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曳鼎歌

鎖定
《曳鼎歌》是初唐武則天創作的詩。
作品名稱
《曳鼎歌》
作    者
武則天
創作年代
初唐
文學體裁
四言詩
武則天
(624~705)中國古代女皇帝

曳鼎歌作品原文

女皇武則天 女皇武則天
曳鼎歌
羲農首出,軒昊膺期。
唐虞繼踵,湯禹乘時。
天下光宅,海內雍熙。
上玄降鑑,方建隆基。

曳鼎歌作品簡析

鼎是國家權力的象徵。女皇武則天重鑄九鼎,表明其政權已趨鞏固。此時,她正式君臨天下已七個年頭,四海富庶,國家強盛。在此之前,她造明堂,建天樞,中嶽封禪,相繼成功,女皇志滿意得,權力鼎盛,於是鑄九鼎再顯君威。
由此可知,如何寫鼎文,非同一般。女皇親撰銘文,以示重視。她以那如椽大筆突兀從河圖寫起,一連四句,歷數三皇五帝。這樣開頭,氣勢不凡,立馬使人想起“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這一古訓,寓意深長。接着寫“天下光宅,海內雍熙”,頌揚武周政權是光明燦爛的和諧社會。自從公元684年改元光宅以來,經12年經營,認為光宅天下的目標達到了。最後以“上玄降鑑,方建隆基”結束全詩,歸功於天,指明君權神授,這是上天降下的符瑞,叫她建立隆盛的大周基業。
文如其人,出自政治家之手的鼎文,成了一篇政治宣言,抒發了勝利者的豪情。這裏,武則天以三皇五帝這些聖君自況,其意更耐人尋味。此詩氣勢雄偉,音韻鏗鏘,是一篇非常成功的傑構。

曳鼎歌武則天

(624~705)中國古代女皇帝。名曌,唐代幷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縣)人。武士彠之女。14歲入宮,為唐太宗才人,賜號武媚。太宗卒,削髮為尼。高宗時,復召為昭儀,進號宸妃。655年(永徽六年)立為皇后,參決朝政,號為天后,與高宗並稱“二聖”。683年(弘道元年)臨朝稱制。690年(載初元年)自稱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改元天授,史稱武周。705年(神龍元年)中宗復位,後徙居上陽宮,去帝號。卒諡則天大聖皇后。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在位16年,實掌國政40餘年,素多智謀,兼涉文史。曾召文學之士周茂思、範履冰編纂《要覽》、 《字海》、《樂書要錄》等,撰有《垂拱集》100卷,俱佚。《全唐詩》存詩46首,《全唐詩續補》補詩3首,詩序1篇。

曳鼎歌寫作背景

這是一首四言銘文,作者為武則天,所謂銘文,就是在器物或碑碣上刻寫或鑄成的文字。公元696年(萬歲通天元年)四月,鑄九鼎成,搬放於通天宮豫州鼎高1丈8尺,容1800石;其餘鼎高1丈4尺,容1200石,共用銅56萬多斤。鼎上各寫本州山川物產之象,令著作郎賈膺福、殿中丞薛昌容、鳳閣主事李元振、司農錄事鍾紹京等分題,左尚令曹元廨畫。令南北衞士10餘萬人並仗內大牛、白象曳之。自紫微城北門玄武門入。武則天自制了這首豫州永昌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