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曇石山文化遺址

鎖定
曇石山文化遺址位於福建省閩侯縣甘蔗街道曇石村 [1]  ,發現於1954年1月,先後進行8次發掘,發掘面積達2000平方米,共發現墓葬89座、陶窯9座、壕溝2條,出土大批陶器石器骨器玉器。以曇石山遺址命名的曇石山文化,分佈於閩江下游,直達沿海地區,具有鮮明的海洋文化特色,是先秦時期閩台兩岸海洋文化的源頭。
曇石山文化遺址基本上是一處4000~5000年前原始社會晚期的公共氏族墓地,其上層疊壓着3000多年前的黃土侖文化遺物。2001年,曇石山遺址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曇石山文化遺址揭示了曇石山人的社會意識,曇石山文化的源流及與海峽對岸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緊密聯繫,反映了曇石山文化在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中的地位,在福建閩越文化中所留下的不可磨滅的烙印,對史前海峽兩岸文化交流、閩台古文化淵源以及南島語族的起源等課題研究所具有的重要意義。 [2-3] 
2021年10月18日,福建閩侯曇石山遺址入選全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15] 
中文名
曇石山文化遺址
外文名
Tanshishan haze cultural sites
類    別
先秦閩族文化
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9:00—16:00
地    點
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甘蔗街道
館藏精品
中華第一燈、曇石山人顴骨等
發掘面積
2000平方米
時    代
新石器時代
保護批次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文號
國發〔2001〕25號
批准單位
國務院

曇石山文化遺址地理環境

曇石山文化遺址位置境域

曇石山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甘蔗街道曇石村,座標範圍為北緯26°8’42.8”—26°8’54.1”,東經119°8’11.8”—119°9’11.8”,海拔26.7米。 [4] 

曇石山文化遺址地形地貌

曇石山文化遺址
曇石山文化遺址(9張)
曇石山位於閩江下游三角洲江北山地丘陵邊緣,緊鄰江岸,其周邊為閩江洪水氾濫的低窪濕地,長期淤積形成現代的居民村落。曇石山地貌屬於江北丘陵低山邊緣相對獨立的小山崗,閩江小支流之一的安坪浦小溪從其西北流過。曇石山體屬於全新統長樂組衝洪積層,以淺黃色粉砂、粘質砂土和夾礫石砂土為主。曇石山文化遺址土壤為紅壤,呈酸性,土層較厚,粘性強。谷地為灰黃沙塘,土質肥沃。曇石山屬於白堊紀之火成岩系,是紅砂山。山上有一片龍眼橄欖樹,兼有少量雜木。閩侯縣閩江北岸山地屬鷲峯山的支脈,由閩清、古田蜿蜒入境,海拔均在800米以上。 [4] 

曇石山文化遺址氣候

曇石山遺址沿海臨江,屬於海洋件氣候,夏長無酷暑,冬短無嚴寒,氣候温和,年平均氣温19.5℃。年平均最高氣温23.6℃,年平均最低氣温16.4℃;極端最高氣温40.6℃,極端最低氣温—4℃。年平均降水量為1673.9毫米,年雨天平均150天,佔全年41.8%、無霜期240—320天。冬季多偏北風.夏季多東南風,年平均風速3米/秒。濕度平均在18—20毫巴、極端最大濕度40.7毫巴,最低温度10毫巴。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959小時,日平均5.1小時,年總輻射為107.3千卡/平方釐米,年蒸發量為1495毫米。春夏季節常出現雷雨大風和颱風天氣,曇石山正位於雷區之中。 [4] 

