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更上一層樓

(漢語成語)

鎖定
更上一層樓(拼音:gèng shàng yì céng lóu)是一則來源於文人作品的成語,該成語最早出自於王之渙《登鸛雀樓》。 [2] 
“更上一層樓”原意是要想看得更遠,就要登得更高。後比喻使已取得的成績再提高一步。該成語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分句;含褒義。 [2] 
中文名
更上一層樓
外文名
scale new heights [1] 
拼    音
gèng shàng yì céng lóu
近義詞
再接再厲更進一竿
反義詞
江河日下等而下之
來源出處
《登鸛雀樓》
成文用法
作謂語、分句
語法結構
複句式

更上一層樓成語出處

唐·王之渙《登鸛雀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2] 
成語“更上一層樓”即出自於此。

更上一層樓成語故事

繪畫《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繪畫《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3]
開元年間(713-741年),王之渙和當時另外兩個詩人——王昌齡高適,閒居長安。一天,三個人來到一家酒樓喝酒。剛剛坐定,就有十幾個梨園伶官走了進來,奏起樂曲,準備演唱。他們三人邊喝邊打賭説:“我們都喜歡作詩,從未分出優劣。今天我們誰也別説話,看看她們唱誰的詩多。”
這時,一位姑娘開口唱了王昌齡的一首《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面帶微笑,用筷頭蘸上酒,趕緊在桌上劃了一橫。第二個姑娘唱了一首高適的《哭單父梁九少府》的前四句,高適也如法炮製,也在桌子上劃了一橫。兩個人笑嘻嘻地盯着王之渙。這時歌喉又起,唱的是王昌齡的《長信秋詞》。王昌齡喜形於色,這一次卻是慢悠悠地把筷子在王之渙、高適面前晃了晃,然後重重地添了一橫。此時,王之渙真有些坐不住了:怎麼沒有人唱我的詩呢?他抬眼瞧了瞧,指着伶官中最美的一位姑娘,小聲對王昌齡、高適説:“她一定會唱我的詩,如果不是,我甘願稱二位為先言不虛出,這位最美的姑娘果然唱了王之渙的《涼州詞》,這下王之渙樂了。他不劃橫,一拍桌子喊道:“鄉巴佬,怎麼樣?”三人撫掌大笑,把滿堂酒客搞得莫名其妙。
王之渙曾在冀州任過衡水縣主簿,不久就遭人誣陷被撤職了。有一天,他來到蒲州,聽説府城西南有一座鸛樓很有名,便趁着落日的餘輝前去遊覽。這是一座三層高樓。王之渙登至頂層,不由得詩興勃起,吟出了一首五絕,題為《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詩的大意是:薄暮,白日銜山欲落,黃河之水滔滔東流歸大海。樓中所見尚被青山所蔽、綠樹所掩,只有登到樓的最高層,才能將這河山壯色盡收眼底。 [4] 

更上一層樓成語寓意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一直被人們作為一種追求崇高精神境界的象徵。知識的更新,科技的發展,世界的變化,時代的進步,這一切都需要提高自身的各種能力,才能夠與時俱進,才能更上一層樓,一覽眾山小。然而更上一層樓不是讓自己和別人比較,而是自己和自己比較,今年與去年、這個月與上個月、今天與昨天相比,“我”有沒有進步,只要能夠不斷進步,總有一天能夠超越那些不進步的人。更上一層樓,不斷地更上一層樓,就算平台是平地,也總有一天會俯瞰羣樓。 [4] 

更上一層樓成語運用

更上一層樓成文用法

“更上一層樓”原義為想看得更遠,就要登得更高。後多用來比喻在原來的基礎上再提高一步。該成語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分句;含褒義。 [2]  [5] 

更上一層樓運用示例

明末清初·王夫之《水調歌頭·放言》:“既道尼山出世,又召東山入夢,鏡裏是真頭。烱烱明看汝,更上一層樓。”。 [7] 
臧克家《老舍永在》:“他身兼好多職務,多得連他自己一口也説不清楚,工作緊張,交往繁忙,座上客常滿,情況較諸抗戰時期在重慶主持‘抗協’的時候,更上一層樓了。” [6] 
參考資料
  • 1.    喻家樓編著. 漢語成語英譯詞典[M]. 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1998.11:145
  • 2.    許振生主編;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 新華成語詞典[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2.01:245
  • 3.    緱建明繪. 緱建明唐詩宋詞畫集 上[M]. 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2015.08:103
  • 4.    陳營編著.開闊閲讀 讓孩子更聰明的成語故事 中華成語故事[M].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14:202-203
  • 5.    周宏溟編著.九用學生成語大詞典[M].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08:915
  • 6.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1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526
  • 7.    水調歌頭·放言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