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曇鸞

鎖定
曇鸞,南北朝北魏醫僧。一作曇巒。生於北魏孝文帝承明元年( 476年)。雁門(今山西代縣)人。圓寂於東魏孝靜帝興和四年( 542年)。還有一説圓寂於北齊天保五年( 554年)以後。曇鸞自號有魏玄簡大主,受到南北朝帝王和朝野僧俗的尊崇。魏孝靜帝稱他“神鸞”;梁武帝稱他“肉身菩薩”。他一生弘揚淨土思想,奠定了淨土宗立宗的理論基礎,是一位傑出的淨土宗大師。
中文名
曇鸞
出生日期
476年
逝世日期
542年(一説554年以後)
職    業
南北朝北魏醫僧

曇鸞簡介

曇鸞 曇鸞
曇鸞(476-542年),雁門(今山西代縣)人。淨土宗高僧。10多歲在五台山出家,披閲內外經典。註釋《大集經》時患“氣疾”,乃外出求醫。至江南,從陶弘景習方術,得《仙經》十卷,攜經北返,如法修煉,終因“調心煉氣,對病識緣”而“名滿魏都”。晚年著有《調氣論》、《論氣治療方》、《療百病雜丸方》、《調氣法》。《服氣要訣》,流傳。

曇鸞人物生平

《曇鸞法師傳》 《曇鸞法師傳》
被魏孝靜帝稱為“神鸞”、梁武帝稱為“肉身菩薩”的曇鸞,曇鸞,生於北魏孝文帝承明元年( 476年)。雁門(今山西代縣)人。圓寂於東魏孝靜帝興和四年( 542年)。還有一説圓寂於北齊天保五年( 554年)以後。曇鸞自號有魏玄簡大主,受到南北朝帝王和朝野僧俗的尊崇。葬於今山西省文水縣2006年日本佛教友人來文水考察,據史書資料記載尋得了曇鸞大師之墓,在今文水縣開柵鎮北峪口村,北峪口村原為曇鸞大師發跡之後傳道之地 魏孝靜帝稱他“神鸞”;梁武帝稱他“肉身菩薩”。他一生弘揚淨土思想,奠定了淨土宗立宗的理論基礎,是一位傑出的淨土宗大師。曇鸞家近五台山,自幼受道教、佛教的薰陶。14歲到五台山朝聖,隨即出家成為佛弟子。他學習儒、道、佛各家的著作,尤對鳩摩羅什譯的《大智度論》、《中論》、《十二門論》和提婆譯的《百論》這四論有精深的研究,成為一位學識淵博的大乘空宗學者。他認為曇無讖譯的《大集經》詞義深密,難以開悟,於是就着手為此經作注。中途積勞成疾,為了治療氣疾出門尋訪名醫,毅然長途跋涉赴南朝梁地求訪苦求道教名土陶弘景。陶弘景被其誠意所感動,傳其仙經。他從陶弘景處得仙經十卷,本想找到地方依法修煉。然而,行至洛下,遇到了天竺三藏菩提留支,曇鸞因問佛經中長生不死之法,可有勝過此仙經者?菩提留支日: “是何言耶?此方中哪有長生法?縱得長生,終輪迴於三有耳。”即以《觀無量壽經》與曇鸞日: “此是大仙方!”鸞拜而受之,遂焚仙經,專修淨業

曇鸞背景介紹

南北朝時期,佛教禪僧學行道教養生術者甚多。如北魏名僧曇鸞,曾赴江南就陶弘景學道教仙術,著有《調氣方》、《療百病雜丸方》、《論氣治療方》、《服氣要訣》等闡發道教養生術。後遇印度僧菩提流支,授以《無量壽經》,乃燒道教仙經,專意弘揚唸佛求生淨土法門,被日本淨土宗奉為祖師。

