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智能紡織品設計與應用

鎖定
《智能紡織品設計與應用》是2006年1月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顧振亞/陳莉。
中文名
智能紡織品設計與應用
作    者
顧振亞/陳莉 [1] 
出版社
化學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6年1月1日
頁    數
197 頁
定    價
35 元
開    本
小16開
ISBN
9787502578466 [1] 

目錄

智能紡織品設計與應用簡介

紡織品與材料是人類文明最早的成果之一,紡織品新技術所取得的成果已經開始深入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有關智能紡織品的設計、開發及其應用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之一。
智能紡織品是一個全新領域,它是高新技術在紡織行業中應用的集中體現,涉及材料、化學化工、生物、電子、信息等多種學科,智能紡織品的設計、開發使人們看到了紡織工業的希望和未來。本書是在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撰寫而成,其內容基本上覆蓋了所有與智能紡織品設計、開發相關的領域,系統、詳細地介紹了國內外智能紡織品設計、發展的現狀和最新研究動態以及實際應用效果,不僅會對紡織行業科研人員、開發人員有很大幫助,而且會對從事新型紡織品的實際生產和操作人員有積極的指導作用。 [1] 

智能紡織品設計與應用目錄

第1章智能紡織品概述1
1.1前言1
1.2智能紡織品的特點與分類1
1.3智能紡織品的應用2
1.4智能紡織品的開發途徑4
參考文獻5
第2章形狀記憶高聚物和智能型防水透濕織物7
2.1防水透濕織物概述7
2.1.1防水透濕織物簡介7
2.1.2防水透濕織物的分類和生產技術8
2.1.3防水透濕織物的防水透濕原理11
2.1.4防水透濕織物的性能測試12
2.1.5防水透濕織物的應用13
2.2形狀記憶高聚物的種類與特性14
2.2.1形狀記憶高聚物簡介14
2.2.2高聚物的形狀記憶特性及其基本原理15
2.2.3形狀記憶高聚物的種類17
2.3形狀記憶聚氨酯與智能防水透濕織物20
2.3.1智能防水透濕織物的防水透濕原理20
2.3.2形狀記憶聚氨酯的結構與性能21
2.3.3形狀記憶聚氨酯與智能防水透濕織物的開發現狀24
2.4展望25
參考文獻26
第3章相變材料和智能調温紡織品29
3.1智能調温紡織品概述29
3.2相變材料和相變調温機理31
3.2.1相變材料31
3.2.2相變材料微膠囊的製備39
3.2.3相變調温機理42
3.3智能調温紡織品44
3.3.1智能調温紡織品的生產方法45
3.3.2智能調温紡織品的應用54
3.4展望56
參考文獻57
第4章光(熱)致變色材料和變色紡織品59
4.1變色材料概述?59
4.2光(熱)致變色材料60
4.2.1變色材料的分類60
4.2.2電致、濕敏變色材料簡介61
4.2.3熱致變色材料61
4.2.5光(熱)致變色材料在紡織上的應用72
4.3變色紡織品和偽裝紡織品74
4.3.1變色紡織品74
4.3.2偽裝紡織品79
4.4展望88
參考文獻89
第5章水凝膠高聚物和阻水(隔熱)織物91
5.1引言91
5.2水凝膠高聚物的結構與特性92
5.2.1pH響應型水凝膠92
5.2.2温度響應型水凝膠93
5.2.3電場響應型水凝膠95
5.2.4光響應型水凝膠98
5.2.5磁場響應型水凝膠98
5.2.6化學物質響應型水凝膠99
5.3水凝膠在紡織品智能化方面的應用99
5.3.1智能化纖維100
5.3.2智能調温潛水服100
5.3.3智能調温運動紡織品101
5.4抗浸(隔熱)織物102
5.5展望108
參考文獻109
第6章納米技術與自潔紡織品111
6.1納米技術概述111
6.2超拒水防污自潔紡織品――荷葉效應的應用112
6.2.1荷葉效應112
6.2.2荷葉效應的表面化學基本原理113
6.2.3荷葉效應的技術應用――超拒水、防污自潔紡織品的開發116
6.2.4荷葉效應技術應用前景119
6.3消臭(吸臭)紡織品――環糊精的應用120
6.3.1概述120
6.3.2環糊精消臭機理123
6.3.3環糊精消臭處理技術125
6.3.4應用開發前景130
6.4其他自潔紡織品132
6.4.1NanoCare防縮防皺拒水拒油整理132
6.4.2利用納米TiO2的光催化作用開發自潔紡織品133
6.5小結134
參考文獻134
第7章電子信息智能紡織品137
7.1前言137
7.2微電子元件與紡織品結合方式138
7.2.1數字化纖維編織法138
7.2.2紡織材料複合法139
7.2.3紡織柔性電子點陣面料140
7.2.4ElekTex面料141
7.2.5納米電子紡織面料143
7.3電子信息智能紡織品的結構設計與加工144
7.4電子信息智能紡織品的應用145
7.4.1計算機服裝145
7.4.2柔性顯示器146
7.4.3無線遙感與通訊148
7.4.4休閒娛樂149
7.4.5醫療保健150
7.4.6電子智能標籤152
7.4.7產業領域152
7.4.8軍用領域153
7.5需要解決的問題154
參考文獻156
第8章生物技術在紡織品上的應用157
8.1酶的基礎知識157
8.1.1酶的定義157
8.1.2酶的催化特性158
8.1.3酶的分類和命名159
8.1.4酶的催化作用機理160
8.1.5酶活力的定義與表示方法163
8.1.6影響酶促反應的因素163
8.1.7酶的改性和固定165
8.1.8酶的基本生產方法166
8.2紡織用酶製劑的性能166
8.2.1紡織用酶催化反應的特點166
8.2.2紡織用固態、液態酶製劑的性能167
8.2.3紡織用酶製劑的種類167
8.3澱粉酶及其在紡織工業中的應用168
8.3.1澱粉酶的種類168
8.3.2澱粉酶退漿處理的主要方法169
8.4纖維素酶及其在紡織生產中的應用170
8.4.1纖維素酶的組成和作用機理171
8.4.2影響纖維素酶催化效率的因素172
8.4.3纖維素酶處理對纖維素織物性能的影響173
8.5蛋白酶及其在紡織生產中的應用174
8.5.1蛋白酶的類別和羊毛的性質174
8.5.2蛋白酶對羊毛的減量機理175
8.5.3蛋白酶處理對羊毛織物性能的影響176
8.5.4蛋白酶用於生絲脱膠與絲織物的水洗整理177
8.6其他酶及其在紡織生產中的應用178
8.6.1果膠酶及其在紡織生產中的應用178
8.6.2過氧化氫酶及氧漂生物淨化工藝180
8.6.3漆酶及其在紡織中的應用181
8.6.4脂肪酶及其在紡織中的應用182
8.6.5葡萄糖氧化酶及其紡織應用前景183
8.6.6半纖維素酶與木質素酶184
8.7高性能紡織品開發舉例185
8.7.1返舊(石磨)織物185
8.7.2拋光(光潔)織物186
8.7.3機可洗(防氈縮)羊毛織物187
8.7.4Lyocell(仿桃皮絨、光潔)織物188
參考資料