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暗褐竹鼠

鎖定
暗褐竹鼠(學名:Rhizomys vestitus Milne-Edwards,1871;英文名:Milne-Edwards’ Bamboo Rat)體形與中華竹鼠相同,但較大,體重1.3~1.9千克,體長34~39釐米。 [1] 
被毛厚密,柔軟似絨,體色是亞洲竹鼠類羣中最深暗的,上體暗煙褐色或褐灰色,毛基煙灰色,面頰較體背和體側色更深,多黑褐色;下體較淡,毛稀而短,吻周及頦部白灰色,胸、腹淺褐色,多灰色色調。尾短,僅達體長的1/4,具稀毛而不裸露。 [1] 
頭骨粗壯,顱長75.6~83.1毫米,矢狀嵴和人字嵴高而鋒利為竹鼠屬中最發達者,眶前孔較圓,顴弓粗壯並劇烈向外擴張,兩側緣前窄後寬不平行;枕部高而傾斜;上臼齒齒冠甚高。 [1] 
棲於海拔2000~2600米的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竹林中,洞口多在竹叢根部附近,隱於草叢間。夜行性,晨昏活動頻繁。以竹根、竹節和竹筍等為食。為林區竹林常見種。 [1] 
中國哺乳動物彩色圖鑑》(2007)稱其是中國特有種,分佈於雲南(西北部)、四川、甘肅(南部)、陝西(南部)、湖北、湖南、安徽等地。 [1] 
該物種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中文名
暗褐竹鼠
拉丁學名
Rhizomys wardi Thoma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哺乳綱
齧齒目
鼴形鼠科
竹鼠屬
分佈區域
雲南西部和貴州東北部

暗褐竹鼠物種學史

具國際影響力的Wilson and Reeder《世界哺乳動物物種》(2005)新分類系統中,中國分佈的鼴形鼠科竹鼠亞科為2屬4種,中國汪松等《中國物種紅色名錄》(2004)、鄭智民(馬勇)等《齧齒動物學》(2012)皆採此説,潘清華與王應祥等(2007)則將原中華竹鼠雲南亞種訂正為暗褐竹鼠Rhizomys vestitus,列為獨立物種。 [1] 
一般認為中華竹鼠雲南亞種(滇緬亞種)R.s.wradi Thomas,1921—分佈於雲南哀牢山以西地區,並見於緬甸北部,身體大小似四川亞種,但毛色較為深暗,呈暗褐灰色。 [1] 
姜鳳梧等《中國藥用動物志》(1983)及王應祥(2003)將上述雲南亞種列作獨立物種——暗褐竹鼠,分佈區記為“雲南西部和貴州東北部”或“雲南西部(怒江以西、以東)”。但王應祥(2003)同時又稱,中華竹鼠第4亞種為滇西亞種R.s.pediculus Wang,2002,分佈於雲南西(騰衝)、北(麗江)部。 [1] 
早先,《中國藥用動物志》(1983)及王應祥(2003)將暗褐竹鼠的學名記為Rhizomys wardi Thomas,1921。潘清華與王應祥等的《中國哺乳動物彩色圖鑑》(2007),將其拉丁學名訂正為R. vestitus Milne-Edwards,1871,稱其是中國特有種,並將其分佈區改為“分佈於雲南(西北部)、四川、甘肅(南部)、陝西(南部)、湖北、湖南、安徽等地”,説它在雲南西部地區與中華竹鼠滇西亞種R.s.pediculus重疊分佈而形態各異;在安徽,則暗褐竹鼠見於長江以北地區,而中華竹鼠分佈在皖南。依此説,該書所附“中國哺乳動物分類名錄”裏,竹鼠屬Rhizomys的物種數是4個,竹鼠亞科共5種。 [1] 

暗褐竹鼠形態特徵

暗褐竹鼠 暗褐竹鼠
體形與中華鼠相似。體重是1.5千克左右。全身被毛均呈暗煙褐色。

暗褐竹鼠分佈範圍

主要分佈於雲南西部和貴州東北部等地。

暗褐竹鼠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