曇石山文化遺址發掘歷程

曇石山文化遺址第一次發掘

1954年1月,福州閩侯縣甘蔗曇石山村民在修築閩江防洪堤時,發現大量白色蛤蜊殼堆積層,並出土許多陶片、石器、陶紡輪等。省文管會林釗等到現場察看後,與負責堤防工程的領導商妥,停止挖土,保護現場。省文管會向上級彙報的同時,派工作織調查該遺址附近的情況,發現洽浦山、鯉魚山也有類似曇石山的蛤蜊殼堆積,但範聞不及曇石山大,遺址位置都緊挨閩江邊。3月中旬,華東文物工作隊派副隊長尹煥章宋伯胤到實地調查,決定試掘兩條壕溝,經電請中央社管局批准後,4月12日正式開工。考古發掘工作組組長由尹煥章擔任,成員有華東文物工作隊3人、福建文管會文物組9人,共12人。廈門大學人類學博物館林惠樣亦到場協助工作。4月19日考古發掘工作結束,中間除17日因雨停工1天外,實際工作只有7天。在曇石山南段遺址範圍內挖掘兩條長10米、寬1.5米的探溝。其遺址範圍估計,長200-250米,寬10-20米,灰層最厚達2米多。
兩條壕溝相距23米,第一探溝在遺址南端農民取土處,發掘深達2.85米;第二探溝在北,與第一探溝略呈垂直狀。第二探溝位於山坡兩個台層上,西段在高台上,約佔探溝全長的三分之一,定名為甲區;東段在低台層上為農耕地,定名為乙區。甲區比乙區高1.45米,甲區挖至深2米見生土,乙區挖至深1.3米見生土。 [5] 

曇石山文化遺址第二次發掘

1959年12月26日至1960年1月5日,省文管會林釗等人對曇石山文化遺址進行第二次發掘。挖探溝1條、探方3個。發掘時,發現文化層堆積物厚薄不一,薄者1.5米,厚者3.1米。堆積成傾斜狀,山頂薄而坡底厚,這和原來坡面山形適應。文化層有兩層:第一層黃灰色土,覆蓋在蛤蜊層之上,厚0.3-1.3米。出土遺物有瓷片、近代磚瓦、鐵定、石器、泥質和砂質印紋陶和少量彩陶磨光陶;第二層為蛤蜊層,厚0.6-1.8米,出土遺物有石器、骨器和陶片等。堆積層近底部處砂陶和磨光陶漸多,印紋硬陶較少。蛤蜊層的下端還壓着一個灰坑,出土物都是橙色砂陶及灰、黑色磨光陶。生土黃色,質較細密。灰坑不規則,坑口距地表1.8米,坑口長2.2米,寬1.5米,坑深1.2米。坑內為堆積層,第一層為黃花土,下面壓着一層薄薄的草綠色灰土;再下為黃花土及一層厚約6釐米的蛤蜊殼層。 [5] 

曇石山文化遺址第三、四次發掘

1960年3月,福建省文物局第一期考古技術訓練班對曇石山文化遺址進行第三次發掘。開探方3個,面積78平方米。7月間,廈門大學人類學博物館、歷史系和省文管會聯合對曇石山文化遺址進行第四次發掘。開探方3個。發掘工作自7月10日至21日。 [5] 

曇石山文化遺址第五次發掘

1963年9月10-26日,省文管會和廈門大學考古實習隊7人、工作人員4人對曇石山文化遺址進行第五次發掘。在遺址東南部開4X2.5米探方1個,文化層厚2.1米,共出土陶片2558片,橙黃陶佔39%,幾何印紋灰陶佔23.5%,磨光陶佔16.2%,夾砂粗陶佔20.39%,彩陶佔0.5%,其它佔0.1%。這次發掘新發現一座完整的墓葬,墓長2.6米、寬0.76米、深2.11米。出土陶器隨葬品有碗、釜各2件,豆、盤各1件。遺址地層中出土的還有骨器針、鏃、錐、鑿、管、環等。 [5] 

