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曙,漢語一級字 [3]  ,讀作shǔ,其本意為天剛亮時。 [2] 
中文名
拼    音
shǔ
部    首
五    筆
JLFJ
倉    頡
AWLA
部外筆畫
13
筆    畫
17
四角號碼
66064
Unicode
CJK
注    音
ㄕㄨˇ

字源演變

shǔ 禪紐、魚部;禪紐、御韻、常恕切。 [1] 
“曙”的字形演變 “曙”的字形演變
形聲字。《説文》所無,為徐鉉所增新附字。大徐本《説文》雲:“曙,曉也。從日,署聲。”此即《説文》正文的“睹”字(參見“睹”字條)。與“夜”相對。《玉篇》:“曙,東方明也。” 《淮南子·天文》:“日入於虞淵之氾,曙於蒙谷之浦。”又由“曙光”義引申出“早晨”之義。《楚辭·遠遊》:“魂營營而至曙。” [1]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shǔ
名詞
形聲。從日,署聲。本義:天剛亮時
daybreak;dawn
曙,東方明也。——《玉篇》
思不眠以至曙。——《楚辭·悲回風》
自昏達日曙,目不交睫。——《聊齋志異·促織》
曙天(黎明時的天空);曙日(朝陽);曙月(曉月);曙更(黎明的更柝聲);曙角(拂曉的號角聲);曙河(拂曉的銀河);曙星(拂曉之星。多指啓明星);曙風(曉風)
動詞
天亮,破曉
dawn;day break
雞鳴外慾曙,新婦起嚴妝。——《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
(參考資料: [1-2]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辰集上】【日字部】曙 ·康熙筆畫:18 ·部外筆畫:14
《唐韻》《集韻》《韻會》𠀤常恕切,音署。《説文》曉也。《玉篇》東方明也。《類篇》旦也。《淮南子·天文訓》日入於虞淵之汜,曙於蒙谷之浦。《注》曙,明也。《管子·形勢篇》曙戒勿怠。《楚辭·遠遊》魂㷀㷀而至曙。

説文解字

【卷七】【日部】曙
曉也。從日署聲。常恕切

説文解字注

(暏)且朙也。各本作旦明。誤。今正作且朙。暏與昧爽同義。許書有暏無曙。而文𨕖魏都賦、謝康樂溪行詩李注竝引作曙。古今字形異耳。許本作暏。後乃變為曙。署亦者聲也。玉篇昒昧二文間出曙字。市據切。此顧希馮以今字易古字也。後出暏字。丁古切。此孫強、陳彭年輩所據説文妄增者也。呂覽謂一朝為一曙。廣韻曰。暏、詰朝欲明也。從日。者聲。當古切。廣韻亦暏入姥韻、曙入御韻。五部。

方言彙集

◎ 客家話:[寶安腔] su2 [梅縣腔] shu5 [海陸豐腔] shu3 zhu6 [客語拼音字彙] su3 [台灣四縣腔] su3 zu5 [客英字典] shu5 zhu5
◎ 粵語:cyu5 syu5

音韻彙集

上古音系
字頭
聲符
韻部
對應廣韻小韻
擬音
註解
djas
-
廣韻
字頭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韻目
調
韻系
韻攝
廣韻目次
高本漢
王力
李榮
邵榮芬
鄭張尚芳
潘悟雲
蒲立本
推導現代漢語
古韻羅馬字
有女羅馬字
註解
常恕
去聲
三等
開口
去九御
ʑi̯wo
ʑĭo
ʑiɔ
dʑiɔ
dʑɨʌ
dʑiɔ
dʑɨə̆
shu4
zjoh
zjvh
曉也
蒙古字韻
字頭
八思巴字
八思巴字(修正)
八思巴字(其他形式)
音譯
音譯(修正)
音譯(其他形式)
擬音
聲調
註解
ꡚꡦꡟ
-
-
zhÿu
-
-
zy
去聲
-
中原音韻
字頭
小韻
聲母
韻母
韻部
聲調
四呼
寧繼福
註解
魚模撮
魚模
去聲
撮口呼
ʂiu
-
洪武正韻牋
字頭
小韻
反切
韻目
韻部
聲調
殊遇
四御
去聲
分韻撮要
字頭
小韻
聲母
韻母
韻部
聲調
註解
第四諸主著
陽上
光明也又天曉曰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