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濕熱瘧

鎖定
濕熱瘧又名濕瘧、暑瘧。
中文名
濕熱瘧
別    名
濕瘧
別    名
暑瘧
性    質
病名
出    處
《症因脈治》
濕熱瘧 濕熱瘧
《症因脈治》卷四:“濕熱瘧之因,《內經》雲:因得秋氣,汗出遇風,及得之以浴,水氣舍於皮膚之內,與衞氣並居。衞氣者,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此氣得陽而外出,得陰而內薄,內外相薄,則瘧日作。”發作時兼見身重肢痛、嘔逆脹痞等證。身體重痛,肢節煩疼,脈浮緊者,用羌活敗毒散;脈弦長,嘔逆胸滿者,用柴葛平胃散;如屬濕熱,脈洪數者,用加味香薷飲。參見瘧疾、濕瘧、暑瘧條。
《醫源資料庫》:濕瘧,病名,瘧疾之一。 ①指瘧疾兼受雨露濕邪而致病。《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瘧敍論》:“病者寒熱,身重,骨節煩疼,脹滿,濈濈自汗,善嘔。因汗出復浴,濕舍皮膚,及冒雨濕,名曰濕瘧。”當在治瘧的同時,配合術附湯以温陽利濕;或用草果厚朴湯加味方。  ②指暑瘧,又名濕熱瘧。《症因脈治》卷四:“濕瘧即暑瘧。濕熱瘧之證,身體重痛,肢節煩疼,嘔逆脹滿,胸膈不舒,此濕熱瘧之證。”參見濕熱瘧、暑瘧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