曇石山文化遺址第六次發掘

第六次發掘從1964年9月11日至1965年8月5日,歷時近一年。發掘工作由福建省博物館曾凡主持,廈門大學歷史系5人配合。
發掘地點是在前五次發掘處的南部邊緣地帶。由於地勢傾斜,地面坑窪不平等原因,開探方(溝)大小不一。根據遺蹟表露的現象,分三個發掘點,第一發掘點在南部,開7個探方,發掘面積200平方米;第二發掘點在第一發掘點的東北邊,開10個探方,發掘面積250平方米;第三發掘點在第一發掘點北邊,開3個探方和1條探溝,發掘面積63平方米。三個發掘點共發掘面積513平方米,其中第二發掘點的117、118兩個探方,因文化層全遭破壞,未發掘。第三地點最高,第一地點最低。最低處約在現存地面(以探方132為準)以下7米左右。
第六次發掘,發現的遺蹟有灰坑59個,火塘6個,燒坑和穴址各1處,墓葬32座。基本弄清文化堆積疊壓關係。 [5] 

曇石山文化遺址第七次發掘

1974年10月4日至12月26日,福建省博物館陳存洗、陳龍在曇石山組織第七次考古發掘,開探方4個,揭露面積90平方米,發現陶窯5座、灰坑4個、墓葬3座。第七次發掘的5座陶窯,“與黃河流域仰韶文化的窯址十分相近,反映了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統一性”。並且正式提出“以幾何印紋陶為主的曇石山遺址上層的文化性質,當不屬新石器時代文化範疇。……應是這一地區的一種青銅時代文化。”
第七次發掘,選有兩個發掘點,一個位於遺址西北稱為西點,開探方兩個。這裏是小山崗的頂部,位於遺址的邊緣,文化層很薄;另一個點在遺址的東南,稱為東點,開探方兩個。這裏的文化層堆積較厚,有三個不同文化堆積層。 [5] 

曇石山文化遺址第八次發掘

1996年第八次考古發掘現場 1996年第八次考古發掘現場
1996年11月至1997年1月,福建省博物館林公務為隊長的考古隊對曇石山文化遺址進行第八次考古發掘。這次發掘首先對遺址進行全面測繪,力求將前七次發掘的方位能夠納入到發掘總平面圖中,以達到曇石山文化遺址歷次發掘資料的完整性和系統性。前七次發掘多位於遺址西南部,第八次發掘便選擇在遺址的東北部,開探方30個,發掘總面積811.5平方米,發現墓葬42座、壕溝2條,並確定第七次發掘的5座陶窯的位置。第八次考古發掘結束後,歐潭生接手曇石山文化遺址博物館的籌建工作,在第131號墓底下發現1座古墓;在殉狗坑西側又發現1件大陶罐和3件原始陶器,確定為西周大幕內的祭祀台;在祭祀台西南側小山坡上發現4具奴隸殉葬以及東側兩具女奴殉葬和玉玦2件,並找到西周大墓墓邊,認定西周大墓主墓在修甘白公路時被破壞。 [5] 

