉人,不應會試。歷任共城知縣、國子監博士,萬曆中為姚安知府。旋棄官,寄寓黃安、麻城。在麻城講學時,從者數千人,中雜婦女,晚年往來南北兩京等地,被誣,下獄,死在獄中。著有《焚書》《續焚書》《藏書》等。 [2] 
參考資料
  • 1.    李贄.焚書-續焚書:嶽麓書社,1990年
  • 2.    劉青文主編.中國古代詩歌散文鑑賞:北京教育出版社,2013.05: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