曇鸞佛學貢獻

曇鸞 曇鸞
中土淨土思想原於道安慧遠諸高僧。但是深入研究淨土經典、從佛學理論上闡發淨土思想、創立淨土彌陀信仰的學説、奠定淨土宗理論基礎的是曇鸞。他的淨土法門簡便易行,深受北方廣大民眾的信奉。他把修習佛教的諸法概括為二道二力説:二道就是説修習佛法有二種途徑,一是難行道,一是易行道。與二道相應的是二力.二力是自力和他力的學説。他宣傳修習佛法者,如果憑藉佛的願力(即借他力),加上自己的努力,就既省力又容易求得進入西方極樂世界。借他力的易行道就是唸佛。而除唸佛之外的其它修佛法者是依靠個人的力量,就不容易求得聖果,這種修行的方法是既艱苦又難以成功的難行道。曇鸞這種宣傳佛有無邊的威力,強調信徒自覺信奉佛教,就能往生西方淨土的説教成為淨土宗立宗明教的根本宗旨。它通俗易懂、簡便易行,贏得了社會各層民眾的歡迎,後來成為中國佛教幾大宗派中信奉者最廣、影響最大的宗派。元代普度在評價曇鸞的功績時説他“大振宗風”;近人湯用彤先生也説:“北方大弘淨土之業者實為北魏之曇鸞。其影響頗大,故常推為淨土教初祖。”
曇鸞不僅對中國淨土宗貢獻大,他還被日本淨土宗和淨土真宗推崇為始祖。然而,在中國佛教界他是個有爭議的人物。特別是在宋元后譭譽相伴,出現二種現象:一是宋以後建立淨土祖師説不考慮他的貢獻;一是有識見的佛學者為他鳴不平,並肯定他在淨土宗史上的祖師地位。
為什麼曇鸞不為宋人稱頌為淨土宗祖師呢?原因諸多,主要有二:一是不同歷史時期表現的歷史文化的差別;一是宋代地域與門户之見的矇昧。北朝時的佛教高僧多具有時代的特徵,學問上,以儒道二學為根底;精神上,以佛教為信仰;品質上,明心見性、率真坦誠,表現出濃郁的魏晉文化的特點。因此這個時期儘管儒、佛、道三學呈現辯難的局面,實質上三學互相滲透,逐漸融合。曇鸞提倡的唸佛淨土就是三學結合的產物,因此可以説曇鸞是佛教中國化的一位先驅。曇鸞創立的唸佛淨土吸引了道綽、善導等僧人,得到了發揚光大。但是曇鸞為吸引更多的信徒信奉佛教而創立唸佛淨土的精神在宋以後為他立的許多種傳中淡化了,或是消失了。魏時的“神鸞”、“肉身菩薩”的曇鸞在宋以後雖然也稱“神鸞”,但是已經大變樣了。如《龍舒淨土文》把曇鸞描述成一個求仙問道改信淨土,求得西方極樂世界,避免了誤入歧途的典型事例。而對他在淨土宗理論方面的建樹不作介紹。曇鸞創立淨土宗理論的史實被湮沒,他作為淨土宗教門之師法的事實不為人所認識,宋以後建立的淨土祖師説就不能避免偏頗。
宋人建立淨土祖師説也為地域之見所矇蔽。首倡淨土祖師説的是南宋宗曉。宗曉以南人的立場建立了“蓮社繼祖五法師傳”,他把善導、法照等五位淨土師列對東晉慧遠的繼承人,認為他們直接或間接地與廬山唸佛有關;“以上五師紹隆大法行業如此,繼遠公為祖就曰不然乎?”繼宗曉之後,志磐在《佛祖統記·淨土立教志》中又提出淨土七祖説。其特點是在六祖的基礎上增補為七祖。以後明、清,以至近代遂有淨土八祖、十一祖、十三祖説,大都繼承了宗曉淨土祖師説的框架。宋以後為淨土宗立祖師的著作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後人對曇鸞的再認識和再評價,他所創立的業績不為更多的人知曉。 曇鸞不僅是一位佛學者,一位淨土大師;他還是一位氣功師、中醫師,從他一生的著述和經歷中可以得見。曇鸞主要的佛教著作有《往生論注》二卷,《略論安樂淨土義》一卷,《贊阿彌陀佛偈》一卷(7言195行)。還有他早年作的沒有流傳下來的大集經注入他的醫學著作,據《高僧傳》卷六本傳、《隋書經籍志》卷34,《新唐書·藝文志》卷59等所記有《調氣論》一卷、《療百病雜丸方》三卷、《論氣治療方》一卷、《服氣要訣》一卷。可見他在醫學上是很有造詣的。從這些醫學著作來看,可以説他繼承了陶弘景求長壽健康的道家醫學思想。從初唐道宣所作的“魏西河石壁谷玄中寺釋曇鸞傳”中更可以證實曇鸞不僅研究醫學,著書立説,他在弘傳淨土唸佛之時,常常兼給人民治病,教人鍛鍊身體以求健康長壽,道宣説他:“調心練氣,對病識緣,名滿魏都。”唐太宗就曾因為文德皇后生病到玄中寺求佛保佑。曇鸞作為一名僧人不執著佛教一家之言,兼採眾長,理論聯繫實際。是一位適應社會發展,將儒、道、釋三學融會於淨土思想中的一位淨土宗大師,是一位在佛教中國化的變革中有重大貢獻的佛教學者。