曇石山文化遺址文物遺存

曇石山文化遺址陶器

陶鼎 陶鼎
曇石山文化陶容器器型的基本組合是釜、壺、、杯、碗。陶鼎很少,陶釜最多,故曇石山文化被考古界稱為“陶釜文化”。
陶鼎出土3件,是中原新石器時代普遍使用的炊器,在曇石山文化遺址中發現不多。如泥質夾砂灰黃陶,上部為釜狀,三足扁平飾細繩紋。口徑15.8釐米,通高14.4釐米。
陶釜出土112件,是曇石山遺址中出土最多的一種炊器。一般都是當地取土燒製的紅黃色或淺黃色泥質夾砂陶,飾繩紋為主。第131號墓出土18件,證明曇石山人生活於江邊、海邊,河鮮、海鮮分開煮。福州人愛喝湯的飲食文化也源於此。
陶壺 陶壺
陶壺出土73件,是一種盛水器。一般都是泥質灰陶不夾砂。早期圈足較矮、直口短小;晚期圈足較高、形成喇叭口。如陶壺,泥質灰陶,直口、鼓腹、矮圈足,腹飾繩紋和凸稜紋,口徑8.4釐米,高13.1釐米。
陶簋出土100件,是一種盛食器。一般都是泥質灰陶。早器簋豆不分,晚期寬沿深腹,出現子母口。如陶簋,淺灰色泥質陶,哆口束頸,折肩斜腹,圈足有鏤孔,口徑21.6釐米,通高14釐米。
陶豆出土58件,是一種小型淺盤盛食器。一般都是泥質灰陶。早期淺盤矮圈足,晚期深盤高圈足。如陶豆,淺灰色泥質陶,哆口寬沿,腹有凸稜,圈足鏤孔奇特,呈馬尾形,口徑22.2釐米,高86釐米。
陶杯出土37件,是一種小型飲水器。一般都是細膩的泥質陶。早期為矮折腹杯,晚期為直筒杯或帶把杯。如陶杯,泥質灰陶,直口矮折腹,小圈足,上腹飾篦點紋,口徑8釐米,高9.7釐米。
陶碗 陶碗
陶碗出土17件,是一種小型盛食器。一般都是泥質陶,早期產物,晚期被簋代替。如陶碗,泥質黑陶,器表磨光,哆口折肩斜腹,小圈足。通體飾弦紋,下腹飾條狀彎曲形篦點紋,口徑14.2釐米,高9.5釐米。
陶紡輪出土106件,是原始紡織業工具。一般為圓餅狀,中有圓孔,直徑在3釐米左右,厚1-2釐米。
陶網墜出土41件,是一種捕魚工具。一般為圓柱狀,兩端有凹槽共繫繩用,長2-3釐米,直徑1釐米。
陶拍出土18件,是南方印紋陶特有的拍印紋飾的工具。分單面、雙面、圓形、方形幾種類型,印紋有繩飾、方格紋等。
原始瓷豆 原始瓷豆
曇石山文化遺址還發現有原始瓷胎質的印紋陶片。第一次發掘時這種陶數量只有1%。第八次發掘時原始瓷器14件(豆11件、其他3件)。建館時在祭祀坑又發現原始瓷器5件(豆3件、罐2件)。原始瓷豆,方唇直口,斜腹平底,唇口飾凹弦紋一道,盤內有多道凹弦紋,除圈足平底露胎外,通體施青綠釉,口徑14.2釐米,足徑6.7釐米,高5釐米。原始瓷器不屬於曇石山文化的範疇,而應屬於3000多年前的先秦閩文化,即黃土侖文化。 [6] 

曇石山文化遺址石器

曇石山文化遺址出土的石器不多,以磨製石器為主,兼有少量打製粗磨的石斧和砍砸器。石料多為凝灰岩,還有頁岩和少量硅質岩,石質較細密堅硬,顏色以灰黑色為主,還有灰色、灰褐色等。器型主要是錛和鏃,還有斧、鑿、鉞、刀、鐮、矛、凹石等。
錛出土319件,為石器中出土數量最多,約佔出土石器總數的五分之三。平面形態多為長方形、長梯形,也有短梯形和近方形的。橫斷面呈扁圓、橢圓和長方形、三邊形等。一般都是單面刃,磨製精細。一般為平面長方形,弧頂,兩側殘留打製凹痕,刃側稍殘。
鏃出土166件,平面近長菱形,橫斷面呈圓角長方形,兩面微外弧,雙面刃,磨製精細。一般為扁平短鋌。
斧出土16件,分寬、窄兩種。一般為平面為窄長方形,兩面微下弧,刃部有琢制痕跡。
鑿出土18件,一般為長條形,不規整,磨製,刃部殘缺。
鉞出土6件,寬斧型,弧刃。如殘石鉞,對鑽四孔。
刀出土3件,一般為扁平,上端平直,下端弧刃。
鐮出土7件,一般為黑燧石磨製,器身較厚,弧背,凹刃。第六次發掘發現6件,建館時採集到1件,應屬於上層黃土侖文化。
矛出土5件,均為黑頁岩打製而成,有的尚保留礫石皮。一般石矛扁平葉形,一面略經磨製。
凹石出土14件,是海洋文化特有的石工具,供砍砸海產品用,不同於北方磨刀的礪石。形狀大小不一,面上有砍砸海產品留下的痕跡。
玉器出土極少,第二至四次發掘時發現殘玉珠1件,第八次發掘發現完整玉珠1件;狀如算盤珠,呈淺綠色,外徑1.5釐米,孔徑0.4釐米,厚0.9釐米。建館時,在曇石山文化遺址上層奴隸殉葬墓中發現玉玦2件。 [6] 

