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暴亂事件

鎖定
暴亂事件(commotion incident)指破壞社會秩序的暴力騷動事件。突發事件的類型之一。
中文名
暴亂事件
外文名
commotion incident
釋義
多發生在民族和宗教等矛盾比較突出的地區,具有較大危害性,若不及時控制,有可能迅速蔓延,導致大範圍的社會動盪。
按起因,分為由民族矛盾引發的暴亂,由宗教問題引發的暴亂,由其他政治、經濟原因引發的暴亂;按發生地區,分為大中城市中的暴亂,邊境地區的暴亂,民族、宗教矛盾相對集中地區的暴亂,其他地區的暴亂。重大暴獄事件是一種特殊的暴亂類型。
①暴亂目的。暴亂的策劃者、組織者和參與者都有各自的目的,客觀上都造成了對社會秩序的嚴重破壞。②非法聚眾。暴亂事件一般有預謀、有組織,除骨幹力量外,還要非法糾集和裹挾大量羣眾,以擴大影響、達到暴亂目的。③暴力行為。暴亂事件中,暴亂羣體大多持有兇器,利用暴力手段,大肆進行打、砸、搶、燒、殺等。④危害嚴重。暴亂事件直接造成暴亂地區的社會動盪、人心恐慌,危及黨政領導機關和社會經濟活動的正常運行,往往帶來大量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①反社會性。暴亂的策劃者和組織者對現行政策、法律乃至社會強烈不滿,以暴力手段進行宣泄,直接對社會和無辜羣眾造成嚴重傷害。②對抗性。暴亂的策劃者和組織者糾集不法之徒作為打手,誘騙、煽動和裹挾不明真相的人羣公然破壞社會秩序,公開與軍警進行對抗。③殘忍性。暴亂羣體在組織者的煽動和操縱下,以暴力手段衝擊黨政機關和其他重要目標,破壞公共設施,甚至肆意殺害公務人員、執法人員和無辜羣眾。④複雜性。暴亂事件誘因複雜,組織操縱者往往隱藏於幕後,參與羣體成分複雜,事件初期性質難以判定,有時還有境內外敵對勢力插手。
隨着影響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南北差距拉大,許多國家處於社會轉型時期,國家之間、民族和種族之間、宗教之間的矛盾增多,在一些國家和地區暴亂事件還將發生,甚至還有上升的趨勢。各國政府將高度重視,採取各種有效措施,加以嚴密防範和妥善處置。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