曇鸞著述思想

曇鸞大師的著述,根據《續高僧傳》卷六及《隋書經籍志》卷三十四、《新唐書·藝文志》卷五十九等所記,共有十種。其中,《大集經疏》現已不存。《論氣治療方》、《療百病雜丸方》、《調氣方》、《服氣要訣》四種,似乎是同本異名的關於氣功之類的醫書。據《續高僧傳·曇鸞本傳》載,大師能調心練氣,對病識緣,名滿魏都,可見其在醫學上的造詣。。大師的著書還有《禮淨土十二偈》(《贊阿彌陀佛偈》)、《安樂集》(《略論安樂淨土義》)、《淨土往生論注》、《贊阿彌陀佛偈》、《略論安樂淨土義》。其中《往生論注》二卷,是對印度世親菩薩《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的註解,上卷解釋偈頌,下卷專釋長行,其間隨處可見大師的高深見解。其有“二道二力、名號為體、往還二向”等論義。這些都體現出曇鸞大師淨土教的思想。
《贊阿彌陀佛偈》,有七言偈一百九十五行。是依《無量壽經》而贊詠阿彌陀佛及其淨土的功德,所以又稱《無量壽經奉贊》或《大經奉贊》《略論安樂淨土義》是用問答的體裁,把有關阿彌陀佛極樂淨土的三界攝否、莊嚴多少、往生輩品、邊地胎生、五智疑惑、渡與不渡、十念相續等問題,作總別九番的問答,並一一加以解説。
曇鸞大師的淨土思想,完全表現於《往生論注》之中。他在《論注》的卷頭即引龍樹菩薩十住毗婆沙論》説明菩薩欲求阿毗跋致(即不退轉法)有難行、易行二道。在五濁之世無佛之時求阿毗跋致名為難行道;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由佛力住持入於大乘正定之聚名為易行道。這就是説,在無佛之世“唯是自力,無他力持”,難得阿毗跋致,譬如陸路步行則苦,名為難行道。反之,乘着佛的本願力往生淨土,即依他力而得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則樂,名為易行道。
曇鸞大師強調依佛本願力,其思想根源於《無量壽經》。他在《往生論注》卷下説明阿彌陀佛本願力的殊勝和修五念門以自利利他,可以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要點在以彌陀如來為增上緣。以阿彌陀如來“四十八願”中的第十一,第十八,第二十二、三大本願為中心的他力本願,發揮了彌陀淨土教義的藴奧。後來唐代善導所發揮的彌陀本願論,就是祖述曇鸞此説的。 [1] 