曇石山文化遺址骨、角、貝器

曇石山文化遺址出土的骨器,主要是鏃、錐、鑿等,是利用動物骨骼製成的。鏃、針等磨製精細,其餘僅限於刃部精加工。角器主要用鹿角製成,錐部精磨,牙刀為野豬獠牙製成。貝器均為牡蠣殼製成,有貝刀、貝鏟兩類。
骨鏃出土44件,平面呈長菱形,磨製精細。一般橫截面為三角形,長6.8釐米、翼寬1.3釐米、厚0.7釐米。
骨錐出土16件,形態各異,利用動物肢骨製成,一般僅錐部成扁錐形,長8.9釐米。
骨鑿出土8件,也是用動物肢骨製成,僅在尾部磨成鑿狀。一般骨鑿似用角料製作,上端殘,下端磨成扁鑿型。
骨針出土4件,第二至第四次發掘時發現的三枚骨針最為完整,都是利用魚骨製成,經簡單磨製,針孔清晰可辨。
骨鏢出土1件,第六次發掘時發現,尖端已殘,器身扁平,中間厚,兩側刃鋒利,有雙翼和倒勾,扁平鋌上有一圓孔,殘長8.5釐米。
骨料出土7件,有管狀、塊狀等。
角錐出土1件,第八次發掘時發現,為鹿角製作,錐部精磨,殘長14.8釐米。
牙刀出土3件,第六次發掘時出土2件,系野豬的獠牙,被劈成兩半,磨出鋒刃,殘長5.2釐米。
貝剷出土50件,均系牡蠣殼製成,中有兩孔。一般刃中部殘,鑿有雙孔,長13.6釐米,寬10釐米,厚1釐米。
貝刀出土31件,用平直的牡蠣殼加工而成。一般有兩孔,平面呈扁梯形。
麻龜版出土6件,第一次發掘出土5件,均為碎片,最大的1件長6.5釐米,寬4.7釐米。有一面是密集的小圓洞,故稱為麻龜版,反面光滑,顏色為黃色雜有黑色,用途不詳。 [6] 

曇石山文化遺址貝殼與動物骨骼

曇石山文化遺址八次考古發掘中,只有第一次和第六次考古發掘對貝殼和動物骨骼進行鑑定。第一次考古發掘後採選的42件貝殼經南京大學地質學院陳旭教授鑑定,有、魁蛤、牡蠣、小耳螺。
第六次考古發掘的獸骨,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祈國琴鑑定分析,有棕熊印度象梅花鹿水鹿等。還發現有屬於魚類的脊椎1枚,鰭條3根,胸鰭刺4根,屬於爬行類的鱉科背甲和腹甲。 [6] 

