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暴而無恩

鎖定
“暴而無恩”(英文:brutal and unmerciful),即,粗暴殘忍、刻薄寡恩。形容詞。用來形容性格的缺點。
該詞語出自於《三國志·蜀書六》:“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在該句中,兩個“而”,是表示並列關係的連詞。“剛”,貶義詞,表示剛戾剛愎。“自矜”,貶義詞,表示驕矜自傲。“暴”,貶義詞,表示粗暴殘忍。“無恩”,貶義詞,表示刻薄寡恩。
“暴而無恩”是蜀漢名將張飛“以短取敗”的主要原因。
中文名
暴而無恩
外文名
brutal and unmerciful
含    義
粗暴殘忍、刻薄寡恩
出    處
《三國志·蜀書六》
發出者
張飛
反抗者
張達、範強

目錄

暴而無恩涵義

“暴而無恩”(英文:brutal and unmerciful),即,粗暴殘忍、刻薄寡恩。形容詞。用來形容性格的缺點。
出處:《三國志·蜀書六》:“然羽(關羽)剛而自矜,飛(張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在該語句中,“短”的含義是缺點。“而”是連詞,表示並列關係。
“剛”、“自矜”、“暴”、“無恩”,都是貶義指向的形容詞:“剛”,僅含有剛烈的貶義成分,即剛戾、剛愎之意思,引伸意表示待人無禮、不尊重別人;“自矜”,含有自傲、驕矜、傲慢、自負的意思;“暴”,含有粗暴、殘忍、殘暴、暴戾、兇暴的意思;“無恩”,表示對他人沒有恩德,即,刻薄寡恩

暴而無恩發展歷史

“暴而無恩”的具體表現:
1.刻薄寡恩:《三國志·卷三十六·蜀書六·張飛傳》:“飛愛敬君子(此處的君子,不指代正人君子,而是指地位尊貴的人)而不恤小人(此處的小人,不指代卑鄙小人,而是指有地位地下的人)。”
2.刑殺過度:《三國志·卷三十六·蜀書六·張飛傳》:“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殺既過差,又日鞭撾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飛猶不悛。”
3.鞭撻壯士:《三國志·卷三十六·蜀書六·張飛傳》:“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殺既過差,又日鞭撾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飛猶不悛。”
4.交待無禮:《三國志·卷四十五·蜀書十五·鄧張宗楊傳》:“交待無禮,並致奸慝,悼惟輕慮,隕身匡國。”
“暴而無恩”的影響:
張飛長期以來的做法都表現出了他的“暴而無恩”,從而導致了,張飛的帳下將領張達、範強殺死了張飛,並持張飛的首級,順流而下,投奔孫權。因此,“暴而無恩”導致了張飛“以短取敗”。
啓示:
待人接物應該體恤他人,並寬以待人、嚴於律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