曇鸞現實意義

1、對“易行道”的正確認識
曇鸞大師的“二道”説思想,出自於龍樹菩薩的《十住毗婆娑論》,而龍樹菩薩提出“二道”之説具有其現實意義。印度佛教當時正處在部派佛教衰敗,大乘佛教正在興起的時期,為了更多的人來接受大乘佛教思想,將佛陀聖教判為“二道”,認為二乘靠自力得解脱的修行方法太難,而淨土思想所倡導的依靠阿彌陀佛來接引而往生較為容易,這樣無形中人們對淨土經典思想的研究也就越來越重視。如龍樹菩薩在《十住毗婆娑論》中所説:“至阿惟越致地者,行諸難行久乃可得,或墮聲聞辟支佛地。若爾者,是大衰患。是故諸佛所説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願為説之。”從龍樹的《十住毗婆娑論》可以看出,當時龍樹菩薩提出“易行道”之説,是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這種“易行道”思想的提出對於當時大乘佛教在印度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積極作用。
佛教傳入中國到了南北朝時期,由於當時社會的動盪不安,人們為了追求和平安定的生活,對於淨土思想往生淨土的主張很快接受,再加上曇鸞大師本身由於身體上的疾病和痛苦,自然對往生極樂淨土的思想更加推崇。所以曇鸞大師特別倡導龍樹的“二道”説,大力宣揚淨土法門為“易行道”,鼓勵人們通過唸佛名號依靠佛力接引而往生極樂淨土。所以説曇鸞大師當時倡導淨土法門為“易行道”,也是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2、“難易”之辯
曇鸞集評註 曇鸞集評註
難行道與易行道之“難易”是對機不同而言,佛陀所説聖教雖有“難易”之別,但其目的是為不同眾生的根性而説,有上根之人依靠自力就能斷除煩惱得到解脱,如佛在世時所説小乘經典及方等諸經論皆為“難行道”。有下根眾生業力深重,必須依靠佛力接引先往生淨土,然後再成就佛果,如淨土法門就是佛陀專為末法眾生業力深重者所説,稱為“易行道”。如龍樹《十住毗婆沙論》卷五所説:“汝言阿惟越致地是法甚難久乃可得。若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者。是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士之説。汝若必欲聞此方便今當説之。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此即是説,佛陀所説聖教有難有易者,是因為眾生根性不同佛陀聖教自有“難易”之別,而佛陀聖教本來“平等一味”無有高下、淺深、難易之別。
另外,所謂“難易”者是相對而言,其實所謂“難”者並非真實是難,所謂“易”者也並非真實是易。雖然判淨土法門為“易行道”,但如果就佛教理論上而言,往生淨土法門者,必須是福慧具足、一心不亂者,入唸佛三昧必定往生。如《佛説阿彌陀經》雲:“舍利弗,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説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者,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這裏所説,“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七日一心不亂”等,皆是説明往生淨土者並非只是稱讚一句名號就能往生,而是運用此“一句名號”來修善根福德,達到“一心不亂”的境界,如此者才能決定往生極樂淨土。所以説,淨土法門名“易行道”者,並不是形式上或言説文字上的簡單意義的“難易”;而是相對於依靠自力修行一生成就佛果而言,依佛力接引往生淨土然後再成就佛果者為“易”。

曇鸞曇鸞和超化寺

南北朝釋曇鸞寫本 南北朝釋曇鸞寫本
超化寺,原名“阿育王寺”,坐落於河南新密超化鎮之中心,西依嵩山,南傍馬鬼山,北望青屏,東瞰大隗,綠樹成蔭,景色宜人。素有北方江南之稱,是著名的佛教勝地。
該寺建於東漢桓帝年間〔147年〕,迄今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寺院擁有阿育王所供奉十九座佛陀真身舍利塔之一,列“名剎拾伍”。
寺院興於北魏,盛於唐朝。據“北齊造像碑”記載,淨土宗祖師曇鸞法師曾經在此擔任維那,著名的超化吹歌本是宮庭音樂,也是在這時走進佛教,成為佛教法樂的。明朝時又流入民間,現今仍保留有六百多年前的笙、管、工尺譜等演奏、記樂遺物。寺院在唐朝時達到鼎盛,僧眾有二千多人,寺院面積方圓二十里地,這裏曾是淨土祖庭,也是接納十方衲子的一大道場。滄海桑田,幾經興衰寺院面目被毀,明清兩代雖屢有修復卻難見當年雄風。民國年間倭寇入侵,戰亂不斷,僧人為護民眾,寺院慘遭浩劫,院牆坍塌,廟宇被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