曇石山文化遺址遺址價值

歷史文化價值
曇石山遺址是福建境內第一個經確立的考古學文化,為福建新石器時代區域考古學文化時空框架的建立奠定了標尺。曇石山文化的考古資料,除標誌性的曇石山遺址外,還有閩侯莊邊山、溪頭遺址和福清東張下層等遺址作為補充,較為充分地反映了福建新石器時代末期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等各方面,極大地充實了東南地區新石器時代末期的考古學文化研究。
社會文化價值
通過對曇石山遺址的保護和利用,開展以聚落社會性質、經濟生活、意識形態和埋葬制度等為內容的考古研究、學術交流活動,不僅可以增長追根溯源的歷史進程意識,增強民族自信心,還有助於恢復昔日繁榮和美好的生態環境,促進現代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曇石山遺址依託山體,臨傍閩江,整體景觀不僅宏偉,而且還埋藏有豐富的遺物和遺蹟。其社會價值是其他單體遺址所無法代替的,構成了閩江下游史前文化研究、保護和展出的基礎。曇石山遺址及有關生態環境是歷史發展、環境演變以及人與自然關係的忠實記錄,不僅是考古學研究對象,而且也是經濟、政治、文化、環境等領域間接和直接的研究對象,因而是經濟建設、社會進步和生態恢復的重要借鑑。當然曇石山遺址更是重要的環境遺產和觀光旅遊資源。
科學研究價值
曇石山遺址以墓葬為大宗,且伴出野生動物遺骸、貝類、植物標本等遺物,均有利於研究當時的人種和生態環境。據遺址的堆積情況及出土生產、生活用具等遺物可推測當時的生產、手工等經濟產業情況。從埋葬習俗方面,可探討當時的社會性質。綜合遺址中拔牙、割體儀葬、隨葬品中的法器和陶器裝飾等,可推測當時人們的意識形態。從隨葬品的器物形態,探索其源流及與周邊文化的交流和比較。
藝術研究價值
曇石山遺址已出土的遺物中,主要為陶器、石器、貝器、骨器和少量玉器,均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隨葬品以陶器為大宗,不乏通體磨光、薄如蛋殼的器皿, 亦有部分彩陶器,且部分陶器、紡輪和陶支腳均有刻畫圖案,反映當時人們的審美情趣和藝術表現力,亦可從側面推測當時人們的圖騰崇拜信仰。石錛和石鏃等細石器、骨簪和骨針等骨器、玉玦和玉飾等玉器種種生產、生活工具,通體光滑, 磨製精細,反映了當時的工藝水平,是工匠智慧的集中體現,亦體現了當時社會的現實生活和社會風尚。 [7] 

曇石山文化遺址研究成果

曇石山文化遺址社會性質

曇石山遺址先後經過八次發掘,尤以墓葬最為典型,有35座,隨葬品都為實用器,墓葬者,是該遺址的居民,具有父系氏族社會的若干特點。
一是男子在生產中佔據主導地位。曇石山文化的經濟形態的顯著特點是漁獵業佔着與農業相等或更為重要的地位。從發掘中看到,有相當時間居住形成的文化堆積,公共墓地即在其居址附近;人們主要從事漁獵和農業勞動,並飼養家畜。農作物雖然沒有發現,但從事農業與農業生產有關的工具卻發現不少,有砍劈用的石斧,有挖土用的石錛,有收割用的石鐮石刀蚌刀等。這些工具當是人們謀生的手段,反映當時人們已從事農業的勞動。在其發展的過程中,漁獵業起着更為重要的作用,逐漸顯示男子在生產中的威望。
二是婚姻形態出現一夫一妻制。父系氏族社會由對偶婚過渡到一夫一妻制婚姻,並盛行一夫一妻制家庭,在他們死後的公共墓地中,出現單人葬,或一對成年男女合葬,而單人葬佔絕對優勢,曇石山文化中的墓葬正與這種情況相符合。
三是貧富分化,產生私有制。男性墓中以生產工具作為隨葬,説明生產工具已轉為個人所有,私有制已經確立,男女社會勞動分工已趨於明顯。
四是輪製陶器業的出現。只有到了父系氏族社會的龍山文化時期,才普遍使用快輪製造陶瓷。從曇石山文化中的大量陶瓷觀察,顯然已採用快輪製作。 [8] 

