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暮春有感

(宋朝朱淑真古詩)

鎖定
《暮春有感》是南宋女詞人朱淑真所作的一首詩。
作品名稱
暮春有感
作    者
朱淑真
創作年代
宋朝
文學體裁

暮春有感原文

倦對飄零滿徑花,靜聞春水鬧鳴蛙。
故人何處草空碧,撩亂寸心天一涯。 [1] 

暮春有感註釋

故人句:淮南小山《招隱士》:“王孫遊兮不歸,芳草生兮萋萋。”
撩亂:紛亂。
寸心:指心。古人認為心得大小在方寸之間,故名。
一涯:一方。古詩《行行重行行》:“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

暮春有感作品賞析

朱淑真很善於借景抒情,融情入景,她的這首暮春感懷就是借暮春之景,抒發思念之情。
詩的前兩句主要是從視覺和聽覺上來着筆描寫暮春淒涼的景色:滿徑飄落的紅花,這是眼前之景;春水中的蛙鳴聲,這是耳中之聲。在這裏詩人將視覺形象與聽覺融為一體,給人一種寂靜感、孤獨感。這兩句雖是暮春之景,但景中含情。詩中通過形象的對比把詩人愁緒萬端的心情曲折地表現出來。首先,落花無情人有情。暮春時分,花兒飄零,這是自然現象,沒有感情色彩可言,但詩人及景推情,想到春光易逝,不禁產生一種惜春之情,因而倦對落花,不忍看它們飄零四處。其次,人靜鳴蛙鬧。文學作品在説到人處於極度孤寂之時,總是用相反的氣忿進行烘托。詩中的第二句就是運用這種手法來説明詩人寂寞孤獨的淒涼心境。這兩句詩,一句是寫岸上落花無聲,一句是寫水裏蛙鳴不息,這種靜與鬧的強烈對比,也會給人一種身歷其境之感。從暮春落花,不禁聯想到杜甫的兩句詩“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在落花時節,在江南風景獨好之際,朱淑真並沒有“逢君”,她唯有靜聽鳴蛙在春水中聒噪不休,在這種情境之下,詩人自然會思念起遠方的故人。詩的後兩句則緊承上文抒寫了詩人思念親人、懷念遠方的心情。春天已經接近尾聲了,但親朋好友還不知身在何處,由於思念他們,詩人沒有心思欣賞春花春景,她覺得自己在思念中度過了春天,就彷彿春天的小草沒有遇到知音白白地綠了一場一場,而詩人心緒煩亂也就是為了思念各在天一涯的親朋故友。這兩句詩人沒有具體説出她是如何思念親人、懷念遠方的,但我們從“草空碧”、“撩亂寸心”可以探知詩人深深的懷念、思念之情。

暮春有感作者簡介

朱淑真(約1135~約1180),號幽棲居士,南宋著名女詞人,是唐宋以來留存作品最豐盛的女作家之一。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説海寧(今屬浙江)人,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縣)。 生於仕宦之家。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終因抑鬱早逝。又傳淑真過世後,父母將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餘生平不可考,素無定論。現存《斷腸詩集》、《斷腸詞》傳世,是劫後餘篇。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