曇石山文化遺址獨特事物

陶燈
在第125座墓葬中,墓主人頭頂放置1件陶燈。這件陶燈造型奇特,通高28.6釐米,腹衣,下半部為壺形,上半部為圓錐形。其柄與壺交接處有一橢圓形孔。四五千年前的曇石山人就已使用如此精美的陶燈,堪稱“中華第一燈”。
顴骨
曇石山文化遺址 曇石山文化遺址
第137座墓主人為25歲左右的青年女性,其左側顴骨分為上下兩部分,下方顴骨塊被稱為“日本人骨”,日本人大部分有這塊顴骨。日本文化不僅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連日本人種也要追溯到曇石山人。
上釉技術
在遺址殉狗坑旁的夯土祭祀台上,出土了一件原始瓷罐和四件原始瓷器。這批原始瓷器距今3000多年,均施有青綠色釉,釉滴不勻,但它是中國商周時期最早的上釉技術。
提線陶簋
在第131座夫妻合葬墓中出土了11件陶簋,其中一件陶簋口沿造型罕見,斂口外有一哆口口沿,沿邊有三組扉稜紋,沿上有三組小圓孔,每組6個小孔,顯系提線用。
殉葬男奴
在奴隸陪葬坑中,殉葬的男奴豎立坑中,粗壯的大腿骨和腳趾清晰可辨,顯系活埋時掙扎所致,反映了3000年前奴隸殉葬的殘酷。
18件陶釜
在第131座夫婦合葬墓底下,發現1座墓陪葬陶器29件,其中大大小小陶釜18件,在中國新石器時代墓葬中也是罕見,以此追溯沿江靠海的福州人有愛喝湯的飲食文化。 [8] 

曇石山文化遺址開發建設

曇石山文化遺址 曇石山文化遺址
1954年1月,閩侯縣甘蔗街道曇石村村民在修築閩江防洪堤時,發現了大量白色蛤蜊殼堆積層,後來變成了重要的考古發掘。墓葬、陶器和壕溝證明福建文明從這裏開始。
1954年起,遺址進行了8次面積不等的考古發掘,總面積近2000平方米,出土可復原的器物約2000餘件,另有墓葬、陶窯、壕溝等。
1998年,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正式成立。
2001年6月,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建成開館,並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
2003年,被福建省委、省政府列為“福建第一文化旅遊品牌”。
2004年,江澤民同志為曇石山遺址作“曇石山文化遺址”的題字,省人民政府專題研究曇石山文化遺址的保護措施,撥款6000多萬元加強博物館建設。
2005年,福建省政府啓動“曇石山遺址保護和博物館建設”的省重點建設項目。
2008年6月14日,遺址博物館新館落成並對外試運行。
2009年春節,經改擴建的遺址廳也竣工並對外開放。 [2-3]  [9] 

曇石山文化遺址外界評價

2001年文化部孫家正部長參觀完曇石山遺址博物館如是評價:“像這樣保存完好、上下疊壓清楚的考古遺址,全國罕見”。 [10] 
陳存洗、陳龍:曇石山文化遺址是福建省新石器時代遺址中一處較為重要的遺址,被認為是中國走向海洋文明的開始地之一。 [11] 
鍾禮強:以閩江中下游為中心連接閩台兩省的曇石山文化是福建古文化的搖籃和先秦閩族的發源地。 [12] 
陳勝前:遺址自1954年考古發掘以來,前後經過九次考古發掘、整理、保護和修復。考古界認為,曇石山“貝丘遺址”,其規模、歷史價值可與半坡遺址、河姆渡遺址相媲美。 [13] 
蘇文菁:曇石山遺址的重要意義就在於以全面的考古資料展現了福建先民在閩江入海口這一海洋性區域中的生產工具、居住設計與飲食習慣,它是福建先民與海洋長期互動結果的呈現。 [14] 

曇石山文化遺址旅遊信息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9:00—16:00(週一閉館整休)。
門票價格:免票。
交通指南:從福州乘坐33、38路公交車,或從福州西客站乘坐至甘蔗的中巴車,到甘蔗街道曇石站下。 [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